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39节

  部长会议主席彼得.瓦卢耶夫率先说道:“陛下,我们应该在高加索增加军队,威慑伊朗。”

  作为保守派,瓦卢耶夫一直是军事扩张的支持者,认为只有这样才会恢复俄罗斯帝国的荣耀。因此他要求不仅镇压波兰起义,还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将波罗的海地区和波兰的数百万人流放到西伯利亚,然后再移民百万俄罗斯人到当地。这样他们在当地的统治也就稳定下来。

  “瓦卢耶夫阁下,您忘记了我国正在进行金本位的改革吗。这个时候增加支出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财政大臣米哈伊尔.赖腾反驳首相的话。

  “陛下,我们目前还要小心波兰的起义,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经济。铁路规划已经弄好,从圣彼得堡到基辅的铁路开始动工。这个时候绝不能让财政支出加大。”

  米哈伊尔还有一个没有说,那就是这次铁路融资,有五分之一的资金来自伊朗。此外,伊朗也是俄国最有潜力的客户,他们生产的粮食和木材大量出口到伊朗。乌克兰的地主恐怕不会放弃这个客户。

  “但这是我们最好的办法,这还只是武器,谁能想到未来会不会有什么情况。”

  “应该不会”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拿出资料,“目前来看,伊朗正在和奥斯曼讨论麦加的归属问题。可能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武器贸易。”

  如果是这种,亚历山大的怒气还能下降点。因为不管哪个国家,都在暗中做过这些事。加上两国之间的仇恨,这个也不怎么奇怪。

  “陛下,我们可以派大使去打听伊朗的动向,看他们会不会为了波兰而向我们宣战。另外,可以找奥地利从中斡旋。”

  奥地利,亚历山大二世还在想着奥地利如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背叛了俄罗斯。但他也是和伊朗最好的国家,也是能够从中说上话的。接触一下没有坏事。

  “只好这样了,米柳京,你亲自去明斯克,一定要把这些叛徒给镇压。”

  “遵命!”

  陆军大臣米柳京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会在半年内平定动乱,而经过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确显得有活力了,只不过活力有点太过旺盛了。到处都是暴动,俄国的军队可是好好锻炼了一下。

  此时俄国可以说是欣欣向荣,因为解除了农奴制,当地的工商业也繁荣起来。当然还是外国资本的功劳。而伊朗资本也趁机在当地进行投资,乌拉尔地区的矿产、莫斯科的纺织、芬兰的林业等。这都是赚钱的。

  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对于俄罗斯来说增加了财政收入。因此也能够投入资金到军队里,在无形中增强了军队力量。

  但其中的危险也可以看到,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农民需要向地主赎买土地,高额的赎金使得许多农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提高。在一些地区,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较为缓慢。

  但农业高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畜产品的商品化与外向度同样大幅提高,黄油、牛奶等出口创下新高。雇佣劳动成为日益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生产全面高涨,农民的分化加快、加深了。农民分化为富农、贫农及游移其间的中农。他们生产大量的粮食,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俄罗斯工业化是官民并举,由于俄国参加拿破仑大陆封锁体系,英国的廉价纺织品进口被阻断。进口替代型的民营企业趁势脱颖而出。1812年拿破仑入侵,莫斯科大火,使得这些企业被付之一炬,纺织企业元气大损。

  俄罗斯纺织业工业化,在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封建宗法自然经济的制度性桎梏。同一时段,是工业化在全球经济结构中,取得压倒性优势时期。英法普奥伊等国都开始通过纺织业实现工业化,自然俄国也要走这条路。

  但俄罗斯纺织业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体制上,沙皇政府对纺织品实行高额保护性关税,使整个行业丧失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冲动和接受国际市场竞争考验的条件;国内消费市场的主体——农民和工人购买力低下,无法成为支撑纺织工业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支柱,从需求渠道无法获得工业化深度发展的资金;纺织企业普遍资本构成与机械构成偏低,仍侧重于低廉的活劳动投入的粗放式扩大再生产。

