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69节

  “为了传播文明,奥地利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们也愿意为此付出点什么。”

  两人心照不宣地笑起来。窗外的塞纳河上正驶过一艘灯火通明的游艇,那是法兰西银行总裁的私人派对。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战争不过是资产负债表上的一组数字。

  “维也纳那群人倒是打得好算盘,用罪犯的血汗开垦殖民地,再用殖民地收益填补财政赤字。

  不过据我所知,法国政府最近不太安分。”

  对于奥地利在刚果大口吃肉的行为,法国人看不下去了。他们迫切需要进入刚果地区,好处不能让奥地利独占。

  他们准备先从西班牙手中购买几内亚地区,然后逐步延伸到内陆。最好是碰到哪个支流,直接截胡奥地利。

  “他们的手实在是有些长。想要土地,那就自己争取。”

  伊朗是全力支持奥地利的,在奥地利成立的刚果公司中,伊朗拥有40%的股份。同时奥地利也同意伊朗商人在刚果内部的自由贸易,只需要交税就行。

  卡米姆见时机成熟,微笑着从内袋取出一个羊皮纸信封:“这是我国财政大臣的亲笔信。只要罗斯柴尔德银行愿意和我国合作,对于俄国国内的投资我国愿意全力配合。当然,还有奥地利和西西里。”

  詹姆斯看着卡米姆,轻笑了一下。“您觉得这些就能说服我吗?”

  “我当然知道不能,但交个朋友,没什么问题吧?”

  对方笑了,“朋友,好啊,交朋友好啊。那就让我们未来,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干杯!”

  “干杯!”

  两人举起酒杯,对于接下来的行动,他们早有了想法。谁都想要更多的利益,既然伊朗能有,那沙皇,对不起啦!

第464章 俄伊局部战争(三)

  罗斯柴尔德的情报网在俄国有了完善,知道俄国需要资金,才和伊朗进行讨论。

  农奴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国家会帮助农奴付赎金,虽然后面会还,但时间长达49年。这笔钱一时半会是收不回来了。

  这些年俄国财政又增加了11亿卢布,财政支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又和伊朗的战争起来,军事支出还得暴涨。

  所以亚历山大二世才想着利用铁路募集资金,除了高加索铁路,还有中亚铁路、乌克兰铁路、波兰铁路等,以及重磅戏——西伯利亚大铁路。

  随着沙俄疯狂地在亚洲扩张领土,攫取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草原,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多人将其称为“金窖”。不过由于距离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太过遥远,西伯利亚在几百年里都无法得到开发。

  有关部门就已为修建铁路进行了大量论证工作。在1855年,俄国专家们设计了在西伯利亚修建铁路的许多新方案,但都未得到政府支持。当时正值克里米亚战争,沙皇没有时间去听他们的讲话。直到亚历山大二世登基后,意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性。西伯利亚大铁路才摆上了桌子。

  这些铁路要是融资的话,可以获得超过1亿卢布。但如此巨量的资金,就算是英法也不可能一时拿的出来。银行家也不会就听着他们的一席话就拿出钱来,他们也不是冤大头,投资也是考虑风险的。

  更不容易的是,这些铁路仅限于图纸。在没有开工之前他们的作用就是四处吸引投资。

  对于俄国来说,财政危机倒是其次。如果这次战斗又失败了会怎么样,他们想都不敢想。对于这次战争,沙皇给他们立下一个最低目标:拿下锡尔河沿岸。

  但事情的发展已然出乎他们的预料,完成拔出周围据点的车臣和切尔克斯军队,没有给敌人休息的时间立刻跟上。诺盖斯基战斗立刻就打响了。

  不过与阵地战斗不同,在城中的战斗就没有那么激烈了。主要是败退的士兵士气不高,虽说有巷战加成,但是兵力以及低落的士气,让巷战的成效大打折扣。而且老兵在之前损失太大,也是主要原因。

  所以在早上六点的时候,俄军被逐出了诺盖斯基。

  而当诺盖斯基沦陷的消息传到切尔诺泽的指挥部时,作为总司令的穆拉维约夫气的直拍桌子。

  “克尔斯滕夫是怎么当师长的,连敌人一天时间都没挡住。他知不知道他在给敌人机会,这是在犯罪。”

  由不得穆拉维约夫发火,在他的预案中只需要诺盖斯基挡住敌人三天时间,然后来自罗斯托夫的援军就能抵达,足以挡住伊朗的攻击。然后他将在左翼的发动钳形攻势制住敌人,逼迫敌人与自己正面硬碰硬。而这时候他将依靠兵力以及火炮的优势,让伊朗尝尝俄罗斯的厉害。

  而现在随着他们的败退,将后方暴露在伊朗人和其盟友的兵峰之下。更为主要的是将其他军队陷入进退不得的境地。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要知道沙皇还在等我们的好消息呢。”,副官安东诺夫询问。

