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27节
潘清简深吸一口气:“公使先生,我向您保证,我们会立即采取措施。请您暂时留在公使馆,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送走伊朗公使后,潘清简立即召集了紧急会议。会议室里,官员们个个面色凝重。
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潘清简说,“否则,伊朗很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对我们发动战争。“
“但是,“一名官员犹豫道,“如果我们对暴民采取强硬措施,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骚乱。“
潘清简摇摇头:“顾不了那么多了。立即调集军队,封锁通往顺化城的所有道路。同时,派人去安抚伊朗商人和教徒,承诺会严惩肇事者。“
就在这时,又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来:“大人!刚刚收到消息,伊朗舰队正在向顺化驶来!“
所有人大惊失色。潘清简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看来,我们时间不多了。“
伊朗的六艘军舰从西贡出发,沿着海岸线北上。首先进攻的就是芽庄,搭载着士兵进攻。
“伊朗人打过来了,快跑啊!”
居民们四处逃窜,在他们的印象里,伊朗军队就是无恶不作的魔鬼。还不跑等啥呢?
“大人,我们……我们也跑吧。”
飞龙军的将领刚说话就被阮知方扇了一掌,“混账东西,朝廷设立飞龙军不是用来逃跑的,谁再说这个话,军法处置!”
此时驻守在芽庄的越南军队有两万人,还有临时被抓过来的壮丁。阮知方只希望朝廷的援军能够快点到,不然他们整个城市就要被毁了。
“全舰齐射!“舰队总司令侯赛尼站在旗舰甲板上,望远镜里映出四散奔逃的越南民众,“让这些异教徒见识伊朗的怒火!”
一颗颗炮弹向着芽庄城墙飞去,原本这几年加固的城墙在火炮面前就是笑话。碎石、木块、肢体漫天飞舞,阮知方挥舞着宝剑,要求守军打出火炮反击。
“大人,敌人火力太猛,还请退守衙门。”
阮知方看着被伊朗炮火吓退的军队,一些人还想逃跑,都被他砍了脑袋。
但伊朗的火力还是太猛了,不是他们这个才向西方学习几年的国家相比的。阮知方也明白这个道理,不得不下令退守衙门。
“将军,守军离开了!”副官向侯赛尼说道。
“他们这是损失惨重啊,命令士兵,进攻,拿下这里。”
伊朗士兵带着柬埔寨军队登陆芽庄,还有一些守军没有撤退,他们打算和城墙共存亡。
阮知方将染血的佩剑重重拍在案几上,衙门大堂内弥漫着硝烟与血腥混合的气味。透过破碎的窗棂,可以看见港口方向升起的滚滚黑烟。
“报——!东门守军溃散!“
传令兵的声音带着哭腔。阮知方望向堂下仅存的三十余名亲兵,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
“大人,“副将阮文忠扯下染血的绷带,“属下愿率死士突围,护送大人撤回顺化!“
阮知方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一方锦盒:“把这个交给潘大人。“盒中静静躺着一枚刻有“如朕亲临“的金印——那是嗣德帝赐予他的调兵信物。
突然,衙门大门被轰然撞开。一队头缠红巾的士兵冲入院落,为首的军官用生硬的越南语喊道:“投降不杀!“
阮知方整了整破碎的官服,突然发现这些“伊朗士兵“竟都是熟面孔——原来是伊朗训练的柬埔寨军队。
“开火!“
随着阮知方一声令下,埋伏在厢房内的火枪队齐射。冲入院落的敌军顿时倒下一片。但转瞬间,更多的伊朗士兵从四面八方涌来。
“大人快走!“
阮文忠将阮知方推向后院密道,自己转身点燃了火药库的引信。当伊朗士兵冲进内院时,只见这位越南将领正襟危坐在大堂之上,手中紧握着一面残破的飞龙旗。
轰——!
剧烈的爆炸将衙门主体建筑夷为平地。正在港口准备下一次作战计划的侯赛尼将军猛然回头,只见一朵蘑菇云在城中升起。
“真是壮观!”
