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70节
纳赛尔丁的目光落在墙上的巨幅作战地图上。诺盖斯基的标记旁已经插上了伊朗旗帜,而锡尔河北岸的蓝色俄军标志也正被参谋们逐一替换成红色。
新任财政大臣贾法里突然匆匆入内,手中电报还散发着新鲜油墨的气味:“陛下,伦敦交易所刚传来的消息,俄国的国债利率已突破11%。”
沙阿突然转头,这个收益率是他没有想到的。以往国债利率到5%就说明国家财政堪忧,11%,这是要破产的节奏。
俄国财政就像漏水的木桶般难以维持。沙阿转身走向阳台,俯瞰德黑兰城区的万家灯火。远处兵工厂的烟囱仍在喷吐浓烟,流水线上正源源不断生产着新式步枪。这些用伊朗的材料和机械制造的武器,很快将通过铁路运往前线。
“说起来,拿破仑是不是也和俄国皇帝见过面?”
纳赛尔丁突然想到法国皇帝拿破仑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见面,当时英国的讽刺漫画上两人都亲在一起了。他记得特别清楚。
这场被称为提尔西特会晤的见面已经载入史册,法国需要俄国加入他的大陆体系。没有俄国参与,大陆封锁很难凑效,因为英国可以通过俄国控制的波罗的海跟欧洲大陆做生意。俄国还是英国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重要供货方,也是英国酒和高级布料的重要销往地。但拿破仑短期内无法摧垮庞大的俄国,只能通过结盟达到目的。
而俄国因为自己的盟友被一个一个打败,不得不和法国结盟。但这场会晤的成果是短暂的,然后,故事各位都知道了。
“总参谋长说我们应该继续和俄国作战,最好完全击溃他们的军事实力,不然条件谈不好我们又要再打一次。”
刚刚成为大维齐尔的穆沙拉夫不敢相信他听到了什么,俄国再怎么差,他那面积人口摆在那里,仅凭伊朗现在的战争规模,不行不行。
“沙阿,我认为俄国服软,双方恢复和平就可以。这场战争本就是俄国有错在先,他们还不承认,自然就要遭受惩罚。
只需要他们承认锡尔河两岸属于我国,这样两国可以进行和平谈判。可以让奥地利代为转达消息。”
阿卜杜拉以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说明此事,当然,这也是得到穆沙拉夫的支持。
“臣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我国目前的国力还需要发展。如果打持久战,我国不是俄国的对手。”
穆沙拉夫的专长是在内政和经济上,不管是发展工业还是财政改革,他都是推动者。同时他也是对外争夺殖民地的支持者,伊朗缺的资源和市场被填补,可以说这些年国家经济的发展,穆沙拉夫是大功臣。
听着这些话,纳赛尔丁也倾向于和谈。萨拉米的提议明显是只顾及到自己一方的想法,完全没有考虑到国家整体的利益。沙阿暗自决定要给他们浇浇水,让他们不要那么心急。
“嗯……现在来说不是一个好时机,但和谈的消息可以由奥地利大使代为传达。若是对方答应,我们就可以准备了。”
沙阿在说完自己的决定后继续补充到。“不过我们军队还不能停战,需要等到谈判结果出来后再停。告诉萨拉米参谋长,让他狠狠的打,把俄国打疼了。他们才会更容易和谈。”
听到沙阿的决定后,所有人开始自己的工作。所有人都在为接下来的谈判做准备,如果对方同意的话。
而在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二世正在和他的大臣们讨论事情。不是战事,而是国内改革的方案。
在农奴制改革后,沙皇开始从其他地方进行改革。首先是司法。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贵族的司法特权,实施平等的法律制度。所有案件都必须由陪审团审理,审理过程公开透明,判决结果还要在报纸上公示。这一改革激怒了贵族阶级,他们认为自己原本的特权被彻底剥夺。
而由于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在改革后,农民暴动和骚乱事件有增无减,仅在1861 - 1863年就发生了 2000次农民暴动和起义。农民无力缴纳土地赎金,改革后无力独立经营,被迫租佃地主土地,而地主乘机将传统村社中的公有牧地、树林、草地等据为己有。
这样的情况下,加上战争,俄国还是内忧外患不断。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陛下,我们还是讨论一下和伊朗的战争吧?克拉斯诺达尔岌岌可危,在这么下去……”
戈尔恰科夫说的话差点把沙皇气炸,他好不容易不想这些,结果大臣马上捅出来。
“朕何尝不想,但你看看,你看看。已经有30万人来,穆拉维约夫还嫌不够,非得再来15万。现在我国哪里有这么多军队,在波兰的军队不能动,还有靠近罗马尼亚的,另外远东也得施加压力,这么算下来,已经没有军队调遣了。”
戈尔恰科夫点头,但他作为外交大臣,不得不为国家的外交局势想想。
“陛下,您知道您的叔叔,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的会面吗?”
