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25节

  “该死!“冯·霍恩洛厄咒骂一声,“敲响警钟!所有人准备战斗!“

  警局内顿时乱作一团。警察们匆忙穿上制服,抓起步枪。但还没等他们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革命者已经冲进了警局大楼。

  “为了意大利!“加里波第高喊着,挥舞着一把从美国带来的左轮手枪。他身后的革命者们手持各种武器,从菜刀到猎枪应有尽有。

  激烈的枪战在警局内爆发。革命者们虽然武器简陋,但人数众多,而且士气高昂。警察们虽然训练有素,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守住二楼!“冯·霍恩洛厄大喊着,带领几名警察退守楼梯口。他们用办公桌和文件柜搭建起临时掩体,用步枪向楼下射击。

  加里波第躲在一根柱子后面,子弹打在石柱上,溅起一片片碎石。他看了看手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突然,警局后门传来一声巨响。又一枚炸弹爆炸,炸开了后门。数十名革命者从后门涌入,与正面的革命者形成夹击之势。

  “时机到了!“加里波第高喊着,“为了意大利,冲啊!“

  革命者们士气大振,不顾伤亡地向二楼冲锋。警察们的防线终于崩溃,冯·霍恩洛厄带着几名幸存的警察从窗户跳下,仓皇逃窜。

  天亮时分,意大利三色旗在威尼斯警察局上空飘扬。加里波第站在警局屋顶,望着晨曦中的威尼斯城。意大利统一终会实现。

  消息很快传遍了威尼斯地区。市民们走上街头,欢呼雀跃。更多的革命者从隐藏处现身,加入起义队伍。威尼斯,这座古老的水城,再次燃起了统一的火焰。

第346章 争端

  威尼斯爆发十几万人的大游行,他们宣布成立圣马可共和国,并且寻求加入意大利。民兵开始向奥地利人社区推进。

  威尼斯城内还有两万奥地利人,他们聚集在社区和码头附近。突然发生的暴动,让他们的生命遭受到危险。

  “救命!那些意大利人要过来了,救救我们!”

  伊朗工厂门前,大量的奥地利人正在求救。这里的意大利工人都加入到起义中,所以这里只有奥地利工人和伊朗高管。

  “快让他们进来”

  伊朗高管决定收留这些奥地利人,他们可是依靠奥地利政府赚的钱,自然是不能让政府对他们的观感变差。

  “他们来了!“顶楼传来瞭望员的尖叫。

  来到三楼露台,所有人的眼里闪过一抹刺眼的红——起义者的先锋队正划着刚征用的船,船头绑着从军械库抢来的加农炮。领头的年轻人戴着加里波第式的阔边帽,正用剑尖指向工厂尖顶。

  “进攻,向着奥地利人的堡垒进攻!”

  意大利人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认为能容纳奥地利人的建筑已经不是普通的地方,必须要严重打击。

  他们没有向加里波第报告,就直接用炮轰了伊朗的工厂。围墙被轰出一个大口子,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伊朗人打成一片,厂长连忙发电报给领事馆,让领事来解决问题。

  “意大利人这是要把伊朗给得罪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伊朗领事得到消息赶紧去威尼斯市政厅找加里波第,但被安置在会客厅里就没有下文。让领事大发雷霆。

  这个时候,门打开了,加里波第带着其他人走了过来。他也知道了意大利人干的事,这就是一起突发事件,但对于这个千里之外的国度,加里波第也了解不多。但出现这种事,只能进行和平解决。

  “实在不好意思领事阁下,工厂的事情我也听说了。”

  领事转过身,询问:“道歉?我的工厂被炮击,三名伊朗公民受伤,还有价值十万英镑的波斯地毯被毁——这就是您所谓的'不幸事件'?“

  会客厅里的气氛骤然紧张。加里波第的副官们下意识地摸向佩剑,而领事身后的侍卫则悄悄解开了弯刀的皮扣。

  “我们愿意赔偿所有损失,“加里波第努力保持镇定,“但请您理解,革命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

  “意外?“对方冷笑一声,“您的士兵明知道那是伊朗工厂,却仍然开炮。这让我不得不怀疑,这是否是意大利新政府对待友邦的态度。“

  “哼,你们伊朗已经和奥地利勾结在一起了。自然不会懂得统一的重要性,意大利分裂了一千多年,如今正是他统一的好机会。但你们,还有那些奥地利人却阻碍了这一行动。如今工厂被打,正是意大利人千年的苦闷爆发而出。”

  加里波第身后的副官冲着领事怒吼,这一下子就将房间里的气氛弄的紧张。领事直接把旁边的茶杯给摔了。

  “我不懂?早在你们还是未开化的蛮夷时,第一个大型帝国波斯帝国就诞生了。等你们被蛮族入侵,被奥斯曼消灭,波斯仍然存在。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方式,阿拉伯人都在进行学习。不是阿拉伯人同化了我们,而是我们把阿拉伯人融为一体。

  还有,加里波第先生,你的奋斗历史让人敬佩,但我要说的是,连自己出生的地方都割让给了法国,你算什么英雄!!!”