  “现在只能想办法补救了。给第11军团和16军团发报,告诉他们原地布防,抵御即将到来的攻势。”

  听到穆拉维约夫的话,安东诺夫有些于心不忍。“这样让他们原地布防,对他们是不是太过于随意了。”

  “不然呢?让他们退回去?先不说他们能到。与其在原野遭到敌人突袭,还不如就这样让他们布防。至少能先挡一挡。”

  虽然这么对官兵不利,不过目前这是最好的办法。都是自己部下,不是没办法谁愿意他们这样白白牺牲。

  伊朗的军队已经翻过高加索山脉,他们会先在格罗兹尼集合,然后再出击。

  穆拉维约夫开始考虑起其他城市,特别是克拉斯诺达尔的防守问题。而19军团和24军团是离克拉斯诺达尔最近的部队,他本来打算用两军作为侧击力量使用。不过现在随着诺盖斯基沦陷,克拉斯诺达尔受到敌人威胁,现在他只能将其保卫这座战略要点城市。

  克拉斯诺达尔市坐落在库班河与亚速海交汇的低地平原上。右岸是库班河,水路经库班河与黑海及亚速海的港口相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此时已经到达格罗兹尼的伊斯法哈尼也正在指定夺取克拉斯诺达尔和罗斯托夫的计划。根据镇守在苏呼米的巴盖里少将的电报,已经有俄军军舰开始袭击伊朗商船和码头。他们已经开始反击,但如果他们还能得到补给,长此以往可能会引发其他情况。

  “我们要更改计划,现在俄军开始回防克拉斯诺达尔和罗斯托夫,他们的后勤依靠顿河和伏尔加河来移动。”

  不过,让伊斯法哈尼不理解的是。俄军明明有将近30万人,怎么还是小心翼翼的样子,这不像他们的风格啊?

  如果伊斯法哈尼和穆拉维约夫交谈一下,可能就理解了。俄军虽然多,但除了俄罗斯人,还有波兰人、立陶宛人、爱沙尼亚人以及西伯利亚人,他们对于沙皇推行的大俄罗斯主义非常反感。因此在军队中也有些抵触情绪。

  还有一点就是,最近高加索地区连续下了将近两个星期的大暴雨。原有的土路泥泞难走,导致物资补给困难,到时候真发动战争,有多少战斗力还真不好说。

  “沙阿让我们打疼俄国,那么就得让这些人知道伊朗的厉害。”

  伊斯法哈尼开始下达命令:第四第五第六军为先锋,和已经前往俄军阵地的联盟军队并肩作战。另外,第七到第十一军联合切尔克斯人军队向西前进,趁着俄军没有动作时能打多少打多少。他会当其他军队运送过来后逐步前进。

第465章 俄伊局部战争(四)

  无遮无掩的原野上,阵亡的俄军士兵随处可见,到处都是尸体以及武器。一队队高举双手的俄军俘虏垂头丧气的在伊朗士兵的押解下,向后方的诺盖斯基走去。

  而在战场的另一侧,结束作战的士兵们也是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抽烟聊天的休息。

  他们可以休息,而军官们自然不能休息。分配弹药和粮食、指挥工兵进行道路修缮,也是他们的任务之一。

  此时俄军已经放弃了和伊朗接壤的那一点地区,全力防守克拉斯诺达尔和罗斯托夫。总指挥部也后撤到了察里津。

  “这些参谋被眼前战果迷住了眼,居然想凭现在这点军队拿下克拉斯诺达尔?”

  一个士兵忍不住抱怨到,克拉斯诺达尔可不是诺盖斯基,据说这里兵精粮足,不是他们能打下来的。

  “也许呢,你看那些俄国人,战斗力也太差了。说不定能轻易夺取。”

  “还是不行,他们战斗力虽然差,但是他们人多。恐怕不是那么好打的。”

  士兵们七嘴八舌说着情况,但对于上面来说,伊朗对高加索地区的进攻非常大胆。俄国海军正在袭扰苏呼米,虽然有岸防炮,但他们和老鼠一样,打死一个,出来很多。

  “直接打克拉斯诺达尔真的可以吗?”

  “这应该会全军覆没吧?”

  第七到第十一军的参谋们讨论着情况,但还是决定听从上面命令。若是拿下了克拉斯诺达尔,他们的处境也能好转。

  但最近的大雨天气让路途不好走,不管是俄军还是伊军,运动极其缓慢,只能等地干了速度才能提上来。

  此时的克拉斯诺达尔完全是一副大战来临前的忙碌,不少街口筑起了沙袋工事。还有人在军队的带领下,忙着挖战壕。而在城外更是一副繁忙的景象。堡垒也散发了新鲜泥土的味道,耸立在各个要点上。

  这些都是当地所有居民两天两夜的成果,在俄军的强迫动员下,男女老少所有人都上阵地来修建工事。

  而作为19和24军团指挥官的康斯坦丁少将以及格奥尔吉少将在守城指挥官克莱门特的接待下,先前往指挥部了解具体情况。

  “还好你们来了,要是没有两位的支援,等到伊朗人兵临城下时,我还不知道该怎么打。”

  “现在敌人在哪里了?”

