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84节

  这个想法不是沙阿开启的,而是从乌里玛开始的。因为在伊朗的英国人一股高高在上的气质,让当地民众很不舒服。加上前往欧洲的伊朗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一股整合新月教派的风气开始蔓延。

  和效仿英国学习君主立宪的自由主义不同,这股思想反对全盘向欧洲学习,但不限制伊朗的对外交流。他们认为在这片土地上,古兰经和沙阿是唯一能将各个地方的人团结起来的纽带。奥斯曼苏丹已经放弃自己在这里的领导地位,应该让伊朗取而代之。

  因为教育的兴盛,有不少人挖掘出伊朗的历史。曾经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如今只剩下这点地方,好歹也是为世界文化和物理交流做出贡献的国家,就剩下这点地方实在是说不过去?

  这样的思想已经蔓延到军队和政府里,特别是得到晋升的军官和在政府工作的公务员。没有沙阿推动的军政变革他们进不到这个由贵族垄断的地方,因此沙阿的恩情就像古兰经,是必须记住的。

  “如果我们能有俄国的土地、法国的人口、普鲁士的军队、英国的富饶,那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与我们开战。可惜,现在没有。”

  “正是因为现在没有,所以才要开始恢复。如果我们吞并奥斯曼和埃及,我们就能在世界上不怕英法的进攻。”

  军队乐观估计,这次对奥斯曼对战他们可以一路打到叙利亚地区,将奥斯曼土地一分为二。到时候苏丹肯定会投降,不仅是美索不达米亚,其他地方他们都会给的。

第230章 吞并布哈拉

  布哈拉国的首都布哈拉城,埃米尔巴哈杜尔在王宫里招待远道而来的伊朗使者。

  “这是来自撒马尔罕的美酒,请使者品尝。”

  巴哈杜尔热情的请使者品尝,周围的侍从心里感觉埃米尔是变了,要是看到俄罗斯使者直接把他们打一顿,对伊朗使者竟然这么好。

  你要是看到了伊朗的6500人的军队,你也会毕恭毕敬。之前的希瓦远征已经让埃米尔吓破了胆,在抵抗住俄国的入侵后,他们还要对付伊朗的蚕食。

  不过比起粗暴的俄国人,伊朗对他们的拉拢不可谓不重。只要臣服沙阿,他们在这里的财产和生活可以得到保护,而且也会帮助他们抵抗俄国入侵。这样的承诺对巴哈杜尔来说非常动心。

  对于伊朗来说,中亚的收复就是一场和俄国的时间赛跑。1852年俄国在图古勒池(阿拉湖)以北的雅尔地区建立了乌尔扎尔移民村,1854年夏占领了天山北麓吹河与伊犁河之间的古尔班阿里玛图(阿拉木图),在古尔班阿里玛图附近建立了维尔内城堡。同年10月,将科帕尔堡和维尔内堡划入新建的隶属于西西伯利亚的塞米巴拉金斯克省,擅自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划入俄国的版图,并继续向东扩张。

  俄国如此快速,伊朗也不能落下。在对中亚地区的需求下,伊朗设立了河中总督,由在巴库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叶海亚少将出任总督。从而开始了对中亚诸国征服的决定性阶段。

  此时希瓦已经名存实亡,布哈拉也进入伊朗的手中,就剩下一个桀骜不驯的浩罕还需要征服。这次叶海亚来,就是为了“说服”埃米尔和他共同讨伐。

  “多谢阁下的好意,浩罕国的统治者与我国作对,竟然杀害了我国前往贸易的商人。这是对沙阿和伊朗的侮辱。

  贵国既然与我国交好,应该共同出兵,讨伐浩罕。”

  巴哈杜尔对强大的伊朗不敢有半点反对,他今天反对,明天他的国家恐怕就不复存在了。

  但他还想推脱,“我国目前的军队不足,剩下的还需要防御北方的俄罗斯。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军队前来帮助。”

