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3节
“既然如此,那老师以后就是大不里士市长了。这么多年的付出也应该有回报了。”
阿米尔愣了一下,在大脑确认总督说的什么后马上向纳赛尔丁行礼。“臣不会忘记殿下的恩情。”
“好了好了,现在正是需要追赶的时候。奥斯曼都开始改革了,老师,我们不能落下啊。”
纳赛尔丁的支持给了阿米尔很大的动力,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人,没有人执行就寸步难行。他也需要组建一个班底,这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力量。
现在大不里士市政府增加了商务局、警察局、政府报馆等机构,而接下来应该培训特殊人才来充实机构,提高效率,这也是阿米尔走出的第一步。
这位新的大不里士市长回到家,管家说有人正在等待。阿米尔进入会客厅,原来是报馆负责人穆萨维、工业联合会会长拉里贾尼,竟然还有阿亚图拉米尔扎,这三位凑在一起可是太难见了,要是他手里有一台相机,他一定要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几位怎么来到这里了,是有什么事吗?”
穆萨维先说了出来,“是这样的,沙阿已经颁布了诏书,说所有人都可以为国家发展提出建议…”
这事阿米尔早就知道了,看来是自己的奏章取得效果了。说是大阿亚图拉都联合一些学者上书提供建议,看来已经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了。
旁边的拉里贾尼突然蹦出一句其他话。
“为了让民众都投资工业,今天举办了博览会,阿亚图拉也带着人去参观了。”
阿米尔不可思议的看着对方,米尔扎点点头,没想到这位竟然能够牺牲到这种地步,之前还说这不符合教义,现在已经变成这样了。
这也怪不到阿亚图拉,这两年的情况他也是看在眼里。什么银行、铁路、机器工业、新式书籍、报纸,这些给阿塞拜疆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就连教士集团内部也有人在看西方的书籍,比如《国富论》、《论财产和法制》(圣西门)、《新世界》(傅立叶)等。
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多,米尔扎倒要看看这里面有多大的魔力。结果他自己也陷进去了,新世界中的理论和古兰经中的一模一样。
于是阿亚图拉和其他学者一起研究这里面的理论,什么违反教义,这叫借鉴长处。
他们也去参加了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劝业博览会,里面的机器发挥比人还厉害的生产力让他们感到震惊。一些家中有资产的教士看着这些机器感觉不错,就打算让家里人购买生产试试,虽然必要维护,但生产力足够啊。
“沙阿的诏书可见其振兴国家之决心,我们作为他的臣民,应该为沙阿排忧解难。”
阿米尔这么说,穆萨维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四十二人一起联名向沙阿上交的奏章,请大人帮我们递交。”
“这是我们联合会所有成员联名向沙阿上交的奏章。”
“一百二十六名宗教学者联名向沙阿上书,当然也包括我。”
三份文件代表知识分子、工商界和宗教界三个区域,一同向沙阿上书改革也是第一次。特别是阿亚图拉的政治转变更为惊人。
“奥斯曼逼迫伊朗签订的条约已经在整个国家传遍了,伊斯法罕的人要组建军队攻打奥斯曼,夺回纳杰夫。”
米尔扎说的话让阿米尔汗颜,这怎么说呢,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不是现在,还需要积蓄实力。不过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三位,现在的局势已经是不变革不行了,既然沙阿已经下了决心,我们应该在阿塞拜疆做出改变,要让全国看到自己的成绩,然后带动他们去改革。
我出访俄国的时候听说当地有一些团体来宣传他们的想法,他们会在各个城市宣传。不如我们也来组建一个?”
