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130节
还是要把他们开除儒籍?
想要干掉他们的话,他们的射、御之术,也未尝不精!
而且同为儒家八大派系之一,你30要开除我的儒籍,我还要反过来开除你的儒籍呢!
看看到时候谁能开除得了谁的儒籍!
真想开除他们的儒籍,有本事就把孔子从坟墓里叫起来!
而且如果其他儒家士子能够把孔子从坟墓里叫起来的话,那么难道他们就无法将荀子从坟墓里叫起来吗?
有本事就直接把荀子,以及他们这一派都开除儒籍!
有荀子在,他们丢掉儒家,重新自成一家一派又不是什么麻烦事,说的好像他们荀子就比不上孔子一样。
给孔子一个面子,就叫他一声儒家先师。
不给孔子面子,那么在他们这一派之内,即便是孔子也要屈居在荀子之下!
他们学习的是荀子的思想之言,又不是孔子的思想之言!
所以他们主张的儒家思想与孔子原来所主张的思想不同,其他人又能奈他们如何?
而作为孔子后裔子孙的孔鲋,这一刻看着天幕上的太子扶苏则是激动的浑身发抖。
更准确地说,是对于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提出的“诸子注我”和“我注诸子”之别,激动的浑身发抖。
他就说好好的一个儒家,怎么会分裂成八大派呢!
更重要的是,儒家分裂成了八大派系,居然没有一派愿意带他这个正儿八经的孔子后裔子孙一起玩!
甚至也不怎么对他这个孔子后裔子孙尊重与礼待,仅仅只是把他当做是一个较有学识的儒家士子来对待。
这合理吗?
这应该吗?
作为孔子真正的后裔子孙,在儒家内部居然没有什么主流思想的话语权!
这儒家到底是他们八大派的?
还是他们孔子后裔子孙的?
而现在天幕上的太子扶苏所提出的“诸子注我”和“我注诸子”之别,则是让他意识到,难怪儒家八大派都不怎么尊重他这个孔子后裔子孙。
原来当前的儒家八大派早已经背叛了孔子、背叛了儒家,走的是“诸子注我”的路线!
不行,他必须要写文章斥责当前儒家八大派对于孔子、对于儒家的背叛!
要高举“我注诸子”的旗帜,成立儒家第九派,让他们先祖孔子原原本本的根本思想,重新回到当前儒家内部的主流思想地位!
让他们这些孔子后裔子孙,也重新回到儒家内部的主导地位!
而相较于马上又要再多分裂出“我注诸子”一派的儒家来说,其他的诸子百家的情况,反而还好一些。
比如说法家,虽然也同为当前的几大显学之一,门人子弟数量众多。
但是法家的主要思想之一是:“不法古,不循今”!
法家是强烈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的。
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同样也不能因循守旧。
并由此延伸出了法家的治国思想:“治世不一道,变国不必法古”!
意思是,治国之道,只要对国家有利,不一定拘守古法,古法也并不一定是对的。
比如说,“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成汤、周武王没有遵循古法,有阻碍到他们称王于天下了吗?
并没有,成汤、周武王依然称王于天下!
夏朝、殷商没有改变礼法,有延缓他们的灭亡了吗?
也没有,夏朝、殷商同样相继灭亡!
之后韩非更是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治国思想主张,提出了“时移而治不易者乱”,并把守旧的儒家嘲讽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由此可见,法家对于变法改革一道有多么的积极!
而法家连得罪无数既得旧利益者的一国律法、制度都敢变法改革,甚至就连主张变法改革的法家本人自己也都做好了以身殉法的思想准备。
难道后辈法家子弟,还会因为尊崇法家的某一位先贤,然后在发现这位法家先贤的思想落后之后,就不去将之改革掉?又或者是推翻掉?
开什么玩笑!
不管是哪位法家先贤,在真正的法家后辈子弟眼中都没有这么大的脸面!
一旦某位法家先贤的思想落后了,那么最先质疑、推翻这位法家先贤思想的人,绝对是法家弟子。
在真正的法家弟子眼中,法家先贤就是自己用来进步的阶梯!
一旦被真正的法家后辈子弟找到某位法家先贤思想上的漏洞、不足之处的话,那么该法家后辈子弟十有八九都会对着该法家先贤深深叹息一声:
“对不起了,诸位法家先贤,后辈法家子弟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然后要么自己为之补齐短板、漏洞,又或者是干脆直接推翻该法家先贤思想,自己另立法家一道!
那么到时候,就轮到自己这个法家后辈子弟于法家一道开始称“子”了。
所以对于真正的法家弟子来说,走“我注诸子”的路线?
