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86节

  “陛下,我今天来不是为了这件事,而是有一件非洲的事情找到您商量。”

  伊朗大使贾汉基里的手里拿着一份非洲地图,经过伊朗和其他国家探险者的绘制,整个大陆基本完成海岸探索。但内陆地区仍是迷雾。

  “非洲,有什么?”

  拿破仑三世知道法国要想重新崛起,就得需要大量殖民地。而法国之于非洲,就像英国之于印度。虽然非洲一切都是未知,但这里已经是少有的英国还没有深入的地方。就算再怎么花钱也得拿下。

  和伊朗沙阿见面后,法国成立了一家非洲银行,在巴黎和阿尔及尔设立机构。为殖民地的开拓进行融资。

  同时,沙阿出了一笔钱,法国也将之前成立的塞内加尔公司、几内亚公司、圣多明各公司等机构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非洲公司。趁着英国注意力在印度,全力开拓非洲。而伊朗也获得了非洲大陆上的石油开采权,不过等发现石油后要和法国共同开发。

  “也不算什么消息,您能和我国一起探索非洲已经是很好了。我国的探查人员发现在拉各斯东部可能有石油。”

  拿破仑三世手中的画笔停顿,石油,这个倒是挺好的。有了石油他就可以引领法国移民前往当地定居,伊朗他也不会亏待的。

  “那可真是一个好消息,这也说明在两国的合作下,对非洲的探索更进一步。”

  “沙阿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满意,希望能推动两国在石油方面的合作。”

  贾汉基里向对方递交一份文件,说是法国和伊朗合资成立一家石油公司,负责在非洲大陆上的开采。其中法国土地和资金占55%的股份,伊朗占45%。

  拿破仑三世有些错愕,这实在是有点太快了。转念一想也对,伊朗生产的煤油占了欧洲大部分份额,而生产原料不管在哪里都要控制,不然对方和他打价格战这么办。

  “我想贵国的要求应该可以完成了。”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更何况是一片未来能提供无限可能的大陆。相比之下奥斯曼则显得有些小了。

  而且法国出兵也是不现实,皇帝正在忙他的工业化计划。而且出兵也是要花钱的,现在他的金库里哪里还有钱,就看戏好了。

  至于英国,本国民众在经历了两场战争后意识到自己的军队没有他们想象的这么强,以后任何出兵都得经过深思熟虑才行了。而俄国就算有想法,那注意力也被迫放在了国内和中亚。

  不过这场危机让欧洲的其他人看到了机会,在黑海的港口城市瓦尔纳,一次秘密集会在这里进行。

  这场集会也就7个人,领头的正在向其他六个人说着他的想法。

  “奥斯曼的暴行令人发指,没想到他们对于同宗兄弟也不放过。我们必须要发起更激烈的反抗。”

  格奥尔基·拉科夫斯基正在用最激烈的语言抨击奥斯曼,作为保加利亚人,他最想要看到的就是保加利亚从奥斯曼的手中独立。

  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拉科夫斯基组织秘密团体,在保加利亚发动武装暴动,后被奥斯曼当局逮捕并判处死刑,但他侥幸逃脱,后流亡塞尔维亚、摩尔多瓦和俄国,以笔为枪,继续支持保加利亚解放斗争。

  他的作品主要歌颂了“哈伊杜克“的英雄事迹和保加利亚人民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革命斗争。指出反抗奥斯曼的斗争不是向个别奥斯曼压迫者报仇雪恨,而是要开展推翻异族统治的全民族的斗争!因此他在广大青年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别人用刀剑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我们也要拿起刀剑赢得自由!谁也不会帮我们摆脱世世代代的桎梏,我们的自由靠我们自己!谁也不要指望不流血,不拿起武器,不付出生命的代价就能取得自由!“

  见奥斯曼已经虚弱不堪,他联合保加利亚内外组建了中央委员会。随时准备发动起义,虽然前景很好,但比起奥斯曼,他们的体量实在是太小了。

  “拉科夫斯基先生,您说的很好。但我还有一个问题,奥斯曼的体量是我们的几十倍,有没有增援,我们怎么才能成功。”

  说话的是米诺维耶夫,作为索菲亚的商人,他提供了不少资金给这个组织。但他不认为保加利亚能和奥斯曼一对一。

  “你说的没错,米诺维耶夫。”拉科夫斯基点点头,“仅凭我们的力量的确不行,但如果有其他国家呢?”