米尔扎有些跟不上趟,其他两人倒是很快反应过来。早就听说西方有些志同道合的人会组建团体发挥影响力,英国等国家的团体好像还要抢一个房子里的座位,不知道为什么要抢,不过他们的宣传挺好,这个办法应该可行。
“是这样的阿亚图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威胁,北方的俄国,西方的奥斯曼都盯着我们的土地,只有自强,才能摆脱这些困难。”
阿米尔耐心为米尔扎解释,但他还要回去和乌里玛们商量一下。阿米尔也明白宗教界还是有顾虑,也没有强求,就是新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的领军人物都点头了,阿米尔决定开始组建新团体。
而他本人正式就任大不里士市长的消息也被报纸传播出去,众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而在城市内部,已经有人开始商议各种各样的新学说,就算是乌里玛也认为有些是可取的,直接借鉴了一堆读物。
穆萨维在报纸上增加了时政、国际两个板块,把奥斯曼的坦齐马特改革和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都刊登在上面,让民众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连曾经落后他们的两个邻国都开始了改革,那么他们也应该迎难而上。
第34章 进步协会
阿米尔倒是很快行动起来,知道要趁热打铁。虽然宗教界还没有回复,但目前已经得到世俗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的支持,力量也已经足够。
经过筹备,进步协会在大不里士成立。协会以保卫伊朗不受任何国家侵犯为宗旨,提出需要向西方学习,增强国家实力,最终恢复伊朗的大国地位。
协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3人、驻办员、书记员、会计员各1人,编辑员、调查员、宣讲员各若干人。其中,阿米尔任会长,拉里贾尼和穆萨维任副会长。协会还发行《复兴报》和《国民杂志》两个刊物,准备向更多的人宣传他们。
协会也不是随便就能加入的,需要年满20岁并且有两个会员介绍才行。尽管如此,协会在头三天里还是有165名会员加入,其中60%是工业联合会成员,35%是报馆编辑、记者,还有是一些受到影响的官员。
为了让宗教人员加入,阿米尔向外宣传:该协会的主要目的是团结所有伊朗人共同让国家富强,让纳杰夫和库姆不受侵害,并成为受人尊敬国家。
阿米尔知道争取教士集团阻力才能更小,所以他没有提什么世俗教育夺权,只是说改革成功不仅能保住库姆、马什哈德这两座圣城,还能将另外一座圣城纳杰夫夺回来。
这样的诱惑是教士受不了的,毕竟奥斯曼夺取纳杰夫已经很久了。任何一个什叶派教士都不会容忍他们的圣城在逊尼派的统治下,而要想夺回来就必须要自强,加入协会应该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消息。
——————————
穆罕默德收到了不少上书,上书的人包括官员、地主、商人、乌里玛等。他们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议,虽然很多是千篇一律,但还是有特别的地方。
在呼罗珊的乌里玛和民众上书沙阿重新掌控赫拉特、坎大哈和喀布尔,这些都是伊朗原本的土地,只不过因为这几年的特殊情况被分开,现在正是让他们重新回来的时候。
在布什尔、设拉子等南部地区的民众上书请求伊朗政府发展海外贸易,现在伊朗需要让商船走进海洋,去争夺这里面的利益。特别是波斯湾地区,应该发展海洋贸易,增加在东方和西方的贸易发展。
经过筛选,穆罕默德决定将一些容易的先进行改变。他下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结合阿米尔的奏章,开始讨论设立工商部门。
为了改革,穆罕默德还改变了自己的亲法倾向。开始向英国学习,所有人都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
“从王朝创立开始,国家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工商不振、农业萎靡,俄国商人大行其道,掠夺伊朗财产。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须估计工商业,因此要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工商业的发展。”
在这一次的会议上,穆罕默德是下了很大决心才提出来的。现在各个地方都需要钱,没有钱就寸步难行。因此,提振各行各业增加收入就成为了重点。
“沙阿,现在我们和俄国的贸易没有很大的增长。他们的棉布已经卖不动了,这个时候正需要鼓励工业,推动贸易。不然所有利润要被外国赚走了。”
佩泽什基安第一个说道,这位旗帜鲜明的改革派支持一切措施来改变现状。
但有其他人不服,一位大臣赶紧说道:“沙阿,国内臣民都那些机器都不熟悉,贸然推动会有大麻烦,不如先恢复农业,然后再讨论其他事情。”
“可是如果不马上追上,我们就会继续落后,您可以看看,我们每年要从俄国进口多少东西,在关税不行的情况下,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
“就目前的情况看,工业耗费的资金和时间过多,就算我们耗费了所有钱去搞,估计也不会有结果。要是这个时候国外又入侵,我们该怎么办?”
