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12节
其实我国需要的就是发展,因为我国的国力还没有到英法俄那样随意使用的地步。不管是人口还是工业,都需要进一步的积累。沙阿不用太过忧虑。”
这话让纳赛尔丁好多了,他差点忘了自己要发育经营类的游戏挺好的。能在游戏里花二十几年时间建成一个小镇,那也能花时间把伊朗建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你说的对,是我太杞人忧天了。”纳赛尔丁揉揉眼睛,他这样子有点像那些摁加速键的玩家,想着五年十年快点过去,但这是现实。
第309章 后宫子女
“说起来,叔叔你有九个孩子吧?”纳赛尔丁突然询问。
“是的沙阿”阿卜杜拉回答。
“嗯,有孩子是好事,你的财富和名誉都有人继承。就像我,已经有了孩子,还有些人认为不够多,非得像爷爷那样才行。”
纳赛尔丁这几年虽然说注重国事,也不算疏忽后宫。不能说没有后宫就真的没有。
不过,比起他那些先祖和前面王朝的各位万王之王,纳赛尔丁的后宫可以说是最小的。三位妻子,六个孩子。四子二女。
在波斯传统中,后宫不仅是君主的私人领域,更是权力和威望的象征。庞大的后宫意味着强大的生育能力和统治合法性。
纳赛尔丁的爷爷法塔赫-阿里沙阿有超过100个孩子,庞大的家族网络曾是王朝稳定的重要支柱。而纳赛尔丁只有三位妻子和六个孩子,这在波斯宫廷中显得格外“寒酸”。
这样的“精简”后宫引发了贵族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对传统的背离。而且四个儿子中,只有长子穆拉德被明确立为储君。其他孩子的未来尚不明确,这引发了宫廷内部的猜测和争斗。
纳赛尔丁的四个儿子,长子穆拉德,次子阿巴斯,三子穆罕默德,四子阿里。其中穆拉德和阿巴斯只差两岁,因此有些人开始暗中支持阿巴斯,企图夺取继承人的位置。
穆拉德接受的是严格的宫廷教育,精通波斯文学、伊斯兰教法和军事战略。另外还有来自普鲁士和英国的老师教授他学习现代政治和外交。
不过他的欧洲化教育引发了保守派贵族的不满,他们认为他“过于西化”,可能背离波斯传统。转而支持次子阿巴斯。
阿巴斯的母亲来自沙马里部落,对军事和武器有浓厚的兴趣。一些保守派贵族支持阿巴斯,认为他更能维护传统和宗教价值观。而自古以来,继承人之争一直都是让国力衰退的重要原因。
“你说说,我的孩子们还没有长大,那些人就急不可耐的站队了。这要是成年了,怕不是要闹起来了。”
阿卜杜拉赶紧上前,说道:“沙阿,各位王子的年纪还小。大臣们自然想要站队来获取利益。如果只是他们的话臣不担心,但就怕有外国支持。”
这句话说到纳赛尔丁心里,外国势力。英国、法国、俄国,甚至奥斯曼都有可能。他们对伊朗都有想法,自然对
“几百年前,奥斯曼一直用的继承法就是让王子相互残杀,最后只剩下一个人就是下一任统治者。”纳赛尔丁缓缓说着。
在那个时期,奥斯曼帝国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版本的“王位争夺战”,王子们为了争夺苏丹的宝座而互相厮杀,或者是那些不愿服输的王子们对新任苏丹进行反击。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新任苏丹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比如提升了他的执政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的军事技能等。毕竟如果能力稍微不足的话,随时都有可能被取代。
在这种内部斗争的影响下,奥斯曼帝国陷入了严重的混乱。每当政权更替时,都会伴随着惨烈的冲突。
“你说说,对于其他王子,该怎么办?”
