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216节

  “也许,你可以和穆萨维谈谈,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想来也能更好的颁布政策。”

  侍从端上来两杯咖啡,还有牛奶和方糖。

  “来一杯吧!”,沙阿向穆沙拉夫说道。

  …………

  首相离开了王宫,对于沙阿的提议他只考虑了三秒就有了答案。目前就是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的激烈矛盾,再不做什么他这个政府马上就要倒台了。

  多么讽刺,立宪后第一届政府只维持了将近十个月就陷入倒台的困境。穆沙拉夫必须马上做出反击。

  “该死的,你们本来就应该死了,沙阿仁慈才放过你们,如今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了。”

  穆沙拉夫回到首相府,开始重新撰写演讲稿。这次,他亲自上场,看看他们说什么。

  前去巴士拉调研的专员也回来了,根据他的报告,穆萨维组建的互助会帮助1000多人维持基本生活,而在经济危机中,互助会的会员大幅增长到4100人,只需要交一点会费,就能获得最基本的保障。

  这倒是一个能够化解矛盾的办法,但保守派教士也找到了借口,什么瓦克夫神圣不可侵犯啊,就是为了他们的私心。

  “帮我把这些人请到王宫来。”

  纳赛尔丁在纸上写下一堆名字交给侍从,让他去请这些学者和各个议员王宫叙叙旧。估计他们很快就会到。

  穆沙拉夫也下定了决心,宣布将公开讨论互助会的具体情况。这个步骤后就是提案议会表决,这引发了祖国党的强烈反对。

  “首相这是要践踏瓦克夫的神圣传统!你们想把先知赐予信徒的救济之地,变成你们填补财政窟窿的工具吗?”

  但穆沙拉夫一点都不让步,直接回怼:“阁下去过巴士拉的贫民窟吗?那里有孩子因为没有面包哭泣,有老人在寒冬里冻得发抖!互助会让4000个家庭活了下来,而瓦克夫的仓库里堆着发霉的粮食,商铺的租金被教士们装进私囊,这才是对先知的背叛!”

  毫无意外,议会再次爆发冲突。不仅是提案,就连议会的正常工作都进行不下去,祖国党的议员堵住议会通道,使得议长无法进入会场,后来请了警察才将他们拉开。

第597章 寻求支持

  “沙阿,穆萨维先生到了。”侍卫长轻轻叩门。

  纳赛尔丁抬头时,看到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站在门口,袖口沾着些许灰尘,那是他上午在大学演讲时留下的。

  “沙阿。”穆萨维躬身行礼。纳赛尔丁示意他坐下,亲手倒了杯加了方糖的咖啡:“我听说你在议会演讲后,保守派的教士已经在清真寺贴出了对你的‘除念令’。”

  “他们在议会里就说要绞死我。”穆萨维接过咖啡,指尖微微发烫,“但巴士拉的码头工人告诉我,他们用互助会的救济金给孩子买了过冬的棉衣,这比任何死亡威胁都让我安心。”

  铜钟敲了七下时,进步党和民族自由党的议员们陆续抵达。十二位进步党议员刚走进走廊,就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争吵声。

  辉格党领袖正在和祖国党的人争执,声音大得能穿透橡木墙壁。

  “看来人都到齐了。”纳赛尔丁走到众人面前。

  “议会的事我都已经听说了,一份为国为民的法案被否决,这实在是出人意料。”

  进步党领袖立刻起身:“陛下,我们愿意再次提交法案,但上议院的保守派绝不会松口。上次投票时,他们连辩论都没听完就投了反对票。”

  “这次我们换个方式。瓦克夫在伊斯法罕有三千亩棉田,去年因为无人耕种荒了一半。我已经让财政部拟了新方案:不是没收,是‘托管’。政府以每年百分之三的租金租用这些土地,租来的钱全部投入互助会,由穆萨维先生的团队负责管理。”

  穆萨维猛地抬头:“托管?这倒是能避开‘亵渎瓦克夫’的指控。”

  “但教士们肯定会说我们变相侵占。”辉格党议员迟疑道,“上周主麻日,阿亚图拉在聚礼上还说,哪怕一片瓦克夫的树叶,都不能落入异教徒手中。”

  “那我们就请他们来监督。让宗教法庭派代表加入互助会的管理委员会,每一笔开支都要经过他们的签字。他们不是说瓦克夫神圣不可侵犯吗?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这些财产是怎么用来救济信徒的。”