  “领事阁下,“加里波第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请注意您的言辞。“

  领事冷笑一声:“怎么,我说错了吗?尼斯是您的故乡,听说您得知消息后准备夺回,但现在又放弃了,不知道是为什么。“

  加里波第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那是为了意大利的统一!“

  “统一?“米尔扎也站了起来,“用割让领土换来的统一?真是讽刺。自古以来割让土地的条约不少,但这样的割地方式我倒是第一次见。“

  “你无耻!”

  副官马上一拳打在领事身上,还好侍卫将他拉到一边,不然准得来个外交事件。

  “我无耻,也不想想你们为什么没有完成统一。任人唯亲、见利忘义、勾心斗角,你们能统一就是一个奇迹!”

  这下子谈话也不能谈了,领事打道回府,加里波第则切断了电报线,威尼斯的消息不能传出去。一但传到伊朗,恐怕会引来国外干涉。

  但这么大的事情,维也纳方面早就知道了。赶紧派遣军队前去镇压,并且向普鲁士表示歉意,说自己可能不能加入未来的战争,但会在外交上支持普鲁士。

  威尼斯的暴动愈演愈烈,最终还是传到了德黑兰。沙阿特别重视,因为当地有他的投资。

  “要将雇佣兵团运送过去,而且要快!我们的投资可不能损失。”

  纳赛尔丁是支持奥地利的,当然也为了自己的钱。那些波斯地毯、银器、丝绸,价值数百万里亚尔。如果威尼斯落入起义军手中,损失将难以估量。

  奥地利大使也找到沙阿讨论情况。对于对方愿意派遣军队协助,他感激不尽。

  “太好了。弗朗茨陛下让我转达他的谢意,并承诺会全力保护贵国在威尼斯的利益。“

  纳赛尔丁微微一笑:“那就好。毕竟,我们还有很多共同利益。“

  送走奥地利大使后,纳赛尔丁回到书房。赛义德正在整理一叠文件:“陛下,这是威尼斯工厂的最新账目。如果局势继续恶化,我们的损失可能会超过“

  “不用担心,“纳赛尔丁打断他,“我已经有了计划。“

  目前来看,威尼斯的事情是意大利统一的延续。在这个小小的亚平宁半岛上,还会有很多事情上演,奥地利可能顶不住两面夹击。这个时候他特别需要伊朗,没有盟友的绝境弗朗茨可不想遭受了。

第347章

  “欧美、国内、军队、文化,接下来应该是非洲了。”

  王族资金接下来投入的是东非,包括支持探险队,移民当地建设,最重要的还有从南美移植金鸡纳树,这是生产奎宁的重要原料。

  “沙阿,最近我们在新加坡、马六甲、亚齐等地的店铺传来消息,这四年的利润除去开支和奖金,一共是209万里亚尔。亚齐地区增长的最快。”

  赛义德将账本交给纳赛尔丁,伊朗正在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当地的华人向苏门答腊、兰芳和秦尼斯坦移动,这几个地方对他们的限制最为宽松。

  “亚齐那些人没有说什么?”

  “没有,比起荷兰人,我们才是他们的兄弟。当地皈依的不在少数,甚至有扩散全岛的趋势。”

  苏门答腊的亚齐国对抗荷兰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他们采取游击战对荷兰军队造成重创。而伊朗和荷兰的战争让其他民众看到荷兰人不是高达,这增加了他们反抗的勇气。因此从1859年开始,苏门答腊上针对荷兰的袭击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武器也越来越好,看着是某个国家援助的。

  荷兰人猜到这是伊朗的东西,但又没有证据。只能继续增兵,荷属东印度对荷兰来说就是印度对于英国的存在。去年一年,整个地区为荷兰提供了4500万荷兰盾的收入,这些钱对荷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阿姆斯特丹是不会将这里拱手让人的。

  “荷兰人看着要顶不住了,但他们不会放弃,接下来恐怕是一场血雨腥风。”

  纳赛尔丁的态度很明确,兰芳他要拿着、苏门答腊也要荷兰吐出来。

  “是,还有沙阿,这是日本的贸易情况,今年前几个月一共获得的利润是1100万。”

  “怎么这么多?”

  纳赛尔丁疑惑,但当看到日本的情况后都明白了。这是赶上饥荒了。

  日本关东关西地区连续的暴雨、洪水和台风导致农作物减产。稻瘟病等病虫害进一步加剧了粮食问题。大米价格从1石1两上涨到1石5两,部分地区甚至更高。幕府和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发放救济粮和调节市场来缓解饥荒,但效果有限。

  伊朗商人看到机会,就从越南进口差不多10万吨大米,统统投入日本市场。很快被抢购一空。但粮价还在上涨,还有不少大米正在运送当中,估计利润会更多。

  “继续,既然不能用那个,那就用粮食来控制日本。要让他们一直穷下去,不然,他迟早会和蛆虫一样恶心。”

  纳赛尔丁让当地的商人想办法从日本购买土地,越多越好。日本人对大米的痴迷程度是他们倾销的机会,就目前这个天灾程度,未来几年日本粮价肯定还会涨。这个时候再来点,把日本的钱弄完得。

