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4节

  他们还是第一次具体知道他们大父、大母的这些事情。

  不过这也正常,昔日先王抛妻弃子、先王后支持男宠叛乱这种事情,在秦皇嬴政治下,可以说是过往一种无言的禁忌。

  自然不会有谁活腻了,给一众公子、公主们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更让一众公子、公主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父王居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和他们这些子女相处,所以才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一直板着严肃的脸!

  这种奇怪的反差,顿时便让一众公子、公主们感觉到自己心中以往那威严冷肃的父王形象,悄悄发生了些许的改变。

  甚至还有些公子、公主在想着,日后要不在父王面前大胆放肆一点。

  然而这样的念头刚刚升起,却看到站在前面的父王平静地回头撇了他们一眼。

  顿时,所有的公子、公主都吓得把头埋了下去。

  放肆?

  这辈子都不可能在父王面前放肆的!

  回头看了一眼之后,秦皇嬴政又继续抬头望天。

  至于一众臣子心中猜测的,他因为先王、先王后之事,揭露于天下而生气?

  他自然是生气的。

  但是,对于他来说,不管再如何生气,先王与先王后之事都属于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

  如果没有秦国灭亡之事压在心头的话,那么他现在肯定会大为震怒一番,甚至下令严禁天下人谈及此事也不为过。

  但是现在,他只想知道秦国为什么会灭亡,又要如何才能够改变秦国灭亡的未来!

  为此,其他什么事情他都可以先放在一边,先忍一忍。

  【看着想要拒绝的父王,扶苏再次开口道:“半个时辰,父王每天教导我半个时辰就可以了。”】

  【秦王嬴政低头凝望着扶苏,而扶苏也毫不惧怕地与之对视。】

  【过了好半响,秦王嬴政方才开口道:“取笔墨与丝帛来,寡人今日先教你试试。”】

  【秦王嬴政以前也从来没有教导过孩子,更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导好孩子。】

  【但是作为自己第一个长子的要求,如果能够办得到的话,秦王嬴政也还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

  【如果今日教导的可以的话,那么他往后便试试每天教导扶苏半个时辰,大不了晚上将批阅奏折的时间多延长半个时辰。】

  【如果今日教导的状况不好的话,那么过后他便找几个先生负责教导公子扶苏。】

  【在秦王嬴政的命令下,很快侍从便取来了笔墨与丝帛。】

  【然后父子两人便一个大胆的教,而另一个则是大胆的学。】

  【而秦王嬴政越教,便越是高兴。】

  【因为他发现,只要教过一遍,扶苏便能够立刻记住,并且将之准确无误地书写出来。】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他便已经教会了扶苏上百个字。】

  【照这样的进度来看,恐怕十天半个月便能够教导扶苏完成最基础的识字。】

  【而且在教导过程中,扶苏完全不哭不闹,认认真真,根本不需要嬴政废任何不必要的心思。】

  【想到这里,秦王嬴政也是难得高兴道:“只要你后面还能够像今天这样,那么寡人便继续教你读书识字。”】

  【公子扶苏亦是点了点头,脆声应道:“是,父王!”】

  【之后,不过短短三个月,公子扶苏便学习完上万个字。】

  【待及四岁,公子扶苏便已经通晓七国之言。】

  .........

  PS1:新书启航,急需各位帅哥、美女、大佬们的大力支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撒泼打滚求收藏、求推荐、求安利、求鲜花,求一切呀,还没收藏的点个收藏呀,谢谢各位!给各位大佬跪了!

第五章:诸子百家,优先学史的赢扶苏【求鲜花,求收藏】

  不管是公子扶苏、公子将闾等人,亦或是公主嬴阴嫚、公主嬴栎阳等人,看着天幕上的另一个扶苏,眼中皆是闪过一抹羡慕之色。

  他们父王亲自教着识字读书的这份待遇,可以说是让他们非常羡慕了。

  至少在他们一众兄弟姐妹之中,就没有谁能够拥有这样的厚待。

  不过想到之前天幕说他们父王不懂得如何和他们这些子女相处这件事,说不定是因为他们不够大胆的缘故。

  如果他们以前也能够像另一个扶苏那样大胆且坚持的请求父王教导他们识字读书的话,那么说不定他们父王也会答应并且亲自教导他们识字读书。

  至于说另一个扶苏三岁就开始识字读书这么痛苦的事情,则是被他们给忽略了。

  他们虽然也想要父王亲自教导他们识字读书,但是他们可不想三岁就开始识字读书。

  武成侯王翦、丞相隗状、廷尉李斯等大臣,看着天幕上的另一个扶苏,眼中也是闪过一抹惊叹之色。

  三月识万字,一年通晓七国之言,这样的天资,绝对可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天才、神童!

