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93节
此外,伊朗在日本的贷款接连爆雷。部分大名在借到钱后耍赖不还,上门催债还被人打了出去。气的东方银行断了一切贷款途径,准备处理工厂后就龟缩在江户做做商人们的生意,这正是好时机。
“那么,伊藤君认为可以说服伊朗?”
“若是陛下恩准,臣定当竭尽全力,哪怕付出生命,也会将伊朗拉入陛下的阵营。”
伊藤博文都这么说了,睦仁也就让他试试看。毕竟是长州藩送去留学的几个人之一,他这么说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提出的。
俄国,狼子野心,英国人要钱,俄国人要命。日本也要小心防御。当然,如果能从伊朗手中获得一笔贷款就更好了。英国人也太吝啬了,就给10万英镑,这点钱够干啥的。
2月,睦仁正式登基,年号取自《易经·说卦传》之“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随后开始进行一系列部署,最主要的就是萨摩、长州二藩为核心组建的倒幕同盟。他们准备先礼后兵,先劝说征夷大将军将权力奉还给天皇,要是不答应,只能上武力了。反正一切已经准备好了,就看对方答不答应了。
第528章 夜访
穆拉德刚刚从远东的景色醒过来,上海和北京,东西方汇集的景色让他的思想受到了极大冲击。特别是街头那些目光呆滞的人,原来一个人失去所有东西后,就会变成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来到江户,这里不同于远东的景色再次刷新他的眼界。这里的情况比上海的情况要好一点,只不过当地男性的发型他感觉很讨厌。当然远东的更讨厌就是了,为啥要留一部分长发系在脑后呢?
不过当地人对他们的感官好像也非常差,在江户住下后每天都能听到他们的叫喊声。
“殿下不要担心,这只不过是一些不甘心的日本人发出的喊声。”
阿卜杜拉安慰穆拉德,现在幕府将军也有些不答应的情况。他们和法国人的亲近和对贷款的赖账也认为是不适合成为伊朗的盟友。
他得给沙阿发消息,然后去京都就离开了。这幕府也不太好,除非稳定下来或者在长崎做生意,不然其他地方都不行。
也不对,唯一能盈利的地方也就是北海道了。当地的渔业和森林都是相当丰富,函馆港也是北方的重要港口,伊朗的部分资本在当地投资加工厂,赚的也是不错。
东方银行的日本负责人吐槽日本当地大部分人毫无信誉可言,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将当地的资产处理变卖,然后转移到长崎。
和德川庆喜讨论没有讨论出结果,阿卜杜拉失望的乘船离开江户,他们准备先到大阪,然后前往京都。本来外国特使是不能见天皇的,但就这样的情况看,就算是幕府有心阻挡也没用了。
穆拉德在下榻处睡了两个晚上,所有事情处理好了船队前往大阪。港口的商船来来往往,好像在拖着日本走向文明,但他们的内部好像还有些问题。
两天后,船队到达大阪港口。当地的繁荣很快恢复过来,一点也不像遭受过战争的样子。
当地的大阪城代本庄宗秀向代表团表示欢迎,并准备好下榻处。
夜深人静时,大阪城代府的纸门突然被轻轻叩响。阿卜杜拉警觉地按住腰间的波斯弯刀,却见烛光映照下,一个留着短发的年轻武士恭敬地跪在门外。
“在下伊藤俊辅(博文),“来人用生涩的波斯语低声道,“愿为殿下解江户之惑。”
阿卜杜拉眯起眼睛,注意到年轻人羽织下隐约露出的英文报纸,头版赫然是英国议会辩论远东政策的新闻。
“阁下深夜造访,想必不只是为了寒暄吧?“阿卜杜拉不动声色地斟了一杯波斯红茶,茶香在狭小的和室内弥漫。
伊藤俊辅,他倒是从英国的留学生中听过一次,说日本的长州藩为了向西方学习,派了五人前去英国留学,其中就有伊藤俊辅。但他好像还有个名字,叫……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份手绘的地图,上面标注着长州藩在濑户内海的秘密军火运输路线。“幕府与法国人勾结,正在将日本的利益廉价出售,“他压低声音,手指点在地图上标注着下关海峡的位置,“而贵国在长崎的商馆最近被无故搜查,货物被扣。“
阿卜杜拉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所以,长州藩想与我们合作?“
伊藤博文微微颔首:“我们愿意确保贵国商人在长州藩控制范围内的贸易安全,甚至提供比幕府更优惠的关税——只要贵国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向英国证明……某些势力的不可靠。“
窗外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阿卜杜拉沉思片刻,突然轻笑一声:“有趣。但你们现在连天皇的敕令都拿不到,又能给我们什么保证?”
