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2节
穆罕默德觉得这些建议都是可行的,虽然他也不知道这里面的新词语是什么意思,不过看样子都是能够让伊朗富强的。他也要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提振一下国家。
穆罕默德让人去通知所有人明天去开会,他自己则写诏书准备宣布。
这一个晚上,穆罕默德有些兴奋,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说不定这次真的能行。
内阁的所有人都被叫了,他们也不知道沙阿怎么了,只能第二天天一亮赶紧去王宫。
“大维齐尔,沙阿这是怎么了?”有人开始询问哈桑。
“别管,到时候就知道了。”
大维齐尔的话让众人感觉紧张,但阿亚图拉是一点都不慌张,他倒要看看沙阿有什么招式。
各位大臣都已经来到,穆罕默德已经等候多时。
“各位都来了,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吧。这是王储老师给我上的奏章,你们都看看。”
赛义德将阿米尔的奏章递给所有人看看,沙阿一直看着他们的表情,有的疑惑、有的生气,但大阿亚图拉的表情是太精彩了,看这样子是要爆发了。
“沙阿,您这是要干什么?”
大阿亚图拉本来就对穆罕默德转向苏菲派不满,现在又来个这个,这里面的建议有不少都是冲着他和整个教士集团来的。这是要砸他们的饭碗啊。
“什么干什么,这是阿米尔根据伊朗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我让你们看看行不行,不是让你们反问的。”
“沙阿,恕我直言,这里面的建议大部分都不行。这里面说要制定新的法律,可现在的法律运行没有问题,臣民各司其职,没有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还说要设立新的学校,难道现在的情况不好吗?
而且,这里面说要改变衣服风格,向西方学习,这是不是要抛弃所有的古兰经美德,去学习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这…这绝对是异端,沙阿,应该马上把阿米尔抓回来,审查他是不是勾结敌人。”
大阿亚图拉反应这么激烈,这也难怪。不过大臣们倒是第一次看见大阿亚图拉生气,平常都是一幅清高的样子,看来这也沾上了世俗的风尘。
“这份奏章我看了,里面的很多建议都是可以采取的,比如说这个铁路,能把一个月的路程缩短到两三天,这是多么大的进步。”
“沙阿,您真的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个东西吗,说不定王储就是被这个迷惑了。现在的情况是最好的情况,社会稳定,生活富裕。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伊朗。”
阿亚图拉喋喋不休的话让穆罕默德有些烦,其他大臣也是看戏,不过总会有人想要将这里的气氛推向更高的地方。
“沙阿,臣以为这里面的内容是可行的,伊朗现在已经到了危险时刻,必须有一场大的改变才能挽救国家。”
众人转头望去,原来是外交大臣佩泽什基安,这个出使过英国的人。他还是亚美尼亚人,这让信仰什叶派的其他人对他感到厌恶。
“现在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国家一成不变,那么总有一天就会灭亡。阿契美尼德的大流士、萨珊的霍斯劳,还有萨法维的阿巴斯大帝都是积极改变。这才有了后来的强盛,现在我们也需要一场大的改变…”
“住口!!!”
佩泽什基安还没有说完就被另一个大臣卡里巴夫阻止,“这里面大半都是违反古兰经的,让我们去做这个,还不如为了安拉去献身呢。”
“哈哈哈哈哈哈”,佩泽什基安笑了几声,“卡里巴夫,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之前俄国和伊朗的那场战争你也参加了吧,记得怎么说的,啊,被俄军俘虏35天后跑了回来,当初伊朗就失败在没有先进的武器,还是说你就不想报仇了,想去做俄国人的狗了!”
“你…你…我跟你拼了!!!”
说完,卡里巴夫就一拳打到佩泽什基安的脸上,旁边的大臣赶紧将他们拉开,但佩泽什基安还是没有半点收敛。
“哈哈哈哈,怎么了,我们的卡里巴夫大人被戳到痛处了,是不是心甘情愿被俄国人统治了,既然如此,那趁早移民到莫斯科吧。那里可是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等着你呢。”
“你闭嘴,你这个亚美尼亚人,你和你的族人是伊朗的累赘,你只会消灭伊朗,是国家的罪人!”