任何国家都不缺忠勇之人,哪怕是敌国,总会有人挺身而出。
伊朗进攻芽庄,也就意味着第二次伊越战争开打。在海军进攻芽庄的同时,秦尼斯坦的三万伊朗军队和柬埔寨军队已经跨过边境,向北前进。
潘清简不得不劝说嗣德帝做好最坏的打算,必要的时候迁都河内,利用当地的地形来阻挡伊朗军队。但目前要做的,就是做好顺化和沱灢的防御,同时要鼓励南方将士守城。如果能拖到宗主国从中调停就行了。
“陛下,“潘清简重重叩首,“老臣已命人在河内储备三月粮草,红河防线可阻伊朗军队。只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帕上浸透鲜血。
“呀,快扶潘大人起来。赐座。”
潘清简坐着继续向嗣德帝说明:“臣已经派人去北京请求援助,听闻伊朗和北京关系甚好,如果能撑到他们调停,那我们就安全了。”
嗣德帝坐在王座之上,感叹一声:“只好如此了,都赶紧去办吧,再晚就走不了了。”
顺化城的所有人开始动了起来,伊朗公使早就已经离开,这场战争最终会走向何方,谁也不知道。
第352章 荷属东印度总督
在开战后的第二天,芽庄全城被占领。伊朗海军获得一块根据地继续北上进攻顺化沱灢。
此时越南一片混乱,嗣德帝带领文武百官向河内逃窜。但伊朗海军可不给他们机会,在芽庄补给后向着顺化沱灢进攻。
为了这次战争,伊朗方面准备以久。这个时间段也是伊朗精心挑选的,不管是什么国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越南寻找支援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不过在海的另一边,有一个人正在盯着这场战争。荷属东印度总督卢多尔夫·范·德·贝勒在巴达维亚,作为荷兰新任命的总督,他必须要为王国保住这个最大的殖民地。
目前来看,荷属东印度的情况还算可以,经济蒸蒸日上,工矿产出提高。荷兰人的控制非常牢固。但这都是表面现象,在这繁华背后是深不可测的危机。
首先是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战争,当地民众利用游击战杀伤了大量的荷兰军队。其实这中情况每天都在上演,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得不一样了。亚齐人用上了火炮和火枪,还打了一次漂亮的反击,并且联合南边的锡亚克人共同反对荷兰。
苏门答腊岛上烽烟四起,而经济上的情况更是让他坐立难安。众所周知,荷兰人的统治重心只有两个,一个是爪哇岛,一个是马鲁古群岛。马鲁古群岛荷兰人已经占了绝对优势,但在爪哇岛上,则是当地民众占多数。而华人占当地商贸的大多数。
原本以为兰芳独立后华人走了不少,荷兰人可以趁虚而入。但之后他们发现还是太天真了,当地的华人抱团起来,组建了一个什么商会,负责爪哇的华人经济。加上华人肯吃苦,当地的经济情况还是没有变,还是由华人掌控。
当然财政官展示的图表触目惊心:伊朗商行控制着六成锡矿出口;当地新月教商人集体抵制荷兰货;在苏门答腊岛上,伊朗资本大量购地。这些无不在说,伊朗正准备进一步侵吞荷属东印度。
最让人细思极恐的还是最近缴获的一些东西:用波斯文编写的《游击战手册》、标有荷兰驻军据点的苏门答腊地图、一封信函,背面盖着德黑兰军械局的印章。
现在板上钉钉了,伊朗正在暗中支持亚齐。这对荷兰来说,是继兰芳丢失后又一个天大的坏消息。如果失去苏门答腊,那后果不堪设想。
军事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墙上并排挂着两幅作战地图:左边越南战场:伊朗军队已形成钳形攻势,海军控制中部海岸线,陆军从柬埔寨方向推进。右边苏门答腊:红色标记显示亚齐游击队活动范围已扩大三倍。
“诸位,“总督敲了敲桌面,“伊朗人同时在打两场战争——一场明攻越南,一场暗助亚齐。“
暴雨拍打着哥特式拱窗,范·德·贝勒总督的金质怀表在橡木桌面上投下颤抖的阴影。十二名高级军官的呼吸在密闭的会议室里凝结成白雾,与雪茄烟雾缠绕在一起,仿佛一张无形的网。