  凌晨一点,暖阁的灯还亮着。众人终于敲定了方案细节:由政府牵头成立“瓦克夫托管委员会”,成员包括宗教法庭代表、议会各派议员和互助会的民众代表;托管的土地优先租给无地农民,租金的七成用于发放救济金,三成投入纺织厂和面粉厂,为失业者提供工作。

  “明天上午,我会亲自去见法基赫。”宗教事务大臣赛义德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如果他愿意松口,上议院那边就能少些阻力。”

  纳赛尔丁看着他疲惫的背影,突然想起穿越前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历史不是由英雄书写的,是由无数想让家人活下去的普通人推着走的。”

  第二天清晨,赛义德带着新方案走进清真寺时,被选上来的法基赫穆罕默德正坐在铺着羊毛地毯的讲经台上,手里捻着念珠。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他的黑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你要让政府托管瓦克夫的土地?”他的声音像古井里的水,冰冷而幽深。

  “不是托管,是守护。”赛义德将方案递过去,“委员会里有三位宗教法庭的人,每一笔开支都要经过他们的审核。您可以派最忠诚的信徒去监督,看看这些钱是不是真的用在了救济上。”

  虽然什叶派学者的权力遭到打击,但还保留了一部分。依靠议会议员和宗教法庭维持他们的权威。

  “有趣,”,穆罕默德笑了一下,“先知的确是这样,瓦克夫用来救济贫苦民众,但你们却想要填补国家财政。”

  “瓦克夫的确是用来救济的,而且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先例。”

  赛义德拿出三百年前奥斯曼的穆罕默德三世时的例子,当时财政紧张,政府将部分瓦克夫纳入国家财政,到了现在,马哈茂德二世更是将全国瓦克夫收回,既然如此,伊朗自然也能做。

  “你拿奥斯曼和伊朗比?伊朗和奥斯曼之间的国情不同,自然使用方式也不同。”

  穆罕默德捻念珠的手顿了顿,黑袍上的光影随着他的动作晃了晃。“先知希望瓦克夫由信仰守护,不是由穿西装的议员和算着利息的官员染指。”他从讲经台上拿起一本泛黄的《瓦克夫法典》,“上面写着,瓦克夫的每一粒麦种,都该由宗教人士亲手分发给信徒。你们的委员会里有议会的人,有那些喊着‘改革’的平民,他们懂什么是神圣?”

  “他们懂怎么让孩子不饿死。”

  这一句话把穆罕默德噎的说不出话,谁又不会爱孩子呢。

  赛义德趁热打铁。“您还记得十年前,克尔曼的瓦克夫果园吗?”他轻声说,“当时果园里的果树快枯死了,教士们没人会打理,最后是附近的农民主动来修剪枝丫、浇水施肥,才让果树结了果。那些农民不是宗教人士,可他们比谁都珍惜瓦克夫的财产,因为那是能让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穆罕默德沉默了。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他面前的地毯上投下红的、蓝的、黄的光斑,像撒了一把碎宝石。他捻着念珠,忽然问:“互助会的民成员,是些什么人?”

  “有码头工人,有织工,还有佃农。”赛义德立刻回答,“穆萨维先生认识他们,说他们都是踏实过日子的人,去年互助会给孤儿买棉衣,就是他们凑的钱。他们不懂法典,但他们知道,瓦克夫的土地不该荒着,瓦克夫的钱不该躺在库房里发霉。”

  穆罕默德没有说话,过了好久,他叹了口气,“你赢了!”

  有了法基赫的松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做了。政府宣布将在四天后重新进行法案表决,同时最高法院的一位宗教法官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退休,另一位开明派的宗教法官提拔了上来。纳杰夫的宗教法官也全部替换,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点拖延。

第598章 出路

  根据讨论的最后方案,政府设立直属於沙阿的“瓦克夫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九名成员组成:宗教事务部、财政部、最高法院、上下议院各推举一人,地方互助会推举两人,沙阿和王储自动成为委员会成员,沙阿为委员会主席。

  对荒废、低效或管理不善之瓦克夫资产,委员会可与其当前管理者协商,将其纳入优化计划”。该计划采用租赁模式:由政府指定之托管机构与瓦克夫管理者签订长期租赁契约。租金以资产价值之百分之三为基准。

