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213节

  十点刚过,一阵更混乱的骚动从大厅东侧传来。一群穿着粗呢外套的小股东挤在那里,他们大多是伦敦东区的小商人,去年听信“棉花稳赚不赔”的传言,把全部积蓄投了进去。此刻,他们手里攥着泛黄的股票凭证,冲着交易所的管理人员嘶吼:“我的钱呢?你们不是说棉花能涨吗?现在怎么跌成这样!”管理人员躲在柜台后,脸色惨白,只能反复说着“请冷静”,可这样的安抚在恐慌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下午一点,交易所突然宣布暂停交易半小时。这个决定非但没有缓解恐慌,反而让更多人相信“情况已经糟到无法挽回”。暂停交易的铃声刚落,大厅里就响起了桌椅碰撞的声音——有人绝望地把交易簿摔在地上,纸张散落一地;有人靠着墙壁滑坐下来,双手插进头发里,发出压抑的呜咽。电报机依旧在不停地响,每一次“嘀嘀嗒嗒”的声音,都像在敲打着人们紧绷的神经。

  半小时的暂停交易如同一记短暂的喘息,却没能给躁动的人群注入任何镇定剂。当交易所的黄铜大门再次缓缓推开时,涌入大厅的不是往日有序的经纪人,而是带着绝望与愤怒的洪流。穹顶时钟的指针指向下午一点三十五分,秒针每跳动一下,都像是在为这场金融灾难敲下倒计时的鼓点。

  最先冲破秩序的是一群矿业公司的股东,他们大多来自威尔士的矿区,粗糙的手掌里攥着被汗水浸透的股票凭证。为首的中年男人穿着沾着煤尘的工装外套,往日里黝黑的脸上此刻泛着不正常的潮红,他猛地将股票摔在交易柜台的大理石台面上,碎裂的纸屑随着他的怒吼四散飞溅:“三个月前你们说康沃尔铜矿能分红!现在倒好,股价跌得连矿洞的石头都不如!我的矿工们还等着工钱养家,你们倒是给个说法!”

  周围的骚动越来越大,原本分散在各个交易区的人群开始朝着大厅中央聚集,有人高举着铁路公司的股票呐喊,有人则死死抓住路过的经纪人衣袖,指甲几乎要嵌进对方的礼服面料里。黑色礼服上的雪茄烟灰簌簌掉落,混着地面上散落的交易单据,在人们慌乱的脚步下被碾成碎屑。

  下午两点整,电报机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嘀嘀”声,像是在宣告新的噩耗。负责接收电报的职员刚读完电文,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手中的电报纸飘落在地。周围的人蜂拥而上,有人捡起电报纸大声念了出来:“巴黎国立贴现银行宣布停止兑付!法国六家铁路公司申请破产!”

  所有人跟着躁动起来,有人用拳头捶打着桌子,有人试图前去撕扯黑板上贴着的价格清单,木质黑板在众人的推搡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呻吟,仿佛随时都会坍塌。

  一个小时后,原本喧闹的交易大厅渐渐安静下来,大部分人已经疲惫地离开,只留下满地的狼藉——破碎的玻璃、散落的单据、踩扁的礼帽、断裂的木棍,还有几个人依旧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黑板上的股价数字早已停止更新,最后定格的数字刺眼地提醒着人们这场危机的残酷:铁路股平均下跌42%,矿业股下跌58%,殖民地贸易股下跌65%……

  街面上的人群也渐渐散去,只剩下几个零星的身影在街角徘徊。酒馆里的灯光渐渐亮起,传来断断续续的哭泣声与咒骂声。夜幕缓缓降临,伦敦城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只有交易所穹顶的时钟依旧在“滴答滴答”地走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场金融灾难的漫长与残酷。

第587章 蔓延

  伦敦交易所的暴跌只是英国经济震荡的序幕。危机爆发仅一个月,英国的经济数据已出现断崖式下滑,曾经的“世界工厂”首次显露疲态。

  工业支柱的坍塌来得猝不及防。作为英国经济命脉的纺织业,曼彻斯特棉花交易所的期货价格暴跌43%。

  利物浦港积压的原棉堆成小山,价值超过600万英镑的棉花因工厂停工无人问津。兰开夏郡的纺织厂倒闭数量在一个月内激增127家,失业率从危机前的3.2%飙升至9.7%,街头随处可见穿着破旧工装、揣着失业证明的纺织工人。

