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11节
他转身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德黑兰的街道上,远处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和工人们的喧闹声。“这些孩子是伊朗的未来,也是我的未来。我会为他们创造一个足够大的帝国。”
第306章 接下来的事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鼓励人口的增加,现在伊朗也是个列强,人口却只有2000万,要知道没有统一的亚平宁半岛还有2500万。所以还是得增加人口。
“接下来要在小学方面进行建设,确保所有孩子都能上学。大学也要适当减免点学费,鼓励一下他们入学。”
阿米尔都一一应下,沙阿说的很容易,但他们这些大臣想的可就多了。不过凭借现在的效率,也不算什么事情,只需要制定政策时好一点。
“我国现在还是需要积蓄实力,人口、经济、军队,这些都是需要积累。特别是经济,英国法国就是以商业为先,这才满世界的找殖民地。”
阿米尔赶紧说道:“沙阿说的是,臣正想给您说一下我国的经济情况。”
纳赛尔丁也想知道伊朗的经济到哪一步了,就让阿米尔赶紧说一下。
“沙阿,去年我国的出口已经突破了5000万里亚尔,比起十年前来看,已经好了很多。
在出口的商品中,煤油就占了一半,然后是地毯、棉布、棉纱这些。加上葡萄汁出口,这些就占了80%。”
从煤油出口情况,纳赛尔丁就知道伊朗未来还得靠着石油翻身。目前伊朗的疆域就是在油田上建了个国,这要是不用,不就糟蹋了?
不过在这之前,巴库的石油足够用了。只有当第二次工业革命来临时,石油的用处才多了起来。其他地方的石油可以暂时不用开采,看看矿产有多少。
“看来,煤油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了。对石油的开发必须要走在世界前方,不能让其他国家夺走。”
阿米尔翻了翻手中的文件,继续说道:“除了煤油之外,我国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根据最新的勘探报告,我们在北部山区发现了大量的铜矿和铁矿,储量相当可观。此外,在南部地区还发现了少量的金矿和银矿。”
“铜矿和铁矿这正是我们发展工业所急需的资源。”他喃喃自语道,“有了这些矿产,我们就可以扩建自己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
阿米尔点头附和:“是的,沙阿。我们已经开始规划在北部山区建立几个大型矿场。同时,我们也在考虑在附近建立冶炼厂,以减少运输成本。”
重工业一般都是费钱的,往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而这些都要从财政部中划拨。
我们的收入也增长的很快,但支出增长的更快,目前能维持平衡,财政部的官员居功甚伟。只需要明年将我们的债务还清就可以了。
这应该是财政部最自豪的,谁都不想背一身债务,国家也是。
纳赛尔丁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赞许地说道:“你们做得很好。保持财政平衡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保守,适度的投资是必要的。”
阿米尔恭敬地回应:“我们一直在谨慎地平衡收支,同时也在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比如,我们正在考虑对一些奢侈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这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保护我们的本土产业。”
纳赛尔丁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要注意,不能把民众压榨的太狠,必要的时候还是发国债吧,让他们也赚点钱。”
和那种穷鬼帝国不同,纳赛尔丁起码要伊朗民众生活好点。不能让上层把利益都占了,民众也要享受到好处。
“是沙阿,我们会制定一个发行国债的计划。现在经济发展良好,相信会有很多民众购买。”
经济报告中伊朗的发展势头很猛,根据他们的估算,经济增长应该仅次于美国。而且不仅是工业,就连黄金也是稳步增长。
伊朗的黄金公司都是国营,他们挖到的黄金都由政府收购。而且也不知道他们走了什么好运,发现了好几处金矿。黄金产量仅次于美洲和俄国。而黄金也是国家信用扩张的基础,因此可以适当的增发货币,促进经济。
纳赛尔丁继续说道:“我们不仅要让民众赚到钱,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进步和繁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支持我们的改革和发展。”
阿米尔赞同:“我们已经在计划一些惠民政策,比如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减免部分地方的税收。相信这些会很快见效。臣这就准备公布政策。”
阿米尔退了下去,他要去制定新的经济政策。临走时他和赛义德碰了面,在大维齐尔的脑海中,估计是来汇报沙阿赚了多少钱。
“沙阿,我们在奥地利的投资超过200万,主要集中在威尼斯和匈牙利。预计能有10万的每年收入,并且会随着时间增加。”
纳赛尔丁点头,王族财政和国家财政分开后好处就展现出来了。在国债到期后,纳赛尔丁就把资金投入对外投资中,主要是美国和欧洲。谁让这两个地方利益最多。
“还有一件事,美国民主党发生分裂,南北方准备各自选择自己的候选人来参加选举。
这是我们在美国的人讨论出的候选人清单,请您看一下。”
纳赛尔丁接过文件,里面的人的确是个个人才。最有可能的是约翰.布雷肯里奇,他是现任副总统;然后是一个叫道格拉斯的北方民主党人。这样分裂投票,他们肯定会输,然后便宜共和党人。
“看来美国马上要陷入动荡了,我们在当地的投资没有问题吧?”
