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28节

  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还有民贵君轻等的民本思想。

  其中孟子的“人性本善论”与荀子的“人性本恶论”,可谓是针锋相对,乃是人性的两个极端。

  而这也就造成了孟氏之儒与孙氏之儒这两派儒家士子的针锋相对,可以说是谁都看不惯谁。

  这两派儒家士子见面了,轻则一顿互喷,重则一顿互殴,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有走人性两个极端的孟氏之儒与孙氏之儒,那么自然也有主张人性有善有恶的漆雕氏之儒。

  漆雕氏之儒,以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为代表人物。

  其在对人性的看法上,主张人性有善有恶,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不愿做官,好勇任侠。

  说的直白,这一派走的是任侠、儒侠路线。

  同样,从另一个角度讲,漆雕氏之儒也是受墨家影响较多的一派。

  因为墨家之中的楚墨一派,走的也是游侠路线,以侠客的身份来行侠仗义。

  像孟氏之儒、孙氏之儒、漆雕氏之儒,这三派儒家士子如果碰到一起辩论的话。

  那么往往辩论到一半,然后孟氏之儒、孙氏之儒就会联起手来,先将在他们两派士子看来是墙头草的漆雕氏之儒揍趴下。

  然后孟氏之儒与孙氏之儒再因为道理无法说服对方,接着上演全武行,最后站着的那一派暂且获得这一次有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

  而倒在地上的那一派儒家士子则在心中暗暗发誓,回去一定要将君子的射御之艺锻炼的更强,争取下一次见面的时候报仇雪恨。

  而除了子张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孙氏之儒各有不同的思想主张之外,剩下的子思之儒,颜氏之儒,仲梁氏之儒,乐正氏之儒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主张。

  可以说,儒家内部如果开一场大辩论的话。

  那么不用其他诸子百家做什么,只要搬好小板凳吃瓜看戏。

  这八派的儒家士子自己就能够在辩论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谁也说服不了谁,然后气急败坏之下,就会相互动手打起来。

  现在儒家八派之所以还能够和平、共同的维持着“儒家”这个大名号,全靠儒家之外的其他诸子百家,尤其是法家和墨家带来的威胁。

  若是哪一天儒家独尊于天下,其他诸子百家都没了的话。

  那么儒家当场就会一分为八,然后上演一场儒家内部之间的“八家争鸣”。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便开始了内部的“优胜劣汰”。

  经过上千年的排斥“异端”,最终子张之儒、漆雕氏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仲梁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先后被淘汰出局。

  然后孙氏之儒与孟氏之儒,又彼此驳斥、争锋、交流、融合了上千年,最终明显带有法家思想的孙氏之儒也被孟氏之儒给吞并、融合。

  最后孟氏之儒便成了儒家的正统,而孟子也因此被尊称为亚圣。

  不过这都是原历史上以后的事情,现在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想的是,要如何解决儒家有史以来的第二个分裂危机。

  这要是处理不好的话,搞不好如今一分为八的儒家,就要一分为十八了。

  到时候儒家想要齐心协力,联合起来对抗其他诸子百家,那就更加困难了。

  而其他一众吃瓜看戏的诸子百家,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落井下石的机会,当即一个个看向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问道:

  “哎,淳于博士,在下学识浅薄,想要请教一下,天幕上的太子殿下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到底应该如何断句才算正确?”

  “我怎么觉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按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断句解读更加符合你们孔子的原意?”

  “不对,不对,我觉得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解读更加准确一点。”

  “依我看来,还是按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断句解读,才更加符合你们孔子的原意!”

  “哈哈哈,你们说的都不对,应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解读才是真正正确的!”

  ·· ········求鲜花·· ····

  ·· ········求鲜花·· ····

  ......

  面对其他一众百家博士名为“询问”,实为“挑衅”的话语,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气的面红耳赤地不断反驳道:

  “不对!不对!你们这样断句不对!孔圣不是这样的意思!”

  “真正正确的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才是孔圣的原意!”

  “太子扶苏未读儒家之言,不知其全貌,所以才会胡乱断句一通!”

  “这样是不对的,等太子扶苏读了儒家之言,他自然就知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才是正确的断句解读方式。”

  .........

  面对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的极力辩驳、澄清,其他一众百家博士笑的更加开心道:

  “你说是就是吗?”

  “证据呢?”

  “你能证明昔日的孔子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的吗?”

  “这怕不是你们自己对孔子之语的胡乱理解,然后才有了这样的断句吧!”

  “说不定昔日孔子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其实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是被你们这些不孝后辈,曲解了孔子的意思!”

  ......... .. ...

  ......... .. ...