沙皇点头,这他哪里不知道,各怀鬼胎的两人聚集在一起,然后达成一份协议。那时候真像当下啊。也是两国争斗,也是需要和平。
第467章 挑选
“是这样,但现在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这么做。还是先将国内弄好,再谋求其他。”
戈尔恰科夫虽然是外交大臣,但他认为没有强大的国力,任何外交都是没用的。小国可以依靠大国获得利益,但俄国不能做。一做,其他人就会看到俄国衰落了,恨不得谁都上去咬一口。波兰就是前车之鉴。
“也许吧,但伊朗会同意吗?”
“肯定会的,伊朗的国内也有很多问题。他们也需要时间来进行改变,这场战争本就是个意外。”
说的没错,如果不是某些人独自行动,他们会这样吗?说到底,还是情报工作做的不行,人员眼高手低,没有意识到后果。
亚历山大看看戈尔恰科夫,再看看地图。只得同意这样的决定,等内政好了,他们还不是能够将失去的都夺回来。
没过多久,奥地利大使带着伊朗的回复来了。伊朗的沙阿提出要在马赞德兰会晤,但沙皇是不会去伊朗的。除非以征服者的身份前往。
但佩德罗夫斯克要塞和其他地方的沦陷让沙皇不得不尽快进行和谈,时间紧急,消息必须要以最快的方法传递。为此,沙皇提议在塞瓦斯托波尔和谈。
战争已经进行了一个半月,伊朗在东西两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因为车臣和切尔克斯人的游击队,俄军的补给或者落单的士兵都遭到了袭击。仅开战的前二十天,就有1560名俄军士兵被游击队打死。
俄军号称有20多万,看着无法阻挡。但事实是:在四天的索契战役中15000俄军不知道是不是脑子抽风了,竟然直接冲向伊朗阵地,结果被机枪好一顿突突。加上物资保管不善,发霉了一部分,不得已,剩下的守军选择投降。
而且俄军的通讯不畅,上面的命令下面根本不知道意图。下面也无法将前线情况如实汇报,结果就造成两边信息不对称。
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坚壁清野,才能阻止伊朗的步伐。而他们也是这么做的,高加索地区将近200个村庄被强制摧毁,大量的民众流离失所,俄军就是管烧不管善后。
伊斯法哈尼将俄国和伊朗的双方军队做了对比。其中在营连一级俄国军队和伊朗差距较小,不过凭借机枪的配属在火力和职业化的士兵伊朗占优,在旅团一级伊朗对俄国军队也占有不小的优势。在师一级俄国是绝对打不过伊朗的师,哪怕是他们人数占据绝对的优势,伊朗也通过优势的火力投放将其打压下去。
纳赛尔丁刚好将电报看完,转身对穆沙拉夫说起了战局。“看来这一阵子就要尘埃落定了,我们还是要向奥斯曼发力。”
“看来是这样”穆沙拉夫赞同沙阿看法后,继续说着自己的见解。”不过看奥斯曼的情况和俄国比不相上下,他们对我们有了一些改观,但不管是政府高层还是宗教领袖,都对我们抱有很大的敌意。”
这是自然,伊朗将奥斯曼的脸面撕了个粉碎。众人一看,原来这霸主不怎么样啊,直接一拥而上。
英法奥要奥斯曼的经济利益和领土,俄国伊朗要他乖乖听话,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民族要求独立或者领土并入国家。就连北非地区也是不听奥斯曼的号令。
这其中有俄国伊朗的推波助澜,特别是民族独立这一方面。但伊朗最近这几年显然减少了对这方面的资助,转而开始让当地民众改信什叶派。
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奥斯曼已经要不行了,而且奥斯曼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打败俄国或者奥地利,重振他的地位,不过这对奥斯曼已经变成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沙阿,俄国传来电报。”
走过来的阿卜杜拉将最新电报递给纳赛尔丁,沙阿看完后向穆沙拉夫说道:“俄国人要在塞瓦斯托波尔和谈。”
“什么,塞瓦斯托波尔?这个地方绝对不能接受。”
这个原因很简单,这里距离伊朗本土太远。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伊朗承担不起。
“嗯……嗯……,他有没有说其他地方?”
“曾经建议是去维也纳,但沙皇也不同意。说这是两国之间的事,不用其他国家插手。”
好家伙,这是生怕其他国家知道丢脸啊。但你还有什么脸没丢呢?
“塞瓦斯托波尔我们不能接受,苏呼米、索契、第比利斯,让他们去考虑吧。”
“是”
送走了阿卜杜拉,纳赛尔丁和穆沙拉夫继续讨论国内的治理。
穆沙拉夫提出要在五年时间修建7000公里的铁路和10000公里的公路,对于他来说,交通改善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现在伊朗在铁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和其他国家比,还差得远。
这些项目的初期投资要在2000万里亚尔,其中铁路主要是向东和阿拉伯半岛延伸,将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公路则联通乡下和山区,那些部落也都要联络起来。
部落,这哪里是部落,这是劳动力和纳税人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部落状态就要打破。将他们全部纳入经济体系中才行。因此有了这个交通计划。
此外,穆沙拉夫的五年计划中还有军工、钢铁、采矿、造船这些重工业,以及染料、通讯、内燃机、电力这些新兴行业或理论。他认定这些是会改变世界的。
当然,也少不了石油这个国家重点项目。这些行业都需要资金投入,而国家财政摆在这里,自然也需要王族投资了。
“贾汉吉尔,我现在能用的资金有多少?”纳赛尔丁询问王族的财务官。
“沙阿,除去必须的支出。您一共还可以动用23亿6328万里亚尔。”
纳赛尔丁皱眉,“还有这么多?”