  伯明翰的钢铁业同样惨淡,高炉开工率从82%骤降至41%,每吨铁轨的价格从18英镑跌至9.5英镑,威尔士矿区有23座煤矿因资金链断裂停产,近3万名矿工失去收入来源,矿区的面包房前排起长队,每天有超过500人靠救济粥勉强果腹。

  金融业的连锁反应更具毁灭性。英格兰银行紧急注入的500万英镑在恐慌性挤兑面前如同杯水车薪。

  一个月的时间内,英国有17家地方银行宣布破产,其中成立于1823年的格拉斯哥联合银行最具代表性——该行因持有大量暴跌的铁路股票与矿业债券,储户挤兑当日便耗尽金库储备,23万储户的存款血本无归。伦敦城的商业银行纷纷收紧信贷,企业贷款利率从4.5%暴涨至12%,80%的中小企业因无法续贷被迫停业,伦敦码头的货运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2%,原本繁忙的泰晤士河沿岸,停靠着数十艘无人卸货的商船。

  作为危机的发源地,法国的经济状况比英国更为惨烈。巴黎交易所崩溃后,法国的经济体系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塌,经济数据堪称“灾难级”。

  继巴黎国立贴现银行停止兑付后,法国有34家银行相继破产,占全国银行总数的28%。巴黎国民银行的金库储备从危机前的1.2亿法郎降至1800万法郎,储户为了提现,在银行门口彻夜排队,有人甚至带着铺盖卷死守三天,最终只拿到5%的存款。

  银行危机直接冲击了企业:里昂的丝绸工厂因无法获得贷款,80%被迫停工,20万纺织工人失业;马赛的造船厂里,3艘正在建造的蒸汽船因资金断裂停工,船台锈迹斑斑,工人们扛着工具箱四处寻找生计。

  法国工业产值较去年同期下降53%,铁路建设几乎停滞——原本计划修建的巴黎至里昂新铁路被搁置,已铺设的铁轨因资金不足无法继续延伸,铁路公司的股票平均下跌76%,诺曼底铁路公司的股价从每股120法郎跌至18法郎,成为“废纸”的代名词。

  随着德国从法国获得首批战争赔款,柏林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短暂上涨15%,但好景不长。随着法国经济崩溃,德国的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德国对法国的铁器出口从危机前的每月1.2万吨降至2000吨,鲁尔区的钢铁厂开工率从90%降至55%,钢铁价格从每吨80塔勒跌至38塔勒。德国的工业产值较上个月下降19%,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3%飙升至17%,柏林的“北德意志商业银行”因向钢铁厂发放过多贷款宣布破产,储户损失达800万塔勒。

  奥地利的工业基础本就薄弱,危机爆发后,经济瞬间崩盘。维也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数跌幅达60%,其中铁路股下跌72%,矿业股下跌81%。帝国的纺织业中心布拉格,棉织品出口量仅为上年同期的18%,1.2万名纺织工人失业,街头的面包店前每天都有数百人排队,面包价格从每公斤2克朗涨至7克朗,不少家庭只能靠土豆和野菜充饥。据帝国财政部统计,1870年帝国的财政收入下降32%,贸易逆差扩大至1.8亿克朗,经济陷入全面停滞。

  这场危机,早已超越单一国家的范畴,形成了一张横跨欧洲的经济绞索。英国的工业衰退导致对欧洲大陆的原材料需求下降,德意志的铁路停工让比利时的钢铁滞销,法国的银行破产让荷兰的贸易信贷断裂,各国经济如同多米诺骨牌,相互拖累,陷入恶性循环。

  不仅如此,跨越大洋的美国也是这样。美国经济高度依赖对欧洲的出口,欧洲危机的爆发直接掐断了美国的“外贸生命线”。农业出口下降60%。工业制品出口同样惨淡。美国北方的纺织厂依赖欧洲市场,1870年11月,新英格兰地区向欧洲出口的棉布量仅为上年同期的32%,波士顿的棉纺厂有47家倒闭。厂区外的街头,每天都有数百名工人排队等待零星的零工机会。

  在伦敦的贫民窟里,一家七口挤在10平米的房间里,父亲因失业只能去码头扛大包,每天挣的6便士不够买两磅面包;在巴黎的街头,曾经的纺织女工玛格丽特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孩子,跪在教堂门口乞讨,她的丈夫因参与罢工被警察逮捕,家中早已断粮;在维也纳的火车站,老农约翰尼斯背着仅剩的一袋小麦,想运往布拉格卖掉,却被告知铁路停运,他蹲在铁轨旁,看着远处冒烟的火车,泪水混着雪花落在冻得发紫的手背上。