  “你是说,效仿希腊是吗?”

  这的确是当下主流的做法,希腊因为拉下英俄两国下场才让奥斯曼承认他的独立。北方的瓦拉几亚两公国也是六国监督下逐渐改变,但明眼人都知道独立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只是找个契机。

  “没有错,而且我已经为保加利亚的独立事业找到一个资助人。”

  说着,一个人从他后边走了出来。这人留胡子,一看就是东边来的。

  “这位是来自德黑兰的萨迪格先生,大家欢迎。”

  众人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拉科夫斯基竟然能把伊朗人带过来。

  “各位好,我知道各位见到我感觉不可思议。但请不要担心,至少在目前,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奥斯曼。”

  是了,除了防止欧洲国家下场。奥斯曼国内的那些少数民族也是伊朗重要的拉拢目标,在巴尔干这个火药桶里,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嚷嚷着要脱离奥斯曼,这不就是潜在的盟友吗?

  萨迪格来到这里,就是准备拉拢他们吸引奥斯曼注意力。反正巴尔干和伊朗隔着十万八千里,你要说伊朗要巴尔干土地谁也不信啊。

第236章 开打

  米诺维耶夫看着萨迪格,心里的不安达到顶点。他其实不怕死,但如果和伊朗勾结的事情传到欧洲各国,会不会让他们觉得保加利亚讨厌他们?

  “萨迪格先生,很高兴贵国对保加利亚独立的支持。但两国之间的距离太长,如果我们宣布独立,那么奥斯曼肯定会派大军前来。”

  “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我才来到这里。”萨迪格继续说着:“目前奥斯曼的大部分军队已经向凡城和巴格达出发,留守在这里的只有少量的军队。如果你们能发动民众起义,奥斯曼就会陷入两难境地。”

  萨迪格为这七个人说明目前奥斯曼的情况,目前奥斯曼正准备和伊朗开战,而这个时候保加利亚的机会就来了。

  “我们怎么能相信你,谁知道是不是你和奥斯曼的阴谋?”一个人不合时宜的说话。

  萨迪格看着他,冷冷的说道:“你可以不相信我,但我走了,那么你们最后的援助就没了。现在看看,除了伊朗,还有哪个国家愿意援助你们这个不确定的因素?”

  萨迪格将他们最痛的地方说了出来,目前来说除了伊朗,其他国家都不看好他们。就算是最亲近的俄国也是如此,他们不认为现在的保加利亚能够从奥斯曼独立。

  “而且,我这次来也是带了很大的诚意,有一批货物就在瓦尔纳的码头,你们可以去拿。”

  说着,萨迪格就将清单交给拉科夫斯基。300支1854年型步枪和6万发子弹,此外还有30万里亚尔的活动资金。如果他们能成功,伊朗还会通过黑海给他们运送更多物资。

  “既然贵国看得起我们,那你们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拉科夫斯基问道。

  他可太熟悉这个了,伊朗想要什么,附庸、特定条件,还是什么。这个时代谁会做赔本的买卖。

  萨迪格微微一笑,拿出一份文稿。“我国对于这里没有多大兴趣,如果你们同意,等成功后希望两国能够友好合作。”

  还是沙阿说的没错,不指望你跟着我,只要你反对奥斯曼就行。

  “目前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反对奥斯曼。你们难道不是这样吗,还是说愿意成为奥斯曼苏丹的臣民?”