  “没关系,您只要把这份条约签了,就不用出兵。”

  说着叶海亚就让人将条约送了过去,巴哈杜尔只能看着这些条款,越看,他就觉得这个不能签字。

  这上面的条款包括布哈拉将一切国防、外交、经济权交给伊朗,他作为布哈拉的统治者,将统治当地的权力转移给伊朗沙阿。而他会被封为贵族,他的财产也会得到保留。

  昔日的雄狮终于露出了獠牙,巴哈杜尔看着叶海亚,再看看他身边全副武装的伊朗军队。感觉他不签都不行,但直接让他交出统治权力是不是比俄国还粗暴?

  “您在想什么?是在想拖延吗?”

  “不不不,只是这上面的条款有些难以接受,不如再谈谈?”

  叶海亚笑了一声,然后他直接向天上开了一枪。这一枪犹如信号,大量的伊朗士兵进入了王宫。

  他的那些侍卫面对新型军队时就是棉花做的,没有半点反抗就投降了。埃米尔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吓懵了,愣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尊敬的埃米尔”叶海亚走到跟前,“您今天就必须做出决断,如果您签字,我可以保证您在这里的财产安全,您还可以前往德黑兰过上新的生活。

  哦当然,您也可以选择不签字,不过这一切可能都要烟消云散了。”

  威胁,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巴哈杜尔看着带着笑的叶海亚,生气的大喊:“你把我们置于何地?”

  “自然是防御俄国的地位,这几年你们对俄国的战争是屡战屡败,沙阿非常关心这里的局势,可你们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既然你们不能做好对俄国的准备,那就让我国来。签字!!!”

  叶海亚的怒吼把巴哈杜尔最后一点勇气都给吓没了。这位布哈拉埃米尔手中的笔都拿不稳,颤颤巍巍的在这份条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布哈拉正式加入伊朗。

  “嗯,感谢埃米尔的帮助,我相信沙阿会有很多话和您说的。”

  叶海亚挥手,就把这位末代埃米尔送到德黑兰和希瓦那位可汗作伴。现在他还不能放松,还有浩罕要对付。

  这就是沙阿对河中的政策,既然你听不懂外交语言,那就请听枪炮吧。对于浩罕,伊朗也已经放弃外交拉拢,直接战争伺候。

  就在埃米尔将统治权力移交后的几天,曾经的首都布哈拉和大城市撒马尔罕就爆发了几次不大的抗议,进驻的伊朗军队迅速平定骚乱,并且快马加鞭请求德黑兰政府的援助。而布哈拉国内丰富的人口和资源,也是伊朗需要的。

  整个布哈拉的官僚阶层没有多大抗议,他们都被伊朗用高官厚禄给镇住了。在他们的帮助下,这几天的统计情况非常顺利。而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部落,则一手拿着金银珠宝,一手拿着火枪,逼迫部落自己选择,看看喜欢哪个,反正最后土地是他们的。

  叶海亚将河中总督的治所迁到撒马尔罕,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他是上中亚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有利于在中亚全境进行控制。

  在叶海亚的构想中,只有三个中亚国家还不够。必须要将锡尔河上的克勒孜奥尔达拿下,断绝俄国南下的可能。

  1853年,重新出任奥伦堡总督的彼得罗夫斯基再次派出2000多俄军,经过22天的围攻占领浩罕要塞著名的白色清真寺阿克麦吉特,形成锡尔河碉堡线。而突破这里是伊朗最需要的,将俄国势力彻底压制在锡尔河以北地区。同时阻止清国继续向俄国割让土地,特别是西北土地。

  因此,攻占浩罕只是第一步。但也是最难的一步,虽然几千军队大战几万游骑兵在这片大陆重复上演,但因为有俄国存在,这里还是一点不能松懈。

第231章 利润

  整个布哈拉埃米尔国,拥有的军队也不过两万人,大部分还是骑兵。这些军队伊朗全部接收,并且开始改造为现代化部队。

  “总督,我们什么时候攻打浩罕?士兵们都等不及了。”