“是的沙阿,之前购买的国债都还的差不多了。另外美洲和远东的收入也在快速增长,加上后宫花费也不多,就……”
纳赛尔丁看着穆沙拉夫,大维齐尔也没想到沙阿这么节俭。毕竟之前的君主个个都是花钱高手,只有沙阿才真正的为国为民。
第468章 财政改革
“你的这个计划,需要多少资金?”
穆沙拉夫拿出一份长长的账单,“请沙阿过目。”
根据他的计划,要修建公路的同时对城市进行升级,各种公共设施都需要建设完成。此外还有600所学校和图书馆,50家医院。需要招募大量的医生,医学院和师范学院也需要扩建。加上工业上的,需要1.8亿里亚尔。
“这样的计划是不是有些太急了?”
“请沙阿放心,交通方面是以五年为准。其他的以七年为准。另外教育、交通等部门也会参与,没有什么问题。”
1.8亿里亚尔,上回的1亿里亚尔投资已经变成了工厂和铁路。内燃机的效率也在提升,再过不久应该就可以实装了。
不过让王族负担这笔钱也有些说不过去,政府会负责8000万里亚尔,王族的资金会以债券的形式募集。
“对了,听说你要调整国家的税率?”
穆沙拉夫点头,目前伊朗的财政收入达到1亿零528万里亚尔,其中超过一半是石油公司的收入。剩下的是关税、个人缴纳的税、专卖收入等。
国家收入增长了很多,但支出也在增加。特别是教育和卫生支出,以往这两件事都是由宗教组织进行的,现在政府负责,自然是让他们来维持。
而且每年还有一笔种树支出,沙阿一年里都会去几个种树的地方巡视。看看树苗和绿化如何。加上土地政策的资金,这些支出很快赶上了收入,并且有赤字增加的风险。
为了增加收入,同时也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穆沙拉夫决定对财政进行重大整顿。
穆沙拉夫借鉴了英国、法国和普鲁士财政改革的内容,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变。草稿已经打好,就等试点后的全国推广了。
土地永远是税收的大头,在农业国家,由农民交的税占到了80%以上。而伊朗的土地税在1848年前也占到了75%,后来慢慢降到28%,如果把石油收入去除,则占到了53%。
在1850年的土地改革后,针对土地税率,不管土地质量如何,一律为15%。虽然增加了收入,但对于劣质土地上耕种的农民则增加了负担。
为此,穆沙拉夫决定按土壤肥力将耕地分6等差异化征税。并且趁着土地赎买政策推动时进行全国土地普查,防止偷税漏税,隐瞒不报的人。这其中也包括贵族,虽然他们也需要交税,但他们利用自身特权隐瞒不报,那就需要好好弄一下了。
另外,穆沙拉夫决定引进累计税制,以年收入500里亚尔为起征点,征收2%到10%不等的税。根据估算,以上两个政策可以增加至少200万里亚尔的收入。
除了土地普查,针对部落的人口普查也需要进行。伊朗地形多山,这样就有利于部落和个人躲藏,不仅让工业损失劳动力,也损失了税收。需要有一个强力机构来进行人口计算,特别是山区内,可能得配备武器,防止对方反抗。
穆沙拉夫说到这里,看了看沙阿的反应。但沙阿没有反应,他就放心了,根据他的前任说法,这就是让他说完的情况。
“沙阿,接下来要说的是这个方案的重点之一。”
沙阿挺好奇,重点是什么?穆沙拉夫说了四个字:邮政储蓄。
邮政储蓄起源于1861年,财政大臣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为遏制高利贷剥削,仿效比利时“国民储蓄银行“理念成立邮政储蓄系统。规定1先令就可以开户,资金统一存入财政部,年息2.25%。并且全国500个邮局同步开通业务,储户凭存折可在任意网点存取。
随后在第一年就开通了25万个户,吸纳存款170万英镑。银行虽然也有类似业务,但多服务于商人,对于工人和农民,还没有这样的业务。
“这倒是个新奇的,不过我国能推行吗?”
“这个不能马上进行,但可以先在马赞德兰进行试点。查看情况。”
伊朗的邮政系统随着铁路的发展而发展,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因此穆沙拉夫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东部来推动发展,而社会上的小额存款就是他的一个办法。
另外,这些资金可以成为当地的经济动力。吸纳的金额必须要投入当地的工业和其他产业,另外这个政策要想推行,必须借助王族和宗教的力量。同时存折加盖狮日徽记,挪用资金者按教法断手刑来维持。
“嗯”,纳赛尔丁点头。这个方案可以吸纳社会的小额资金,对于经济来说也是一个助力。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