谁都知道天皇是傀儡,地方大名虽然有能力,但还是被幕府压过去。
伊藤从袖中取出一封盖有长州藩主毛利敬亲私印的密函:“三个月内,京都的风向会变。届时,希望贵国能够像英国那样支持天皇陛下!”
以西南强藩为中心的攘夷派,不仅军事实力强大,而且态度也从盲目排外,转为了“倒幕”,此时的列强就开始探求以强藩联合体来代替幕府的途径,和西南强藩开始密切接触合作。1866年6月,英国公使夏巴礼开始访问西南强藩,当时的倒幕派保证幕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新政府会继续履行。这让倒幕派彻底赢得了西方的支持。
“当然,如果贵国支持我们。那么幕府和地方大名欠的款项将由我国承担,并且和幕府的条约保持不变。”
伊藤博文放出最后的招数,伊朗想要的无非是经济利益。既然如此,那就满足他们。反正自己也需要工业化,让伊朗帮忙总比自己弄要好。
阿卜杜拉鼓起了掌,“没想到贵国竟然还有如此讲诚信的人,是我之前的观点错了。
若是真能承担债务,那我国也愿意提供债务减免和部分贷款。当然这还得看你们的表现。”
都说投资有风险,但阿卜杜拉想要再赌一次。想要将在日本损失的钱财都给拿回来!
“万分感谢……”
“还没说完,伊朗还需要在函馆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这个伊藤博文也有预料,俄国是吧!现在日本的确是对俄国还没有能力反制,伊朗也是不放心。
“此事.“伊藤深吸一口气,“需要商议。不过.“他突然从腰带夹层抽出一张桦太岛的俄文地图,“若贵国能提供俄国在远东的驻军情报,渔权之事或可通融。“
“哈!你可比大部分人要识时务。”
伊藤满意的离去,他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要赶快回去给天皇陛下汇报!
等他走后,穆拉德从隔壁间转出:“叔叔真的要帮助他们吗?这可是要改天换地的。”
“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但伊朗在远东的利益太深,必须要争取一把。而且为了防止俄国南下,如果这个政府不行,那么就必须换一个!”
阿卜杜拉凝视着杯中晃动的茶影,隐约听到远处传来浪人们吟唱的歌谣——但在这旋律之下,他仿佛已经听到了幕府崩塌的轰鸣。
第529章 和奥斯曼的变化
《英国宣布对伊朗染料加征35%的关税》
纳赛尔丁看着报纸上的头版头条,陷入沉思。咋滴报社是没活了吗,就这个也值得上头版?
看看这些天的报纸,什么法国对伊朗染料加征25%的关税,比利时加征15%的关税,荷兰加征40%的关税。
。。。。。。
没有新闻就不要做了,这些他也知道,而且还知道的比报纸要多。
充其量就是那些本土生产合成染料和天然染料的人推动政府的决策,但国内的纺织商坚持反对。最后还是给予出口优惠才闭了嘴。
真没想到,曾经提倡自由贸易的英国,如今也挥舞关税大棒了。怎么其他国家的进步就这么看不顺眼吗?
