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48节
和什叶派教士会议不同,这个宗教会议是讨论伊朗国内的宗教事务,目标更加明确。各个宗教的职位升迁都需要获得宗教会议批准才行。甚至连犹太人都要得到批准,可见其力度。
第406章 会议
新一届的宗教会议由大维齐尔主持,什叶派人员坐在左边,其他人员坐在右边。沙阿坐在中间,穆拉德跟随。
“沙阿,这是西贡祭司的推荐名单,请您过目。”
祆教大祭司请求沙阿批准人事任命,选定的人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忠诚于沙阿的。
“西贡那边没有什么事情吧?”
“没有沙阿,当地的民众入教活跃,已经突破10万人了。并且还有不少当地的贵族官员改信。”
不得不说,远东对于祆教的接受程度比什叶派要高。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听从建议,给每一个改信的家庭送了一些面粉和鸡蛋,结果改信的暴涨。东方真是神奇的地方。
纳赛尔丁批准了这个任命,“不管是什么宗教,都需要向国家效忠。一旦叛国,那后果可得想想。”
所有人,特别是少数宗教打了个寒颤。他们肯定很羡慕奥斯曼的宗教领袖,只需要交钱就可以自治,但可惜,他们在伊朗。而且自己的处境已经好了很多,至少他们可以和沙阿面对面交谈了。
“这些年伊朗一直是社会安稳,离不开大家的功劳。虽然在过去有过血泪,但我希望现在大家能够团结起来,共同来应对国家问题。”
明面说团结,其实就是让他们不要背叛沙阿。不然下场会很惨。
这些年来的国家发展让他们明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了。一大堆所谓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宗教应在政府之下,有些过激的还要彻底的政教分离。要不是他们妥协加入宗教会议,恐怕遭受的压力更大。
各个领袖表示自己会永远效忠沙阿,就算是什叶派的人也已经解除了武装,就算是想闹,他们怎么对一个打败俄国奥斯曼,拿回纳杰夫和麦加,被民众尊称为救世主的沙阿。没这个实力知道吧。
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听从沙阿的命令,在能够进行处理自我事务同时小心那些外来的渗透,要知道上一个和国外暗中勾结的已经被吊死在德黑兰城门了。
这次的宗教会议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很快就结束了。毕竟这只是内政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国际局势和工业建设。
“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前往维尔纽斯,波兰的起义看着快要被扑灭了。”
阿米尔给出自己的猜测,目前起义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协助,自己内部又是分裂的,能支撑半年已经是不容易,现在俄军大举进攻,估计很快就要灭亡了。
“真是难为他们了,俄国在克里米亚吃了亏后不会再一次上当。波兰俄国是一定会解决的。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插手。”
不用沙阿说伊朗也不可能出手,现在和俄国的关系冷淡,伊朗不会冒着风险去帮助波兰。而且就算成功,也只不过是有一个不知道啥时候灭亡的盟友,不划算啊。
“别管他们了,我们在他们身上的投资已经够多了。能撑多久就看他们的上帝愿意让他们撑多久。”
反正自己已经是仁至义尽,波兰能不能撑过去就看天意了。尽管非常渺茫。
回到内阁会议厅,新一届的内阁会议上正在讨论明年的国家建设。包括汉志的工业区、港口、铁路,以及苏门答腊的港口和行政机关。
穆沙拉夫递过报告,“沙阿,根据我们的计算,明年一年就需要投入1200万里亚尔用于苏门答腊、秦尼斯坦和东非,另外汉志还得投入300万来进行铁路建设。”
