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29节
【虽说可能比不上韩非与李斯这两位师兄,但是相对于其他的法家门人子弟来说,他张苍其实也可以说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法家门人子弟。】
【甚至如果不要脸一点的话,他说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法家门人子弟其实也可以的。】
【毕竟他的天资虽说可能略有不如韩非、李斯这两位师兄,但是对比起其他的法家门人子弟而言,却又要好的太多了。】
【所以哪怕在同时兼学儒法的情况下,他在法家方面的领悟也的确要比一般的法家门人子弟要高出不少。】
【但是,如果真的因为他而导致儒家进一步分裂成十八派,然后他又拍了拍屁股,之间转身投入到法家门下的话。】
【那么,他是真的害怕自己会遭到儒家门人子弟的刺杀呀!】
【儒家的漆雕氏之儒一派,走的可是儒侠路线。】
【这要是不小心惹恼了他们的话,那么漆雕氏之儒是真的有可能找上门来弄死他的。】
【他只是想要安安稳稳地谋个一世富贵,顺带青史留个名,并不想成为儒家士子的公敌呀!】
【太子扶苏一边伸手将张苍扶起,一边温声道:“孤只是想要通过这番断句,表明一下建立一套完善,成体系且统一的句读符号。”】
【“引入到文章之中,对于士子学习、理解自家经典之言。”】
【“以及对于各家经典,更进一步明确自家的经典含义,以防他人对于自家经典之言产生的错误理解,有多么重要罢了。”】
【“如果没有一套完善,成体系且统一的句读符号引入到自家的经典之中,那么像孤刚刚那样各种各样的断句解读之事。”】
【“即便现在不发生,未来迟早也还是会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在没有句读符号用以分隔、明确各家经典语句断句含义的情况下,各家的经典之言的确给后来者留下了诸子注我的空子。”】
【重新站起来的张苍听到太子扶苏的话语,更加疑惑不解道:“诸子注我?”】
【看着张苍疑惑的神情,太子笑着开口解释道:“所谓的诸子注我,是孤对于孤刚刚肆意断句解读行为的一种概括。”】
【“意思是,诸子经典之言为我所用。”】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需要,来阐述诸子的经典之言。”】
【“又或者说诸子的经典之言,只不过是我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作为注脚使用的一个经典而已。”】
【“至于说,诸子经典之言的本意到底为何,并不重要!”】
【“举个例子,比如说刚刚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许孔子对于这句话的本意断句解读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但是我因为阐述自己思想的需要,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我偏偏要将之断句解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主打的是一个:诸子说的话语正不正确,诸子自己说了不算,我代诸子说了才算!”】
【“与之相反的,还有一个是我注诸子。”】
【“如果说诸子注我,是用诸子的话语来变相解读自己的思想的话。”】
【“那么我注诸子,就是我千方百计地去准确解读、阐释诸子经典之言的本义,而不允许其他人对于诸子经典之言,有任何的偏离或牵强附会。”】
【“还是刚刚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证明、阐释,孔子对于这句话的本意断句解读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而其他人对于这句话的其他任何断句解读理解都是错误的!”】
【“主打的是一个诸子至高无上,一切以诸子为标准。”】
【张苍默默念叨了几遍“诸子注我”和“我注诸子”,而后抬头看着太子扶苏苦笑道:“殿下的这一番诸子注我与我注诸子之说。”】
【“若是传了出去,恐怕百家都会被强行划分为诸子注我与我注诸子两大不同派系!”】
【“日后有关于诸子注我与我注诸子的争论,恐怕将会永无停歇之日!”】
【能够被称之为子的人,基本都是有自己独特思想的。】
【比如说,荀子,他继承并发展了昔日孔子的“礼学”,但是又提倡礼法兼治,可以说是同时结合儒家与法家的一代思想大家。】
【而这与孔子本人的儒家思想而言,很显然是有出入的。】
【毕竟孔子的根本儒家思想是“礼”和“仁”,可没有“法”。】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的话,荀子走的是“诸子注我”的路线。】
【因为对于荀子来说,先贤虽然值得尊敬,但是并不值得敬畏,他足以比肩先贤!】
【但是在一些遵循“我注诸子”路线,认为孔子思想至高无上的传统儒家门人子弟眼中,荀子这种“诸子注我”的儒家门人,无疑就是异端了。】
【日后恐怕会有不少遵循“我注诸子”路线的传统儒家门人子弟,会对荀子,以及荀子所在孙氏之儒这一派的儒家门人子弟大加批判。】
【不,甚至别说孙氏之儒了,就连儒家其他七派,搞不好都会遭到来自某些遵循“我注诸子”路线的传统儒家门人子弟的批判。】
【毕竟真要说的话,儒家之所以会分裂成八派,最初不就是因为八派对于昔日孔子的思想理解各有不同嘛。】
【而这样的不同,如果从本质上来说的话,都是因为没有遵循孔子思想的本意,又或者是对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导致的。】
【所以从另一种意义上而言,当前的儒家八派至少有七派走的是“诸子注我”的路线!】