  井伊直弼遇刺身亡后,幕府继续选了个开国派为老中。日本的情况基本上没有变化,也不算没有变化,比如在西南地区的租界里出现了第一批外资工厂。更多的廉价商品冲击着日本的工商业,在经济欠发达的东北地区,当地则团结在幕府周围,也因此,伊朗在当地的贸易持续扩大。甚至还准备修建一座大型工厂。

  东北地区的仙台藩是当地规模最大,仅次于加贺和萨摩的第三大雄藩。当地矿产资源丰富,领主积极开采矿山,并发展钢铁及养马事业。而这些产业提供的资金,从三井没了后就由伊朗代替。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速,甚至还要压西南地区一头。这让萨摩长州两藩感到危险,他们频繁去觐见天皇,企图用天皇的名义去讨伐幕府。结果这个孝明天皇是支持幕府的,他们两个的努力付之东流。

  “日本,还是要没的,不管是什么,他都太危险了。”

  沙阿还是想要日本没了,他没了对远东都好。这样的炸弹,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情况。

  “你说,要是能够控制日本的粮食市场,当地会不会反抗?”

  “那是自然的沙阿,谁也不愿意花几倍的价钱去购买粮食。更何况是日本,根据我们的人探查,日本人非常喜欢吃大米。其他粮食吃的很少,如果大米减产,那很容易变成饥荒。就像现在这样。”

  纳赛尔丁点了点头,心里有了对日本的新办法。

  威尼斯暴动的消息传遍了伊朗全国,而对意大利这个国家,伊朗民众没有啥好感,更别提在当地有投资的商人了。恨不得马上把意大利人赶出去。

  伊朗外交部向意大利王国表达了抗议,要求对方平息这次起义,不然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对抗。

  而意大利王国呢,他们的心情可以说是非常不好。新上任的首相拉塔齐被称作缺少原则的首相,但这不妨碍他成为新首相。之前他就和加里波第发生过一次冲突,当时加里波第建议攻占被法国人占领的罗马,他起初同意了这次行动,但后来又改变主意并派军队阻止。这样的政府你就别指望能提供支持。

  拉塔齐表示会对伊朗损失做出赔偿,同时勒令加里波第撤出威尼斯,并且说明王国政府不会支持起义军。这直接让威尼斯陷入绝境,奥地利帝国已经派遣10万人的军队前往,威尼斯岌岌可危。

  奥地利采取温和方式拉拢当地的大地主和大商人贵族,对底层民众采取镇压态势。贵族们倒是觉得自己在奥地利生活的更好,商人和地主则害怕起义军的政策会损害他们的财产,于是纷纷站队。在起义后的一个半月,奥地利军队开始进攻威尼斯,第一天就攻入了城内。

  随后的三天,起义军和奥地利军队展开了肉搏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威尼斯被奥地利收复。加里波第带领13名支持者再次流亡。

  在此期间,伊朗损失达到23万里亚尔。还有3人死亡、69人受伤,这些都是和意大利不死不休的根源,弗朗茨陛下也决定加快和伊朗的经济合作,庞大的帝国摇摇欲坠,必须要来点猛药了。

第348章 进程

  威尼斯的事情一度导致伊朗证券交易所中的部分股票暴跌,部分民众损失惨重,还好消息传来又涨上来了,不然非得跳楼几个。

  美国支持的组织也就这点实力了,主要是战争期间资金不足,不过随着双方和谈开始,估计很快就要结束了。

  不过南方邦联将英法普奥墨伊六国也一起拉过来,就是为了给自己壮胆。之前的秘密接触中北方没有一点让步,那就只好拉外援了。而平衡南北双方实力,这是英法共同的意愿,北方政府综合国力要强于南方,自然是压制的对象。

  当然北方也有拉人,比如俄罗斯帝国就被他拉拢过来。两国就是难兄难弟,必要时候也要支持一下才行。

  当然,势力最弱的印第安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但仅仅只是列席旁听,等结果就可以了,在谈判桌上还是没有他们的话语权。

  会议从一开始,南北双方就围绕着法律问题争执不休。私底下秘密接触的事情,都被双方隐藏了起来。

  为了展示诚意,南北双方都停止了军事行动,包括正在进行的军事动员也终止了。不仅是北方面对分离主义问题,南方邦联惊恐的发现,自己唯一的武器棉花正在面临其他国家的挑战。

  各国意识到一种东西由一国掌控对经济的影响太大,因此都开始在各地种植棉花。英国在埃及、印度;法国尝试在阿尔及利亚和西非扩大种植面积;伊朗则在河中还有东非种植。不仅如此,巴西等国也开始扩大种植面积,南方邦联的棉花生产份额正在降低。

  而为了防止失去控制权,尽早结束战争成了唯一的选择。目前影响棉花的因素只有这个。美利坚联盟国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他们的棉花亩产量,通常要比其它地区更高一些。当然亩产量不足,可以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弥补,只不过相应的劳动力投入还是增加了。但是这些都没有问题,只需要结束战争。

  “美国准备和谈,美利坚联盟国邀请我国参加,各位,都谈谈吧。”

首节 上一节 125/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