穆沙拉夫提出的财政投入占到国家收入的八分之一,因为秦尼斯坦准备将铁路修到北边的顺化、河内和万象,里面的艰险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对于经济发展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除了铁路,还有公路和港口,创办种植园,组建行政机关,这些都需要钱。今年秦尼斯坦的收入大概在800万里亚尔,支出则有680万里亚尔。这还是极限压榨才有的,不然连这些盈余都不可能有。
“去年我们刚刚占领越南全境,但北部还有不少人组建了军队,他们打着勤王的口号,打算救出越南国王,目前已经蔓延到北方一带。
这是穆斯塔法总督的汇报,请沙阿过目。”
纳赛尔丁看了一下,这位新总督一上任就开始极力赚钱,包括控制稻米出口、提高人头税、控制食盐、砂糖等产品的专卖。最重要的还是控制万象、金边和顺化的三个小朝廷。前两个已经臣服,只有顺化这个还不听话,只能派遣军队前去控制住这地方了。
但在条约签订后,仍有不少人对伊朗保持敌对态度,他们为了将伊朗赶出去,掀起了勤王运动。领军人物则是出身旁支的尊室说,他现在是山西省军务赞襄,通过剿匪逐渐积累了资本。
他们的游击战让伊朗军队遇到了不少麻烦,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农民、商人加入其中,佛教徒因为厌恶祆教扩张也大力支持。除了较为稳固的南方,中北部均有一定的动荡。
“看来,还得再派军队前去镇压。另外也要分化他们,看看能不能拉拢一些人为我们所用。”
“这件事总督已经在做,不过不少大臣都不打算与我们合作,倒是万象和金边非常配合。”
这两个国家纳赛尔丁自然是要奖赏他们的,毕竟他们非常听话。只不过越南这个麻烦还得解决,不然在当地的投资可就要打水漂了。
“沙阿,臣以为可以让那些万象人和柬埔寨人担任里面的低阶官职。他们对当地都非常清楚,另外他们对越南恨之入骨,一旦获得权利,肯定会对我国忠心耿耿,竭尽全力推进政策。这样我们也能省下不少资金和人力。”
阿米尔的建议还算可以,纳赛尔丁点头让政府赶紧去办。秦尼斯坦可是目前最重要的殖民地,大量的人口是当地原料产地和市场形成的关键,伊朗可是需要他们的,不能给其他人机会。
第407章 两国内阁会议
除去秦尼斯坦的开支,东非的投入就少了很多,总共加起来也不过400万。其中有三分之一还是向周围探索的费用。
非洲内陆不仅要小心疾病、动物、气候,还需要小心那些未知部落,他们攻击性极强,伊朗探险队有不少成员受伤或者被杀。而目前的势力范围暂时够用了,因此对东非的投入逐渐降低。
不仅是伊朗,其他国家也是放缓了对非洲的殖民。当地的强烈抵抗,热带雨林、沼泽、随之而来的疟疾和其他疾病,如昏睡病,使欧洲人难以在这里定居。西方诸国起初不愿在没有明显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殖民该地区。
“沙阿,我们和奥地利将会共同探索刚果河流域,此外西西里也加入了进来,预计会在两个月内完成组建。”
这次是第一次三国联合探索,他们的目标就是探索刚果河内部以及占领出海口作为殖民地,第一批移民包括300名奥地利人和150名西西里人。他们准备在出海口修建一座城镇,这将是奥地利第一个殖民地,产生的收益由三方共享,等回本后伊朗会退出,改为殖民地之间贸易。
弗朗茨准备争夺殖民地,在基本解决了匈牙利问题后,开始腾出手来,甚至还典当了部分不动产,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和伊朗组建了奥地利—伊朗非洲公司。为了这次探险,弗朗茨还以每年5000英镑的价格雇佣了大卫.利文斯通为队长,而接下来的航程,就希望他们一切顺利。
“那就好,奥地利一直是我国的重要贸易对象,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频繁,而且未来肯定还会深化下去。”
所有人赞同这个想法,奥地利是伊朗最大的欧洲投资国,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贸易国。在出口到欧洲的商品中,奥地利以22%的出口份额位居第一。随后是奥斯曼20%、普鲁士17%、英国14%、法国10%。加上伊朗在威尼斯动乱时的帮助,这让不少奥地利贵族和官僚对伊朗有好感。因此在马来亚危机中提供谈判场所以及斡旋之中。
双方在这样的互动中逐渐增加信任和利益,伊朗不想让他们的投资打水漂,奥地利也需要伊朗的投资来发展经济。双方各有利益需求,自然而然的联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维也纳。