“先生们,“总督突然用怀表敲碎了一个波斯产的水晶烟灰缸,飞溅的碎片在越南作战地图上划出一道裂痕,“这不是两场战争——“他的手指沿着裂痕滑动,从顺化一直划到苏门答腊的密林深处,“而是一把波斯弯刀的两个刃口。“
海军司令范·海茨中将猛地站起身,军刀上的金穗剧烈晃动:“我们在亚齐阵亡了四百名士兵!“他的拳头砸向桌面,震倒了象征荷兰舰队的锡制模型,“必须让德黑兰付出代价!“
“代价?“财政大臣德·弗里斯冷笑一声,将账本甩到桌上。羊皮纸页自动翻到用红墨水标注的一页:“过去三个月,我们从波斯进口的石油有三分之一下落不明。而同期,亚齐游击队突然拥有了用煤油做的炸弹。“
一阵死寂中,情报处长梅耶尔上校默默推过一份文件。这是我们缴获的一份命令:建议苏丹优先攻击荷兰种植园,特别是第17、29号区域.“——这些编号对应的正是荷兰皇室投资的橡胶园坐标。
“看来,伊朗是准备拿下苏门答腊了。而亚齐人和华人就是他的左膀右臂。”
总督的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亚齐人和华人的确是最亲近伊朗的两个族群,看看兰芳的待遇,只需要每年交上一笔钱,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坤甸已经被整合成婆罗洲第一大城,还开垦了土地、扩建了码头,并且开通了从坤甸到泗水的铁路。
兰芳的快速发展让荷兰人看着眼红,如果吞并兰芳,收入至少增加四分之一。但人家现在有伊朗保护,这个心思也就没了。
不过,伊朗和荷兰对于东印度国内的什叶派商人权利还在讨论。荷兰不想让伊朗商人获得更多利益,但伊朗也是要争夺势力范围。加上东南亚还有大量的土邦,因此各国都想瓜分剩下的地方。
暹罗自从战败后,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先有和英国签订的通商条约,后有和法国签订的友好条约。曼谷有一块地方成为了所有国家的公共租界。
西班牙也打算凑个热闹,菲律宾也开始了所谓的现代化进程。由于是唯二能给西班牙创造价值的殖民地,在决定促进经济的时候也没忘了他。马尼拉的各国商人越来越多,但伊朗商人更加青睐南部的棉兰老岛,这里的土地开发程度太低,适合成为另一块殖民地。
各国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势力范围,英国占据新加坡为中心的马来亚南部地区;荷兰占领大部分群岛;伊朗占领部分婆罗洲和中南半岛一部分。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可以不计,目前来看只剩下法国没有任何东南亚殖民地。不过这也正好,少一个竞争对手,他们也就容易点。
荷兰和伊朗关于苏门答腊的紧张度持续上升,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现在就是看谁的力量和盟友多了。
第353章 总统辞职
进入下半年,美国内战基本进入和谈状态。但双方怎么都谈不拢,一个要求独立,一个要求继续在联邦内部。
林肯方面给出的条件是南方可以继续保留奴隶制,并且降低部分产品关税。但南方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独立。
双方都是谈不拢的状态,法国又趁机插一脚。直接要求美国割让目前法国占领的部分,也就是后世包括加利福利亚、内华达、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犹他和科罗拉多六州。这个地方占美国目前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特别是加州,这是西海岸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林肯自然是不同意的,针对法国提出的80亿法郎补偿款也给出解释,说当时双方交易非常公平,怎么过了几十年就要推翻呢?
