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5节

  工业革命增加了生产力,但也增加了污染,各种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进泰晤士河,还有各种生活垃圾也直接丢在河里。这就导致了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随后以泰晤士河为中心暴发的霍乱更是夺走不少人的性命,但政府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个污染问题。

  “这就是工业的魅力吗?”阿卜杜拉自言自语道。

  实在是呼吸不了了,阿卜杜拉赶紧进入船舱休息。很快他们就上了岸,外交大臣阿伯丁伯爵迎接他们。

  “欢迎阁下来到伦敦。”

  “你好伯爵大人”

  在旁边,来自伊朗的留学生也来到这里,手中挥舞着英国和伊朗的旗帜,欢迎代表团。

  “看,这是我们的代表团。”

  萨迪格用力挥舞着旗帜,他在剑桥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目前已经能够使用英语交流。剑桥的英国学生看到戴着头巾的外国人自然感到好奇,不过更多的是那种骨子里的傲慢。

  萨迪格和其他波斯学生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情况,他们只能团结起来自我保护,为了更好的融入当地,他们摘下了头巾,还是穿西装、戴礼帽、打领结。直接一个欧洲人。

  不仅是剑桥,牛津和伦敦大学也是如此。他们在放假的时候也会去其他地方看看,见到了当地知识的丰富、科学的发达、工业的繁荣,也见到了贫民窟的民众、污染的河流与土地、英国人的傲慢和偏见。虽然态度不太好,但他们的海军和工业的确是世界最先进的。

  “是啊,能让我们的国家受到欧洲的欢迎,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苏莱曼在旁边说道。

  阿卜杜拉带着代表团坐上马车离开,而伊朗留学生也去了其他地方,他们今天还要去看看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阿卜杜拉看着窗外的景色,到处都是身着西装和漂亮服装的人。有的人还拿着手杖,还戴着夹鼻眼镜。浑身散发出上层社会的气质。

  “这就是他们口中的文明吗?”

  泰晤士河和这里的景象交相辉映,一时间让他分不清什么才是英国真正的景象。但他还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就是让伊朗在英国商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纳赛尔丁明白,只有让伊朗在英国内部拥有更多影响力才能说服政府中立或者支持他们。如果能在最重要的英国商业贸易中获得一定地位,事情应该可以容易很多。

  之前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一次纺织品展览,效果看着很好,不少贵族富人想要购买波斯的精美地毯和丝绸。就连这次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也是这些,还有来自马赞德兰的藏红花、伊斯法罕的绿松石等。他这个侄子是煞费苦心啊。

  马车缓缓驶入白金汉宫的大理石拱门,这里是英国王室的正式宫殿。随着维多利亚女王即位,王室由圣詹姆斯宫迁往白金汉宫,维多利亚也因而成为首位居住在白金汉宫的君主。

  尽管宴会厅仍具有金黄色豪华的内饰,但新宫殿所引进的新设施却是不那么奢华的设计。根据当时的报导,白金汉宫烟囱经常发出大量的黑烟,以致于必须允许火力减弱,使得宫殿内部温度常常令人感到寒冷。此外,宫殿的通风非常差,导致室内经常传出臭味,当决定在建筑安装煤气灯时,人们担心低楼层将会累积大量的煤气。也有人表示,宫殿工作人员懒散和懈怠的态度也从而令宫殿内部呈现肮脏的状况。

  在女王于1840年结婚后,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特别关心居住在宫殿的家人日常起居和工作人员的生活,他开始规划改建工程以解决宫殿的缺陷。到了年底,所有问题都已解决。

  在宴会厅,已经怀孕七个月的维多利亚女王坐在王座上等待波斯使者,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在旁边看着她。这将是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快到生产期就越需要小心。

  阿卜杜拉带着其他代表团成员进入宴会厅,手中还带着礼物。

  “波斯的使者阿卜杜拉,前来向大不列颠王国的维多利亚女王陛下致以崇高的敬意!”

  维多利亚点点头,让人收下了这些礼物。不过因为自己怀孕的情况,其他接待事宜让阿尔伯特亲王处理,皮尔首相来协助。

  “亲王殿下,我从泰晤士河一路过来,到处都是强盛的景象。贵国给世界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不愧是全世界的领袖。”

  “阁下谬赞了,大英帝国为了将全世界带入文明的世界,是煞费苦心,有些国家顽固不化,拒绝文明。但好在最后他们还是在我们的带领下走进文明。”

  皮尔首相向阿卜杜拉说着大英帝国的成就,现在世界各国都保持和平就是他们的努力。只有大英帝国才能帮助世界,帮助其他国家,就算是强者林立的欧洲,也需要英国来维持和平。

第40章 深水区

  “我国感谢贵国在与阿曼和奥斯曼的争端中的调停,也重视贵国在印度的利益,两国可以在印度的和平上进行合作。”

  阿卜杜拉知道,要想英国重视伊朗,就要对他们最重要的地方下手,那就是印度。

  作为王冠上的明珠,印度每年给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利益和市场。曼彻斯特等地生产的纺织品严重打击了印度的纺织业,当地生产的棉花、靛青等又源源不断的进入英国,这里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材料市场。

