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3节

  但是扶苏若死,那么他肯定会再选一个新的公子作为大秦未来的继承人。

  而在扶苏之后,未来的他又会选择谁作为大秦新的继承人?

  而对方又是否真的有能力接过扶苏的位子,带领大秦千秋万代?

  只是一想到“大秦·长公子扶苏”那块天幕昭示的大秦灭亡的结局,嬴政顿时便觉得不管是哪个儿子都靠不住。

  果然与其指望子孙,还不如指望他长生!

  只要他可以长生,那么便不用担忧大秦会覆灭之事!

  他长生不死,大秦也会与他一同千秋万代!

  想到这里,嬴政心中顿时便升起了想要寻仙求长生的心思。

  毕竟就连天幕这种能够彰显未来,甚至是其他世界未来的神迹都有,那么过往的神仙、长生应当不是虚妄。

  只是要怎样才能够寻到神仙、求得长生呢?

  向天幕祭祀,不知是否可以换得长生?

  一边思索,一边瞥见还眼巴巴地看着他的一众儿女,嬴政直接安排道:

  “取笔墨,与众卿一起记载天幕之言!”

  公子将闾、公子高、公主嬴阴嫚等人皆是点头应道:

  “是,父王!”

  而后一众公子、公主便从身旁侍从中取过一份笔墨,各自找地方坐下,一边听着天幕所言,一边提笔记录。

  【而在一众老师之中,武成侯王翦、丞相隗状、王绾、廷尉李斯等人皆为朝廷重臣,日常事务繁重,能够教导公子扶苏的时间较少。】

  【相对来说,博士淳于越能够教导公子扶苏的时间较多,并且在教导公子扶苏的过程中,淳于越也是大肆夸赞他们的儒家学说,同时贬低其他学说。】

  【进而导致公子扶苏受淳于越的教导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日渐推崇儒家之学,对法家以及其他学说隐隐心生抵触与疏远。】

  廷尉李斯忍不住怒视不远处的博士淳于越,冷笑道:

  “原来儒家之士,也不过是个背后偷偷嚼舌根的小人之徒!”

  他就说怎么长公子扶苏对他越来越疏远,并且时常上谏言他执法过严。

  原来是淳于越这个小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不过这也怪他对长公子扶苏不太够重视。

  虽然始皇帝命他教导长公子扶苏的时候,他也的确尽心尽力去教导了。

  但是也仅此而已,在教导过后他也并没有放更多的心思与精力在长公子扶苏身上。

  毕竟他是大秦的九卿之一,身为廷尉的他事情还是很多的。

  而且他还想要成为大秦的丞相,那就势必要花更多是时间与精力在国家政务之上。

  不然他如何向始皇帝证明自己的能力,又如何能让始皇帝将自己提拔为丞相。

  再者,说句不太好听的,扶苏现在也仅仅只是一个长公子而已,就连太子都还算不是。

  长公子扶苏想要成为大秦新的国君,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搞不好等长公子扶苏成为大秦新的国君的时候,他都老死,又或者是致仕荣养了。

  那个时候就算成为大秦新的国君的扶苏亲近于他,对于他而言又有多少的益处呢?

  所以与其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讨好长公子扶苏,还不如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讨好始皇帝,这样他才能够更早一日成为大秦的丞相。

  而淳于越则不同,他只是一个博士。

  博士是始皇帝在三公九卿制度之外,又设新的官职。

  秩比不高,各官吏以“先生”尊称他们,享特殊待遇,秦国的制度建设,制定国家发展等等,他们都有权廷议谏言方针。

  说的直白点,淳于越不过是大秦国家智囊团的成员之一罢了。

  再加上秦国也不是用儒家之法强的国,而淳于越也不是始皇帝心腹重臣,始皇帝也是重用法家多过重用儒家。

  所以淳于越等儒家之士想要在始皇帝的治下让儒学大兴,多少有些不太可能。

  于是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便将宝压在了长公子扶苏的身上,希望通过影响长公子扶苏来影响日后大秦,进而让儒家之学日后取代大秦的法家之学。

  而这一切也都进行的很顺利,在这些年的教导影响之下,长公子扶苏也的确最为亲近他们儒家之学。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天幕竟然将他们往日教导长公子扶苏时,对其他学说的贬低之言也都放了出来。

  而且还被苦主当场逮住,这就有点尴尬了。

  不过很快淳于越便理直气壮起来,反而道:

  “法家严刑峻法、粗鄙野蛮、不教而诛,难道我有哪一点说的不对吗?”