虽然直接出口会收关税,但不代表其他国家出口的也会收关税。先出口到奥地利,然后再出口到英国就行了。
除了染料,改良的自行车也是广受欢迎。预计会有几万的订单等着自行车厂,谁让伊朗的自行车骑行方便,速度也快呢。
而这次的博览会也吸引到了大量的国外游客,无不惊叹伊朗的科技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特别是参观的亚洲游客,原来世界上不仅只有欧洲这一条路,伊朗也可以成为保护他们的神。
这不,某个国家特使再次向沙阿递交书信,请求觐见。他们从欧洲回来后也参观了巴格达博览会,正好沙阿就在巴格达,就再次提出觐见。
“让大维齐尔和他们见见吧,日本的情况终归是要来了。”
幕府也是烂泥扶不上墙,伊朗要撤资了。对前世故国的怀念终归比不过现在国家的利益,哪怕这有可能会威胁布局,也不要一个劲的投入资源。况且,他们已经主动转向法国。伊朗也没有任何压力。
阿卜杜拉在上海的信件已经送了回来,他们拉拢到一个叫胡雪岩的商人准备投资建设新型纺织工厂。另外他们也愿意开放打狗和基隆港和伊朗贸易,也是相当大的优惠了。
放下远东电报,接着是奥斯曼和埃及的消息。伊斯梅尔帕夏已经同意将他手中的苏伊士运河股票出售给沙阿,一共是480万英镑。这本来是英国要趁火打劫的,结果被伊朗截了胡。
奥斯曼方向,则是君士坦丁堡终于向伊朗求助了。就算他们再怎么欺骗自己,伊朗就是强,而且还把他们打败了。
同时奥斯曼也经受不住伊朗商品的入侵,虽然质量比不上欧洲,但价格便宜啊!直接把奥斯曼的手工业干趴了。
另一方面,和伊朗的贸易产生了更多的奥斯曼人买办和亚美尼亚人买办。他们掌控着和伊朗85%的贸易,而借着贸易的光,其财富也是快速增长,话语权也是越来越大。
买办的收入主要有以下两项:一是薪金,月薪为几百甚至几千里亚尔;二是佣金,一般为其所代理买卖金额的2%-3%,这是买办的主要收入。
而1866年伊朗在奥斯曼(包括埃及)设立的商行达226家,超过英国的99家和法国的63家。大多以中小商行为主,每个商行会雇佣1到3名买办。而根据去年伊朗和奥斯曼的贸易额,买办们每年可以获得320万里亚尔的佣金。
买办们赚钱后开始投入新型商业中去,比如萨姆松的陶菲克家族,利用自己在当地的人脉,为伊朗商品销售立下功劳。在赚取佣金后开设了自己的商行,也是从伊朗进口货物来销售。
当然,他们要求的自然不是改革政府之类的。而是要求苏丹和伊朗政府保持良好关系,最好是苏丹亲自前往伊朗和沙阿交谈。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贸易,他们也能赚的更多。
不仅是买办商人阶层,底层民众也开始转向。生活在安纳托利亚内陆和叙利亚的民众去伊朗打工成为了潮流,谁都知道奥斯曼这艘破船没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爱国很重要,但饿着肚子爱国他们做不到。
根据工商部的报告,来到伊朗本土、殖民地以及三个盟国即阿尔占、文莱和霹雳苏丹国打工的奥斯曼人已经达到386215人。他们虽然从事最低级的工作,但也在伊朗也逐渐站稳了脚跟,一些人甚至成为了工厂中的技工、城市的小店主,获得了更高的收入。生活好了,当然自己也将家庭转移到伊朗来定居,他们更改了信仰,学习波斯语。为了尽快融入伊朗,他们对奥斯曼表现出仇恨的样子,对于奥斯曼,他们不踩一脚就算他们脾气好。
奥斯曼自然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但却没有阻止。一方面是没有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向国内寄的钱成为了奥斯曼的主要收入,去年他们一共寄了421万里亚尔的资金,从中抽成2%,也是不少的钱。政府没有抽成,这笔钱成为当地银行家的了。
大维齐尔米塔希姆·穆罕默德·拉什迪帕夏也劝说苏丹阿卜杜勒和伊朗谈谈,眼下奥斯曼必须要维持和伊朗的关系,不然未来恐怕会更惨。
苏丹阿卜杜勒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实在是拗不过,因为政府要求谈判的呼声太过强烈。因此他命令政府开始和伊朗全方位的谈判。最终在1865年和伊朗工商部签署新的贸易协议,对于伊朗的贸易,奥斯曼再次开放了四个港口供其使用,并且承认伊朗在塞浦路斯的特殊权益,最重要的还有允许什叶派传教士有限度的传播宗教,放松了对什叶派的监视。
但这样的协议显然喂不饱伊朗,不仅是安纳托利亚,巴尔干、叙利亚、耶路撒冷、埃及,伊朗都要!