  欧洲大陆没有往日的欢歌笑语。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前,聚集着数千名失业工人,他们唱着《圣母颂》,却难掩声音里的绝望;巴黎的协和广场上,有人点燃篝火取暖,火光映着人们冻得通红的脸,也映着远处交易所漆黑的窗户;维也纳的街头,小贩们叫卖着“廉价土豆”,声音嘶哑,却很少有人问津。

  截至1870年5月,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数据一片惨淡:工业产值平均下降46%,对外贸易额减少53%,银行破产数量较往年增加3倍,失业率平均升至12.5%。伦敦、巴黎、柏林的街头,失业者的游行队伍越来越长;工厂的烟囱不再冒烟,铁路的铁轨锈迹斑斑,港口的商船静静停泊——曾经推动欧洲进步的工业文明,在这场危机中露出了脆弱的一面。

第588章 焦头烂额

  这场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伊朗,德黑兰证券交易所陷入疯狂,股票市值下跌39%,民众前去银行取出存款的人排成长队。

  欧洲贵族与富商的奢侈品消费首当其冲。伊朗地毯订单被大规模取消,库存积压如山。纺织厂开机率骤降43%。棉花、羊毛、干果等出口商品价格拦腰斩断,粮食价格上涨14%,烟草上涨23%,糖等产品也上涨了不少。一下子伊朗繁荣的经济发展被迫终止。

  本该大干一场的穆沙拉夫政府陷入危机,自由党和辉格党的议员在议会里对政府大加抨击。指责他们不应该盲目投资,从而忽视了民生。

  “请问财政大臣,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经陷入了危机,政府目前要做什么?”

  自由党议员穆萨维在议会上向沙赫里亚里询问,这位财政大臣第一次被噎的说不出话,只能说一句目前财政部打算削减不必要的支出,并为银行系统注入2000万里亚尔资金。

  这显然不能阻止议员们的怒火,辉格党的议员甚至冲上讲台要打他,但被警卫制止。沙赫里亚里从来没有如此憋屈。

  作为首相的穆沙拉夫的压力更大,拉巴尼向沙阿汇报国内的经济情况,在经济危机下,曾经的繁荣好像只是镜花水月。

  “我国的煤油、干果、葡萄汁的出口分别下降了18%、35%和52%,地毯等纺织品价格也下跌了将近一半。

  不少经济作物种植户破产,转而种粮也需要时间。一场严重的粮荒似乎难以避免。”

  “行了。”

  这是纳赛尔丁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考验,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煤油运输和生产活动萎缩,油价暴跌。政府依赖的出口收入锐减,使得本就紧张的财政雪上加霜。伊朗正在进行的铁路、港口等大型基建项目可能因为资金不足而成为“烂尾工程”。

  “银行的情况怎么样?”

  “目前从各地传来的消息,银行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挤兑。但要是不能尽快重拾信心,只怕会有银行破产。”

  纳赛尔丁沙赫猛地起身,腰间的红宝石腰带撞击着剑柄:“既然如此,那,关闭德黑兰证券交易所十日,禁止国债交易!另外,让海关把棉花、干果的出口税从15%提到30%,哪怕堆在码头烂掉,也不能贱卖给欧洲人!”

  “另外,要是还在继续挤兑,那就让银行加印一批钞票。”

  “沙阿,不能这么做啊!”

  刚刚从议会回来的沙赫里亚里听到这个消息,心差点要蹦出来。

  “沙阿,加印钞票是会加速造成物价上涨的。现在粮食和日用品价格已经涨到国民难以承担的地步,要是这样,他们估计要抗议了。”

  “但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看着银行破产,这将造成什么后果你又不是不清楚。”

  庆幸的是整个银行加起来存款只有11亿,咬咬牙还能挺过去。不过接下来的财政要经历一阵子的紧缩,要过苦日子了。

  沙赫里亚里只能是默认沙阿的建议,加印钞票造成通货膨胀总比银行破产要好。

  “对了,目前贸易不振,估计财政收入也要下降,你的财政计划得重新做才行。”

  “臣早已经准备好,请沙阿过目……”

  沙赫里亚里想让纳赛尔丁看看,但沙阿直接让对方说。王族可以减少25%的宫廷开支,有人想要反对政府直接找他。

  “目前政府还需要暂停所有新型大型武器装备的建造、暂停各地无关紧要的建设、所有政府部门公务支出削减15%。冻结公务员招聘。

  同时开征进口奢饰品的奢侈税,对咖啡和丝绸也要提高消费税。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根据计算,要是能施行可以省下3700万的支出和增加2000万的收入。可以大大缓解财政紧张。