  李斯当即便眉头一挑,准备和淳于越来一场法儒之辩。

  只不过刚想要争辩的时候,天穹上【大秦·长公子扶苏】的光幕渐渐暗淡下去,而右侧【大秦·秦太宗扶苏】则是渐渐开始浮现画面。

  同时,站在前方的始皇帝回头轻撇了两人一眼,那无言的帝王威势当即便让两人都安静了下来。

  大秦君臣便再度安静观看起另一个“秦太宗扶苏”的人生之事。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他的名字,就叫扶苏吧。”】

  【同样的名字,但是自出生起,这个公子扶苏便有些与众不同。】

  【安静!】

  【这个公子扶苏似乎生性安静,甚少哭闹。】

  【一般只有在饿了的时候,又或者是需要方便的时候,才会哭闹出声,似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旁人。】

第四章:被揭露黑历史的嬴政【求鲜花,求收藏】

  【待到公子扶苏一岁会说话走路之后,像孩童之类的哭闹之事更是不再有过。】

  【及至三岁,在某一天,秦王嬴政过来后宫看望扶苏母子的时候,扶苏伸手轻轻拽了拽父王的衣袖,脆生生地开口道:“父王,我想识字。”】

  【三岁识字的话,这个年龄段有些早了。】

  【一般这个年龄的孩童,基本都还处于一个懵懵懂懂、嬉闹玩耍的阶段。】

  【在这个年龄段,别说能否去安分识字了,就连三餐都不一定能够安分就食。】

  【所以即便是王公贵族的孩童,一般也会等到五、六岁之后才开始进行识字蒙学。】

  【不过这是一般的孩童,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秦王嬴政还是比较了解的。】

  【安静、聪慧、省心!】

  【任何事情,几乎一说就懂并记住。】

  【从小到大,就从来没有让任何人为之操心过。】

  【再加上读书这件事是扶苏自己主动提出来的,所以思虑片刻之后,秦王嬴政还是答应道:“好,过几天寡人便安排先生教你识字。”】

  【“我想父王教我识字!”扶苏抬头看着高高的父王道。】

  【秦王嬴政一楞,下意识便想要拒绝。】

  【毕竟他作为秦国的一国之君,平日里国事繁多,别说抽出时间教导一个孩子识字了,就连看望扶苏都是三、五天才过来一次。】

  【而且还有一个难以宣之于口的理由,那就是他并不懂得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寻常人家的父母亲情,在秦王嬴政这里基本是没怎么体会到过。】

  【毕竟他的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便抛妻弃子!】

  【他的母亲,就在前不久更是选择了要情人而不要他!】

  【可以说,他的父母带给他的,几乎全部都是不好的回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秦王嬴政找不到合适的、正常的和子女相处的参照模板。】

  【故而当自己的子女想要亲近自己的时候,秦王嬴政的第一反应反而是有点手足无措。】

  【于是秦王嬴政便选择了他最熟悉的,以对待臣子的方式,板着脸来严肃应付自己的儿女们。】

  天幕下,一众文武百官皆是齐齐低头不语,噤若寒蝉。

  毕竟不管是先王抛妻弃子,还是先王太后的男宠嫪毐叛乱之事,对于他们陛下来说都是挥之不去的黑历史。

  而现在天幕可以说是将他们陛下过往的黑历史,给堂而皇之地公布了出来,甚至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皆知。

  搞不好此刻的天下人就正在嘲笑着他们的陛下,可想而知他们的陛下会有多么震怒。

  会稽郡吴县,项梁看着天幕显示的秦王嬴政少年时被抛弃在赵国的画面,先是哈哈大笑,而后愤恨道:

  “呸,都怪赵国那帮子废物!”

  “要是他们趁着那暴君尚为质子的时候,就提前下手杀了他,又何来今日六国覆灭之祸!”

  “活该赵国灭亡!”

  虽然六国皆灭,但是也并不代表六国之间就是同仇敌忾的。

  至少作为楚国遗贵的项梁是看不起其他五国,并且认为是其他五国拖累了楚国的,不然楚国也不会亡。

  旧韩故地,张良也是从牛角尖中暂时走了出来,看着天幕上显示的赵姬支持嫪毐叛乱的画面,忍不住嗤笑:

  “父不亲,母不爱!”

  “暴君果然天生不详!”

  同时,张良开始想着应该如何利用这一点去大肆贬低秦皇嬴政的声望,激起更多的黔首民怨。

  沛县,刘季听着天幕所言,放下手中的狗肉,咂舌道:

  “这始皇帝原来也不是天生富贵,万事如意的呀!”

  他还一直以为始皇帝那种天潢贵胄的人,生来就是事事如意、幸福美满的。

  就现在听来,其他方面不好说,搞不好在父母这方面,始皇帝的父母还不如他的父母。

  虽然他的父母不太看得起他,甚至还时有训斥,说他不如二哥会经营。

  但是至少他的父亲做不出抛妻弃子这种事情,他的母亲也不会要什么情人不要他。

  咸阳宫,一众大秦公子、公主们低着头,时不时偷偷瞄一眼他们父王。

首节 上一节 3/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