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215节

  “这不用担心,匈牙利广袤的耕地可以弥补一部分,此外,罗马尼亚和巴伐利亚的粮食也可以进口。这些都可以成为我国的粮食进口地方。”

  “现在能给我们送粮食的,只有伊朗人;能帮我们修铁路的,也只有伊朗人。”首相顿了顿,声音放低,“现在能帮助我们的,只有伊朗。就算是德国也比不上。”

  弗朗茨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他想起祖先在位时,奥地利还是欧洲的主宰者,哈布斯堡的旗帜插遍中东欧。可到了他这一代,帝国早已外强中干:匈牙利人的独立呼声越来越高,捷克、波兰等地的民族运动此起彼伏,再加上英法资本外逃、经济衰退,若不是靠着德国的军事援助和伊朗的资金,这个庞大的多民族帝国,恐怕早就分崩离析了。

  “外交大臣,”弗朗茨突然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你去回复俄国大使,就说奥地利与伊朗的合作,只限于经济领域,不会影响与俄国的‘传统友谊’。”他转向首相,“把贸易协议改一下,多瑙河航运权可以给,但伊朗商船必须优先运输奥地利的粮食和工业产品;利沃夫的免税商栈,只能经营商品贸易,不准涉足金融和矿产。”

  目前只能这样了,奥地利总不能被伊朗资本压倒吧。本国内部也需要自己赚钱,就是不管怎么努力,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到处都需要钱,不然他也不可能寻求伊朗的支持。

  奥地利和伊朗重新签署了经济协议,奥地利将进一步开放国内的产业给伊朗,而伊朗将和奥地利合资组建一系列企业,英国报纸评论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眼下的经济形势组建公司肯定会将资金赔光,这完全违反了市场规律。

第594章 新的讨论

  “沙阿,这段时间我们已经从欧洲各国引进各种人才6369名,包括钢铁、纺织、化学、钻石、造船等十四个行业。”

  这些人在欧洲都活不下去了,对于伊朗的薪资诱惑,自然就来了。况且,伊朗奉行宗教宽容政策,也不会受宗教迫害,只需要入乡随俗就行。

  “那就好,让加赫拉曼继续招募,有好手艺在那里都能赚钱。”

  要说营商环境,伊朗也在努力优化,打击走私,公布商法,确保公平交易;对于这些人才,伊朗也是给予很多宽容,甚至比他们本国还要好。

  而要说工程,伊朗最近颇为争议的建设计划则是让全国陷入热闹里。这份由萨迪格制定,沙阿批准的计划,可以说是最大胆的。

  计划的核心纲领为,以“钢铁、粮食与主权”为核心,投资于能够立即创造就业、快速提升农业与出口能力、并强化国家经济主权的战略性资产。从农业、工业、商贸、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

  除了之前商议好的,还有延长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交通,包括铁路和公路,另外还需要保护当地民众的生活,在绿洲周围植树防止面积缩小,在港口城市强化贸易管理,并且对马斯喀特和延布等半岛城市进行更多的投资。

  半岛地区一直以来是依靠当地的贵族协助沙阿进行管理,在当地的几个省中,60%的官员是从当地的部落贵族中挑选,就这还是这几年不断改变的情况。正好趁着这次大建设时机,将他们从政府位置挪到其他地方。

  “那些亏损工厂怎么处理的?”,纳赛尔丁询问拉巴尼。

  “我们将一部分工厂重组,让他们和还在经营的工厂合并。另一部分直接拍卖给商人。”

  经济危机也是公司重组的时机,伊朗的国营企业开始合并。德黑兰、大不里士、伊斯法罕等地的7家纺织厂将被波斯纺织公司合并,雇佣工人将超过一万人,成为伊朗最大的企业之一。

  还有一些亏损实在严重的,则拍卖给商人或者工厂主,有的则出售部分股份来激发活力。王族之间的企业也是如此。

  赛帕商行收购了四家破产的中小商行,伊朗—阿拉伯公司改为半岛发展公司,还有其他公司要么改名,要么合并。经济集中进一步加强。

  到就算是这样,在伊朗内部的失业人数仍然是一个大型数字。他们在城市的阴暗处,寻找一切可能工作的地方。他们的后面,是数以十万计的家庭。

  自由党在议会上要求政府不要忘记他们,这些人要是抗议起来,肯定会造成社会动荡。而自由党的议员穆萨维再次站了出来,要求政府考虑他的提案。

  “为弘扬互助之美德,稳固帝国之根基,保障为国辛勤之工匠与劳工,使其于疾病、年老、失业困顿之时,得享基本生计,特依古老瓦克夫之善制,设立此保障之法。”