现在的苏丹还在享受,为了借钱,直接提出以伊兹密尔到耶路撒冷的铁路修建权和周围10公里的土地为抵押,向伊朗银行贷款2000万里亚尔。
纳赛尔丁觉得这国家是没救了,从下到上到处弥漫着腐败的味道。钱也用不到正途,不过关他什么事呢,他只不过是想要赚钱的。只要对方别后悔就行。
第530章 奥斯曼的贸易
君士坦丁堡这些年发展很快,可以说是近东最大的城市。作为奥斯曼的首都,这里也是改革力度最大的地方。同时也是收到贸易影响最大的地方。
赛帕商行的两位奥斯曼负责人,谢尔日·萨尔基相和杰拉勒·拜亚尔在办公室算账,刨去成本,去年一共赚了是652万里亚尔。还需要再接再厉。
赛帕商行如今已经是遍布欧亚非大陆的跨国商行,一开始通过从事贸易积蓄资金,随后开始投资建设纺织厂、地毯厂等工厂,变成一家投资贸易公司。依靠沙阿的支持,公司越来越大,甚至有破亿的趋势。
在奥斯曼的商行自然也是赚的很多,他们两人一个人伊朗亚美尼亚人,一个是奥斯曼买办。对伊朗都是高度忠诚,没有伊朗就没有他们的富贵。
而商行除了赚钱,还有调查消息的作用,由于在君士坦丁堡,因此很容易就探查到苏丹和奥斯曼政府的动作。
萨尔基相开口,“听说了吗,现在奥斯曼苏丹正在考虑将安纳托利亚的铁路都出售给伊朗。用来换取贷款来修宫殿。”
“什么,宫殿不是修了十年了吗,怎么还要修?”
对于拜亚尔的疑问,萨尔基相给出了答案:“据说是要重建一个,比英国宫殿更大,更华丽的。好像要花上亿里亚尔。”
拜亚尔心里除了对苏丹的鄙夷没有其他的了,看看人家沙阿,每天不是处理政务就是视察军队学校工厂,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看看苏丹,除了特定时期出来,其他时候根本见不到人,而且还特别懒政。国家什么事情好像和他无关。
“你说奥斯曼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不好说,最好的情况就是现在这样,奥斯曼继续苟延残喘着。最差嘛,恐怕就是波兰的结局了。”
波兰什么结局都知道,奥斯曼如今沦为这样倒也不算奇怪。毕竟北有俄罗斯,东有伊朗,西有奥地利,南边还有个蠢蠢欲动的埃及。一旦君士坦丁堡倒下,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撕咬这块肥肉。
“这个国家不缺有才能的人,缺的是有雄才伟略的君主。要是苏莱曼在世,欧洲哪个国家不得毕恭毕敬的。”
这话也只能在这里说说,现在哪里还有苏莱曼,除了……
“行了,赶紧准备好这一年的货物吧。最近这布匹卖的挺多,还得给巴格达发消息让他们再发货。”
这印染的布就是畅销,一旦上架,短短几天就销售一空。不仅色彩鲜艳,还耐用。而且价格还比英法的便宜,民众直接大量购买伊朗生产的布。
不仅是纺织品,伊朗生产的罐头、家具、铁器都很受欢迎,他们也大量收购烟草、羊毛、棉花这样的农产品。而这样的情况下,最生气的是奥斯曼人吗?不,是法国人。
法国和奥斯曼的贸易可以追溯到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在马赛和伊兹密尔可以看到对方的船只。而随着欧洲实力的逐渐强盛,法国开始利用自己和奥斯曼的关系大举扩张贸易势力。
1860年,伊兹密尔出口的棉花中有65%是出口到法国的,而除了棉花外,伊兹密尔还向法国出口了纺织业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以及食品等。
同时,伊兹密尔还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对法国货物的主要进口地。从郁金香时代开始,伊兹密尔开始进口西方制造的布料、染料、糖和咖啡,这也为伊兹密尔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