“请沙阿放心,没有问题。”
王族持有的美国股票超过1000万英镑,如果失去,这对他们的损失也很大。现在就等结果出炉就行。
“对了,给未来的两西西里国王打招呼了吗?”纳赛尔丁询问。
“已经和他交谈过了,他已经同意将西西里的硫矿交给金狮公司。只需要我们支援他武器和资金就行。”
堂堂的哈布斯堡出身,结果要伊朗出钱出武器。没有办法,谁让奥地利穷呢,给点军队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至于其他的,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第307章 意大利的联动
马克西米利安已经带着4000名奥地利士兵开始了他的王位之旅,他们在库佩洛登陆。并迅速占领周围的大片地区。加里波第也在占领西西里后向那不勒斯前进,谁先打入首都,谁就能占主动权。
那不勒斯的保皇派联合发布公告,承认马克西米利安的国王位置。而民众也在保皇和革命两派中站队,就看谁能给他们好处。
那不勒斯的民众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一些人支持马克西米利安,认为他的改革能带来稳定和繁荣;另一些人则支持加里波第,相信革命才能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街头巷尾,两派的支持者经常发生冲突,甚至爆发了小规模的械斗。
马克西米利安自然知道这个,在登陆后就亲自写了一份自己的施政纲领。宣布将简化税制、鼓励工业,并且要为农民获得利益。
马克西米利安的施政纲领在那不勒斯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承诺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农民们开始窃窃私语,工人们也在街头巷尾讨论着这位来自奥地利的“救世主”。就连那些原本对保皇派心存疑虑的中产阶级,也开始动摇。
地主贵族也准备付出点什么,连俄国都改革了,他们再不变恐怕就要步路易十六后尘了。
与此同时,加里波第的红衫军正在向北推进。他们的队伍像一股红色的洪流,席卷沿途的村庄和城镇。加里波第站在马车上,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声喊道:“为了意大利的统一!为了人民的自由!”