  “啧啧啧,你们可当真是儒家的‘好学子’,居然曲解昔日孔子的思想言论!”

  “要是孔子泉下有知,知道你们这样曲解他的思想言论也不知道会不会气的从坟墓里面爬起来找你们算账!”

  .........

  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眼见实在是辩论、澄清不了,当即气急败坏道:

  “好!好!好!”

  “你们以为就我儒家一家学说著作言论,没有句读符号明确含义吗?”

  “你们各家各派的学说著作言论,又有多少是有句读符号明确含义的?”

  “今日尔等可以如此恶意曲解我儒家经义,那么明日我等儒家子弟同样也可以如此理解你们的百家经义!”

  “且看看我等儒家子弟对于你们百家诸子经义的‘理解’,是否更加贴合你们各派诸子的‘本意’!”

  ......

  这番话一出,原本还在疯狂落井下石与嘲笑的其他百家博士也是忽然一滞。

  坏了!

  刚刚笑的太大声了!

  忘记了他们各家学派的经典之言,同样也没有用句读符号间隔,以明确其义这回事了。

  这要是被儒家等鳖孙肆意曲解、恶解他们各家学派的经典之言,被各家的诸子泉下知道了,岂不是半夜要气的从坟墓里面爬起来骂他们无能?

  不行!

  绝对不能被儒家的鳖孙如此曲解、恶解他们各家学派的经典之言!

  今日天幕结束之后,回去他们就立刻给各家学派的经典之言重新抄写一遍,并且加上用以明确其义的句读符号进行间隔。

  同时,在这一刻,不管是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还是其他百家博士皆是忽然意识到了太子扶苏此前说的句读符号的重要性。

  要是他们各家的经典之言如果没有句读符号间隔,并且明确其义的话,那么岂不是很容易就会被一些心思不良之徒恶意曲解?

  必须要将句读符号纳入到文字之中,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这些事情。

  随即,一众百家博士的目光,又集中到了负责文字大一统与左丞相隗状与张苍身上。

  既然要用句读符号对各家的经典之言重新抄写一遍的话,那么最好就是能够用大一统的新秦字与大一统的句读符号重新抄写一遍。

  不然等到大一统的新秦字与大一统的句读符号出来之后,现在各家各派用各不统一的文字与句读符号抄写过的经典之言,又要再重新抄写一遍。

  到时候对于各家各派而言,又是一件工作量不小的麻烦事。

  所以必须要大力支持与加快推进大一统的新秦字与大一统的句读符号的出现与使用!于于.

第一百四十六章:诸子注我,我注诸子,孔子背叛了儒家?【求订阅,求全订】

  【“张卿何故如此惊慌失色?”】

  【太子扶苏看着跌坐在地上的张苍,有些惊诧道。】

  【跌坐在地上的张苍勉强挤出一个笑脸,看向太子扶苏问道:“殿下可是想要分裂儒家?”】

  【太子扶苏眨了眨眼睛说道:“张卿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而且儒家还需要孤去分裂吗?”】

  【“现在儒家不就已经一分为八了吗?”】

  【虽说他还没有正式学过儒家的思想,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对儒家没有什么了解了。】

  【毕竟在他所学过的《史书》之中,就有提到过诸子百家的一些事情。】

  【还有他父王平时在给他讲授一些各家经典之言的时候,也会顺口和他说一些有关于诸子百家的事情。】

  【另外在跟随农家许子学习农家之言的时候,许子同样也有时候会提到其他诸子百家。】

  【当然,许子提到其他诸子百家的时候,其他诸子百家大多都是作为反面例子出现的。】

  【而在诸子百家之中,最常作为反面例子出现的就是儒家了。】

  【没办法,谁让儒家孟子曾经骂他们农家。】

  【所以许子也是给太子扶苏讲了其他诸子百家的不少黑历史。】

  【而像儒家自孔子死后一分为八这么有趣的事情,许子也是有给太子扶苏大讲特讲过的。】

  【张苍苦笑道:“儒家的确已经一分为八,但是殿下的这番断句解读若是传了出去,恐怕儒家还会更进一步地一分为十八呀!”】

  【“届时,我怕不是要成为儒家的罪人呀!”】

  【从本心上来讲,是否会成为儒家的罪人,其实张苍并不怎么在意。】

  【虽然这么说可能会有些对不起他们老师荀子,但是在先有韩非、后有李斯这两位儒家荀子门徒,转身一变,变成了法家代表之事在前。】

  【张苍觉得如果在儒家混不下去的话,那么他改头换脸一下,转身投入到法家门墙也不是不可以。】

  【得益于老师荀子的教导,其实他对于法家之学的了解也还算可以。】

首节 上一节 128/5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