  至少像李斯自己也是一个少年天才,不然他也不会被荀子收为弟子。

  但是回想自己三、四岁的时候,哪怕给他与公子扶苏同等的教育资源,他也无法做到像另一个公子扶苏那样的事情。

  想到这里,一众教导过扶苏的大臣也是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长公子扶苏,而后又悄悄摇了摇头。

  他们的长公子扶苏虽然也称得上聪慧,但是也仅仅只是聪慧而已。

  距离天幕上堪称天才、神童的那个长公子扶苏,还有非常遥远的一段距离。

  其他方面暂且不说,但是在天资这一方面,他们的长公子扶苏便与另一个长公子扶苏拉开了距离。

  【在完成识字教育之后,下一步要进行的教育便是教导公子扶苏读书。】

  【“法、儒、墨、道、阴阳、纵横、名、兵、农等各家之学说,你想要先学什么?”】

  【秦王嬴政略带好奇地看着自己的长子,想要知道他先天对什么学说比较感兴趣。】

  【因为扶苏学完七国之言,到现在也不过才仅仅四岁,所以秦王嬴政也没打算太过正式的教导扶苏,准备以他的兴趣为主。】

  【看看扶苏先天对哪一方面的学说比较感兴趣,他就简单给扶苏讲讲。】

  【等扶苏再年长两岁之后,他再另找专门的百家博学之士来教导扶苏。】

  【至于说四岁的扶苏知不知道诸子百家各自代表着什么,这个倒是不用担忧。】

  【在过去一年的识字教导中,他也或多或少地简单讲过一些诸子百家的内容。】

  【所以扶苏对于诸子百家,也算是有一个基础的了解的。】

  天幕下,代表着法家的李斯、代表着兵家的王翦、代表着墨家的相里氏墨等大秦文武,皆是目露期待之色地看着另一个公子扶苏。

  毕竟这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是肉眼可见的亲近儒家,他们自然希望另一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能够亲近他们。

  当然,像代表着儒家的博士淳于越则是期待着另一个世界的长公子扶苏也同样选择他们儒家。

  这样就更能够表明他们儒家的正确性了。

  就连秦皇嬴政也对另一个世界扶苏的选择,多出一抹好奇。

  毕竟这个世界的扶苏已经长歪了,他很好奇另一个看起来还没有长歪的扶苏会选择哪家之言。

  【在秦王嬴政的注视下,扶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学史!”】

  【学史!】

  【学史家之言!】

  【这个答案可以说是完全出乎了秦王嬴政的预料之外,毕竟秦王嬴政有想过扶苏可能会选择法家、儒家、甚至是墨家等等。】

  【但是,秦王嬴政就是没有想过扶苏会选择学习史家。】

  别说另一个世界的秦王嬴政没有想到扶苏会想要学习史家之言了,就连天幕下这个世界的一众大秦君臣也没有想到另一个扶苏居然会想要先学习史家。

  这样独特的选择,可以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唯有一旁的太史令如同被天降馅饼一般,整个人都有些晕乎乎的。

  要知道在诸子百家之中,史家可以说一直都是一个小透明。

  就像天幕上的秦王嬴政在给公子扶苏介绍诸子百家的时候,都是优先说的法、儒、墨、道、阴阳、纵横等家,至于史家则是直接省略了。

  毕竟与其他诸子百家相比,史家的作用就一个,就是秉笔直书地记史!

  什么治国安邦之法?

  没有!

  想要治国安邦之法,要么找别家去,要么就自己从史家记载的过往历史中去找。

  反正史家除了记载历史之外,啥也不会,就算会也不干。

  上一次史家名声响彻天下的时候,还是“崔杼弑其君”的时候。

  那一次三位史家前赴后继地用自己的性命秉笔直书,最终将“崔杼弑其君”之事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让天下皆为史家的风骨而震惊。

  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过后,史家又恢复到了默默无名的状态。

  然而现在另一个世界的公子扶苏,居然想要先学习史家之言!

  难道史家将会在另一个世界的公子扶苏的手上大兴不成?

  所有人皆是目光炯炯地盯着天幕上的另一个公子扶苏,想要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优先学习史家之言。

  【“为何想要学史?”】

  【秦王嬴政看着自己的长子,难得的疑惑问道。】

  【“因为我觉得,读史可以使人知兴替、明得失、鉴以往、眺未来。”】

  【“就像法、儒、墨、道、阴阳、纵横等家,它们也不是凭空而现的,必然是在这样或那样的环境、原因下,影响到了一位位诸子先贤。”】

  【“然后经历一位位先贤对万事万物的思索,最终总结而出。”】

  【“所以我觉得如果想要了解诸子百家之言,那么首先就得要了解清楚诸子百家之言是在什么样的家国环境下提出的。”】

  【“知道了它们出现的原因背景,那么才能够理解诸子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百家之言,也才能够更好地体会、明白诸子百家之言的根本目的。”】

  【“然后才能够知道诸子百家之言,于昔日而语,于今日而言,于未来而说,又是否合乎时宜,亦或者是需要改革变新!”】

  【四岁的扶苏仰头看着高大的父王,条理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首节 上一节 4/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