弗朗茨.约瑟夫也在召开内阁会议,商讨未来的计划。
“陛下,今年我们可以拥有200万克朗的盈余,但我们的债务还有17亿克朗,因此需要更多的收入。”
财政大臣普莱纳向皇帝汇报奥地利的财政情况,虽然货币已经改成金本位,但债务可不会凭空消失,该还的还得还。
奥地利虽然地大物博,但税收体系仍以传统农业社会为基础。农业税仍然占大头,大概在40%左右。而贵族和教会土地享有免税或减税特权,这让奥地利损失了大量税收。
至于工业税,因为工业不太发达,所以收入不高,加上政府效率低下,还得需要长久改革才行。
“朕已经将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分了出去,他们的税收应该不少。”
要不说沙阿给的计划真不错,波西米亚、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上交的税收弥补了不少支出。而匈牙利在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领土后也变得乖了,但骨子里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一点没变。
1861年,弗朗茨继续颁布命令,将上匈牙利分割出去,取名为斯洛伐克。也就是匈牙利语言中的斯拉夫人。
通过民族分化来制衡匈牙利人,但目前的收入还是不能弥补支出,尽管如此,弗朗茨还是凑了一笔钱,准备前往刚果河建立殖民地。
“是的陛下,匈牙利人还想再反抗,但他们没有机会了。他们这种傲慢无礼的历史很快就要终结。”
内政大臣克雷姆塞尔马上说着,这些年匈牙利人的反抗也是挺多的,但都被镇压下去。但作为交换,帝国政府放弃了强推德语的政策,并且拉拢当地的工商业者,他们代表匈牙利参加帝国议会。而不是那些头铁的贵族。
“希望接下来对刚果河的探索能够顺利,历史上也是拥有殖民地的,现在嘛……”
弗朗茨想着家族历史,查理五世时期,哈布斯堡帝国可谓是欧洲最强大,最富饶,最广袤的帝国。但因为一系列的战争和分裂,以至于现在只有奥地利,殖民地更是一块没有。就算是最差的葡萄牙也有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这两块大的,西班牙也有古巴和菲律宾。
这个时候,要说哪个列强没有开疆拓土,那就是要被笑话的。奥地利曾经不行,现在必须要行。
“现在朕希望刚果的探险队尽快启程,要知道伊朗为此投入了100万克朗,朕可不想让盟友和家族的钱财损失。”
“陛下,据我所知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已经开始建立贸易站,我们这个时候去可能会引起争端。”外交大臣雷希贝格这么说。
“雷希贝格阁下,殖民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比赛,不会因为谁先到谁就获得这片土地。”,首相施莫林说道。
“但这次探险队花了我们250万,如果失败这将是多么大的损失。”
“要知道历史上失败的地方不计其数,相信一定可以成功。只需要统治刚果河,我们就可以获得当地的大片资源,那里的树木和渔业就有很大的潜力,只需要投入开发,就可以回本。”
虽然贵族们反对,但皇帝心意已决。而且官僚一直是坚定不移支持皇帝陛下的,新兴商人想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材料,国内快速增长的人口也需要地方疏解。因此殖民地势在必行。
“嗯,曾经的帝国组建过东印度公司,可惜后来倒闭了。现在重新启程,一定要成功。”
弗朗茨内心默默祈祷,奥地利好不容易走出赤字泥潭,殖民地必须要成功,这样他还好继续让贵族们进行投资,才能收更多的税,这样才能对抗普鲁士。自己也准备去伊朗,和纳赛尔丁讨论更进一步的经济合作,请上帝保佑吧。
第408章 苏门答腊
旧港城经过荷兰撤军的动荡后很快恢复了平静。这里的荷兰堡垒如今成为伊朗总督府,只有这座堡垒仍在诉说荷兰昔日的荣光。
“真没想到你现在这么厉害,已经是总督了。”
苏莱曼看着已经是伊朗的堡垒,向萨迪格说道。
“是啊,以往这里是向奥斯曼臣服,如今却成为我国的领土。”
苏莱曼点头,喝了一口茶水。“那么,你邀请我来这里不只是为了谈谈这些无关的话题吧?”