  “贵国果然是大英帝国的朋友,女王陛下一定会支持贵国的行动。希望两国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建设未来。”

  几个人相谈甚欢,阿卜杜拉也是极力吹捧英国的伟大,并且大肆宣传俄国的威胁。英国是绝不会让印度有任何事情,所以与印度接壤,并且也和俄国接壤的波斯就是英国必须要支持的对象。

  今天阿卜杜拉就留宿在白金汉宫,而其他代表团成员则去其他地方考察一下,看看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有什么是值得他们学习的。

  而波斯代表团到达英国的消息也传遍了伦敦的上层社会,之前奥斯曼使团进入伦敦他们见过一次,这次也想看看波斯的人什么样。

  阿卜杜拉接连会见了财政大臣、海军大臣、伦敦市长等人,还去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等地看看。之前泰晤士河的场景已经抛在脑后,这里的景象实在是太先进了,比法国还先进。

  ——————————

  大不里士的士兵训练场,一队士兵正在进行日常训练。

  “阁下请看,这是我国的新军,您看如何?”

  毛奇看着波斯的新军,心里将他们和奥斯曼新军进行对比。按照阿米尔的介绍,波斯新军和奥斯曼新军在薪酬、装备上没有太大差别,但训练度的话还是差点,因为这支军队训练时间比奥斯曼晚了十几年。

  “在我看来,贵国的军队还是不够,需要更多的训练和士兵才行。眼下只有这点是不够的。”

  “这也是总督请您来的目的,希望您能够训练一支强大军队出来。”

  当初毛奇在罗马接到总参谋部的命令时就知道会是这样,他在几年前作为奥斯曼的军事顾问,帮助苏丹进行军队训练,他在君士坦丁堡呆了两年,学习土耳其语,并考察了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他穿越了瓦拉几亚、保加利亚和鲁米利亚,并在海峡两岸进行了许多其他旅行。

  他还亲自领军去和穆罕默德.阿里作战,他进行了广泛的侦察和调查,在旅途中骑行了数千英里。他在幼发拉底河的激流中航行,并访问且绘制了奥斯曼帝国的许多地区。1839年,军队南下与埃及人作战,但在敌人逼近时,将军拒绝听取毛奇的建议,结果导致失败。后来他获得了奥斯曼勋章,但他的赞助人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已经去世,因此回到了柏林。

  和其他将军不同,毛奇对铁路着迷,他是汉堡-柏林铁路的首批董事之一。1843年,他发表了文章《决定选择铁路路线时应考虑什么?》。甚至在德国开始建造第一条铁路之前,他就注意到了它们的军事潜力,并敦促总参谋部出于动员和后勤原因支持铁路建设。而现在他来到了波斯,开始为新的国家服务。

  如今,阿米尔和他背后的总督愿意给他更大的权力去改革。目前这里拥有武器工厂,装备什么的不缺。按照总督的命令,未来要扩张到三万五千人,这就是毛奇接下来的任务。

  “请转告总督大人,既然他点名聘请我,那我自然不会让他失望。”

  那也不能让雇主失望啊,总督给的可是奥斯曼雇佣他的双倍薪水。绝对物超所值。

  阿米尔点点头,离开了训练场,只有毛奇对这支军队继续研究,并且制订适合的扩军方案。

  阿米尔回到了总督官邸,纳赛尔丁正在吃午餐。是用种出来的马铃薯做的马铃薯团子,这种17世纪发源于德意志地区的美食随着马铃薯一同传入伊朗。

  “老师来了,来尝尝这个马铃薯团子,搭配酱料非常好。”

  侍从将一盘马铃薯团子放在阿米尔的面前,浅尝一口,感觉还不错。

  “殿下,毛奇将军已经开始工作了。”

  “嗯,有他在,我们的军队可以训练的更好。”

  纳赛尔丁对毛奇没有怀疑,他的真才实干可以帮助伊朗军队进行更进一步的训练。

  “这些东西花了不少钱,一定要有些效果。另外补习所筹备的如何了?”

  “已经进行最后的收尾了,第一批50人会在补习所学习六个月,然后进行考试,合格的进入政府工作。”

  政府补习所是为了培养新人才设立的,现在的机构越来越多,要想正常运转就必须要有新的人才。为此开设了补习所来培养人才。补习所分政治、财政、工商、交通四门,进行各种专业知识教育。第一批学员学习半年看看效果,之后再进行两年学期。

  对于普通吏治,纳赛尔丁这两年也在进行整顿。多次下令禁止勒索民众并裁撤了一批官吏,同时增加他们的薪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一切还是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军队不强大,国家不富裕就会被外国欺负。”

  纳赛尔丁向阿米尔说着,而阿米尔也在认真听。让国家强大一直是主要目标,所以这几年的改革一直是以政府去推动。为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工业的强大,经总督批准,决定在大不里士举办劝业博览会。

  博览会由政府和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经费为10万里亚尔。并且开始大规模的宣传,相信到了开幕那天会很热闹。

  “殿下说的是,还有沙阿让殿下回德黑兰,不知道殿下想的怎么样?”

