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218节

  财政情况也没有恶化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在经历了适当增税和削减支出后,收入下降到1.68亿里亚尔。但如果要加上建设计划的支出,那么今年总支出将超过4亿。

  这些支出一大半是沙阿的私人金库中拿出来的,能有这么慷慨且爱国的君主,何尝不是伊朗的幸运呢。

  目前伊朗经济由于政府加大投入,强行拉起经济的发展。不过这些资金都是来自增发的钞票,对这次政府增发货币的反应。这也导致国内物价普遍上涨,不少东西相比经济危机前上涨了5%到9%。

  对于这一情况,沙阿当然不能置之不理。民众不满很有可能引发寻找宣泄口的举动,不管是他们拿什么发泄都会对国家造成损失。既然民众需要宣泄内心的不满,那么让他来帮他们寻找好了。

  没错,你们遭受的一切,都是来自北方俄罗斯的阴谋。他们就是要让伊朗大乱,他们好趁机吞并伊朗。到时候所有人都会是俄国人的奴隶。

  这当然不是说要和俄国干一仗,只要适当引导一下就行。到时候经济好转了,民众也就不说什么了。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继续寻找那些出口市场。这也是纳赛尔丁让首相会见远东驻伊朗公使的原因。

  郭嵩焘出任伊朗公使,也是受蝴蝶效应的影响。对于伊朗在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的帮助,朝廷上下对这个盟邦非常重视。只要有关贸易经济上的协议,基本上能够通过。

  而为了能够加强两国关系,早在阿卜杜拉的时候就曾劝说远东外派公使到伊朗。一来增进两国之间见解,二来则加深两国之间友谊。可惜因为一系列事件耽搁了,直到去年,远东才派出郭嵩焘为伊朗公使,这也是远东第一位驻外公使。

  “公使阁下,伊朗与贵国关系密切,两国的来往也是日益增多。所以这次请大使阁下前来,主要是想加深两国的经贸合作。”

  穆沙拉夫开门见山的说出了伊朗的要求。

  面对穆沙拉夫首相的话,郭嵩焘说道。“对于两国的经贸合作,我国也是愿意看到的。贵国对我们的真情实意,没人不知道。贵国在西北的帮助足以皇上和太后记住,为此我国的确也有意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

  这段话是公使的心声。在他看来买谁不是买,只要质量价格差距不大,那么为什么不从关系友好的国家购买。而他的心声不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目前该国不少人将目光交集在伊朗,试图从中学习到强国之路。

  穆沙拉夫拿出伊朗专门为远东定制的贸易合作。主要是以远东特有的产品换取伊朗商品的计划。而为了扩大其他民用产品的销路,首相还暗示可是将产品价格更一步降低。基本上就是利用伊朗的低价产品倾销,以抢占目前在该国的英法同类产品。

  不仅是远东,日本的外交使团也来到了伊朗。工商和建设两位大臣会见了前来的岩仓具视一行人,并让他们参观了巴士拉的工厂,那些人就像守财奴一样,死死的盯着工作的机器,好像这已经是属于他们的了。

  两国的经济合作上,使节团表示会购买伊朗的机器,只不过现在需要去其他国家,所以协议等回来再签。

  不过这次使节团也带来了十几人来到伊朗,他们是准备留学的。根据安排,他们将在巴格达和德黑兰大学学习并参加考试,日本上下对他们可是表示极高的希望。

  对远东日本两国这样,那么其他国家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尤其是已经纳入统治的秦尼斯坦地区,沙阿也意识到不能得让他们生活好一点,这样他们才有能力消费伊朗的生产品,并且他们也需要一批懂波斯语的中间商,这些因素的促进下,当地的建设加速了。

  伊朗将在西贡修建一座大学用来培养知识分子,主要招收当地上层阶级子弟,用波斯语授课,课程侧重于行政管理、会计、农业技术等实用学科,同时进行波斯文化教育。毕业生将进入官僚机构或成为伊朗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同时政府将修建大量的南北公路,打通之间的交通。并且让他们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在越南强制推广种植咖啡和茶叶、柬埔寨则大力扩张水稻种植、琅勃拉邦等其他地方就简单了,开发森林资源。殖民地的大部分进出口贸易由伊朗国家特许公司或大商行控制,本土商人作为中间商受到伊朗的掌控,至于底层的农民,都进庄园或者其他地方打工去。

  而和相邻的暹罗合作又成为了总督的任务。通过距离优势抢先和暹罗签署协议,旨在将其纳入伊朗的经济范围,同时避免其完全倒向英国。这些地方的人口加在一起也是千万级别的,对于伊朗来说出口不用发愁了。

  东方策略一直是伊朗的重心,就算是英国人也不得不承认,在东方,他们的第一对手是伊朗,而不是法国。

  马六甲海峡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东西方的货物都在这里落下。英国的新加坡也因此繁荣,可以说,里面有一半是伊朗的功劳。英国人对此也是又爱又恨,离不开伊朗的贸易又担心他们抢走太多生意,只能是借助伦敦的力量扩大势力范围,希望这能成功。

第604章 东南亚殖民地

  秦尼斯坦的首府西贡,此时已经俨然成为了一座具有路灯、石头路、各种现代化设施的城市。常住人口26万,除了伊朗人、柬埔寨人和越南人,华人成为了这段时间增长最快的群体。

  华人吃苦耐劳的性格受到不少国家的青睐,在整个东南亚,只有华人愿意深入雨林或者其他地方,挑着货物进行售卖;也能忍受恶劣的工作条件,在种植园或者矿场里工作。而且他们对当地政府也能做事,是良好的商人,官僚。