压力给到了阿卜杜拉,对于君主,继承权问题让他头疼。而对于大臣,这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谁知道一不小心就全家消消乐了。
不过阿卜杜拉还真有办法,外交部的资料救了他一命。
“沙阿,臣听说在南美和桑给巴尔有动乱,我国在当地的统治不太稳固,不如让各位王子镇守当地,来维持我国的权威。”
这倒是个主意,纳赛尔丁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目前我国在世界各地都有扩张的态势,虽然势头强劲,但后劲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威望不能让当地民众臣服。不如让各位王子镇守当地,可以维护沙阿的权威,并且巩固我国的势力范围。
如果可以让阿巴斯王子去东非,说不定可以镇住那些桑给巴尔人。”
纳赛尔丁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我看阿巴斯可以去历练下。如果穆罕默德再大点,可以把他派到南美洲。”
和两个哥哥比,穆罕默德就显得文静多了,不过也过于文静了。他对政治军事没啥兴趣,但热衷于宗教。每次做礼拜他都是第一个到达的人,已经成为阿亚图拉的巴孛很喜欢他,经常给他讲授神学知识。这样下去,他估计会成为一位神学家。
“我打算让穆拉德代表我去赫拉特看看,那地方虽然还在我国的版图上,其实已经是貌合神离,也不知道达乌德是怎么想出办法来躲过大搜查的。”
达乌德就是赫拉特世袭的总督,虽然说这地方还在伊朗版图中,但当地的总督还是世袭罔替。
纳赛尔丁一年前来过赫拉特一次,达乌德总督的“忠诚”表演堪称完美——他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沙阿,沿途铺满波斯地毯,民众高呼“沙阿万岁”。但纳赛尔丁注意到,那些欢呼的农民衣不蔽体,眼中却无一丝温度。更可疑的是,赫拉特的税收账簿整齐得过分,连一袋小麦的损耗都记录在案,与当地凋敝的市集形成刺眼对比。
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有猫腻,根据情报,达乌德以“朝圣税”名义抽取佣金,再用这些钱贿赂中央官员。而且一些苏菲派长老公开宣称:“赫拉特的星空比德黑兰更接近真主。”这些长老与达乌德关系密切,经常在清真寺的布道中宣扬这种思想。
更危险的是,他还与暗中英国和俄国秘密接触,试图通过外部势力的支持,将赫拉特从伊朗分裂出去。如果成功,那对伊朗的东北地区会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
纳赛尔丁决定让穆拉德去查看一下,如果能抓住他就更好了。而一旦控制赫拉特,伊朗就可以延伸到坎大哈和喀布尔,进而掌控兴都库什山脉唯一的出入口——白沙瓦。这将为波斯提供一条重要的贸易和军事通道,增强其在南亚和中亚的影响力。
第310章 王子的任务
后宫和前朝一直都是有联通的,因此纳赛尔丁的想法很快传到皇后法蒂玛这里。
自己的儿子要去赫拉特,这应该算是高兴的事情。这说明儿子开始处理政事,为继位打下基础。但她总感觉会出什么事情。
比起另外两个妃嫔,法蒂玛出身也不算多高。她来自阿巴丹地区的豪族,在沙阿进行的部落改制后第一个宣布跟随。为了奖励他们的忠诚,沙阿也是授予他们不少贵族爵位,并且有些人还进行重用。比如法蒂玛的弟弟侯赛因就是新上任的马斯喀特高官。
同时他们也是转型最快的部族,开始在工商业和教育行业发力。同时也是留学最多的部族,已经有30人前往普鲁士学习军事和工业。等他们回来,会直接成为伊朗军官。
此时伊朗的后宫也不像过去那么严格,因此后宫可以和娘家建立更多的联系。法蒂玛收到了不少礼物,来自法兰西的香水,远东的首饰,波斯湾的珍珠等。而为了让家族维持权势,支持穆拉德就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方法。
赫拉特的任务对穆拉德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风险。达乌德总督的狡猾和赫拉特的复杂局势,让她无法完全放心。她秘密密联系了家族长老,请求他们派出一批忠诚的战士和留学生,随穆拉德前往赫拉特。她能够为儿子做的,也就这些了。
纳赛尔丁很快就宣布了这个消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为了锻炼继承人而做的事情。只不过因为时代的潮流,让这原本的平常事物变得暗流涌动。毕竟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继位的是谁。