  因此,只靠亚历山大二世一次农奴改革是不行的。还得需要更多的变化,但沙皇目前除了要面对地主等保守派,还要应对号召平分土地的民粹派。这都是想要动乱俄国的基础,都是要坚决进行打击。

  亚历山大二世看着墙上的地图,心里对伊朗的恨更深了。明明差一点就能到印度洋了……就差一点。

第384章 西牟鸟

  世界的贸易仍在持续,巴库地区的油井仍在不停运动,地底下的石油源源不断的采取出来,然后送到炼油厂变成煤油和其他东西。

  此时的运输方式也进行了改变,原本的桶装改成了管道运输,这样效率上来了,成本也下降了。

  伊朗煤油此时正在向全世界销售,不仅是用于照明,欧洲还有用煤油治病的。

  美国内战后,当地的煤油生产能力大幅下降,伊朗趁机抢占市场份额。就算美国能够重新恢复煤油生产,也达不到以前的份额了。

  纽约的西牟鸟石油公司总部,新任公司总裁伊斯梅尔坐在办公室里查看经营情况。公司在俄亥俄州获得了不少油井和炼油厂,并且进行合并后,煤油生产能力开始恢复,并且大规模的销售。截止目前,公司的煤油销售达到了1000万里亚尔。

  伊斯梅尔准备继续勘探石油,上面已经说墨西哥以北地区都归他管。只需要打点好目前的各国政府就行。

  “总裁,我们目前在墨西哥勘探石油,但北方的英国殖民地,他们的总督明确表示需要得到女王的批准。”

  “那就暂时不想着他们,先专注在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的情况。再从联盟国勘探一下。”

  石油公司只不过是目前石油产业的一个缩影,没有在这里奋起跑步的,终将会被落下。

  伊朗的石油研究所开始尝试利用石油做更多用途,比如从英国科学家珀金购买了苯胺紫的专利,并且大量生产。随后,合成物质成为他们的主攻方向之一。

  但这些和伊斯梅尔没有一点关系,他只需要控制北美洲的石油和煤油市场就行。目前有大量的炼油厂寻求他的合作,而美国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也对工商业进一步松绑,并且进行减税。这对公司来说特别有利。

  “总裁,韦尔夫先生和金斯伯格先生来了。”

  “请他们进来。”,伊斯梅尔准备好,手中点了一根哈瓦那雪茄。

  两个人走进了办公室,他们看着办公室的豪华,觉得自己要是有这么好的地方就好了。

  “两位,请坐!”伊斯梅尔邀请两人,他们也马上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他们来,是为了代表同行和公司谈判的。

  “伊斯梅尔先生,我想您知道我们来的目的。”韦尔夫率先说道。

  “没错,我知道。我今天请两位一起听听公司的计划。”

  伊斯梅尔开始向两人讲述,“我考察了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的油井和炼油厂,各个地方的标准差距太大,生产的煤油质量有好有坏,如果坏的煤油引发了意外,这对这个行业是难以想象的打击。

  所以,我们可以合作,共同采用同一个标准生产石油和煤油。这不仅是本公司的好处,你们也可以获利。”

  这是伊斯梅尔的想法,一个一个收购油井和炼油厂实在是太慢了,不如将他们一起作为股东整合起来,到时候一起分红,一起做生意。

  “这倒是我们没有想到的,”金斯伯格说着,“如果贵公司能够提供这样的条件,那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合作。”

  伊斯梅尔一看有戏,继续说:“两位可以想想,一个公司将所有炼油厂掌控在手中,这将是多么大的利润。只需要加入,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金钱。”

  这下可动人心了,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但一个伊朗公司要控制美国的石油,不知道政府怎么想。

  这个他们就放心好了,美国政府此时也是乱成一锅粥。哈姆林政府对内政的糟糕表现让一些共和党人离开了共和党,他们会在接下来的总统选举中会推举别人来分共和党的票。但唯一的安慰就是新英格兰重新回到美国的怀抱。