  萨迪格直接刺激他们的民族情绪,谁会愿意做伊斯坦布尔的臣民。不管是不是陷阱,先吞了再说。

  “感谢贵国对我国独立事业的支持,请相信,未来两国之间一定能为黑海的和平友好合作。”

  除了保加利亚,萨迪格实际上还找过瓦拉几亚的亲王,现在正是脱离奥斯曼的时机,但他还是有些胆小,婉拒了这个提议。不过,保加利亚还是给他不少惊喜。当地的抗议程度比其他地方还要厉害。

  而塞尔维亚也是伊朗可以争取的对象。至于希腊,他是向着俄国的,那就别怪伊朗不带他。

  而且,萨迪格这次来也是给他们这些保加利亚人画个饼。既然是要独立的,那疆域就是一个可以说道说道的话题。大保加利亚如何?

  北起多瑙河,南到塞萨洛尼基,东到黑海,西至马其顿地区。这一切地方都是属于保加利亚的。如果可以,伊斯坦布尔都能给他,就看他们能不能把握住。

  经过考虑,拉科夫斯基接受了伊朗的协议。保加利亚独立后再和伊朗讨论情况。

  而此时的伊朗已经向奥斯曼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严惩奥斯曼士兵,并且给予什叶派信徒和逊尼派平等地位。同时赔偿2000万里亚尔用来重建纳杰夫。

  面对这样的要求,奥斯曼驻伊朗大使恰武什奥卢回答道:“还请阁下给我国一点时间,贵国的条件要求有点大,我国需要召开会议商议一下才能给与答复。”

  “哦!”佩泽什基安惊讶了一下,“这么说,贵国是不打算接受条件了?”

  “不不不不不是,阁下也清楚,两国之间的距离太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行消息传递。请贵国等一段时间,我国肯定能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佩泽什基安紧盯着眼前的奥斯曼大使。“贵国是否将我国当成傻子,贵国国内的动作可一点也不像是在做考虑。贵国的军队更是正在做的动员,这是否可以表明你们已经在做武装对抗的准备。”

  对于这样的话,恰武什奥卢当然不会承认。“贵国反应太过激了,这不过是我国对这件事的正常应对而已。贵国给出的条件,根本就很难让人直接答应。难道贵国还要管我国的内政不成?”

  佩泽什基安没有搭话,只是将手中的文件摔在桌子上。“贵使不管是想要怎么狡辩、寻找借口,都不会让我国停下来。所以这份通牒,贵使最好还是看一下。现在是2月25日上午十点,两天后的这个时候如果我国还没有收到来自贵国的答复,那么就代表着贵国已经拒绝了我国的要求。那就很对不起了。我国会采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说完后,佩泽什基安也不等对方的回答就直接就离开了会客厅,只留下这位大使还有已经落在地上的这份通牒,或者称为最后通牒正合适些。

  在看到只剩下自己后,曼尔苏赶紧捡起这份最后通牒,上面的内容与上一次根本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在时间上限定了48小时答复。另外在最后说明,如果奥斯曼帝国超过了时间,这就代表着伊朗将于奥斯曼处于战争状态。

  这回伊朗政府根本没有用任何掩饰的字眼,直接将战争威胁赤裸裸的写了出来。这下可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但48小时内根本不可能传递消息,他只能看着两国开战。

  至于伊朗的民众,同样感受到战争来临的气氛。各大报纸纷纷推出晚刊,上面写满了奥斯曼帝国的恶行,更是直接说纳杰夫事件就是奥斯曼帝国指使的。

  而这一切同样被观察着局势其他大使所看到,其中身为新任英国大使的奥斯汀就给伦敦报告中写道。“伊朗的局势发展,已经能够看出这个国家做好了与奥斯曼交战的准备。对此,帝国政府需要对此有着自己的准备,以防止伊朗出现过于自信的表现。”

  48小时后,伊朗外长正式向奥斯曼大使递交开战文书。即日起,也就是1858年2月27日,伊朗正式向奥斯曼开战。第三次奥斯曼—波斯战争开始。

第237章 永不沉没的堡垒

  宗教中两个最强大的国家打仗,随着商人和电报的传播到世界各地。欧洲各国都在看看谁能夺取宗教老大的位置。

  曾经,埃及想要夺取,而且差一点就能成功了。现在,伊朗向这个宝座冲锋,不知道奥斯曼能不能抵挡的住。

  作为奥斯曼边境城市,凡城是一座拥有历史的名城。当地居民大多是亚美尼亚人,而听说伊朗人要打过来了,不少人直接跑了。但他们还跑不了,因为奥斯曼人要他们将身上的钱财交出来再走。就这样,这个人口不到20000人的小城,在交出4万英镑后只剩下4800人。奥斯曼帝国派遣了陆军第13师驻扎进了该地。