  副官向叶海亚询问,一听说打浩罕,下面的士兵就都按捺不住了。

  “不急,等在布哈拉的事情弄好了,就去。”

  布哈拉的人口可比希瓦多多了,那么要想稳定当地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几年浩罕内部可是很热闹,就像自己家里的苹果树,等苹果熟了,他自然就会落入你的手里。”

  话是这么说,但很明显,士兵们等不及苹果自然落下,他们想要自己上手摘。

  而不仅是士兵,在撒马尔罕的伊朗商人也等不及了,他们想要消灭浩罕,独自参与丝绸之路的贸易。这样也不用交过路费了。

  根据清国和浩罕签署的贸易章程,浩罕独占西北的对清国贸易。而俄国也随着贸易协定加入对西北的贸易中,这在他们垄断蒙古的恰克图贸易口岸后继续延伸。伊朗要想入手,只能和清国谈判加入,不过这时间有点长,就先灭了浩罕占领他的贸易份额。

  而浩罕带来的好处不止这一点,他位于中亚两大水源充足地之一的费尔干纳盆地。大量河流流经此地,因此也是中亚为数不多的可以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地方。

  曾经的浩罕在中亚无人能敌,但因为内斗逐渐衰落。克勒孜奥尔达失陷后更是一蹶不振,如今已经是一块待宰的肥羊,等着其他国家收入囊中。

  9月初,待天气稍微适合点后。叶海亚带着2500人还有4挺机枪,10门火炮开拔。目标是浩罕的重要城镇塔什干。

  ——————————

  “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发电报?”

  刚刚回来的沙阿得知了俄国在远东获得土地的消息,这也没什么,不过让他生气的是,这个消息伊朗早就知道了,大维齐尔竟然不马上汇报。

  “这不是怕沙阿的行程耽误嘛,而且我们已经开会讨论了情况,觉得向远东出兵也不是一个好主意。”

  纳赛尔丁有些不敢相信,“什么时候就要出兵了?来回的军费你来负担吗?”

  纳赛尔丁知道大维齐尔是为了国家,但不能瞒着他这个沙阿。君主最忌讳的就是大臣瞒着他事情,这要是在以前,准得让他死。

  “你们讨论的结果我看了,没啥问题。他们想要港口,这不是我们能阻拦的。要就让他拿去,反正不是我们的土地。

  还有参谋长的什么远征朝鲜,等打了日本再说。我们是去远东赚钱,不是去打打杀杀。”

  纳赛尔丁现在除了贸易是一点都不想和远东扯上关系,他先把中东这摊子事搞清楚再说别的。至于远东,就是个赚钱的家伙。

  说起远东,纳赛尔丁想起之前的一件事,他问阿米尔:“听说我们在日本赚的不错?”

  “根据消息,我们从日本购买的黄金转手就有三倍的利润,现在我们在日本贸易的商人基本都做这个生意。”

  日本开国后,大量的贸易商品从海外而来,日本生产的原料则大量出口。但最有利可图的则是日本的黄金。

  日本国内黄金白银汇率中间价为1:5,低于国际市场1:15。意味着日本市场白银价格比国际白银价格贵了三倍。

  也就是说,日本的5两白银可以兑换1两黄金,而国际市场是15两白银兑换1两黄金。这意味在日本15两白银可以兑换3两黄金,不需要任何商品交易便可获得3倍利润!