眼看又要吵起来,哈桑站出来说道:“现在议论的是要不要设立部门,不是要全力培育工业。目前来看英法等国都有这个部门,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用来估计臣民设立工厂。”
实际上阿米尔的奏章在大臣中间引起极大反响,加上沙阿向英国订购的机器开始陆续到达,他们开始迫不及待的进行生产,结果发现用机器生产的布匹就是比手工纺织的好,而且分量也够,还不会掉色。
“现在的情况已经跟明确了,大不里士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我们应该增加一个部门用来发展农工商业,这样收入也能相应增加。”
大维齐尔支持沙阿的提议,阿亚图拉也没有反对,这个还是通过的。谁不希望钱多一点呢,不过阿米尔奏章中说的订立新式商业法、贸易法、工厂法,工商业竟然还要立法,这个他们还不太了解。这恐怕得请英国人来帮助。
不过阿米尔说的统一货币,设立银行这个事情,恐怕还得让他和王储来做。根据消息,大不里士市面上已经只有一种叫里亚尔的纸币和硬币,而且反响非常好,这应该让有经验的人来做才对。
这次的会议通过了设立工商部门来帮助伊朗工商业发展,并且通过了第一个有关工商业的经济法规,鼓励民众使用机器办理新式工厂,并且免税两年。
决议一出,穆罕默德沙阿推动的改革正式走出第一步。这实际上也是目前的经济情况所决定的,王室财政已经恶化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加上官员中饱私囊者甚多,除了要清除他们,还要想方设法增加收入,那么发展工业也是情理之中了。
穆罕默德也将废除全国关卡提上日程,这里的危害已经有不少人上书请求废除。但掌控这些关卡的人都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贵族和部落,废除他们谈何容易。但现在抬上明面,至少做出了一个有利举动,剩下的看他们的反应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做法。
第35章 王储的改革方案
伊朗这两个月来发生的改变让华莱士看在眼里,他认为这是波斯版本的坦齐马特改革。英国可以适当帮助波斯进行改革,从中增加亲英国势力。
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收到了不少来自波斯的消息,得知沙阿准备改革就和外交大臣阿伯丁伯爵商量。之前推动奥斯曼进行改革就是为了让奥斯曼和俄国对峙,但地中海是防护了,印度洋方向还得让波斯强大起来,这样才能彻底堵死沙俄南下之路。
但英国国内的情况分了这位首相的精力,去年在爱尔兰爆发的晚疫病使得皮尔为缓和爱尔兰问题作的努力落空。爱尔兰的马铃薯收获落空,使得居民缺乏主食。约300万本来依靠马铃薯为生的穷人需要便宜的粮食进口。皮尔以粮食进口税无益地提高粮食进口为由要求废除这个税,来解决爱尔兰的危机。
今年皮尔向议会提交了三个法案。第一个法案计划在三年后完全废除粮食进口税。第二个法案是降低所有关税。第三个法案是保护爱尔兰的财产和生命的强迫性措施。前两个法案被通过,第三个法案被一个保护税用户者、极端主义者、辉格党和爱尔兰人的联盟反对。
英国政府的危机越来越大,甚至到了要下台的地步。对于波斯他们也是无能为力了,只能期望下一届英国政府还是支持他们的。
——————————
纳赛尔丁也得知了沙阿的诏书,很快写了一份奏章上奏。里面的内容和阿米尔的基本一样,不过更多的还是针对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
“国家困境,一在经济,二在军事,三在外交。经济疲惫、军队孱弱导致外交困顿,而外交又反过来加剧经济困境。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要改变经济。以先进机器引进,加以引导臣民投资建设工厂,从而引进新的技术。其次以新知识引导臣民了解世界,为国家贡献有用的人才……”
在纳赛尔丁看来,最根本的情况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带动着其他方面发展。不过经济发展了思想方面自然也会起来,在他看来之前转到普鲁士学习军事是正确的,去法国保不齐给你带回来什么民族主义、共和主义思想,不把伊朗弄的四分五裂不罢休。
最近阿米尔弄的那个进步协会看着不错,他也拿了1000里亚尔成为会员。并且订阅报纸来看,这是波斯第一个政治团体,对这里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根据他们第一次会议的说法,这是融合了国家主义、扩张主义和什叶派神学思想的组织。就在协会成立半个月后,阿亚图拉带着25名宗教学者加入协会,因此其中的宗教思想也很浓厚。
和库姆的保守宗教思想不同,大不里士的什叶派神职人员一直持有开放态度。可以在古兰经允许范围内进行适当变革,而且还会给总督找支持观点。比如设立银行,古兰经说教徒不能从事高利贷工作,但阿亚图拉就给解释说这是为了取缔高利贷而不得不做的措施,并且利率都是非常合理,这样那些农民也就不用去借高利贷了,这可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其他的事情也被阿亚图拉和他的同僚一起解释,设立学校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铁路也是为了方便民众进行朝圣才建设,不然谁会浪费钱去呢?
