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35节
然后李斯回头去找他们麻烦的话,那么他们就真的是麻烦大了。
毕竟满朝文武百官,能够说不惧现在身为九卿廷尉,以及未来几乎极有可能会是左右丞相之一的李斯的人,在整个秦国都屈指可数0 ...
而张苍在这一刻,心中更是感动不已。
明明在天幕出现之前,他并没有怎么主动和李斯这个师兄打交道,有往来。
甚至因为知道了韩非师兄是死在李斯师兄手上之后,他更是下意识地疏远李斯这个师兄。
而在天幕出现之后,他对于李斯这个便宜师兄,严格来说,也并没有多少的师兄弟感情。
心中想的更多的,还是想要借着师兄弟这一层关系,来抱一下师兄李斯的大腿,借一下师兄李斯的势。
但是现在看到仅仅只是因为有人辱骂了他一番,师兄李斯不仅要杀人、诛心,甚至就连对方所在的学派都想要断其传承。
这既让张苍心中对于自己过往的所想所为而深感惭愧、内疚,觉得自己往日看错了师兄李斯,师兄李斯的真正秉性很显然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
同时又让张苍在心中对师兄李斯升起浓浓地感激之情。
甚至在这一刻,张苍心中都想着,如果日后师兄李斯有什么事情找到了他的头上,需要他帮忙的话。
那么无论这件事有多么的困难,即便是赴汤蹈火,他也一定要为师兄李斯去做到,好报答师兄李斯对于自己的恩情。
而李斯对此尚一无所知,毕竟他之所以如此针对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只是因为他为人小心眼,习惯性做事狠辣,要么不出手,要出手就奔着一击毙命而已。
而且真要说的话,他也不全是为了给张苍出气。
毕竟刚刚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不仅骂了张苍,同样也是连带着他,还有韩非,以及先师荀子也都一并骂了进去。
其中先师荀子在他心中的地位就不用说了,但是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又算什么东西,居然连韩非也敢骂?
真要骂韩非,那也只能由他来骂!
就像韩非最后要死,也只能死在他手里一样!
至于其他人,敢骂韩非与他先师荀子?
给爷死!
而听到李斯所言的秦皇嬴政,也是微微点头道:
“将淳于越等一干人等,拖下去,仗责五十,暂逐出宫,无诏不得入,闭门在家思过反省养伤一个月!”
对于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秦皇嬴政同样也是心有不满的。
毕竟扶苏之所以会与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有如此大的不同,除了两人先天天赋不同之外,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故意教歪扶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在李斯将一个合适的借口递到自己面前之后,秦皇嬴政也是顺水推舟地下令处罚。
甚至若不是现在尚有天幕,秦皇嬴政觉得不宜当着天幕的面直接闹出人命。
再加上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所犯之罪可大可小,直接因此处死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有可能让其他百家博士心寒的话1.8。
那么现在他下的命令就不仅仅是仗责五十,而是直接处死了。
听到始皇帝对他们的责罚,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当即脸色一慌,便想要为自己开口辩解。
然而秦皇嬴政却是懒得听他们的辩解,目光撇了一旁的九卿郎中令一眼。
郎中令当即便唤来宫廷卫士,将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拖下去。
甚至为了避免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继续开口吵到始皇帝,郎中令更是命人拿东西塞住了他们的口,让他们只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而其他百家博士见此,心中有的只是幸灾乐祸之感,并无半点同情。
只能说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往日的行事作风,确实惹得其他百家博士厌恶,所以今天才会一个为他们求情的人都没有。
唯一一个有可能会为他们求情的长公子扶苏,也还在代始皇帝巡视天下,慰问孤寡黔首的路上,自然也不可能救得了他们。
而且按照始皇帝对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的处罚,除了仗责五十之外。
最严重的大概便是暂逐出宫,无诏不得入,在家闭门思过反省养伤一个月了。
要知道天幕可是半个月播放一次的,而现在禁止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入宫一个月,也就是会让他们错过两次与满朝文武百官共同参与、商讨天幕之事的机会。
而未来两次天幕,对于他们这些百家博士又会蕴含着多大的机遇,谁也说不准。
但是如果谁没能以最快的速度,在最近的距离参与其中的话,那么最后吃亏的肯定是他。
PS1:这两天在调整作息,不好意思。。
第一百五十二章:当前时代珍贵的书写材料,被寄予厚望的太子扶苏【求订阅,求全订】
【简单提了一下未来有关于思想文化大一统上面的事情后,太子扶苏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当前一众教育司学子的身上。】
【教室内,一众学子拿着毛笔在自己面前的竹简上歪歪扭扭地书写着。】