两人争吵越来越激烈,最后还是沙阿阻止他们,让他们出去冷静冷静。
“好了,继续说说,不过在这之前,我倒是写了封诏书,已经发了出去。这里面对政府的问题可谓是一针见血,必须马上进行。”
什么,沙阿没有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发了诏书,这不就是未经凤阁鸾台何为诏吗,阿亚图拉感觉今天的沙阿和以往有些不同。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好在就说要整顿吏治,其他方面倒也没怎说,看来沙阿还是没有跨越底线。还好还好。
“沙阿,这里面的建议还是需要审议一下才行,伊朗和欧洲国情不同,必须要有更加适合的政策施行才有效果。”
哈桑站出来做了和事佬,一方面没有直接否决建议,另一方面说要继续进行审核,这也是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现在来说,伊朗经不起大型折腾,不过小点的还是可以。
第31章 古列斯坦诏书
“大维齐尔说的不错,现在的局势不允许在经历太多的波折,但,如果一成不变,那也是不行的。”
穆罕默德定下了基调,改变是必须的,谁都不能阻拦,但怎么改,这个操作空间就大了。
“沙阿说的是,现在各国都在进行变化,就连奥斯曼在几年前都已经颁布了诏书说要改革。伊朗决不能落后。”
奥斯曼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因此改革很早,特别是已经去世的马哈茂德二世。他受到了欧洲各国很大的称赞,但他们伊朗除了前王储弄的一场改革外就没有其他的了,而且范围还很小。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允许我们继续沉沦下去,如果任由奥斯曼发展壮大,不仅德黑兰会被他们占领,库姆和马什哈德也会遭到亵渎。”
这话是对阿亚图拉说的,库姆是什叶派教士的中心,拥有众多神学院和寺庙。而马什哈德则是什叶派的圣城,第八代伊玛目就安葬在这里。
阿亚图拉也知道沙阿这是铁了心要改革,也不好说什么。虽然因为信仰问题有些矛盾,但如果奥斯曼异端真的要攻打波斯,那他们也是一起去见安拉的。所以改革是要改的,但具体怎么改还是要商量商量。
沙阿的诏书已经在德黑兰宣读,并且开始向各个地方政府传播。在这里面,穆罕默德直言不讳的指出现在的伊朗内忧外患,屡次战败和失去土地让这个国家的威望跌入谷底。现在是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正如同阿巴斯大帝和英国合作改革一样,伊朗也要积极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先进国度学习。而且这件事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全体臣民都需要参加的事情,即日起,所有人都可以直接上书沙阿提供建议,不管是什么沙阿都会接受。
“不管是犹太人、亚美尼亚人还是信仰琐罗亚兹德的人,你们都是伊朗人,说着同样的语言,要共同守护属于自己的家园。你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少辉煌的成就,难道就这么落寞下去吗?”
这也是沙阿第一次对其他民族开放,虽然不如奥斯曼的改革力度大,但也是希望这些人能够加入到这场改革浪潮中。
除了这个,诏书中还明确强调鼓励民众投资建厂。农工商三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三业兴旺,伊朗才会富强,才会保护所有人免受侵害。
但关于变革的基本方式,沙阿坚持走一条稳健的道路。“所有条款应以本国富国强兵为宗旨,不要以消灭本国文化为己任,虽然急切,但需要一个稳妥方案来解决所有问题。”
诏书一发,马上引起了一次小型地震。沙阿这么做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什么不管是谁都可以直接上书到沙阿这里,不是直接说他们这些官吏不行吗?
贵族倒是没有多大感受,但直接向欧洲学习刺痛了他们。他们难道就很落后吗,几千年的文明可不是说着玩的,从阿契美尼德到现在,多少人在这片土地上大放异彩。现在说要向欧洲学习,是不是说他们之前学的都是错的?