  国务卿西沃德多次向英国政府进行交涉,同时新英格兰地区的共和派游击队让当地驻军感到压力。经过考虑,由美国出资600万美元换回新英格兰,同时纽约州也重新加入美国,但纽约市还没有加入。这直接让哈姆林政府摆脱目前的危机,但他肯定也是两年的事情,1864年的大选肯定是别人。

  虽然大选是明年开始,但民主党和共和党开始进行了预热。民主党仍是斯蒂芬斯.道格拉斯拔得头筹,而共和党方面则选择南北战争中的英雄——尤利西斯.格兰特。他在西线战场上的所作所为成功挽回了不少局势。

  而国家共和党也有乔治.麦克莱伦将军,明年恐怕是一场大战斗。

  “请各位放心,公司会保证各位的财产完整。但还请你们相信西牟鸟,一定可以完成这么多的成就。”

  两人觉得可以,率先加入西牟鸟公司。其他的人等他们将消息传达给他们再说。

  伊斯梅尔合上两张合同,又打开了一本书。这上面是准备赞助的议员名单。自从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门后,不少人受到了巨额损失,虽然政府准备在费城重新开设,但还需要很久才能恢复元气。

  而西牟鸟公司也算是资产和资金最多的公司了,而钱多也可以尝试将手伸到政治境遇。当然不是那种直接给钱,而且通过中间人游说议会和政府,这样能够避免丑闻。

  1864年的大选非常激烈,为了争夺选举人票,他们恐怕会使出浑身解数。其中资金的争夺自然是最激烈的。

  伊斯梅尔觉得还有一年,总统暂时不用考虑,不如先想想即将到来的俄亥俄州州长选举再说。共和党的史密斯州长打算连任,但民主党一个劲的发起冲击,他们私下已经和公司说明,如果当选,他们会降低公司税率。

  伊斯梅尔最终还是赞助了民主党候选人20000美元,这足够他完成竞选了。接下来就等着结果就行。

  望着窗外的风景,伊斯梅尔觉得光明的未来在等着他。只需要完成这个目标,整个北美洲的石油市场就会属于他们。这恐怕才是真的垄断,不知道未来什么样,但估计会很好。

第385章 王子们的教导和来信

  奥斯曼对于麦加的反应也就是将边境军队增加,然后外交抗议。因为就连他们本国内部也是分裂的,塞浦路斯和安卡拉地区的民众认为哈里发,兵强马壮者得之。而且历史上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逊尼派学者此时陷入了困境,如果说哈里发兵强马壮者得之,那奥斯曼苏丹世袭怎么回事;如果说是世袭的,那自己就成什叶派了,因为什叶派支持哈里发在阿里和后裔世袭。一根筋变两头堵了!

  这件事的声音就这么减小了,来自什叶派的声音就大了起来。他们还来了个大的,说伟大而不可战胜的伊朗沙阿是先知在世俗界的代理人,他不仅是哈里发,还是圣地的监护人,这些年的情况也是证明。

  伊朗的报纸也在不遗余力的宣传,如同天命一样,伊朗势必要恢复往日荣光。

  “殿下看出什么了?”

  阿米尔询问穆拉德,这位王子殿下在赫拉特的出色表现获得了沙阿的认可。并交给他更多的事情处理,而在他前往麦加时,制定穆拉德代替他处理国内其他事务,阿米尔负责在旁边辅佐。

  “嗯……很激烈,奥斯曼和俄罗斯的统治者恐怕会在他们的家里气的跳脚。”

  穆拉德认为这次开疆拓土,有两个国家是一定不开心的,一个是奥斯曼,另一个就是俄罗斯。当然,英国人可能也算一个,因为他们不会让自己的亚丁受到威胁。

  “没错,”阿米尔点头,“他们的反应恐怕会很激烈。但不会出兵,他们的国内问题还没有解决。”

  阿米尔拿出一份关于奥斯曼和俄罗斯的贸易报告,“殿下能从中看出什么?”