  政府沉迷于大规模基建投资,但财政收入无法覆盖,只能依靠发行国债维持。这需要大幅度削减。

  “另外,还有一些由政府控制的工厂,也需要尽快出售,他们的亏损也是财政赤字的重要因素。”

  虽说目前政府仅建立了400多家工厂,但这些动不动就是雇佣千人以上。

  由于经营思想上没有把“盈利”放在首位,这些企业往往不管成本高低,销路如何,便盲目地开展生产。经济好的时候自然没什么问题,但现在已经有不少工厂得不偿失,产品积压,资金无法回收。

  那些企业,因无现金收入,常为支付工资、购买材料所苦恼,便再向财政部申请营业补助费,而政府的态度却是:“因为是为鼓励工业而干,所以有些损失也没办法。”

  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反过来又助长了企业的依赖思想,使企业的发展内无动力、外无压力,不是在自身的经济活动中求生存、求发展,而是年年向国家要补助。

  其次,企业管理者及工人素质的低下,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至于产品,不但成本高,且质次量少。此外,工厂选址不当,各种事故,以及工人的怠工、暴动等等,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8家工厂陷入严重亏损,52家亏损,39家勉强盈利。这些工厂雇佣人数超过十万人,需要出售或者重组。”

  拉巴尼的话语再次打破了这些年来伊朗经济繁荣的表象,国家的财政负担骤然增大,需要及时止损。

  “工厂需要改组,除了军工、铁路等产业。其他的引入私人资金,并且聘请职业代理人管理。该重组的重组,该出售的出售。”

  纳赛尔丁的话音刚落,议事厅的铜灯便被穿堂风晃得明暗不定。拉巴尼攥着的工厂名册边缘已被汗湿,他低头念出最棘手的难题:“沙阿,伊斯法罕的纺织厂有三千工人,上周已有人用织机抵了面包钱。若仓促出售,怕是要激起民变。”

  沙赫里亚里突然说:“臣倒有个法子。波斯湾沿岸的英国商栈急缺羊毛,不如让纺织厂先停了细布生产,改织粗毛毯,由海关牵头以物易物——用三匹毛毯换一担小麦,既免了运输损耗,也能堵住议员们‘贱卖资源’的嘴。”

  纳赛尔丁点头,“就这么办,另外,宪章该体现他的作用了。”

  所有人心知肚明,为了维持国家稳定,不得不使用宪章的保证,但为了国家,这是非常合理的。

第589章 紧急状态

  6月2日,纳赛尔丁沙阿宣布根据宪章条例,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严厉打击倒卖粮食的投机分子,违者最高可处死刑。

  随往日里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被一种紧绷的寂静取代,身着制服的士兵正逐摊检查粮商的账本,腰间的弯刀与手中的粮价清单形成刺眼对比。大不里士两名囤积了三百袋小麦的粮商被当众处决,他们悬挂在城门上的尸体成了沙阿铁腕最直接的宣告。

  同时农林部下令全国粮仓放出粮食,压下粮食价格。并对糖、烟草等产品进行管制,同时设立国家经济委员会,由沙阿亲自带领,负责制定经济方面的重大政策。

  印钞厂日夜不断的加印新钞票,并送到各地的银行中。伊朗工商银行最先放出公告,说就算是休息日也照常营业,将用一切力量满足顾客需求。

  随后其他银行也放出公告,会尽力服务民众,保障他们的财产不受损失。就连穆拉德也出场,走访了各地的银行,和那些排队的储户互动。同时也宣布了一系列减税和缩减开支的方案,王族竟然也缩减了25%,这让民众觉得这沙阿真是好啊,竟然愿意和他们共克时艰。前去银行取钱的人少了,最终达成了平衡。

  信心稳定了,接下来就是要制止下落的经济和确保粮食安全。在紧急状态下,《农业调整法》以最快的速度施行。对自愿将棉田、果园等经济作物用地改种小麦、大麦等主粮的农户,政府承担其改种所需种子、肥料费用的50%。并且在收获季,政府将以预先宣布的保护价无限量收购其生产的粮食。