他的声音像一把火,点燃了无数人的热情。农民们纷纷加入他的队伍,工人们也放下工具,拿起武器。红衫军的规模迅速扩大,但他们的补给却越来越紧张。
不仅是在这里,在国际上对于这次战争,奥地利和法兰西两个冤家再次掐起来。两国都试图通过战争、联盟和外交手段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削弱对方。特别是拿破仑三世上位后,对于奥地利来说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这次弗朗茨是铁了心的要把弟弟推上王位,因此在威尼斯已经集结了超过三万的军队,其中大部分是在波西米亚招募的。看来这地方的忠诚度已经被提上来不少。
对于匈牙利,弗朗茨也是准备暴力破拆。他表示可能会将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从匈牙利独立出来,这激怒了匈牙利人,民族情绪迅速升温。一些激进分子甚至开始组织武装起义,试图推翻奥地利的统治。
弗朗茨还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孤立法国,拉拢英国和普鲁士。弗朗茨派使者前往伦敦和柏林,承诺在经济和德意志问题上和他们合作,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拿破仑三世虽然表面上保持中立,但暗中却向加里波第提供了武器和资金支持。他希望加里波第能够拖住奥地利,为法国在意大利的利益争取时间。
普鲁士虽然表面上支持奥地利,但暗中却在等待机会。他们认为,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将消耗其国力,为普鲁士创造机会。
马克西米利安的王位之争不仅点燃了意大利的战火,也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激烈博弈。奥地利和法国的矛盾再次升级,法国找到西班牙的支持,而奥地利从德意志邦联中的成员寻找声援。谁都不想让对方获得利益,更何况是冤家。
亚平宁半岛历来是法国和奥地利争夺的势力范围,从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到现在,一直都没变。19世纪以来,阿尔卑斯战争有三次冲突,是在 1805年、1809年以及 1859年发生的。这几场战争在某种程度上让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对法国、奥地利帝国还有意大利等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法国借这场战争让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更稳固了。在拿破仑那个时代,法国的扩张态势得以加强,还经由战争拿下了更多的地盘,扩大了势力范围。奥地利帝国于阿尔卑斯战争里的失利,让它在欧洲的地位与影响力变弱了。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重新恢复威望可是一件难事。但弗朗茨有了支持后,也不怕了,只要好友的支持一直都在,加上他的建议,奥地利肯定能转危为安。
“陛下,自从我们宣布要重新设立特兰西瓦尼亚公国后,匈牙利的暴动更多了。”
罗腾洛文伯爵向弗朗茨说着匈牙利的情况,匈牙利人肯定不会放弃到手的土地。不过当地的罗马尼亚人非常欢迎这个,因为特兰西瓦尼亚建立后,罗马尼亚人就在当地占多数,他们可以凭借人数优势来打压匈牙利人。
弗朗茨的指尖敲打着桌沿,节奏像战鼓般压迫人心。他脑袋里还记得纳赛尔丁给自己的忠告:“暴民需要绞架,而其他人需要糖果,”他突然停下动作,“告诉安德拉希伯爵,如果他愿意配合特兰西瓦尼亚自治,他的家族可以获得蒂萨河以西的庄园。”
弗朗茨秘密授权特兰西瓦尼亚组建罗马尼亚步枪团,由奥地利军官训练。同时决定将匈牙利的货币福林和奥地利的泰勒脱钩,同时开放特兰西瓦尼亚使用银盾结算。克拉科夫银行家们像嗅到血腥的鲨鱼,连夜将匈牙利国债抛售一空。
虽然匈牙利人为奥地利付出了许多,但他需要的是可以为帝国付出的匈牙利,而不是只知道一味索取的匈牙利。战争没有让他们醒悟,那就再来一次。
不仅是波西米亚和罗马尼亚,克罗地亚也提上了日程。给予他们一部分权利,就会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这样子哈布斯堡才能在帝国位置上坐稳。
“另外,不管什么报纸,都给我写匈牙利人打算和撒丁勾结,毁灭奥地利。日夜不停的给我写,一刻都不能停下。”
弗朗茨也是意识到舆论的作用,为了掌控舆论,政府创办了奥地利日报。开始向全国发行报纸。
第308章 动摇
虽然加里波第已经尽快行进,但还是比不过得到大部分贵族支持的马克西米利安,对方已经到达了那不勒斯。
马克西米利安在那不勒斯举行了盛大的加冕仪式,保皇派贵族们纷纷宣誓效忠。
而保皇派这个时候也不管什么了,直接团结在新国王的身边。而加里波第遇到了不少困难,更雪上加霜的是,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伯爵送信说看他太辛苦,希望他去米兰度假。
信中是加富尔伯爵那熟悉的优雅笔迹,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亲爱的加里波第,您的英勇令人钦佩,但战争并非唯一的道路。米兰的温泉或许能让您放松身心,重新思考意大利的未来。”
“去米兰度假?”加里波第冷笑一声,将信揉成一团。“他这是要我放弃战斗,让马克西米利安坐稳王位吗?”