  伊朗商人也发现了这个漏洞,在汇理银行的帮助下,在日本的港口大量进口黄金,然后转手就是三倍的利润。现在从日本向上海的伊朗商船中,大多是运载黄金的。

  “就让他们弄吧,不过要小心,日本人可是个心胸狭隘的,别到时候赚钱赚的把命都给丢了。”

  此时,日本一些强大而不满幕府统治的藩,尤其是西南地区的萨摩、长州等藩就出现了许多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倒幕派武士,这些强藩很多是曾经关原合战后,被幕府削地、打压的藩,加上幕府面对外来入侵的无能。这些武士打算推翻幕府、还政天皇,以抵御外侮,本无可厚非。但同时,随着日本与西方联系程度的加深,现实情况与这种文化结构中所存在的不可调和矛盾逐渐暴露,以致发生了多起排外事件。

  而由于反对幕府,似乎杀死外国人,也可以削弱幕府。随后大量的外国人在日本遭到刺杀,甚至伊朗商人也未能避免。

  这也是要尽快解决奥斯曼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东方,可不能让日本妨碍他的计划。

  “沙阿,大不里士和埃里温的军队已经调往边境。现在就差一个开战理由,我们就能名正言顺的发动战争。”

  听到理由纳赛尔丁就笑了,“这还用找吗,在巴格达和纳杰夫,还有大马士革,总会有一千条理由等着。”

  当下愈演愈烈的教派冲突就是最好的开战理由,奥斯曼糟糕的宗教改革政策同时得罪了所有宗教团体,而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让苏丹不得不拿出手中最后的两张王牌:战争和立宪。

  不管是哪张牌,都会转移民众注意力,为政府拖延时间。就看苏丹怎么选择。而伊朗这边,只有战争这一张底牌。

  “让士兵们稍安勿躁,现在谁都知道我们和奥斯曼之间会发生战争,但欧洲人要么装瞎,要么以为和平降临。可是谁知道,我们两国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了。

  奥斯曼那边,情报工作要做好,不要吝啬金钱。”

  “是”

  阿米尔缓缓退下,临走时看到赛义德点了一下头。还好他在见沙阿之前和赛义德打听了一下,沙阿这个时候心情很不错,这个时候和他说能让不那么生气。

  沙阿现在就盯着美索不达米亚,他可要赶紧去准备了,估计快开始了。

第232章 墨西哥变天

  赛义德带着信件走了进来,说是祝贺沙阿的。

  “祝贺,有什么事情需要祝贺?”

  “沙阿,墨西哥总统劳伦斯亲自给您写的信。”

  纳赛尔丁手中的书还没打开呢,马上就放了下去。“谁?”

  “墨西哥新任总统劳伦斯.戴维斯,亲自给您写的信。”

  纳赛尔丁不可思议的拆开信,好家伙,六页纸,这得写多少。

  “尊敬的纳赛尔丁沙阿,本应该在俄国战争后写信祝贺,但因墨西哥事情繁杂不得不拖到现在。”

  劳伦斯向纳赛尔丁详细说了墨西哥的情况,在内战爆发后,他们就在北方的马塔莫罗斯等待时机,并且和南方的改革派合作,提出的改革方案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8月17日,改革派军队进入墨西哥城,改革战争结束。经过国会投票,劳伦斯.戴维斯正式成为墨西哥22任总统,并将在10月25日正式宣誓就职。

  “只能说真是跌宕起伏,谁能想到曾经在公司工作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墨西哥总统。”

  纳赛尔丁感叹世事无常,同时也了解到墨西哥这个国家政治有多不稳定。从1822年到现在,发生约250次军事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11位摄政王和6个临时元首。这样混乱的国家,经济上自然没有建树。

  而现任墨西哥总统则马不停蹄的将所有资料都交给劳伦斯,这个烂摊子太大,他不想要了。而当劳伦斯真的看到墨西哥情况时,他觉得这地方还不如南美洲那些国家呢。

  国内的政治混乱,军阀横行就不说了。就经济这方面,除了他的马塔莫罗斯,其他地方好不到那去。而且墨西哥还有将近1400万英镑的外债,国内财政困难。这一切的烂摊子,很快就要到劳伦斯的头上了。

首节 上一节 84/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