  纳赛尔丁知道回德黑兰是要给自己的老爹撑腰,他面对的压力比自己还大,所以需要军队一起回来一次。

  “等几个月我再回去,这至少要两个月,到时候大不里士的事情就交给老师了。”

  阿米尔答应下来,现在改革必须要持续下去,纳赛尔丁要去德黑兰,大不里士就需要他来维持,不要让其半途而废。

第41章 审判

  总督大人下令召开法庭提审巴孛,而这已经让当地的教士集团感觉到了危险。如果放任这个异端,那他们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

  因此他们决定要在法庭上将对方屈服并且快速定罪,避免夜长梦多。

  这次与其说是审判,不如说是一次会议。如同马丁.路德前往参加沃尔姆斯议会一样,巴孛带着他的新生字母来到大不里士的审判庭。

  巴孛戴着镣铐进入,一旁的教士和什叶派信徒直接冲上去怒吼,企图让对方害怕。

  “处死他!”

  “安拉的叛徒!”

  多亏现场的士兵阻拦,他们才没有上前把巴孛和他的信徒打死。不过在场外,巴孛信徒和什叶派信徒已经开始互殴。

  200多名什叶派教徒围殴50多名巴孛信徒,其中还有几名女性。尽管他们人少,但还是暴发出惊人了战斗力,而警察的到来为这场争斗画上休止符,一切等判决结果而定。

  “肃静!肃静!”

  总督新任命的英国籍法官亨利、阿亚图拉米尔扎、以及大不里士市长阿米尔三人坐在审判庭上。本来审判巴孛应该是宗教法庭的事情,但总督以事情牵扯太多为理由,力推由宗教和世俗组建的混合法庭来进行审判。

  “被告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原告起诉你犯绑架、抢劫、传播异端思想三大罪名。请原告宣读起诉书。”

  原告一方自然是教士集团,他们也是恶补法庭的知识才出来的。谁知道现在审判异端都要走这么繁杂的流程,还有原告、被告这些法律词汇,这份起诉书也是他们几个人编了一天才完成。

  “法官大人,被告人本是一位设拉子的商人。但仗着自己对古兰经的歪曲理解聚集了一批信徒,自称伊玛目,这违反了安拉的嘱托,也是对之前伊玛目的羞辱。

  一些教徒不愿意改信,他就让人去绑架逼迫,或者将对方的房子烧毁。这严重违反了法律,也是对社会道德的蔑视。”

  “大人,这是诬陷,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巴孛的教徒大声抗议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但什叶派教徒直接反呛,这让法官敲了好几次锤才安静下来。

  “肃静,接下来请被告发言。”

  巴孛早就知道自己会被莫须有罪名诬陷,所以对于现在的情况早有准备,只见他说道:“法官大人,我否认这一切的罪名,他们说我歪曲了古兰经,但为什么他们一定是正确的呢。

  从设拉子到德黑兰,一路上都是饿殍遍野。最好的土地和农作物都是你们享用,而农民只有一点点收成来糊口。旱灾的时候,你们还动用自己的权力逼迫农民出售土地,这样的人,你们还好意思说自己的理解绝对没有错吗?”

  巴孛继续说:“为了给农民和穷人们讨公道,我不得不出来,你们已经在上面不问世事太久了,我就是安拉派来将这里重新打扫干净,还这个世界一个公平。”

  巴孛这样的说法直接把整个教士集团得罪了,信徒们也恨不得冲上前打死这个异端。

  “肃静!肃静!肃静!!!”

  无论法官怎么敲锤,台下的人都无法安静下来。士兵只能进行清场,而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从自己带来的包里拿出一把小型手枪,趁着士兵将听众赶出去时把枪口对准了巴孛。

  “有人有枪,小心!”

  一个士兵见状大声说道,而他见已经暴露,直接向巴孛开了两枪。然后就被士兵打到在地。

  巴孛的左胳膊被子弹穿透,还有一个信徒拼死挡住另一颗子弹。眼看事情成了这样,法官宣布择日审判,赶紧送伤者去治疗。

  本来是一场审判,结果出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有些意外。什叶派教士要求处死巴孛,但这个择日审判让他们的心一天都不能平定下来。不过大不里士里巴孛的信徒也有不少,他们也聚集起来要求无罪。

  对于这个,阿米尔只能选择择日审判。没有想到这个分裂性太大,但总督看着是乐在其中。

  纳赛尔丁也不想这样,但他太需要撬开什叶派集团了。巴孛这个事情就是最好的机会,趁机打压什叶派教士的力量,换取教育世俗化。但他们也是支持自己的,进步协会中有三分之一是神职人员。

  说起来,真正要面对的应该是在库姆读书的神职人员,而不是这里的人。但没有办法,谁让他是阿塞拜疆总督呢?

  “殿下,都乱了。”

首节 上一节 15/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