  穆拉德接过来,仔细查看。“俄国有将近90%的出口是粮食、原木、酒类、矿产,奥斯曼也一样,不过没有酒。

  但进口却是出奇的一致,各种生活用品和布料、机械。他们的工业不足以支撑消费。”

  阿米尔点头,“没错,两国都是这样的通病。他们国内的情况已经到了要改变的程度。”

  “可是,俄国已经宣布解放农奴了,这还不算改变吗?”穆拉德询问。

  “改变可不是马上就能看到效果,”阿米尔说着,“他们的解放法令就是榨取农民的最后价值,让他们付出一笔比土地价格高的高的赎金来继续耕种,而地主则不用负担农民的其他支出,直接赶走而且不用专心经营,这就是所谓的解放。”

  穆拉德感觉这些事情冲击着他们的大脑,一想到本国的土地赎买政策,觉得政府真的是为农民着想。在国家里,农民是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人,必须要爱护他们,才能让国家继续强大。

  “大哥!”,一个豪爽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穆拉德从座位上离开,和进门的人进行拥抱。是他的弟弟阿巴斯,他刚从德黑兰郊外的马场回来。身上还有残留的火药味。

  “大维齐尔也好久不见!”阿巴斯向阿米尔行礼,这可是连父亲也要恭恭敬敬行礼的人,他们怎么敢不敬。

  “殿下看来很喜欢火枪,不知道我国兵工厂制造的如何?”

  “很好,这可比以前的那些好用多了。”

  阿巴斯话锋一转,询问其他弟弟的事。

  “听说穆罕默德去了东方,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已经回信,说是已经到达了坤甸。那里的人都是不一样的面孔,但挺热情的。过段时间打算前往文莱,和叔叔会面。”

  穆罕默德在信中写到,他们的第一站是英国统治下的锡兰,当地到处都是茶叶种植园,民众不是在采茶,就是前往矿洞挖宝石。他还和当地的英国专员见了面,对方是一个大型胖子,并配备了150人的仆人团。

  他在当地待了几天,并获得了专员给的一颗宝石,穆罕默德打算镶嵌在自己的项链上。

  然后他们进入了马六甲海峡,这里的东方面孔多了起来,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本国公民在这里设立商站,进行贸易。穆罕默德和他们聊的相当愉快。

  为了开发新加坡,英国当局从各国招募了大量劳动力,马来亚人、华人、印度人大量涌入新加坡。此外,波斯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也大量进入,根据英国1862年的人口数据,新加坡人口28万6982人,其中波斯人占2568人、阿拉伯人有569人、亚美尼亚人有1063人。

  虽然人数少,但贸易可不少。在新加坡的1186万英镑的贸易中,有四分之一是由伊朗商人经营,法国人都要往后靠靠。因此英国人对伊朗人特别客气,特别是他们和秦尼斯坦以及日本远东之间的贸易,增长率特别快。

  英国在整个东亚的商行有203家,排名第一;然后是伊朗,在东亚有68家;法国17家、俄国11家、普鲁士5家、奥地利10家。其中伊朗商行在秦尼斯坦和远东的福建上海广东地区特别注重,特别是和奥地利商行的合作,本着共同发财的原则,和奥地利进行合作,英国就算是想动,也得考虑一下。

  新加坡的对面就是坤甸,城市在群岛中仅次于荷兰统治下的巴达维亚。各种各样的商行在这里,当然,当地的统制也是花费不少力气来迎接他。

  “听起来很好啊,恐怕他已经玩的忘了我们了。”阿巴斯有些酸,但他一点不羡慕,他想要的,是像那14岁起兵建立帝国的伊斯玛仪一样,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知道你想要什么,有个地方可以考虑一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阿巴斯感到疑惑,“什么地方?”

  穆拉德将资料交给对方,“英国人一般叫这里是阿劳卡尼亚,最近智利有些活跃,阿亚图拉已经开始训练军队……”

  “我去!”

  还没说完,阿巴斯就说要去,好不容易可以上战场,这个机会不能错过。但阿米尔马上泼了冷水。

  “殿下,沙阿是不会同意的,一切还是等沙阿回来再说。”

首节 上一节 139/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