【时不时写错字之后,就需要拿小刀刮去竹简上面写错的字,然后再接着重新写上去。】
【啪的一声,有个学子在将竹简上面写错的字刮去的时候,一不小心将整根竹简都给削断了。】
【顿时该学子一脸的懊恼,而后看了看自己面前没有更多的竹简可用之后,也只能无奈放下手中的小刀和断掉的竹简。】
【然后该学子便跑到相熟的另一名学子身边,然后坐在他的旁边,就这么默默地看着他写字。】
【看到这一幕,太子扶苏也是感到有些奇怪,看向身旁的张苍询问道:“这是何故?”】
【张苍当即解释道:“每名学子每日可用的竹简数量都是有限的。”】
【“一旦书写完了,又或者是削断导致不能继续书写了,那么就只能暂时搁笔,去观看其他学子的书写。”】
【“一边观看,一边记忆,然后等到明日发下新的竹简之后,再继续进行书写、练习。”】
【听到张苍的话语,太子扶苏眉头紧皱,越发不解:“学子每日可用的竹简数量有限?”】
【作为太子的他,日常在使用竹简木牍的过程中,自然是不会有数量限制的。】
【所以他也是没有想到,像竹简木牍这种日常公务书写都需要使用到的东西,竟然还会有数量限制的问题。】
【张苍看着太子扶苏的神色,也是明白他为什么会疑惑不解,轻叹一声,而后进一步解释:“初学者刚刚开始学习写字时,较为容易写错字。”】
【“所以需要经过反复大量的写字练习,而这便需要有大量的竹简支持。”】
【“但是竹简的制作并不容04,再加上学子练习写字时所需要的竹简数量也较多。”】
【“故而在竹简数量不能完全供应学子日常需求的情况下,我们便只能每日限量供给竹简给学子。”】
【听完张苍的解释,太子扶苏也是开始回忆、思考目前的书写工具。】
【当前这个时代主要使用的书写工具,大体上有三种,分别是绢帛、竹简、木牍。】
【其中绢帛轻便,易于携带,但是成本非常昂贵。】
【毕竟绢帛本身就是丝绸的一种,一般也只有达官贵族才能够将它当做书写工具。】
【甚至就连达官贵族一般也就只有某些特别重要的时候,才会郑重地使用绢帛来书写。】
【大多数情况下,达官贵族的日常书写工具,同样也是竹简、木牍这两种。】
【真正有能力,有条件,可以做到完全使用绢帛来作为日常书写工具的。】
【大抵也就只有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这样的诸侯国君、太子,以及仅次于诸侯国君、太子之下的那一小撮高等贵族公卿了。】
【然而从实际上而言,即便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有能力、有条件,可以完全使用绢帛来作为日常书写工具。】
【但是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日常所使用的书写工具,同样也还是以竹简、木牍居多。】
【虽说秦国能够扛得住,供应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二人完全使用绢帛来作为日常书写工具所需的成本支出。】
【但是那样的成本支出高昂到了,即便是秦王嬴政看到那个数字都会嘴角抽搐,隐隐心疼的地步。】
【再加上秦国还没有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需要花钱的地方都很多。】
【所以秦王嬴政就更加不会将钱花在奢侈享受这方面了。】
【对于秦王嬴政来说,与其将钱花在奢侈享受这方面,还不如将这笔钱拿来攻打六国。】
【至少奢侈享受不一定能够让他感到开心,但是如果攻打下了六国的话,那么他是肯定感到非常开心的。】
【所以在绢帛珍贵,不能日常使用的情况下,竹简、木牍便是上至诸侯国君、太子,中至文武百官,下至普通士子,日常使用最多的两种书写工具。】
【但即便是成本更加便宜的竹简、木牍,其制作过程也并不简易。】
【比如说,竹简。】
【想要把一颗竹子,制作成竹简,再到成品的简书,一共要经历六大步骤。】
【第一步:选材料,要根据竹子生长的品相,以及竹子的生长年限,选择合适的竹子砍伐下来,接着集中运到一个作坊里,并且去除竹子的节。】
【第二步:切片,把去除竹节的竹筒剖成长度相等的竹片,竹片的上下两段要经过加工修剪,不能够出现竹签或者竹篾等情况,不然会扎到手指。】
【然后再把粗糙的竹片磨平,为后面的工序作好准备。】
【第三步:杀青,竹子里面含有一定的水分,如果不去除的话,经过风干之后,竹条容易变形。】
【另外虫蠹噬咬竹简不利于竹简的保存,所以要把新制的竹片放在火上烤一烤,使竹片里的水分蒸发掉。】
【在火烤的过程中,竹子的表面会出汗,于是这道工序就叫做“杀青”。】
【另外在竹简杀青之后,还要浸入类似桐油之类的胶液,防止竹片后期的腐蚀或者变形。】
【在这一步完成之后,那么一根可以正式书写使用的竹简便制作完成了。】
【第四步:书写,在竹简正式制作完成之后,便可以正式在上面进行文字的书写了。】
【第五步:钻孔,在书写好的竹简上下两段都钻个空,上下两端的孔要平行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看上去美观,另外还显得做工精细。】
【第六步:编联,用麻绳或者丝绳把带有文字的竹片,按照一定的书写顺序,从竹孔里穿过去编联起来就成了一册书简。】
【最后一册书简便正式完成了。】
【而木牍的制作过程,也与竹简类似。】
【但是木牍的原材料,相较于竹简的原材料更加难得,以及制作过程还要更加麻烦一些。】
【像竹简的原材料是竹子,从种植再到生长,最后到成材可以拿来制作竹简。】
【期间所需要的时间,短则一、两年,长则两、三年左右便足以。】
【而木牍的原材料是树木,从种植再到生长,最后到成材可以拿来制作木牍。】
【期间所需要的时间,没有十年、八年,甚至是数十年的生长,根本达不到可以拿来制作成木牍的要求。】
【并且木牍修成的书写面,相较于竹简要更宽。】
【而在当前这个时代,想要通过直接横截的方式,横截下一块厚度为一分(0.33厘米)、半分(0.165厘米)左右的树身横截面,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