  租赁及经营所得之收益,70%用于直接救济。发放形式可为现金、口粮、药品、衣物等,需由委员会批准并受宗教代表监督。剩下30%用来继续投资其他地方创收。财政部下设互助基金审计局,每年对互助会所有账目进行审计,审计报告同时呈送沙阿、国民议会及最高法院。

  而互助会也同样如此,设立中央理事会负责全国范围内的互助会管理。国家境内从事正当职业之成年男性公民,认可并持续缴纳会费满三个月者,均可申请成为会员。

  互助会为正式会员提供疾病救济、失业救济、伤残抚恤和丧葬补助。包括:

  因疾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可获最长三个月的定额生活补助及部分医疗费用补贴;非因自身过错遭解雇者,经行会或雇主证明,可获最长六个月的定额生活补助,以助其寻找新工作;因工致永久残疾者,经核定可获一次性抚恤金;会员身故,其家庭可获一笔丧葬补助金。

  当然,这份提案将在巴士拉、巴格达、大不里士、德黑兰、伊斯法罕等十个城市进行试点运营。并经过视察后最终决定是否推行全国。

  这次在沙阿、法基赫和政府的全力推动下,保守派的反对显得微不足道。在四天后的议会表决中,下议院以228票赞同,90票反对,32票弃权通过了法案。上议院也以全票通过,法案开始施行。

  这场最大的风波终于结束了,不过对议会所有人来说,这段时间的冲突仿佛就在昨天。而结果就是,保守派失败了,至少是暂时的。

  但对民众来说,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而且特殊时期,入会的费用可以暂时拖欠或者用实物来抵,而且虽然没有普及全国,但好歹有了希望不是吗。

  世界经济可不会因为伊朗的举动而好转,恐慌波及到了印度和南美洲,印度的货币卢比贬值了超过一半、拉丁美洲的货币同盟也解散了。同时所有银本位国家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

  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俾斯麦率先宣布提高关税,随后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等相继制定高关税法案来保护本国的工业。

  美国国会迅速通过《关税保护法》,将进口商品平均关税从38%提至67%,重点阻挡欧洲工业品涌入。法国政府对进口粮食征收30%重税,英国对纺织品出口给予优惠。自由贸易都不提了,重回重商主义时代。

  现在只有奥地利,伊朗,西班牙等个别国家还没有提高关税,加上和奥地利的自由贸易协议通过,伊朗竟然成了自由贸易仅剩的旗手。

  拉夫桑贾尼此时也回到了伊朗,他不辱使命,成功的和瑞典丹麦签署更好的贸易协议。虽然比起其他国家交易少,但好过没有。

  瑞典的铁矿石和木材,丹麦的农产品都准备进入伊朗,而伊朗的石油制品对于两国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尽管石油的增长率遭到腰斩,但总体还是上升的。这是因为随着煤油灯的普及,人们对这种更高效的照明方式更加青睐,蜡烛什么的自然退出大部分的市场。只剩下煤油这一个照明方式。

  伊朗正在和西班牙达成一份史无前例的协议,如果成功,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可以在两年内增加4000万里亚尔。

  双方免收关税的产品包括西班牙生产的橄榄油、葡萄酒、软木塞、水银、铅锭、古巴雪茄、菲律宾蔗糖。

  伊朗则包括波斯地毯、丝绸及生丝、干果、波斯湾珍珠、阿拉伯半岛的乳香、没药以及石油制品。其他商品关税则保持7.5%到15.5%之间。

  伊朗可以在巴塞罗那、哈瓦那设立领事馆,西班牙政府并且对伊朗资本免税三年。

  西班牙也没办法了,这次经济危机他们损失相当惨重。马克西米利安向奥地利借款只借到了1000万克朗,还不够塞牙缝的。如今只能求助伊朗金主了。

  而且西班牙的资源也相当不错,水银、铁储量丰富,还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而且两国合开的西班牙工业正在各地投资纺织和铁路运输产业,为了进一步提振经济,马克西米利安决定向伊朗敞开大门。

  除了西班牙和奥地利,伊朗还和暹罗、玻利维亚、墨西哥等国家讨论贸易问题。对于阿尔占苏丹国也是一样,当地的农业是伊朗需要的,还可以向当地移民一些失业人口。

  除了欧洲和美洲,广大的亚洲和非洲也是开拓市场的方向。在远东和日本的商行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推销商品,而刚刚成立两年的日本政府也需要大量的外国商品,因此伊朗对远东的出口开始上升。