但法国不干啊,他们这是美国欺诈得来的。以前法国念着和美国的友谊才不追究,现在法国想要了,怎么成出尔反尔了。这叫合理追回所得利益。
还有英国,他也凑个热闹,要求美国赔偿1亿英镑。别问,问就是给1812年战争受害者做个赔偿。
和南方和谈就是北方失败,欧洲各国能撕下美国一块肉就撕下一块。征召过来的军队都派去各个州镇压分离运动,但这样的情况遭到了各国的抗议,这是对自由意志的践踏,要求美国立刻停止这样的政策。
俄国也出来说话了,觉得欧洲各国对美国太苛刻。但就他这一个国家,也没有多大的声音,除非能在战场上找回场子。
“这是趁火打劫,这是无赖!是强盗!”
西沃德将和谈情况汇报给总统,林肯看到后和所有内阁成员一样,都大发雷霆。如果他们签了字,那么有何脸面去见华盛顿等开国元勋。
“这个不行,告诉联盟国的代表,我们愿意在经济上提供2000万资金和3000万的无息贷款,用来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只要能够和谈,欧洲人就阻止不了我们。”
这对南方政府来说已经算很好了,当然这是林肯自认为的。事实上,南方邦联的和谈很大程度上都受欧洲政策影响,不仅是为了棉花能够有自己的市场,也是因为各国在国内的投资也有很多。
在铁路投资上,80%以上的资金来自国外。他们掌控着几乎所有的工业,联盟国向欧洲进口的商品超过了从北方政府购买的东西。可以说,联盟国的经济被国外资本给掌控了。
今年也是举行国会选举的一年,亲国外和维护奴隶制的民主党获得大胜,横扫国会中三分之二的席位。他们也是最想要独立的,因此一个劲的要求和谈中加入独立条款。
“这恐怕不行,我们的财政不能维持这么多的资金流出。就算是去找纽约的银行家借,恐怕也借不了多少。”
财政部长切斯提出异议,除了美国政府一大堆的债务外,纽约州的独立问题已经是尾大不掉。在州议会的坚持下,州长不得不宣布将举行独立公投。同时纽约市内也已经完成独立投票,根据结果显示,77%的投票者赞同独立。市长宣布将建立一个威尼斯式的城邦国家,并且马上得到英国的承认。
这下好了,没了纽约,北方的经济就要没了一大半。接下来可要怎么办啊。
“总统!“通讯官跌跌撞撞冲进来,“里士满发来最后通牒!“南方联盟总统戴维斯亲笔签署的文件上,新增了令人窒息的条款:除了承认南方独立,还需割让肯塔基和密苏里两个蓄奴州。
林肯的钢笔终于落下,却在纸上划出深深的裂痕。他突然发现墨水瓶里反射出自己的倒影——那张脸已经变成开国元勋们画像上,被英国士兵涂黑的耻辱模样。
在宣布独立三天后,纽约证券交易所永久关闭。英国海军陆战队在曼哈顿登陆时,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正用运钞车转移金条。当第一个英国士兵踹开摩根银行大门时,经理人正用颤抖的手,将最后一批债券存根塞进碎纸机——那些都是联邦政府发行的战争国债。
此时英国还要更多,要求西北领地以及新英格兰地区并入加拿大地区。林肯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他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只能尽力解决。
这几天国会里要骂他的议员多的都要限号了,他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家庭里也无法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温暖,他的妻子玛丽一直以彪悍著称。在他还是律师的时候就和他吵架,最终还是以自己认输告终。
尽管他是总统,在家里还是要面对玛丽的攻击。因为小儿子的去世,夫妻关系陷入了冰点。加上面对国会中的攻击,林肯的心也碎了。他不知道自己坚持这么久的政治生涯是为了什么。
当再次遭受国会议员的质问后,林肯做出一个决定,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定:他要辞职。
在新一届内阁会议上,林肯说了这个决定。司法部长的钢笔啪嗒掉在地上。财政部长猛地站起来,膝盖撞翻了咖啡杯。深褐色的液体在《解放宣言》副本上晕开,像极了干涸的血迹。
“总统先生!“战争部长斯坦顿的假发都歪了,“现在联邦正处在——“
“分崩离析的边缘,我知道。“林肯从胸袋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玛丽昨天留下的字条:“你连威利(已故幼子)都保护不了,怎么保护这个国家?“纸条边缘有明显的泪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