不可能的!
真正的法家子弟走的都是“诸子注我”的路线!
如果有哪个傻乎乎的法家子弟走“我注诸子”路线的话,那么这个法家子弟绝对是要被开除法籍的!
所以相对于法家来说,什么“诸子注我”与“我注诸子”的路线之争,几乎是不存在的事情。
只要我法家全员门人子弟都走“诸子注我”的路线,那么我们法家就没有路线之争这么一说!
而与锐意变革,几乎全员门人子弟都走“诸子注我”路线的法家相比,墨家走的又是另外一种路线。
墨家同样也是当前的几大显学之一,门人子弟数量众多。
但是相较于其他诸子百家而言,墨家组织更为严密,强调整体的概念。
并且每一代墨家学派的领袖人都是钜子,又或者说用的都是钜子之名。
在墨家,钜子已经不单单是指具体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概念上的存在。
这个“钜子”概念包含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每一代具体的钜子。
同样这个“钜子”概念也包含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每一代钜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
不管未来诸代墨家钜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与第一代墨家钜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出入有多大,它都始终被包含在整体的墨家“钜子”这个概念之中。
同样不管墨家后辈子弟如何学习墨家“钜子”的思想主张,墨家后辈子弟对墨家“钜子”思想理解,也始终被包含在整体的墨家“钜子”的思想主张之中。
这样墨家内部之间,就不会有诸子思想之争,因为墨家永远只有一个“子”,那就是概念上的“钜子”。
用儒家举个例子的话,那就是孔子一开始创立儒家的时候,并没有用自己的姓名,反而是虚设了一个名为“儒子”的概念名号。
他孔子是“儒子”,之后的孟子也是“儒子”,以及荀子同样也是“儒子”。
每一代杰出的儒家子弟,都可以是儒家的“儒子”。
同样他孔子的思想主张是“儒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也是“儒子”的思想主张,荀子的思想主张同样也是“儒子”的思想主张等等。
每一代杰出的儒家子弟,对于儒家思想的不同理解,都会被包含进儒家“儒子”这个概念的思想主张之中。
如此一来,儒家诸子同一,皆为“儒子”。
那么学习孔子思想的儒家士子,能够说孟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背离了孔子最初的思想、背离了儒家最初的思想吗?
并不能!
因为不管是孟子的思想,还是荀子的思想,都是儒家“儒子”的思想之一,而孔子的思想同样也只是儒家“儒子”的思想之一而已。
大家都是儒家“儒子”的思想主张之一,那么又何来背离之说呢!
而如果没有背离之说的话,那么你又如何能够说我走的是“诸子注我”路线呢?
我明明走的是“我注诸子”的路线!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的话,那就是身为正版的我,只要出现一个盗版,然后我就立刻给它打上一个“你是授权允许的正版”标签,那么我就永远不会有盗版了。
而如果没有“盗版”的话,那么020我还需要考虑所谓的“防盗”问题吗?
并不需要!
所以墨家走的路线就是将每一代具体的墨家钜子可能出现的不同思想主张,全部都归结到概念性上的墨家“钜子”之上,这样他们墨家就不会有不同的墨家钜子思想之争了。
反正不管每一代墨家钜子推行什么样的思想主张,最后都只会成为灌溉墨家概念上的“钜子”成长的思想养料。
而与概念统一的墨家相比,道家所走的又是另外一种路线。
道家同样也是当前的几大显学之一,门人子弟数量众多。
而与其他诸子百家相比而言,道家反而更加随性。
又或者说,比较倾向于躺平。
比如说,什么,你说我走的是“诸子注我”的路线?
啊对对对,你说是,那就是吧。
又比如说,什么,你说我走的是“我注诸子”的路线?
啊对对对,你说是,那就是吧。
再比如说,什么,你说你要在道家另开一派,自称为“子”?
啊行行行,外面山头道观那么多,你自己看上了哪座山头,就自己去立一座道观,自号为某某子吧。
不管别人承不承认你某某子的身份,放心,我肯定是承认的!
亦再比如说,什么,你说你要开除我的“道籍”,我不配为道家门人子弟?
啊行行行,你爱怎么开除就开除吧,说的好像我原本就有“道籍”这种东西似的。
只要你别来我的山头道观打扰我修炼成仙飞升,你爱干嘛就干嘛,反正与贫道无关。
所以“诸子注我”与“我注诸子”的路线之争,道家可能会有,但是估计在道家内部掀不起什么大的波澜。
最多就是道家内部无声无臭之间,忽然多了几座道观,以及几位某某“子”罢了。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