  穆萨维将他的工匠与劳工互助会写的更加详细,这是由国家拨款及富商捐赠作为本金,为生病、失业之会员提供基本救济的组织。

  这笔资本金不是直接用于发放救济,而是作为永续本金。它将被投资于能产生稳定收益的领域,只有这些投资产生的利息、租金、分红,才被用于支付会员的救济金。这确保了互助会资金的长期可持续性,而非一次性消耗。

  成员需要城市注册的工匠和工人定期缴纳微量会费。这不仅是筹集少量运营资金,更是培养成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救济不是施舍,而是互帮互助的权利。

  救济范围包括疾病和失业两大板块,包括提供看病抓药的部分补贴,或患病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为非自愿失业(如工厂倒闭、季节性停工)的会员提供临时性的、有时间限制的基本口粮或现金补助,助其渡过难关直至找到新工作。

  穆萨维还上交了他在巴士拉的例子,他和几位商人捐献一部分财产组建了一个小型的互助会,吸引了众多工人加入。到了现在,巴士拉互助会已经成为了拥有1300人的小型团体,每月只需要缴纳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获得救济。

  穆萨维还引领了一次巴士拉游行,他在市政厅前发表演讲,呼吁政府重视他们这些底层人。

  “我们不要求国家全方位照顾我们,我们只希望国家能支持我们的行动,我们也需要养家糊口,但我们也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来行动。”

  这个提案在议会里得到了部分左派自由党人的支持,即使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但还是可以进行法案表决,要是获得半数以上支持,就可以送达政府施行。

  而且穆萨维也不是说让政府大规模拨款,而是用宗教事务部掌管的瓦克夫拿出一部分来用来组建互助会。但毫无疑问,这遭到了宗教保守势力的反对。

  保守的宗教学者认为,瓦克夫是纯粹的宗教慈善行为,其设立、管理和受益对象必须严格符合教法的规定,其最终目的是“亲近真主”。而该法案由国家主导,将瓦克夫工具化用于实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这在神学上是一种亵渎和扭曲。他们指责:是在利用真主的名义为国库敛财并巩固统治,而非虔诚的举意。

  他们还反对将矿工、铁路工人等新兴职业纳入保障。他们可能认为这些工作环境或产品是可疑的甚至是非法的。救济这些人,等于用“不洁净”的钱资助了“不道德”的行为。

  纳杰夫的大清真寺前,超过6万人举行集会反对这一提案,他们打出真主只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而不是用国家的钱养懒汉的口号。认为提供失业救济会助长懒惰和不求上进,违背了教法鼓励勤劳、反对依赖他人的教导。

  纳杰夫的宗教法庭要求不得使用瓦克夫,但当地的世俗法庭支持这一行为。双方围绕着瓦克夫的慈善性和神圣性展开辩论,甚至引发了其他地方的讨论。

第595章 疯狂的议会辩论

  这场法院之间的争论一路打到最高法院,同时议会里也因为这份提案吵了起来,而且比上次更加严重。

  虽说使用瓦克夫的只有宗教事务部,但保守派的宗教学者也需要考虑到,更何况他们有的还是上议院议员,直接表示如果强行通过就辞职。

  受过教育的学生和工人自然是支持互助会的成立,他们需要一份保障,这样才能安心的工作。

  而那些虔诚的教徒则表示只要用自己的双手,就能够让家庭富裕起来。互助会只是一种消灭勤劳的手段。

  双方的矛盾在8月18日的议会中爆发,穆萨维再次为法案拉票。

  “各位,现在国家危难,我们需要一份法案保障民众的生活。他们缴纳了大部分的税收,也为了国家参军保卫,不能让他们寒心。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人为了食物和工作四处奔波,那么他们就会对议会和政府失去信心。”

  话音刚落,议会席上爆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支持他的,另一种是反对他的。

  “肃静!肃静!”