  而非洲方向,则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得非洲的黄金和钻石,毕竟从比利时获得的钻石工匠,不用就可惜了。

  15世纪威尼斯商人通过钻石之路将印度钻石引入欧洲,1477年奥地利马克西米连一世赠玛丽公主钻戒,开创订婚钻戒传统。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委托制作的橄榄型切工标志着艺术化切割的开端。

  而要说哪里钻石矿最多,那肯定是非洲,特别是南非和西非地区。哪怕有几个钻石矿,也够回本的了。

  此外,虽说中非地区部落众多没有购买力。但在西非可是存在一系列国家,而且和伊朗同一宗教。从这里发展也是可取的。

第599章 所见所闻

  政府的政策尘埃落定,可让阿里放下心来。原本他所在的纺织厂因为经营不善裁了不少人,现在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经济,厂子里剩下的人暂时安全了。

  “真是幸运啊,要不然我们都要失业了。”同事找到阿里,让他陪自己喝一杯。

  “是啊,现在能找到工作已经是不容易了。听说法国失业的人可以从排他们国家一圈。”

  伊朗的情况比欧洲好太多,就算在这里过不下去,还可以去东非或者美洲。过几年苦日子,就可以攒下一定的财产。这几个月好像有不少人乘船离开了。

  “话说你加入互助会了吗?”,阿里询问到。

  “当然,谁要是不加入那他真是一个傻子。”

  在互助会在试点开始时,就有大量的人申请。半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31万人的申请,谁都想要获得一份保障,不然失业怎么办?

  一想到那些背井离乡的工友,阿里还是忍不住叹气:“要是互助会能早点铺开就好了,也不至于这么多人要去冒海上的风险。”

  这话刚落,邻桌两个穿羊毛大衣的商人突然提高了音量。阿里侧过耳朵,听见“英国”“黄金”“关闭铸币厂”几个词飘进耳朵。其中戴圆顶礼帽的男人敲着桌面:“我从巴士拉港的英国商行听说,伦敦上周突然停了金币铸造,现在银行里的金币都被藏起来了!普通人想换一个查理一世时的金币都得加价。”

  另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商人冷笑一声:“何止英国?俄国更荒唐!沙皇下令把所有私人手里的白银都收归国有,说是要‘稳定卢布’,结果莫斯科的银匠铺子全关了门,连教堂里的银烛台都被士兵抬走了。”

  什么稳定啥的阿里也听不明白,他只要想怎么赚取更多的钱就行了。除非政府不做人。

  同事凑了过来,“别愁眉苦脸的了,”马哈茂德拍了拍他的肩膀,“至少咱们现在还有工作,还有互助会,比欧洲那些饿死街头的人好多了。你还记得之前在报纸上看到的失业的欧洲人吗,他们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只能在寒风里发抖,咱们比他们幸运多了。”

  是啊,自己比他们幸运多了。他们还在为一周的粮食发愁,自己不用担心这个,估计那些人都要恨的牙痒痒了。

  阿里也听着这两人的讨论,对于其他国家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英国对于经济的干预勉强止血,为了更好的恢复,只能再苦一苦殖民地和其他人了。特别是印度,据说对印度更是要求在纺织品等商品中只能进口英国生产的,其他国家的一律不许进口。而且价格也得小小涨个100%,反正利益到手了,谁管印度人的死活。

  不仅是印度人,缅甸人、黑人、印第安人平等的受苦,就算是爱尔兰人也是一样。尽管他们被英国统治了上百年,但他们仍然是这个国家的二等公民,更不用提英国的德政,爱尔兰大饥荒了。

  为了抵抗伦敦永无止境的剥削,爱尔兰成立了自治协会,要求爱尔兰获得自治权。但另一部分人认为是争取自英国完全分离,且在必要时动用武力,实现爱尔兰的完全自治。但总体而言,是自治派占据上风。

  而在法国,经济危机连带着政治危机一起冲击着这个国家。工人失业、农民破产,加上民众大规模转向美洲,法国陷入了黑暗时刻。

  与此同时,在普罗旺斯、布列塔尼、科西嘉等地方,一大批讲授奥克语、布列塔尼语、科西嘉语的文法学校出现,他们还讲授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有时候在大街小巷还能看到站起来的标语。

首节 上一节 216/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