伊朗改革的信号也让德黑兰的外国大使们感觉应该要变天了,特别是华莱士,沙阿要向英国学习,那太好了,他们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合作的。他要赶紧写信给唐宁街,让他们重视起来。这样的诏书可以和奥斯曼的花厅御诏相比了,不过里面内容和奥斯曼的比还是少点。
奥斯曼的内容从财政到社会无所不包,还直接给予所有其他教徒平等的资格。而这份古列斯坦诏书虽然也提到了教徒,但也是有限提升他们的地位。主体还是那些什叶派波斯人。
阿米尔的奏章也大量分发给德黑兰的贵族官员进行讨论,反对的声浪很大,但其中也不乏有支持的声音。有识之士都开始向沙阿递交自己的改革方案,诏书发布几天以来就收到96份建议,其中的提案者有官吏、有商人、有贵族,这只是德黑兰的范围内,一些比较近的城市还在运输过程中。
居住在库姆的神职人员也看到了这些东西,大阿亚图拉也将奥斯曼正在强大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如果自己不能给沙阿提供建议,那么他们就会被抛弃。虽然他们能够让全体民众抗议,逼迫沙阿撤回诏书,但这样一来就会亡国。他们就是罪人,是会收到伊玛目的谴责的。
种种因素下,教士集团也写了一份奏章上交给沙阿。这里面共有二十九条内容,包括鼓励农业、发展工业、和欧洲打好关系、整顿军队和政府四个方面,这是以阿巴斯大帝的改革为蓝本,加入了一点其他东西变成现在的版本。
和阿米尔奏章一样的是,这里面也是鼓励民众投资工商业,但要适度。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没有农业,工商业兴盛就是将自己的缺点暴露给敌人。
而在教育方面,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就是由乌里玛来建设全国学校,这样不仅能给政府节省一笔资金,还能提高全国的识字率。看来他们是不会放弃教育这个区域的。
穆罕默德将两份奏章中重叠的地方挑选出来先进行改变,大维齐尔也是开始进行人事变动。因为要从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因此想要努力改变这个国家的人都直接上书给沙阿。对目前的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
为了处理这些上书,穆罕默德决定让赛义德领导一批人进行处理分类。以后就不用交给大维齐尔了,让沙阿直接看就行。
穆罕默德专门起了一个政务处的名字用来整理各地送上的改革条款,关于改革方针,一个是整顿旧法,改变原有的法律。第二个则是大量搜集西方各国关于财政、军政、商务、工艺等方面的信息,作为参考。
这样的改变对于现在的伊朗来说不可说不大,这是第一次有一个机构来推动变革。也说明了伊朗沙阿改革的决心。
第32章 轻工业
纳赛尔丁结束了几个月的巡视,回到了大不里士,这次他的收获不小。处决了一批贪官污吏,拿到了一笔发展资金,虽然抄家是增加收入的方法,但不能用多了,具体还是要回到根本,也就是发展经济上。
“殿下,铁路的工作已经开始,我们从英国订购的火车也快要到了。”
“嗯,这次好不容易建造的铁路可不能让我失望,不然就要按照之前约定那样被拆除了。”
不管是铁路、军队还是其他改革,都需要资金。作为重要收入来源,关税就成为最先开始改革的方面。
阿塞拜疆的海关最先进行了改革,根据劳伦斯的建议,纳赛尔丁给予海关工作人员极高的待遇,职员最多的能拿到3000里亚尔的年薪,干满一定年限,还有一笔相当于年薪的酬劳金。此外,退休金、回籍旅费、带薪年假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未婚人员抚恤金、因功致残抚恤金、丧葬费、医药费。这么高的薪资,他们自然会用毕生来报答总督恩情,那么效率自然就高了。
虽然进出口关税只能在5%以下徘徊,但只要自己出口多一样能挣钱。这是典型的重商主义,但对于伊朗来说最需要。
“现在什么东西最畅销?”