【毕竟八种不同的思想主张,如果只有一种是正确的、是与孔子原本的思想主张相同的话,那么另外七种思想主张相对而言,便是错误的...........】
【甚至更加严重一点的话,那就是儒家八派全部走的都是“诸子注我”的路线!】
【儒家八派的思想主张与孔子原本的思想主张,全部都有所不同!】
【如果没有太子扶苏提出“诸子注我”和“我注诸子”这番言论的话,那么或许一众儒家门人子弟都还不会认识到这其中的差别与问题。】
【毕竟如果有一派走了“诸子注我”路线的话,那么肯定是这一派儒家士子理解错了孔子思想,是这一派儒家士子背叛了儒家!】
【但是如果有七派,又或者是有八派都走了“诸子注我”路线的话,那么能说是这七派,又或者是这八派理解错了孔子思想、背叛了儒家吗?】
【自然不能!】
【在当下儒家八派才是代表着孔子思想与儒家的正统!】
【如果儒家八派全部都理解错了孔子的思想,背叛了儒家的话,那么真正“背叛”了儒家的人便是孔子自己,是孔子表述“错”了自己的思想!】
【所谓一个人的错,是错;但是所有人的错,反而叫正确,便是如此的道理。】
【但这个道理成立的前提是,所有错的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是错的。】
【如果有人认识到自己是错的话,那么它就有可能会清醒过来,转过头去批判大部分可能是“错”的人。】
【而太子扶苏所说的“诸子注我”和“我注诸子”,便很有可能会让一部分的儒家士子觉得当前的儒家八派是错误的。】
【然后一边批判“脱离”了孔子思想本意的八派,一边重新去追寻孔子真正的思想本意。】
【接着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儒家士子便会因为相同的思想观点,自然而然地聚拢到一起。】
【最后人多了,那么这些儒家士子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新的、致力于追求还原孔子思想本意的,遵循“我注诸子”路线的儒家第九派!】
【然后这儒家第九派便会和前面八派一样,为求自己思想主张的正确,进而和其他儒家派系相互争斗、排斥、打压等等。】
【而儒家九派的这种争斗,如果从本质上来说的话,那么其实还是儒家内部诸子之间的思想之争!】
【是遵循学习孔子思想的士子、遵循学习荀子思想的士子、遵循学习孟子思想的士子3.6等儒家门人。】
【为了争夺儒家内部主流思想话语权,从而引发的争斗。】
【这和一众诸子百家为了争夺当今各国主流思想话语权,从而相互排斥、打压除了自家之外的其他诸子百家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
【哪一派系的士子抢夺了自家内部的主流思想话语权,那么哪一派系的士子的身份地位就会水涨船高。】
【同样哪一家学派抢夺了各国主流思想话语权,那么哪一家学派在该国的身份地位就会水涨船高。】
【而自己的身份地位水涨船高之后,那么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青史留名,这对于自家还会远吗?】
【自然不远!】
【所以当前的儒家八派,以及未来的儒家九派,还有当今的诸子百家才会那么激烈地争夺主流思想话语权。】
【当然,也不止儒家会如此。】
【在太子扶苏所说的“诸子注我”和“我注诸子”这番言论传了出去之后,各家学派都很有可能会爆发这样的思想之争。】
【除非说这家学派已经没落了,学习的士子已经不多了,那么才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思想之争。】
【而儒家则是不用想了,作为当世的几大显学之一,学习儒家思想的士子数量,毫无疑问是最多的之一。】
【所以像“诸子注我”和“我注诸子”的思想之争,未来势必会在儒家内部爆发,只不过看什么时候才会爆发罢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诸子注我与我注诸子路线之争相对不严重的其他百家【求订阅,求全订】
诸子注我?
我注诸子?
孔子背叛了儒家?
这是什么令人匪夷所思的玩笑话!
孔子怎么可能背叛儒家!
但是如果孔子没有背叛儒家的话,那么他们儒家八派现在这种“诸子注我”的行为,算不算是背叛孔子?
毕竟如果按照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说的“诸子注我”和“我注诸子”来理解的话,那么他们儒家八派很显然是有七派,甚至于是八派儒家士子都走了“诸子注我”的路线。
这一刻,不管是咸阳宫里的淳于越等一众博士,又或者是张苍,亦或者是天下各地其他儒家士子,都陷入到了沉默与自我怀疑之中。
不过很快,淳于越、张苍,以及天下各地的儒家八派士子都各自找到了自我开解的理由。
比如说淳于越等一众做了,但是又不敢承认的儒家士子,则是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儒家人有关于孔子思想的事情,怎么能够叫做“诸子注我”呢!
这很明显是孔夫子尚有未言尽的思想之言,只不过生前没来得及述说、著作出来而已。
虽然他们目前所主张的儒家思想之中,有一部分并不在昔日的孔夫子提出的思想范围之内。
但是他们坚信,他们目前所主张的儒家思想也绝对在孔夫子生前没来得及述说、著作出来那一部分思想之中。
所以,他们绝对没有违背孔夫子原本的思想!
他们目前所主张的,可能有所超出了孔夫子原本提出的思想之言,也绝对属于是孔夫子本人原本的思想之言!
他们依然是儒家的正统,以及孔夫子思想的代言人!
而像张苍这种敢做又敢认的儒家士子,则是一脸无所谓。
对!
他们所主张的思想之言,就是与孔子原来所提出的思想之言有所出入!
那又怎么样?
是要干掉他们?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