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83节
【“就像前面说的,目前在六国眼中,秦国名声如豺狼。”】
【“这样的名声,虽然大大加强了秦国对于六国的威慑力,使得六国在面对秦国大军时士气下降,心生恐惧,甚至又可能不战而溃。”】
【“但是有利则有弊,这样的名声同样也有可能导致物极必反。”】
【“不仅会加强六国黔首百姓在面对秦国时的反秦、抗秦之心,同时也不利于他日覆灭六国之后,秦国对于六国黔首百姓的稳定统治。”】
【“所以这就需要内贸令下属的巴氏商队,借着通商买卖为名,进入到六国腹地。”】
【“一边与六国商贾买卖商品,一边暗中向六国黔首百姓宣传秦国,扭转秦国在六国黔首百姓心中以往的恶劣名声。”】
【说到这里,太子扶苏也是看向巴清说道:“可知具体应该如何宣传秦国?”】
【听到太子扶苏最后一句话,巴清也是当即俯首拜下道:“属下愚钝,还请还请殿下明示。”】
【能够以一寡妇之身,带领巴氏成为天下有数的大豪商之一,巴清自然也不可能是愚钝之人。】
【事实上,在听完太子扶苏的讲述之后,巴清心中就对于应该如何向六国黔首百姓宣传秦国之事,有了些许的想法。】
【但是,这个时候是说出她的想法的时候吗?】
【如果太子扶苏对于应该如何宣传秦国没有任何想法,任由她去放手施为的话。】
【那么太子扶苏就不会有最后那么一问。】
【而太子扶苏既然问了最后一句,那么也就代表着太子扶苏在对于应该如何向六国黔首百姓宣传秦国一事上,是有着自己想法的。】
【作为下属,在做事的时候自然是要以上官的想法为主。】
【这样至少按照上官的想法来做事,就算最后出事了,那也不全然是自己的锅。】
【看着面前的巴清,太子扶苏也不管她是真的愚钝,还是假的愚钝,直接道:“从三个方面来宣传秦国。”】
【“第一,宣传秦国是正义之师、大义之师!”】
【“自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已经整整打了数百年。”】
【“因此而死的秦国、赵国、韩国、燕国、楚国、齐国、魏国的黔首百姓尸骸,若是铺陈开来,足以铺满整个中原大地。”】
【“是时候到此为止了。”】
【“秦国历代死伤的黔首百姓已经够多了,韩国历代死伤的黔首百姓也够多了,燕国、楚国、齐国、魏国历代死伤的黔首百姓也都够多了。”】
【“太平!”】
【“太平!”】
【“无论是秦、赵、燕、韩、魏、齐、楚的黔首百姓都需要太平,也都无比渴望着太平!”】
【“但是,只要天下一天不能归于一,那么这场绵延于诸国之间的战争,便会继续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
【“而天下的黔首百姓也将永远不能得享太平,整天生活在各国毫无来由爆发的战乱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这样朝不保夕、永无安宁的日子,秦人已经受够了,赵人也已经受够了,燕人、韩人、魏人、齐人、楚人也都已经受够了!”】
【“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
【“彻底结束诸国之间永无休止的战争。”】
【“彻底结束天下黔首百姓动荡不安的生活。”】
【“彻底结束家中父、兄、子皆死于战场的悲剧。”】
【“而天下诸国之中,唯有秦国才有资格、才有能力做到这一切!”】
【“只有秦灭六国,才能结束自春秋战国数百年以来的乱世!”】
【“只有秦灭六国,才能让天下黔首百姓过上没有战争威胁的太平日子!”】
【“只有秦灭六国,才能创造一个没有国界的划分,没有语言的误解,没有信仰的隔阂,七国黔首百姓人人皆可以安居乐业,融洽地生活在一起的伟大国家!”】
【“秦国是为了结束战争,方才发动战争!”】
【“秦国是为了让天下重新归于一,方才吞并六国!”】
【“秦国是为了让黔首百姓能够享太平,方才忍痛杀死六国将士!”】
【“以武止戈,为万世开太平,这便是秦国的最终目的,这便是秦国上下势不可挡的意志!”】
【这番话一出,不管是俯首在地的巴清,还是另一旁旁听的乌氏倮,皆是忍不住心潮澎湃,激动难抑。】
【这是何等伟大的目标!】
【这是何等高尚的理想!】
【这是何等尊崇的大义!】
【以往天下人皆说秦国是虎狼之国,秦军是虎狼之师,秦王是虎狼之王,毫无礼义廉耻可言。】
【但是错了。】
【天下人都错看了秦国,错看了秦军,也错看秦王了。】
【秦国分明是正义之国、大义之国,秦军也是正义之师、大义之师,秦王更是正义之王、大义之王。】
【而他们能够在这个时候加入秦国,依附在秦王的麾下。】
【为秦国与秦王统一天下的伟业,为天下黔首百姓能够更早一日享太平,而贡献出自己的微末力量,这是何等的荣幸。】
【想到这里,巴清当即忍不住再次拜道:“巴氏有千百万之财,愿尽献于秦国与陛下!”】
【“惟愿秦国与陛下能够早日统一天下,早日为天下黔首百姓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早日让天下黔首能够得享安宁!”】
【如果说之前想要尽献巴氏之财给秦国与秦王,巴清是冲着想要换取秦国封君的目的去的话。】
【那么现在巴清则是真真正正地想要将巴氏之财,毫无目的地进献给秦国与秦王。】
【又或者说,清目的就只是单纯地希望秦国与秦王能够早日一统天下。】
【早日地开创出一个刚刚太子扶苏所说的没有国界的划分,没有语言的误解,没有信仰的隔阂,七国黔首百姓人人皆可以安居乐业,融洽地生活在一起的伟大国家。】
【毕竟不止各国黔首百姓厌倦了这个纷乱了数百年的乱世,如巴清这样的大豪商同样也厌倦了这个打了数百年都没有真正停歇的天下。】
