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41节

  而在满足第一个要求之后,还得要有明确的变法、外交,或者治国成就,使得国家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或者鼎盛时期,这就更加是难上加难了。

  至少这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文臣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不过,也正是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文臣都难以做到,反而更加突显了能够入选文庙,受到秦国世代香火祭祀的文臣的含金量!

  否则,如果随随便便什么文臣都能够进入文庙的话,那么他们反而对文庙没有什么兴趣了。

  想到这里,一众文臣也是双眸羡慕、火热地看着文庙中受“秦王嬴政”与秦国上下祭祀的十六位治国名臣。

  并且幻想着日后自己的雕像,如果在文庙里面的话会是什么模样。

  天幕上的“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还有一众文武百官在祭祀完文庙之后,也是接着去祭祀武庙。

  有了之前文庙之中的周公旦碑像的存在,这次一众文武百官对于武庙里面的姜尚碑像的存在一事淡定了许多。

  但是,在看到“司马错”和“蒙骜”两人也入选武庙之后,除了武成侯王翦、通武侯王贲之外,其他武将就有些难以冷静了。

  因为在其他武将看来,“司马错”和“蒙骜”虽然也堪称名将,但是与同样入选武庙的“武安君白起”相比来说,那就差的有些远了。

  “司马错”和“蒙骜”都可以入选武庙的话,那么他们努努力是不是日后也可以入选武庙?

  毕竟他们感觉如果论及行兵打仗的能力的话,自己等人虽然远不如“武安君白起”,但是赶上“司马错”和“蒙骜”似乎不算太过困难。

  想到这里,其他一众武将一个个皆是摩拳擦掌起来,甚至恨不得现在就率军出征,为秦国打下大大的疆土。

  好让自己日后能够进入武庙,受秦国世世代代的香火祭祀与万民敬仰。

  而与跃跃欲试的其他武将相比,蒙恬、蒙毅两兄弟则是一脸感激地看着站在最前面的始皇帝。

  因为他们也清楚自己大父“蒙骜”能够入选武庙,多多少少也有天幕上的“秦王”特别恩泽的缘故。

  否则,如果单凭战绩而论的话,他们大父“蒙骜”的战绩与其他经武名将相比起来,其实多多少少也还是有些逊色的。

  “秦王”如此厚待他们蒙家,那么他们蒙家也只有以死报之了尸。。(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第549章悲喜各不相同的诸子百家博士【求订阅,求全订】

  天幕上的“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还有一众文武百官在祭祀完武庙之后,也是接着去祭祀天下一统广场三庙之中的最后一庙

  诸子百家庙。

  看到这一幕,一众诸子百家博士也是齐齐精神一震,眼神纷纷从诸子百家庙中的一众先贤碑像身上扫过,想要看看里面有没有自家学派先贤的碑像。

  李斯先是数了一下他们法家先贤的碑像,而后微微点了点头。

  不错,他们法家先有一共有五座碑像。

  对比起隔壁儒家先贤碑像的数量,还是他们法家要更胜一筹。

  而后,李斯再逐一仔细打量他们法家先贤的碑像,想要看看都有哪些法家先贤能够入选其中。

  接着便看到法家商鞅的碑像,对此,李斯也是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毕竟商鞅乃是秦国昔日变法的主导者,制定了“军功爵制度”,使得秦国变成虎狼之国,并为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同时,商鞅更是法家之中变法之法一派的代表人物。

  所以商鞅入选诸子百家庙中的法家诸子行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如果连商鞅都进不了诸子百家庙的话,那么肯定不是商鞅有问题,而是诸子百家庙有问题!

  接着便看到法家李悝、法家申不害、法家慎到三人的碑像,李斯依然是认可地点了点头。

  毕竟法家李悝制定了法家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并且推行“尽地力之教”,为魏国变法先驱,开创法典编纂传统。

  可以说,李悝也是代“九八七”表着法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代表人物。

  故而李悝入选诸子百家庙中的法家诸子行列,也没有什么可质疑的地方。

  而法家申不害,则是法家内部派系里面“术治”一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昔日韩国变法的核心,也曾使得韩国短暂强盛起来。

  “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故而申不害入选诸子百家庙中的法家诸子行列,也是令人心悦诚服的。

  还有法家慎到,也是法家内部派系里面“势治”一派的代表人物,论述了君主与国家的关系,指出君主仅仅是国家职能的执行者,是法的工具。

  同时,把国家职能规范化,使治理国家的方法由神秘转向公开,可以说开了治理国家新的方式。

  故而慎到入选诸子百家庙中的法家诸子行列,同样没什么问题。

  之后,在看到法家诸子行列里面的第五个人物碑像时,李斯的脸色也是变得复杂起来。

  又或者说,在看到一众法家诸子的人物雕像之前,他心中就已经隐隐有所预感会有这么一个雕像了。

  毕竟,诸子百家庙中的法家诸子行列里面,既然有代表着法家“法、术、势”三派的诸子人物雕像。

  那么又怎么可能会没有他那集法家之大成,提出“法、术、势结合”,主张“君主专制”,将法家理论体系化的师弟韩非呢!

  甚至可以说,如果诸子百家庙的法家诸子行列里面没有他师弟韩非的话,那么这不是他师弟韩非有问题,而是诸子百家有问题!

