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301节

  木门一关,船舱内顿时变得安静而私密。

  赵小六等人闻言,纷纷凑上前来,只见自家侯爷的指尖突然戳向了舆图的某处:“等会儿船过了淮泗湾,那边有一处水流较为平缓,我们就在那里下船,转走旱路。”

  王虎挠了挠后脑勺,浓密的眉毛拧成了一团,脸上满是困惑:“侯爷,为何要这般行事?咱们这不是还有几天就能到扬州城了吗?”

  “蠢货!”赵小六突然一脚踹在了王虎的腿上,瞪了他一眼,“你难道没看见今早那几个官油子的眼珠子都快黏在咱们船板上了吗?

  这会他们怕不是早就派人往扬州城报信去了!”

  赵驹撇了赵小六一眼,随后缓缓解释道:“原本本侯是打算等天一亮就出发的。

  这样就算码头这边的事情传了出去,其他人一时半会也联想不到咱们已经到了淮安府。

  可方才那几个淮安府的官员已经是见到了咱们的船队,且昨晚王虎已经带着本侯的腰牌去办事。

  要是他们嘴上没个把门的,或者故意将消息透露出去,那等咱们到了扬州城,岂不是就陷入了被动?”

  几位亲信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王虎则是有些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早知道昨晚去跟他们说码头这边的事的时候,就不许他们跑来见侯爷了。”

  赵驹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宽容:“无妨,死了这么多人,总是要跟本地官员知会一声的。

  既然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事,那咱们想要暗地里赶到扬州城怕是不行了。

  这是本侯的疏忽,与你无关,不必自责。”

  或许是他来到这方世界后,一路拼杀至如今这般高位的过程过于顺遂。

  又或许是他所倚仗的“金手指”太过强大,让赵驹产生了一种错觉。

  觉得在这世间,除了太虚幻境那寥寥数人之外,几乎无人能对他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虽说情况也的确如此。

  可正因如此,平日里遇到事情,他竟甚少去深入思考、细致琢磨。

  然而,方才发生的这档子事,却如同一记警钟,让赵驹陡然变得警觉起来。

  对于他内心这番微妙的变化,王虎等人自然是一无所知。

  这时,只见赵小六眉头紧锁,一脸忧虑地看向赵驹,小心翼翼地问道:“侯爷,那咱们人手该如何分配?”

  若是在以往跟着赵驹四处征战的时候,这倒也算不上什么难题。

  大不了人手对半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切全凭天意和实力。

  可如今情况截然不同,船上还有林黛玉一行人。

  当然,赵小六自然没有胆子去抱怨林黛玉,只是下意识地觉得此事棘手得很。

  毕竟,林黛玉可是赵驹将来要明媒正娶的侯夫人,她的安危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倘若他们将大量人手分出去执行任务,船队这边防护力量变得薄弱,万一船上有个心怀不轨之徒,林黛玉等人岂不是就陷入了万分危险的境地?

  赵驹对此其实早有周全的打算。

  他神色镇定,指尖在舆图上重重一点,声音沉稳而有力:“将疾字旗、火铳队的人数各分作两半。

  本侯亲自带队走旱路,直赴扬州城。”

  “侯爷!”

  赵小六脸色微变,他急忙往前跨出一步,语气急切地说道,“就算扬州城那边情况十万火急,大不了属下和王虎带人走一趟便是!

  您若是离开船队,这边没了您,少了个能镇场子的人物,恐怕会出乱子啊!”

  在他看来,虽然疾字旗和火铳队的战斗力都相当强悍。

  可俗话说得好,群龙无首的状态下,他们终究难以发挥出最大的实力。

  一旦赵驹不在,这两支队伍的战斗力怕是会大打折扣。

  王虎也跟着点头,瓮声瓮气地附和道:“小六说得在理,侯爷,您可是咱们的主心骨,哪能亲自去涉险?

  要不还是我和小六他们几个带队去扬州城?”

  赵驹抬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目光缓缓扫过两人焦灼的神色,心中对他们的担忧已然了然于胸。

  只是有些话,此刻却不便说得太过直白。

  若是换做寻常将领,或许确实需要留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人在船队。

  可他赵驹却不一样。

  不管是疾字旗还是神机营的火铳队,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精锐之师,忠诚度早已拉满。

  只要他提前做好周密的安排,即便自己不在船队,这些人也绝不会出什么乱子

  更何况,船队上还有林黛玉这位看似柔弱,实则骨子里透着镇定与聪慧的女子。

  赵驹对她的内质,早有深刻见识。

  他下的命令,那些亲卫们对他忠心耿耿,自然会不折不扣地听从林黛玉的调遣。

  满船上下,皆是他的心腹之人,且船队正沿着既定路线平稳行驶,如此情形,又能出什么岔子?