  这支军队的主要兵员来自西安纳托利亚地区,其官兵都是坚定的逊尼派信徒,在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内部被称为中坚力量。将他们放在凡城,也是防备来自大不里士的伊朗军队。

  而除了第13师,还有奥斯曼最精锐的马其顿第一集团军和驻守在伊兹密尔的安纳托利亚第三军团。这些都是奥斯曼花大力气整顿的精锐部队,放在凡城也是防止伊朗长驱直入。

  负责这里防御的是44岁的阿克苏纳将军,他认为目前最为要紧的还是加强凡城的防御力量。为此在当地深挖壕沟,修建要塞,企图将凡城打造成永不沉没的堡垒。

  在两国宣战后的第二天,他打算去城区检查一下部队工事修建的怎么样。但侦察兵报告,伊朗军队已经越过了边境线,正在向他们这里赶来。

  “战争还是爆发了。”阿克苏纳感叹。但现在不是想着这些,得赶紧将凡城的防御系统给弄好。

  而在另一边,苏莱曼尼少将作为先锋,负责攻打凡城。根据情报,奥斯曼已经将大部分军队放在凡城至特拉比松一线,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不知道他能不能啃下。

  “弹药准备的充足么?”

  “将军,我们已经准备好足够的弹药,不管是火炮还是枪支,都是能够打半年以上的。”

  原本的弹药是足够打三个月的,但苏莱曼尼连续多次向上级申请,请求增加炮弹储备,这才将储量提高到半年。但他这次,想把这些储量两个月就给打没了。

  “这一段时间,奥斯曼将凡城里里外外全都打造了一遍,看样子是准备在这里和我们死磕。不仅有观察岗和壕沟,还有调拨来的新一批大炮。”

  看着目前的凡城布防图,只靠向前冲是不行的,这个地方,要么对方投降,要么被彻底从地图上抹去。目前看,还是第二种方法更强。

  “火炮准备好了吗?”

  “大部分已经就位,但还有一些需要点时间来运送。”

  “让他们赶快!如果耽误时间我要去沙阿面前告他们!”

  在火炮运送的过程中,他们也不会无所事事。伊朗和奥斯曼之间已经有了小规模战斗,双方在凡城前方的阿勒镇进行争夺。伊朗出动火炮将当地炸了个遍,而奥斯曼军队也不愧是经过现代化的精锐,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阻挡伊朗军队前进,哪怕对方在机枪的突破下也是如此。

  奥斯曼军队以镇子中的最高点—宗教学校为指挥所,负责调控在当地的军队。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他们定下的作战方案,是依托有利的防御,消耗伊朗的军队,等到时机成熟后,奥斯曼在反守为攻。

  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非常契合奥斯曼军队的实际情况。不过这同样也将导致,部分奥斯曼的领土将要做出放弃。而这个部分,就是美索不达米亚。

  其实放弃也没啥问题,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主要沿着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沿岸布局,放弃一点土地没啥问题,反正后面会拿回来的。

  奥斯曼政府再次向欧洲各国寻求援助,就像克里米亚战争那样。但法国在伊朗的合作下失去了奥斯曼的兴趣,英国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空。

  奥斯曼甚至还找了死对头俄国,可惜他们的沙皇因为农奴制改革法案和地主老爷们死杠。其他国家也是没空,这下奥斯曼真的是独自一人对抗伊朗了。

  ——————————

  纳赛尔丁通过电报得知前线进展,奥斯曼对于伊朗是早有准备,所以开战了好几天,伊朗的收获少之又少。基本到了特拉比松和凡城后就不动了。

  “将军,奥斯曼在凡城设下了重重防御。要想占领这里,起码得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首节 上一节 86/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