  地方势力与伊朗统治阶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一些本地的部落首领和贵族,虽表面上臣服于伊朗统治,但内心深处仍渴望恢复往昔的自治权力,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同时,伊朗为了加强对秦尼斯坦的控制,不断派遣官员前往,这些官员在执行政策时,有时会因文化差异和对当地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而这个时候,听话的华人自然是伊朗的第一选择。

  因此从殖民政府建立开始,就一直吸引华人移民进入。同时大力推动祆教信仰以及河仙鄚家的推崇。鄚家的后人也被伊朗找到,安排其做了河仙省的长官。

  总督加尼抬眼扫过围坐的官员,目光最后落在财政长官身上,“先说说公路计划,湄公河沿岸的石料场,上个月的产能为何突然下滑?”

  “总督阁下,问题出在劳工。矿场里的柬埔寨雇工近来多有缺勤,据说是雨季过后雨林里的瘴气又重了,他们更愿意留在村寨里种水稻。倒是华人劳工,不仅全员到岗,还主动提出延长工时,条件只是希望能把家人从广东接来西贡定居。”

  “又是华人。”不死军团长官希达亚特上校放下咖啡杯,语气里带着几分复杂,“上周清剿湄公河上游的匪帮,负责带路的华人向导硬是带着士兵穿过了连本地人都不敢涉足的沼泽。这些人就像野草,扔在任何地方都能扎下根来。不过……”他话锋一转,“近来西贡城里的华人商铺越来越多,他们抱团经营,本地商人已经来总督府递了三回请愿书,说华人的低价策略挤垮了他们的生意。”

  加尼沉吟片刻,说道:“商人的抱怨可以理解,但不能因噎废食。华人的勤劳和经商能力,是我们建设秦尼斯坦最需要的资源。”

  随着大量伊朗本土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涌入秦尼斯坦,如纺织品、金属器具等,这些产品凭借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当地市场,对秦尼斯坦原有的手工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本地手工业者失去生计,传统的家庭作坊纷纷倒闭,经济结构被迫从以手工业为主向以农业和商业贸易为主转变。民众之间的怨气有些大。

  总督的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秦尼斯坦地图,湄公河像一条银带横贯其中,沿岸标注的红色圆点是待建的驿站,蓝色虚线则是规划中的公路网。他收回目光,看向公共工程长官哈桑:“劳工问题既然有了方向,公路的进度就不能再拖。雨季结束后的三个月是黄金施工期,你需要多少预算,直接报给财政长官。”

  哈桑直接说:“总督阁下,当前最大的阻碍不是预算,是桥梁。湄公河支流纵横,仅洞里萨河就需要修建七座石桥。本地工匠只会搭建竹桥,根本无法承担石料加工,我已经让工务局去广东招募石匠,但一来一回至少要两个月。”

  “不必等。”加尼突然开口,“鄚家在当地经营了百年,手里一定有熟悉水文的本地人。让河仙高官官调派五十名船工过来,先搭建临时浮桥,等华人石匠到了再改建石桥。另外,告诉他,只要他能保证浮桥通行无阻,明年河仙省的盐税可以减免。”

  财政长官阿里夫闻言皱起眉:“总督,盐税是殖民地财政的重要来源,去年河仙省盐税占总税收的12%,减免会影响铁路勘探的资金,我们原本计划下个月派勘探队去老挝境内勘测铁路线路。”

  “铁路可以暂缓,公路必须先行。”加尼语气坚定,“你忘了上个月琅勃拉邦的来信?他们抱怨运送橡胶的马队要在雨林里走半个月,再等下去,那些土司就要不配合我们了。”他拿起桌上的珐琅杯,喝了口水。

  “看来还需要依赖华人,还得派人去香港。”

  “这会不会引起其他族群不满?”司法长官手里捏着一叠诉状,“上周有村民状告华人商贩用劣质茶叶冒充普洱,还有农户说华人雇工抢了他们的农活。如果再给他们特殊待遇,恐怕会引发骚乱。”

  希达亚特上校接过话头:“您多虑了。商贩的纠纷,不是族群问题,是监管问题。你应该让税务官去商铺核查货物,而不是在这里担心骚乱。”

  总督点点头,认同希达亚特的说法:“要尽快出台管理条例,规定所有商铺必须明码标价,禁止以次充好。另外,在西贡、金边、万象各设一所通商公所,遇到纠纷先由公所调解,调解不成再诉诸法庭。”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西贡城里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线下,依稀能看到华人商贩推着小车穿梭在石板路上,本地村民扛着水稻从城郊归来,伊朗士兵骑着马在街头巡逻,三种身影在暮色中交织成一幅奇特的画卷。

  加尼看着这幅景象,缓缓开口:“诸位,秦尼斯坦就像湄公河上的浮桥,华人是桥面的木板,本地族群是支撑的木桩,我们是连接的绳索。少了任何一样,浮桥都会崩塌。从明天起,公路要加快进度,雨季结束后的三个月,不仅是施工的黄金期,更是稳住秦尼斯坦的关键期。”

  他拿起案几上的钢笔,在地图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落下的瞬间,仿佛为这片土地的未来,划下了一道清晰而沉重的印记。厅内的官员们纷纷起身,脸上的犹豫与担忧早已散去,只剩下一种近乎狂热的坚定。他们知道,一场关乎殖民命运的建设浪潮,即将在湄公河畔席卷开来。

首节 上一节 218/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