【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即便是巴氏这样的大豪商,其实也和普通的黔首百姓没有多大的差别。】
【毕竟巴氏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大豪商罢了,尽管麾下可能组建有几千人、万余人的商队护卫队。】
【但是这样的商队护卫队与诸国大军比起来,同样也没有多大的抵抗能力,最多也就是防备一下行商路上可能遇到的匪徒罢了。】
【如果诸国铁了心要针对巴氏的话,那么除非有其他国家愿意庇护着巴氏,否则面对一国之力针对的巴氏,也同样难以避免覆灭之危。】
【这也是巴氏为什么会选择依附于秦国的原因。】
【而且即便依附于秦国,在秦国没有真正统一天下之前,秦国也只能保证巴氏在秦国境内不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但是巴氏在其他六国境内行商,如果不小心被发现了的话,同样也还是存在非常大的风险的。】
【甚至为了尽可能地规避这一部分风险,巴氏每年都不得不拿出一部分钱财来上下打点六国的权贵。】
【但是如果秦国覆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的话。】
【那么巴氏就不再需要考虑万一被六国发现了会怎么样,也不需要继续花费巨额的钱财去打点六国的权贵。】
【只需要和秦王打好关系,那么巴氏就可以真正在天下各地畅通无阻地行商。】
【不仅风险大大降低,额外所需要花费的钱财支出也是大大减少。】
【同时,天下太平统一稳定,也有利于刺激黔首百姓的消费。】
【毕竟如果黔首百姓过的都是朝不保夕的日子的话,那么黔首百姓即便有钱也不敢消费、买卖,只想着存起来以防不测0 ........】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商贾就算运输来了货物,黔首百姓也不愿意购买。】
【而黔首百姓不购买他们的货物,他们又如何从中赚取利润钱财呢?】
【但是如果天下太平稳定统一,黔首百姓过了今天,也能够清楚地看得到明天的来临,对明天依然充满着希望的话。】
【那么黔首百姓就会愿意为了让明天的自己能够过的更好一些,从而花费钱财去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而黔首百姓愿意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有着强烈的购买需求。】
【那么他们这些商贾自然也就能够从中赚取到大量的钱财。】
【甚至因为交易对象的大量增多,搞不好他们最终能够赚取到的利润比以往多上数十倍、上百倍!】
【再加上,这些年她与巴氏商队通行天下各国,买卖商货的时候,也是看到了诸多白骨盈于野,各国黔首百姓被迫妻离子散、生离死别,甚至易子而食等等的惨剧。】
【她亦非禽兽,又岂能无动于衷。】
【但是即便她心生恻隐又能如何?】
【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一个区区商贾而已,除了施舍一点口粮给遭灾遇难的黔首百姓,让他们能够多活些许时日之外,也做不了其他更多的什么】
【既改变不了这个天下,也制止不了诸国纷争。】
【但是现在秦国与秦王却是有希望,也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所以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
【此刻巴清都是希望能够竭尽自己所能,早日让秦国统一天下,早日让黔首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一旁热血沸腾的乌氏倮亦是同样拜道:“除却此前的数十万牛、羊、驴子等牲畜之外,我亦还有数十万钱财,同样可尽献于秦国与陛下!”】
【“惟愿为秦国与陛下的统一天下,略尽绵薄之力!”】
【“惟愿为黔首百姓人人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太平日子,聊表微薄之心!”】
【对于乌氏倮来说,钱财什么的,已经不是他的第一追求了。】
【现在已经获封为秦国封君兼五大夫爵且任外贸丞的他,对于物质方面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追求了,更多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而有什么事情,能够比得上自己亲身参与到开创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国家之中,让天下黔首百姓都因为自己的绵薄之力而早日得享太平,更能令人感到精神满足的吗?】
【没有!】
【若是真能如此,那么他日在史书之上,自己的名字也一定会熠熠生辉,流芳百世!】
【看着再次想要破家为国的巴清与乌氏倮,秦王嬴政也是3.9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无奈。】
【高兴是因为秦国统一天下,果真是正义之举、大义之举。】
【不然巴清与乌氏倮又怎么会一次、两次地表态说愿意破家为国,只愿秦国早日统一天下呢!】
【无奈是因为现在的秦国,还真不至于要轮到巴清与乌氏倮破家为国的程度。】
【这要传了出去,搞不好还会被六国笑话秦国,说秦国已经虚弱到需要臣子破家为国的地步呢。】
【所以秦王嬴政也是伸手虚抬道:“两位爱卿的殷殷爱国之心,寡人亦是深感欣慰。”】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