  想到这里,李斯也是微微闭上双眸,幽幽轻叹口气。

  对于当年狱中鸠杀韩非一事,他有私心吗?

  有!

  这些年他有后悔吗?

  也有!

  但是如果让他重来一次,他还会选择鸠杀韩非吗?

  大抵还是会的!

  这个天下很大,容得下一个李斯与一个韩非!

  但是,脚下的秦国又很小,只能容得下一个李斯或韩非。

WWW.SHuB123.CoM

  若是韩非与他同存秦国,那么今日他的荣光,必然会被韩非分走一半。

  甚至在他走上九卿之位,又或者是走上将来的丞相之位的时候,韩非也必然会成为他的阻碍。

  毕竟,他与韩非皆属于法家之徒,两人走在同一条法家之道上。

  而代表着这条法家之道终点的九卿廷尉的职位,却只有一个!

  所以,他与韩非在秦国也只能存其一!

  一念至此,李斯也是再度睁开双眸,目光锐利地看着天幕上的诸子百家庙中的“韩非”碑像,喃喃自语道:

  “当年我害死你,的确有私心。”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如你!”

  “你能够站在诸子百家庙中铸碑立像,我也一样可以!”

  如果说文庙李斯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位列其中的话,那么诸子百家庙李斯便有八九成的把握能够位列其中。

  毕竟,诸子百家庙入选的要求是:开创某一家学派,提出某些成体系的核心理论与思想之言。

  又或者是:开创某个学派的分支,对某个学派的核心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补充或拓展,并且留下相应的著作。

  而法家一派,他师弟韩非已经堪称集历代法家先贤之大成。

  如果是原来的他的话,恐怕也很难再在法家之道上更进一步推陈出新,超过他师弟韩非。

  但是,在听完此前天幕上的另一个“自己”与太子扶苏有关于法家之言的交流之后,李斯对于法家之言,也是有了一个本质上的新的理解!

  而凭借着他对法家之言的本质上的新的理解,再加上他多年实践主持秦国一国变法积累下来的经验,最后将之著作成《李斯子》一书的话。

  那么他几乎敢保证自己能够稳稳地站在诸子百家庙中的法家诸子行列,与他师弟韩非相对而视!

  所以他的好师弟韩非就乖乖站在诸子百家庙中等着吧!

  等着他师兄李斯一同进入诸子百家庙中,与他相对两相厌地并列万年,万万年!

  想到这里,李斯也是决定回头将每天睡觉的时间再减少半个时辰,用来进一步完善他编撰的《李斯子》一书!

  绝对不能让他的《李斯子》一书,逊色过他师弟韩非的《韩非子》一书!

  而另一边,淳于越等儒家博士看着诸子百家庙中,仅有的孔子碑像、孟子碑像,以及荀子碑像,也是面露不解之色道:

  “为什么?”Q*U-N印冷伊私5司IX八

  “为什么我们儒家只有孔子、孟子、荀子能够位列其中?”

  “难道颜子(颜回)、曾子(曾参)、子思子(孔伋)等儒家诸子不贤乎?”

  “还有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言偃(子游)等儒家英杰,难道无德乎?”

  “为何他们都不能铸碑立像,位列诸子百家庙中?”(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在看到诸子百家庙中具体的儒家诸子先贤的碑像之前,淳于越等儒家博士是认为他们儒家少则应该有六、七个先贤位列其中,多则应该有十几个先贤位列其中的。

  毕竟在除了他们儒家创派先师孔子,以及踢掉在他们孟氏之儒看来不算是儒家代表的荀子之后。

  他们儒家之中足以称子的存在,也还有颜子(颜回)、曾子(曾参)、子思子(孔伋)、孟子(孟轲)四个。

  而除了这儒家四子之外,他们也还有儒家十哲中的: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堪称德才兼备。

  然而现在他们儒家十哲不能位列诸子百家庙中铸碑立像也就算了,甚至就连儒家四子中的颜子(颜回)、曾子(曾参)、子思子(孔伋)都不能入庙铸碑立像。

  反而是在他们看来不算是儒家代表的荀子,却能够入诸子百家庙中铸碑立像。

  这份诸子百家庙的入选名单,真的公正吗?

  尤其是在看到隔壁的法家都有五个人能够入诸子百家庙中铸碑立像之后,淳于越等儒家博士对于诸子百家庙的入选名单的公正性就越发怀疑了。

  这难道真的不是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对他们儒家诸子英杰有偏见吗?

  听到淳于越等儒家博士的质疑,站在不远处的墨家博士相里季,也是嗤笑一声:

  “嗤,他们为什么不能铸碑立像,位列诸子百家庙中?”

  “那么我倒也想问问,他们又凭什么铸碑立像,位列诸子百家庙中呢?”

  “你们所谓的颜子(颜回)、曾子(曾参)、子思子(孔伋),是像孟子那般在孔子的仁和礼的基础上,创立性善论与四端说,奠定儒家心性根基。”

  “同时,主张民贵君轻与王道仁政,确立儒家政治理想?”

  “还是像荀子那般在孔子礼的思想和孟子心性论基础上,提出性恶论与礼法并重,补足儒家教化理论。”

  “同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化儒家实践取向,与孟子形成互补,共筑儒学完整体系?”

  说到这里,相里季也不待淳于越等儒家博士回答便宭球侕盈陕冷覇爾自问自答道:

  “不,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541/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