在穆拉德启程前,法蒂玛将他召入后宫,亲手为他戴上一条护身符。“这是我从库姆带回的,希望保佑你平安归来。”她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父亲纳赛尔丁亲自为穆拉德送行,赐予他一把镶嵌宝石的舍施尔弯刀,象征王权的传承。穆拉德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哪怕前方是深渊,也要闯过去。
赫拉特仍然是那个样子,作为中亚与西南亚、南亚交流的重要枢纽,赫拉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他仍是伊朗唯一一个世袭罔替的地区,这不由得让人疑惑。
达乌德在自己的城堡中是宴会不断,在他看来,保证君主的,留足上面的,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而且普通的征税已经满足不了他了,正好,赫拉特的地理位置可以打开另一个赚钱渠道——走私。
达乌德利用赫拉特的地理优势,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走私网络。从波斯的丝绸到阿富汗的宝石,几乎所有能赚钱的商品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通过贿赂边境官员和军队将领,确保走私路线畅通无阻。
在赫拉特城地下三十尺,达乌德建造了波斯最庞大的走私枢纽:阿富汗青金石在此被切割打磨,混入合法商队的货物清单;金库存放着成堆的各国货币,墙角波斯猫的项圈镶嵌着英国女王头像金币。
他还通过贿赂中央官员,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几个重要官员都曾收到他的“礼物”。
但只是这样达乌德还有可能保住自己的财产,但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和外国人打上交道。
俄国人和英国人先后找到他,说是有生意往来。一开始只是购买物品,然后他们劝说自己脱离伊朗独立。
人一旦吃饱了自然就会想点不切实际的,独立是这么容易的吗?在达乌德看来,就是这么容易。自己是赫拉特的最高行政长官,有地方权力。而且自己也有钱,可以拉拢周围的官员,到时候一呼百应,绝对能成功。再然后,就是东征西讨,称霸天下了。
英国为了表示自己的支持,让早就投靠自己的附庸坎大哈送来一批军火。还说如果可以,英国愿意为他提供外交支持。
有了英国的承诺,达乌德还真在暗中积蓄力量。在纳赛尔丁视察赫拉特时,他就想着发动兵变杀死沙阿,这样伊朗必定大乱,自己再趁机起来,肯定能行。但当他看到那些伊朗军队后,又觉得自己兵力太少,所以没有行动。
但是现在不同了,自己有英国人和俄国人的支持,伊朗就算再厉害,也不会冒着巨大风险得罪两个世界强国。而且这次到来的不是沙阿,而是沙阿的儿子,这不就是给自己送人质呢。
不过,在他们为自己的计划沾沾自喜时,有一个国家被忽视了,那就是喀布尔酋长国。首领奥马尔.穆罕默德.拉塞姆感觉很慌,英国人和俄国人企图占领整个阿富汗地区,而自己没有任何支援。凭借地理优势只能阻挡他们一时,而要想彻底摆脱困境,只有一条路可走:投靠伊朗。
“首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他们已经前往赫拉特。准备和伊朗进行接触。”
“让他们小心点,赫拉特到处都是达乌德的人,这个时候谁都不可信,只能等穆拉德王子来才行。
另外,守住白沙瓦,如果英国人来了就马上汇报。”
拉塞姆尽最大力量指挥,在大国争霸的世界里,小国要么左右摇摆,要么彻底站队。坎大哈属于后一种,投靠英国人后吃的多香。
但喀布尔也只能选择后一种,左右摇摆可以,但如何在三个国家中左右摇摆就成了难题。而且英国人对他们这些教徒也是痛下杀手,他们大力提拔锡克教,原本属于他们的地盘都被锡克教和印度教占满了。而喀布尔担心下一个就是自己,而伊朗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安拉!请保佑您的信徒。我们为您守住了白沙瓦,但还有不少人生活在异教徒的统治下,请您保佑伊朗,保佑他们能够成功。我会献上土地来作为报酬。”
拉塞姆也只能采用这种方式寻求心理安慰,英国人和自己的代差太大,只有伊朗才能抗衡。要是真能成功,哪怕只是做一个没有实权的贵族也行了。
第311章 事态升级
穆拉德在路上将赫拉特的情况了解清楚,这是由地方豪强、走私贸易、勾结外国独立为一体的体系。估计赫拉特从上到下没有一个干净的。
“殿下,这达乌德在赫拉特经营的是水泄不通。如果我们想要找到他的犯罪证据,恐怕会很难。”
“就算难也必须要做,舅舅。”穆拉德对跟随而来的舅舅夏巴兹说道。“这是父亲给我的考验,他既然在去年没有直接把他抓起来,就是想看看我能不能处理事情。伊朗需要一个果断的君主,就像阿巴斯大帝那样。”