  格奥尔吉少将最是心急,他一上来就问道军情。

  “目前根据情报,敌人先头部队已经在出现在矿水城。按照这个速度,我们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防御。”

  听到还有一星期,两人松了一口气。

  “足够了,只需要将这里建造完成就行。”

  在他们的商议下,城南由19军团防守。康斯坦丁少将会派人让他们熟悉这边的地形地貌。而城东将由24军团防守,同样派人带他们熟悉这里的地形。

  而城北将有武装起来的民兵负责,作为离敌人最远的城北交给民兵一点也不担心。毕竟这些人都是本地人,保卫家乡不被伊朗人侵犯的加持下,其防守能力还是值得信赖。

  ——————————

  此时在另一边,阿克梅切特要塞争夺已经日渐白热化。

  安德烈亚斯上校带领俄军发动了两次进攻,但都被伊朗守军打了回来。此时他正命令发动第三次进攻。

  在俄国军队的发起阵地上,安德烈亚斯上校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这次攻击的效果。只见俄国军队发起攻击,而伊朗军队在战壕里发动着反击。在伊朗军队激烈的反击中,俄国军队也是伤亡很大。

  也许是将领在背后观察的情况,俄军军队的指挥官没有下令撤退,而是又一波军队增援上去。在两波俄罗斯军队的合力下,他们终于攻入了敌军阵地内,一时间阵地上惨烈的白刃战发生了。

  安德烈亚斯上校看到这里,称赞的说到。“做的不错。”

  就在这时伊朗的增援部队抵达,俄国军队一时不察被赶出了阵地。

  这一次俄国军队的攻击让伊朗损失了476人,不过俄国军队也没有落到好,他们损失更大达到1453人。

  这让安德烈亚斯不得不要求更多支援,而且先行进攻的战略有严重缺陷,因为军队缺乏足够的训练,自己下属的军官也缺乏带兵的能力,无法组织和实施一次成功的进攻。这在今天的战斗中已经展现出来。这还是钱闹的,军队经费不够他也没有办法。

  在战场上俄国士兵依然和伊朗士兵厮杀着,他们每一次战斗都有许多鲜活的生命被终结。一直打到天黑俄国军队都没有太大的进展,只能明天再战。

  第二天清晨,俄国军队在吃过早饭后,开始准备进攻,依然是火炮率先开火。一时间双方的火炮你来我往打的不可开交。这让安德烈亚斯心里微微有了一丝异样。

  在双方火炮交战中,俄国军队还是向伊朗军队的阵地发起了攻击。一时间在伊朗阵地前硝烟弥漫,双方士兵战作一团,许多俄军军官感觉今天伊朗的防守强度增大不少,他们反击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这让他们惊讶不已。

  在加大投入兵力后,伊朗军队的反击依然在继续,这让安德烈亚斯才知道大事不好。而这时伊朗炮兵依靠更多的大炮和更加精湛的技术完全压制了俄军炮兵。

  这时候伊朗军队开始反击,一时间俄国军队被打的措手不及,纷纷退回到发起阵地。而这些伊朗军队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直接向俄国军队发起了强烈的猛攻。俄军阵地被打的险象环生。

  “让预备役民兵顶上去。”

  安德烈亚斯打算增强一线阵地的兵力,先顶过这波攻击再说,事实上这是他在这场战役里做过最糟糕的决定。这些民兵缺少训练还容易惊慌,反而会动摇俄军的士气。

  果然随着这些民兵的增援,俄军的阵地有多处被突破,看到这里安德烈亚斯知道大势已去,现在只能先撤退再说。

  “伊朗人,不一样了!”,这是他下达撤退命令前说的话。

第466章 沙皇服软了?

  “亲爱的纳赛尔丁,一直以来两国在各种地方都有误会,希望我们能够当面解决。”

  纳赛尔丁看着信件,里面的内容让他有点说不出来的情绪。单看内容,就不像是亚历山大二世写的。

  “这真是俄罗斯大使送过来的?”

  “是的沙阿,他转达了俄国的皇帝陛下想要和您见面的急切心情。”

  急切心情,恐怕俄国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要糟。最近的俄国公债也只卖了480万卢布,看来银行家们也在考虑俄国的财政情况能不能还的起了。

  “前线的战况如何?”,纳赛尔丁询问陆军大臣。

  “我军已经跨过高加索山脉,目前已经攻下了诺盖斯基村。同时在东线,我军已经完全占领了锡尔河北岸,俄军被迫后撤。”

首节 上一节 169/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