也不算放弃,主要是南部地区一开始就没在他的统一范围内。他的最大目标就是整个意大利北部。
加富尔伯爵并不希望加里波第继续推进革命。他担心红衫军的激进行动会激怒奥地利,破坏撒丁王国通过外交手段统一意大利的计划。在他看来,能拿到伦巴第已经很好了,至于威尼斯,等其他时候吧。
加里波第的副官们对撒丁王国的提议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应该接受加富尔的建议,暂时撤退以保存实力;另一些人则坚持继续战斗,直到攻占那不勒斯。
“如果我们现在撤退,马克西米利安就会彻底控制那不勒斯,革命的火种将被扑灭!”一名年轻的军官激动地说道。
尽管红衫军处境艰难,但沿途的农民和工人依然在暗中支持他们。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为红衫军提供食物和情报。如果撤退,那也对不起他们。
不过,加里波第和加富尔的想法从来不是他们能够执行的。奥地利已经放出话来,他们会拼尽一切,哪怕死也要拉几个人陪葬。
都说愣的怕不要命的,哪怕是法国也得掂量下奥地利的情况。拿破仑三世告诉撒丁特使,这次法国不会帮助他们,因为加里波第南征没有告诉他。
加里波第没有理会加富尔的“好意”。他决定放手一搏。他亲自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潜入那不勒斯城郊。他们的目标是奥地利军队的军火库。
行动异常顺利,直到最后一刻——一名奥地利哨兵在临死前拉响了警报。爆炸声震动了整座城市,火光冲天而起。
爆炸声惊醒了那不勒斯的民众。许多人走出家门,看到红衫军的旗帜在火光中飘扬。
“加里波第来了!”有人高喊。很快,街头巷尾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一些年轻人拿起家中的农具和刀具,加入了红衫军的队伍。
奥地利指挥官下令全城戒严,任何可疑人格杀勿论。街道上,士兵们像疯狗一样四处击杀红衫军和他们的支持者。鲜血染红了那不勒斯的石板路。
他们在那不勒斯坚持了一天一夜,最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但这也给马克西米利安敲响了警钟,西西里的统治不是看着这么稳固,他必须要进行改革。
——————————
纳赛尔丁沙阿站在德黑兰王宫的阳台上,手中捏着弟弟阿巴斯的来信。信纸上的字迹略显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他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投向远方,仿佛能穿过波斯高原,看到遥远的婆罗洲。
“亲爱的哥哥,最近可好。我在砂拉越遇到了点困难,希望您能帮我一下。”信中写道,“现在的情况已经超出我的预料,英国人、荷兰人,甚至当地的部落都在阻挠我的计划。我需要您的支持,无论是资金、武器,还是外交上的帮助。”
自从成为当地的君主后,他就一直想要将势力扩张到整个婆罗洲北部。但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对婆罗洲的资源垂涎已久,尤其是砂拉越的橡胶和锡矿。他们通过支持当地的部落和文莱,试图削弱阿巴斯的统治。
而文莱苏丹也怕自己失去统治,因此也不断找他的麻烦。想着让他自己离开。
但阿巴斯怎么会认输,利用当地生产的黄金和其他物产出口到伊朗,换取了可以维持政府的资金。并且开始组建军队。
伊朗舰队也从中保护砂拉越发展,但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还得灭了文莱。
“现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坤甸分兵去支援。另外还要和英国进行讨论,以免两国关系恶化。”
阿卜杜拉站在纳赛尔丁后面说着情况,整个砂拉越人口不过三十几万人,要是文莱发动进攻,还不知道有什么后果。
“你说,这几年伊朗是不是有点穷兵黩武了。以往三年不打战争就是挺好的,现在几乎每年都要打。
财政大臣一个劲的说不要打,因为国库没钱。但英国和法国每年都在找殖民地,普鲁士也在策划下一场战争。他们丝毫不在意钱,只要发动战争,一切就都有了。”
阿卜杜拉马上安慰纳赛尔丁,“沙阿,英法这些国家都是靠发行债券来维持财政,他们和缅甸远东的战争就差点让他们破产,所以在和谈时让对方赔款来弥补。普鲁士则是将大部分财政用到军事上,几十年前,他们的腓特烈国王就是用最大的预算来弄出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军队。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