“殿下,还是生丝、皮革、地毯这三样东西最多,俄国人一直想要大量购买,还有英国、法国、奥斯曼的商人。另外从奥斯曼进口的棉花数量增多,而奥斯曼商人从大不里士购买的棉布棉纱也增加了不少。”
现在还是原料,真正的工业品还没有多少。但出口情况已经比前几年好很多,工厂生产的地毯、纺织品比重上升,应该说这两年里的经济有所起色。
纺织业是与国民生活最紧密相关的一个行业,在工业革命之前,纺织业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一些精致的丝质产品价格高昂,而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国家运用新的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在伦敦,一座座工厂中堆满了生产出来的纺织品,然后由蒸汽货轮装载运送到世界各地。
纺织业是一个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同时也是关系到国民生活和国家稳定的重要行业。明治维新的日本也是利用出口纺织品获得的利润为进行工业化积累了第一笔资金,为日后的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明治维新有着进步的一面,它使日本摆脱了落后的农业国,将一介小国发展成与西方列强并立的东亚大国。
而与之相对应的,满清进行的洋务运动发展最多的也是纺织业。在甲午战争前,纺织业在新型工业中占80%,就算到了二战前也是如此。
为了快速提升纺织业实力,纳赛尔丁直接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机器纺织的工厂可以获得15万里亚尔的2%利率贷款,同时免税时间延长到七年。这极大刺激了商人投资的热情,纷纷拿钱投入这个热火朝天的行业。
“目前大不里士的新工厂是全国最多的,煤矿今年也能进行开采,钢铁厂也在建设之中。”
重工业是工业体系的根基,因为需要资金多,利润周转慢,所以只能由政府或者大资本家来进行建设。就伊朗这个情况,只能由纳赛尔丁来完成。
“大不里士进口的东西大多是要经过奥斯曼或者绕一个圈子才能来到这里。要是能在东面获得一座港口就好了。”
纳赛尔丁的话让阿米尔愣住,难道殿下也有俄国彼得大帝那样寻找出海口的野心。但是东面的港口只有俄国和奥斯曼才有,难道要进攻吗?
进攻也不至于这样,因为会引起一系列国际争端。英国法国估计也会插手,现在还不是时候。
尽管工业方面效果喜人,但农业则显得有些发展缓慢,地主看到出口经济作物有利,就大量购买土地生产烟草、棉花等作物,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集中,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佃农。加上直接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造成资本有机构成高,限制了破产农民转化为雇佣劳动者的数量,使得无地农民仍然留在农村,佃耕地以及佃农的数量不断增长。
而佃农的增长又加剧了对佃耕地的竞争,使地主有可能不断提高地租。沉重的地租迫使佃农必须在农闲季节出外做工才能维持生活。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上述原因,绝大多数的地主采用出租小块土地给农民耕种的经营方式。地主向佃农征收高达收获量六成的实物地租,其中除少数供自家消费外,其余全部投入市场变为货币。在交纳赋税后,地主手中仍剩有大量货币资金。
对工商业放松的政策是促使地主资金流往非农业部门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对新兴工业的扶植和保护,使这些新企业能够获得稳定、高额利润,吸引了地主资金的投入,而且高额佃租也使得地主除了购买土地以外,大多不亲自经营土地。因此,地主手中往往有相当数量的资金。
地主是如何运用这笔巨额资金的呢?他们除了自家消费以及使用一部分继续购买土地、扩大其占有的土地面积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来投资于工商业,转化为资本。
看到纺织业这么赚钱,一些地主也投入自己的资金,或者直接购买机器生产。此外还有机器面粉业等行业都有投资。
本来这些地主的投资大额是放高利贷,但自从大不里士银行出来后他们的生意就不好做了。加上统一的地方税收,发展工业的障碍减少,这就展现出工商业的高利润。他们的资金也就投入这些新兴行业中去了。
而总督巡视的带来的思想传播也在其他三省取得了大的影响,当地的税收直接以货币形式上交,而税务员也必须定期汇报情况。不然那些死人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第33章 团体
“老师,现在的变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您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阿米尔想了一下,说道:“现在各个方面已经开始走上正轨,但是要想变革,还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才行。”
这也是阿米尔的心得,没有合适的人手就算措施再好也无济于事。现在使用的官吏都是经过雷霆敲打后不得不听命于总督的,和他们没有真正的一条心。
“还是要增加人才啊,现在第一批人已经去了英国和普鲁士学习,没有几年根本回不来。还是要从国内找一些人来才行。”
纳赛尔丁点点头,说道:“现在大不里士是老师在管理吧?”
“啊是,自从上一位大不里士市长被撤职后一直都是臣在打理。”
去年大不里士市长因为经常作对加上贪污被撤职,到了现在还没有新的市长接班,只能由阿米尔暂时处理城市事务。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