  议长卡里姆拼命的维持秩序,嗓子都要喊哑了。

  “各位都有发言的机会,但我们需要尊重穆萨维议员的发言!

  阿卜杜勒.穆阿维叶议员!”

  复兴党议员穆阿维叶站了出来,质疑这份提案。

  “议长阁下,我们知道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正是危难才要谨守根本!自由党人总爱画饼充饥——请问这笔‘永续本金’从何而来?莫非要从军费里抠,从铁路款里挪?”

  他猛地扯开白色缠头巾,露出象征学识的黑色内圈。

  “亵渎!这是对瓦克夫神圣性的亵渎!先知曾说清洁的财物只给予洁净的人,而你们竟要用虔诚者的捐赠,去接济那些在机器旁劳作的人!”

  议员们纷纷以掌击节,诵经声浪几乎掀翻屋顶。保守派不仅存在于复兴党,进步党和自由党也有,只有最激进的辉格党无一人响应。

  穆萨维攥紧了藏在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向前踏出一步,黑色的皮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压过了此起彼伏的诵经声。

  “穆阿维叶议员,您说机器旁的人不洁净?上个月德黑兰纺织厂失火,是那些‘不洁净’的工人冲进火海,抢出了即将运往欧洲的波斯地毯,那可是能为国家换回来数以万计资金的货物!您头上的黑色缠头巾,染的是墨水,可他们手上的茧子,染的是波斯的血!”

  议会席上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鸽子咕咕声。穆阿维叶的脸涨得通红,他猛地一拍桌子,黄铜笔架上的墨水洒在羊皮纸上,晕开一团黑色的污渍。“你在混淆视听!”他嘶吼道,“先知的教诲里,从未说过要拿瓦克夫的钱养闲人!那些失业的人,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劳,真主的恩赐只会降临在双手沾满汗水的人身上!”

  “那请问,伊斯法罕的纺织工人,他们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双手被棉纱磨得露出骨头,为什么还会失业?”辉格党议员阿莫尔突然站起来,“他们失业,不是因为懒惰,是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给他们勤劳的机会!”

  “肃静!肃静!肃静!”

  卡里姆再次维持秩序,议员们甚至要打起来。

  “阿莫尔议员,请您尊重穆阿维叶议员的权利,所有人都有发言机会,现在,请继续!”

  “瓦克夫的钱怎么用,轮不到你们这些人指手画脚!那些清真寺,是真主的宫殿,盖得越华丽,真主就越会保佑我们的国家!你们想拿瓦克夫的钱办互助会,就是想把我们的信仰变成你们讨好工人的工具!”

  穆萨维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高高举了起来。“这是巴士拉互助会的账目!”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过去半年,我们用瓦克夫的钱投资了枣椰园和码头,赚来的钱,给三十个生病的工人请了医生,给五十个失业的工人买了口粮。现在,那些工人有的找到了新工作,有的开了小铺子,他们上个月还捐了五十个第纳尔,用来帮助更多的人!这不是讨好,这是互助!是先知说的‘你们要像兄弟一样彼此帮助’!”

  “那是你们编造的账目!”穆阿维叶冲了过来,想要抢穆萨维手里的纸。议长卡里姆赶紧拦住他,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嗓子已经喊得沙哑。“不许动手!议会里有议会的规矩!现在,请您离开会场!”

  穆阿维叶被人请了出去,卡里姆重新回到座位。“接下来,礼萨议员,请围绕提案发言!”

  无党派的阿里.礼萨开始发言,他向来以中立著称。“各位,”他的目光扫过两派议员,“我赞同保障劳工,但反对动用瓦克夫。沙阿上个月刚批准了《商法》,允许商人成立股份公司,我们可以让这些大企业拿出部分利润,与政府共同组建基金,何必非要触碰瓦克夫这个敏感话题?”

  “说得轻巧!”穆萨维立刻反驳,“那些企业现在还在裁员!他们怎么会拿出利润救济失业者?瓦克夫现在至少有十亿里亚尔的资产,存放在宗教法庭的地窖里,只用其中的一成,就能让德黑兰的失业工人都有饭吃!”