“聪明,”,萨迪格笑了一声。“听说你的生意不错,我邀请你和我一起做一个大的合作机会,毕竟和政府合作是最快的赚钱方法。”
这些年苏莱曼的纺织品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并且一度加入了工业联合会。之所以说是一度,是因为高层对他们这些人的控制太深就离开了。而且还不止他一个。
他们这些中小商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对自己产业的掌控,为了保护自己,28位来自伊朗各地的小商人在巴格达组建了商业联盟会议。旨在保护他们这些小商人,不受其他人的伤害。而苏莱曼就是副会长,掌握着大量商人的行动。
萨迪格给自己发了电报,说要和自己见一面。他来到了旧港,一下船,海风带着咸腥味扑面而来,苏莱曼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气味里有茶叶的清香、香料的浓郁,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石油味——那是从巴库运来的煤油,正在仓库里等待装船。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荷兰人的时代结束了,而属于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而此时萨迪格在了解了苏门答腊的情况后只想对荷兰人骂人。因为他们走的时候将所有积蓄都带走了,大部分的资料被烧毁,现在整个总督府只有78万6312里亚尔,这还是把金库刮地三尺才找到的,尽管有汇理银行的资金救急,但政府拨款还得等几个月,所以,他就来找苏莱曼了。
“哦,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见解。”
萨迪格不慌不忙,拿出旧港地图:“你看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优良的地段,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如果在这里投资,绝对能赚钱。”
“啊,原来你想要投资。”苏莱曼故作吃惊,他已经猜到好友请自己来的目的了。苏门答腊需要他们这些伊朗商人投资。
萨迪格点点头,“正是,我已经找过几个本地商人,他们的资金太少,而你,我的朋友,你和你的商业联盟可以为我解决这个难题,要知道荷兰人已经将当地拿的一干二净,想要盘活这些资产就必须让这些地方动起来。”
不止旧港,还有亚齐、棉兰等地,当地都有不少土地可以出售。苏门答腊需要钱的地方有很多,还要组建起军队,设立政府机构,最重要的是,要给政府创造价值,如果能提供盈余就更好了。
苏莱曼轻轻敲击着茶杯,瓷器的清脆声响在总督府的会客厅内回荡。他的目光扫过萨迪格摊开的地图,那些被红笔圈出的地块确实位置绝佳——旧港的码头区、棉兰的贸易市场、亚齐的香料仓库,每一处都是能下金蛋的母鸡。但他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慢条斯理地啜了一口茶,让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萨迪格,我的朋友,”他终于开口,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你我都知道,投资苏门答腊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能得到什么?”
萨迪格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税收减免五年,优先贸易权,还有……”他从怀中取出一份盖着沙阿印玺的文件,“政府特许的锡矿开采权。”
苏莱曼的眉毛微微挑起。锡矿——这才是真正的诱饵。马来亚的锡矿让英国和荷兰争得头破血流,而苏门答腊的锡矿储量虽稍逊一筹,但胜在未被完全开发。他接过文件,指尖能感受到羊皮纸的细腻纹理,上面的波斯文条款写得明明白白:商业联盟将获得旧港周边三处锡矿的十年独家开采权。
“条件很诱人,”苏莱曼合上文件,“但你也知道,我的联盟里不止有商人,还有工匠、船主,甚至几个小工厂主。他们最关心的不是矿产,而是安全——荷兰人虽然走了,但亚齐的游击队、海盗,还有那些不服管束的土王……”
萨迪格笑了。他拍了拍手,一名侍卫立刻捧着一个乌木匣子进来。匣子打开,里面是一把精致的镀金手枪,枪柄上镶嵌着波斯湾特产的珍珠母贝。“第一批三千人的波斯卫队已经抵达巨港,”他拿起手枪,轻轻放在地图上,“而这样的武器,你的商队可以优先配备。”
苏莱曼终于露出了真心的笑容。他伸手握住手枪,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想起十年前在巴士拉,自己是如何用一把类似的武器从强盗手中保住第一批货的。“看来你早就准备好了。”
“为了苏门答腊的未来,自然要做足准备。”萨迪格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旧港的码头正在卸货,工人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茶叶、香料搬上岸。更远处,几艘悬挂波斯旗帜的商船正在入港,船帆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芒。“荷兰人带走了黄金,但带不走这片土地的价值。现在,它是我们的了。”
苏莱曼也走到窗前,望着繁忙的港口。他想起商业联盟的同伴们——伊斯法罕的纺织厂主侯赛因,设拉子的葡萄酒商卡里姆,还有巴士拉的船主阿巴斯。这些人都有足够的资金,也都有冒险的胆量。如果能说服他们一起投资……
“我需要两周时间,”他最终说道,“两周后,我会带着联盟的答复回来。”
萨迪格点点头:“足够了。不过,“他意味深长地补充,“棉兰的码头地块,已经有几个奥地利商人在打听……”
苏莱曼冷笑一声:“让他们打听去吧。等我的船队到了,他们连一片木板都别想抢到。”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