  农业的公共工程也上马,包括在胡齐斯坦省的灌溉系统进行改造,新建50座简易水闸用来精简控水。立即改善30万公顷农田的灌溉条件,预计使下一季小麦产量提升20%以上。

  在厄尔布尔士山谷隘口处,利用当地石材修建20座小型拦水坝,形成山塘水库,蓄积春季融雪水。还有在各个城市修建或扩建粮仓,提高粮食的储蓄能力。

  并且特别声明,支付粮食和生活用品为薪水。一下子就有大量人员报名,在失业之后,这些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反对党们也行动起来,对于这些政策,他们也是表示支持。但他们反对政府权利因为紧急状态扩大,要求经济委员会加入反对派成员。

  议会大厦内,烟雾缭绕,反对派领袖们的争论声此起彼伏。自由党党首穆哈迈德.卡鲁比用力拍打着桌子,声音激昂:“我们支持政府稳定经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但绝不能容忍政府权力借紧急状态无限膨胀!经济委员会必须有我们的席位,这是民众赋予我们的权利!”

  “民众赋予你们的权利?”复兴党议员法鲁克猛地将手中的银质水烟壶砸在案头,“上周胡齐斯坦省招工,三天内有两万失业者拿着证明上工——那才是民众的声音!你们要经济委员会的席位,是想让那些连水闸怎么修都不懂的人,去干涉下季小麦20%的增产计划吗?”

  “法鲁克阁下,您去过胡齐斯坦的工地吗?”卡鲁比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工人每天搬十小时石头,拿到的粮票却比政府承诺的少了两成,政府甚至连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清单都算错了三次,害得亚兹德的农户差点拒绝改种棉田!”

  大厅两侧的议员立刻陷入混战。复兴党的议员们挥舞着粮价报表,高喊“先稳粮食再谈制衡”;自由党与辉格党的议员则举起棉农的赊账凭证,要求“权力必须晒在议会的阳光下”。

  “安静!”议长侯赛因·汗用力敲响手中的铜锤。

  侧厅的门突然被推开,一名宫廷侍卫快步走进来,低声在议长耳边说了几句。他的脸色骤变,他举起手中的信纸:“刚刚收到消息,克尔曼的粮商集体罢市,说政府的管制价太低,他们宁愿把粮食埋进地里也不卖给民众!沙阿陛下说,若是议会今天不能拿出解决方案,他就要下令让宪兵接管所有粮店!”

  这句话像一颗炸雷落在大厅中央。议员们脸色发白,他们中不少人在克尔曼有亲戚经营粮店;反对派们也慌了神,若是宪兵真的接管私人粮仓,他们在选民心中的“为民请命”形象就会彻底崩塌。卡鲁比此时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我有个提议。”他走到讲坛前,将拦水坝工地的图纸铺在桌上,“经济委员会给反对派四席,但我们承诺不干涉灌溉工程和粮食收购的具体执行,只负责核对账目——比如胡齐斯坦水闸的建材采购价,亚兹德农户的补贴发放时间。至于克尔曼的粮商,议会可以成立‘粮价调解委员会’,让反对派的议员去和粮商谈判,把管制价提高一成,但要求他们必须按人头向贫民免费发放十日口粮。”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议员身上:“沙阿陛下缩减25%王族开支,是想让民众看到共克时艰的诚意;我们争经济委员会的席位,不是为了夺权,是为了让这份诚意不被贪腐和疏忽毁掉。就像厄尔布尔士的拦水坝,既要挡住洪水,也要让融雪水流进农田——议会和政府,该做彼此的水闸,而不是互相挡路的石头。”

  当天傍晚,议会终于达成妥协。议长拿着签署好的决议走出大厦时,正遇上沙阿的使者——使者带来了沙阿的口谕:同意反对派进入经济委员会,但要求议会必须在三日内解决克尔曼粮商罢市的问题。

  议会的争斗暂时平息,但权力的制衡从未停止。反对派借着这次的事情屡次向政府发难,尽管处于紧急状态,但他们还是会利用自己的渠道来对抗。

  克尔曼的罢市借着各位议员的门道摆平,特别是出售粮食的商人,全部按照政府制定的价格出售,民众最基本的保障稳定下来。

第590章 建设部的情况

  萨迪格可以说是在内阁里最憋屈的大臣了,本来可以在建设大臣的职位上大展拳脚,结果一头碰上经济危机,对于建设的预算自然是大量削减。

  包括城市改造等一大批项目被停止,具体恢复时间待定。但好歹农业水利项目还在继续,只不过支付的是粮食和其他东西。

  “大臣,目前来看我们不得不继续缩减规模。等待财政宽裕的时候才能提出其他计划。”

首节 上一节 213/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