穆拉德的教育,以阿巴斯大帝和居鲁士大帝为榜样,前者让伊朗恢复国力,后者则包容开放,他们都通过武力征服来扩大疆域。而穆拉德也以他们为榜样,所谓恩威并举,让伊朗强盛。
同时他还了解到欧洲的历史,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都因为君主的开明而强盛,也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富强。他也要拿出自己的能力,让父亲和民众知道他可以胜任任何工作。
来到赫拉特城外,达乌德带领官员已经等候多时,见到王子殿下,所有人马上毕恭毕敬,奏乐迎接。
“见过王子殿下。”
“达乌德大人,辛苦了。”穆拉德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达乌德躬身行礼,脸上堆满笑容,“殿下远道而来,是我们赫拉特的荣幸。我们已经为您准备了接风宴,还请殿下赏光。”
穆拉德看了一眼身旁的夏巴兹,舅舅微微点头,示意他小心行事。穆拉德心中明白,达乌德的殷勤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算计。
“达乌德大人的盛情,我自然不会推辞。”穆拉德淡淡说道,“不过,我此次前来,是为了了解赫拉特的情况,还望大人多多配合。”
达乌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但很快恢复了笑容,“殿下放心,赫拉特一切安好,百姓安居乐业,商路畅通无阻。殿下若有任何疑问,我定当知无不言。”
接风宴上,达乌德安排了丰盛的酒菜,席间歌舞升平,气氛热烈。然而,穆拉德却始终保持着冷静,他仔细观察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
这次来的都是当地的官员和富商,他们对王子殿下都是毕恭毕敬的。没有半点怨言。而且当地的军官也说达乌德是个好人,这估计是被腐蚀的太深了。
宴会结束后,穆拉德回到住处,夏巴兹立刻跟了进来。
“殿下,达乌德的表现太过殷勤,恐怕其中有诈。”夏巴兹低声说道。
穆拉德点头,“我也感觉到了。不过,这正是我们的机会。他越是想要掩盖,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在抵达赫拉特之后,穆拉德表面上看起来就和以前那些人没什么两样,先是在当地呆了两天见了见地方官员,然后就是,热热闹闹地折腾了小半个月才安静下来。
谁都想和见到王子殿下,而穆拉德也是来者不拒。天天在下榻处会见各种人,这让达乌德的人觉得王子是不是旅游来的?
但谁都没想到,表面上穆拉德如同一个好好先生,凡是对于每个来访官员都笑容相待,甚至连地方士绅和一些商人来访同样和颜悦色。可是实际上,他一直暗中调查着当地的情况,除了首要的赫拉特外,对于其他各处的情况也在私下收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赫拉特的真实情况就如同拨开迷雾一般逐渐地展现在了他们面前,当真实的一面最终显露后,穆拉德忍不住愤怒了。
“真是大胆,当初怎么没有砍下他的头。”他的心头一团火不断燃烧着,甚至有些压不住。
的确,调查结果让穆拉德震惊不已,相比之下,之前所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当这座冰山逐渐显露出来后,其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赫拉特所在的地区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地理位置重要,百年来遭受不少势力争夺,直到伊朗夺取后安定下来。
随着伊朗贸易的发展以及达乌德的推动,赫拉特的走私愈发严重。一些商人也加入到这场走私中来,不仅让伊朗损失大量税收,还官商勾结,共同压榨当地民众。再加上一些失意者摇身一变把脑筋打到了掠夺他人财物的主意上,在边境地区做起了没本钱的买卖。
这些人用钱财收买了地方官员为其背书,私下里专门对一些中小商人下手,可以说无恶不作。而且还胆大包天,对于察觉到此事,并且准备着手处置和上报的官员,他们能拉拢则拉拢,许多官员被其用金币拖下了水从而同流合污,而另外一些官员在拉拢不成的情况下居然痛下黑手。最离谱的则是去年上任的赫拉特地区军官竟然喝醉酒掉入护城河死亡。
“殿下,还有一个人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情报。但他不是本地人,是从喀布尔来的。”
夏巴兹的话让穆拉德警觉,喀布尔的人来肯定有什么情况。
“他在哪?”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