而且这些新事物也给民众带来了很好的变化,比如引进的马铃薯,产量是小麦的好几倍,还可以忍受更恶劣的环境,如果推广,可以拯救不少人的性命。
而从柏林也传回了消息,普鲁士政府经过商议,同意派遣毛奇为首的军官团前往大不里士。并且准备在大不里士设立一个领事馆,同时去德黑兰设立使馆,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
这个消息的确不错,多和欧洲人打交道可以在未来的外交中有斡旋余地。现在主要的外交方针是和英国合作对抗俄国,必须要持续鼓吹俄国威胁,如果让他们得到波斯湾港口,那么印度就危险了。
最近和俄国奥斯曼的进口开始发生了改变,棉布什么的纺织品改成棉花这种原料了。这也别怪他们,实在是两个邻居太差了。俄国这个出口初级产品的列强,纺织业中心都在基辅、莫斯科、圣彼得堡这些城市,至于南方,除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察里津这唯一的工商业中心外就没有什么了,之前出口的纺织品大部分是从这里来的。
但大不里士推动工业变革以来,他们输入的纺织品开始减少,不仅是大不里士,马赞德兰、德黑兰、吉兰等地也是如此。与此同时,棉花的进口猛涨,俄国商人见状自然会出口利润更高的棉花而放弃棉布这些工业品。
至于奥斯曼就更不用说了,去年才在黎凡特拥有一批机器企业,而且还是丝绸加工行业。棉纺织业没有一点起色,只能从欧洲和波斯购买了。
这样的情况对伊朗工业是个好机会,可以趁机提升实力,只要政策扶持到位。
纳赛尔丁写了五十六条建议,涵盖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法律六个方面。同时也说明了伊朗未来的外交方针,就是和英国交好,对俄国出击拿回埃里温和北阿塞拜疆,同时从奥斯曼手中夺取农业资源较好的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地区。
这还是西面的外交政策,东面主要面对中亚和阿富汗地区,因为靠近英国的印度,所以需要更谨慎一些。注意力还是要放在中亚的三个国家:希瓦、布哈拉和浩罕,就算伊朗不拿,俄罗斯也会拿,既然如此,那伊朗必须拿下这里,不仅可以增加一个几百万人的大市场,还能在俄国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
当然这些建议也没有偏离伊朗本土文化和什叶派宗教思想,如果全方面学习西方,那自己也会迷失方向,不如以自己的文化为根本,加上西方先进技术来进行一次铺天盖地的改革。这才是最好的。
第36章 巴孛
纳赛尔丁将自己的建议书快马送到德黑兰,父亲应该在等着这个消息。
总督也要处理其他的事情,比如新进来的那个叫巴孛的囚犯,要求判处他死刑的请愿书已经有很多,这让他对这位巴哈伊信仰的创始人更加好奇。
所以今天,他就带着阿米尔一起去监狱看看这位,听说他连30岁都不到,是一个很厉害的年轻人。
进入监狱,就听到一些说话声,好像是在宣传着什么。
“伊玛目终将降临人间,现在的一些人仗着自己对古兰经的解释就从这些进入迷途的人身上榨取金银。马赫迪有使命将这些毒瘤通通祛除。”
巴孛向囚犯们宣传自己的教义,这个时候他还是以解释古兰经中的教义为主。他承认什叶派的一些思想,又从中加入自己的理解。他的著作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什叶派千年主题的讨论,这也使祂的运动具有天启的性质。这是马赫迪复临,是上帝的胜利和统辖之日。这令他的信仰受到了广泛地欢迎。
巴孛会引用和评论古兰经中的段落。然而不像神学家或是苏菲学派对古兰经的评论,他不是评论其中的词或句子,而是从字母到字母来评论文本,以圣文为起点来启示一个与古兰经不太相关或是毫无联系的主题。巴孛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对文本和许多伊斯兰教义进行释义。
“这倒是有趣,自从父亲和库姆那些人离心离德后,就再也没有听过这些东西了。把他带出来。”
总督大人的话,那些狱卒怎么不敢遵守,直接把巴孛和一个新生字母带了过来。他还以为自己的死期到了,让信徒不要憎恨政府,要恨就恨库姆那些人吧。(新生字母:巴孛最初的信徒,共有十八名。)
可是没想到,他们没有去刑场,而是去了监狱的办公室,大不里士市长和阿塞拜疆总督等着他们。
“总督大人,市长。”
巴孛向两人行礼,阿米尔先说道:“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吗?”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