  “那是亵渎!”另一位议员哈桑·伊斯坎德尔拍案,黑色缠头巾下的额头青筋暴起,“瓦克夫的每一个里亚尔,都要用于修建清真寺、资助经学院!你想把真主的财产拿去给工人发钱,不怕下火狱吗?”他身边的几位宗教学者议员纷纷点头,有人开始低声诵读《古兰经》中关于“禁戒不义之财”的章节,声音越来越大,几乎盖过了所有辩论。

  “你这是混淆概念,瓦克夫是达成社会善治的工具。其最终目的是现世的社会稳定与国家强大。只要能造福民众,其管理形式可以变通。”

  议会到了最后变成了菜市场,甚至一度有动手的倾向,卡里姆不得不要求议会暂时休会,让所有人脑子清醒点后再来。

第596章 分歧

  一个小时的休会后,所有人再次就互助会法案辩论,但还是没有达成一致。议长不得不宣布进行表决。

  “赞成!”

  “反对!”

  最终的结果为136票赞同,140票反对,70票弃权,4票缺席。进步自由两党都有大量的反对票和弃权票,内部也是混乱一团。

  穆萨维重新登上演讲台上,向议员发表演讲。

  “我对今天的投票结果感到遗憾,有众多的同僚为了自己的一点心思否决了这个为国为民都非常好的提案。你们根本对国家目前的困难视若无睹,只抱着过去的条款一成不变。

  瓦克夫是神圣的,但他当初也是为了救济那些贫苦人们。为了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这才是先知的初衷。

  要是先知在,他绝不会看到现在的情况。更不愿意看到自诩为忠诚的信徒视国民为贱民,你们,才辜负了先知,辜负了自己的信仰!”

  “不可饶恕!”

  保守派议员嚷嚷着要绞死穆萨维,议长继续维持秩序,警察也护送着穆萨维离开了会场。

  对于政党来说,这次投票不亚于一场地震。左派和右派,自由派和保守派在这个提案前分裂出来。党内因为这个问题分成更多的派系。

  穆萨维带着自由党的部分议员独立出来,组建民族自由党,进步党的12位议员也加入进来。复兴党的保守派议员独立出来,组建了祖国党。

  此时的议会格局是,进步党111席、自由党99席、复兴党35席、辉格党34席、祖国党30席、民族自由党29席。席位更加分散,不过也是政党重组的重要过程。

  保守派的教士在主麻日的布道中猛烈抨击穆萨维“亵渎先知”,并组织更大规模的虔诚信徒游行,捍卫“信仰的纯洁性”。而大学生和失业工人也上街游行,要求净化政治和保障基本生活。

  “议会目前因为互助会的事情吵成一团,虽然结果否决,但如果侥幸在下议院通过,上议院也会否决提案。”

  穆沙拉夫向沙阿汇报情况,纳赛尔丁不想听这个,直接说。

  “首相大人,这种事应该是您解决的。不要把什么事情都让我来决断。”

  穆沙拉夫怎么不知道沙阿的想法,在目前的情况下,给予民众保障可以消解他们的怨气,之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弊端显露,如果不能让民众生活好起来,他们非造反不可。

  而且瓦克夫的巨额财产也的确让政府眼红,包括一系列土地、店铺、历代宗教领袖积攒的资金,加起来超过十亿里亚尔。要是用这些填补财政,肯定能走出赤字的泥潭。

  “就像我以前说的,一切应该为了国民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个国家顷刻间就会分裂。

  如果能够为国家做好事,那么必然是要经历腥风血雨,哪怕是英国也是这样。”

  纳赛尔丁也是心累,他以为的穿越是依靠着现代的历史知识,知道历史的发展脉络,然后运筹帷幄,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

  但真相是,历史从来不是一盘你能提前看好剧本、摆好棋子的死局。哪怕他记得历史书上写的那些大事件,也绝不等于能控制历史。没有“上帝视角”,你的信息依然有限。

  更别说你凭书本知识未必能掌握那个时代的实际操作方法。比如你知道火药、指南针是古代的伟大发明,但你真的能指导工匠做出火绳枪?你真能指挥一支冷兵器军队打赢仗?

  你改变历史的行为,反过来也会带来蝴蝶效应。

  纳赛尔丁现在就是这样,整个世界都已经不一样。任何一个小细节都能让国家转向甚至陷入新的泥潭,不然为什么要立宪,就是为了找几个帮手。他自己在幕后看着局势。

首节 上一节 215/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