  再加上林福这位老管家,在林家兢兢业业待了几十年,对于人情世故的洞察,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都极为老练。

  有他在一旁悉心辅佐,林黛玉的安危,赵驹其实并未过多担忧。

  这些想法在赵驹脑海中如电光火石般一闪而过,然而他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神色淡淡地说道:“不必多言,就按我说的办。”

  说罢,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船舱内的亲信,语气沉稳:“旱路速度更快,扬州城那边的情况刻不容缓,耽搁不得。

  船队依旧按原计划行驶,等会儿你们去交代下去,一切都要听从林姑娘的安排。”

  -----------------

  此时,林黛玉的船舱里,烛火轻轻摇曳,将几人的面容映得影影绰绰,神色各异。

  屋内此刻只有赵驹、林黛玉、林福和李嬷嬷几人。

  林福静静地站在一旁,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双手紧紧攥着袖摆,嘴唇微微动了动,终究还是没能忍住。

  他向前半步,对着赵驹深深一揖,语气中满是不赞同:“侯爷,老奴知晓您急着赶去扬州城,可您怎能就这样将我家姑娘留在船队里?”

  他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疙瘩,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依老奴之见,倒不如叫我家姑娘在山阳县下船,寻一处稳妥的客栈先歇下。

  有侯爷的护卫在旁守护,哪怕多等几日,也比在水面上漂泊要安全得多啊!”

  一旁的李嬷嬷也跟着点头。

  一旁的李嬷嬷也跟着连连点头,脸上带着怯意,却还是硬着头皮开口:“是啊侯爷,姑娘金枝玉叶的,哪里好受这等长途颠簸之苦?

  水路本就暗藏诸多凶险,您这一走……”

  她话未说完,眼中却已满是担忧之色。

  尽管先前她听了不少关于赵驹征战沙场的“凶名”,本就对这位杀伐果断的侯爷心生畏惧。

  但此刻,她仍觉得赵驹这般安排太过冒险,这才没忍住为林黛玉“发声”。

  赵驹却没管他们,目光径直落在林黛玉身上,声音不自觉地放缓了几分:“林妹妹可有什么想说的?”

  林黛玉静静地坐在窗边的软凳上,指尖轻轻捻着衣角,似在思索着什么。

  此刻,她迎着赵驹的目光,轻声问道:“表哥方才所说,这船队里边,都是表哥信得过的将士。

  这一点,表哥可确信无疑?”

  赵驹毫不犹豫地点头,目光坚定:“自然确信无疑,他们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过的弟兄,绝对可靠,林妹妹大可放心。”

  虽然有些逆天,但对于他的这项能力,赵驹已然试验过多次,稳妥得很。

  见他点头确认,林黛玉紧绷的肩膀不自觉地微微舒展开来。

  她唇边悄然漾开一抹浅浅的笑意,那清澈如水的眼眸里,不见丝毫慌乱之色。

  林黛玉镇定自若地说道:“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表哥只管放心前往便是。”

  方才,她已从赵驹口中得知父亲那边情况危急万分。

  起初,她心中满是惊慌,但很快,这份惊慌便被对父亲林如海的牵挂和担忧所取代。

  此刻,林黛玉语气平静,条理清晰,言辞间尽显沉稳,反倒比一旁的林福和李嬷嬷显得更加镇定。

  这一点,着实出乎赵驹的意料。

  然而,不知为何,他又莫名觉得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毕竟,眼前这位可是他心中聪慧灵秀、与众不同的林妹妹啊!

  “姑娘!”

  林福见林黛玉竟也打算跟着赵驹“胡闹”,顿时心急如焚,赶忙上前想要劝阻。

  可他刚要开口,林黛玉便抬手轻轻打断了他的话。

  “福伯,”

  林黛玉转过身,目光温和却又透着异常的坚定,说道,“父亲那边的情况更为紧急重要。

  您方才不也听到了吗?表哥离开后,这船上的人定会护我周全无虞。”

  说着,她浅浅一笑,显然是对赵驹很是信赖,接着说道:“表哥麾下的将士何等勇猛无畏,您先前在码头时也都亲眼瞧见了,难道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依我看,比起我来,表哥走旱路前往,似乎才更加危险几分吧?”

  林福张了张嘴,本还想再说些什么。

  可看到自家姑娘那清澈明亮却又无比坚定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李嬷嬷在一旁也欲言又止,刚想开口劝说,却见林黛玉朝她轻轻摇了摇头。

  两人虽满心不情愿,可赵驹主意已定,自家姑娘又如此坚持,他们纵然有千般担忧、万般不舍,也只能强自按捺下来。

  林福深吸一口气,对着林黛玉躬身行礼,郑重说道:“姑娘放心,老奴定会寸步不离地守在您身边,护您周全。”

  事情已然商议妥当,赵驹微微抬手,示意林福和李嬷嬷先行出去,他还有些话想与林黛玉单独说。

  林福与李嬷嬷虽满心忧虑,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不放心,却也深知此刻再劝也是徒劳无益。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依言行礼,而后转身退了出去。

  舱门“吱呀”一声合上,将外界的风浪声隔绝在外,屋内霎时只剩下赵驹与林黛玉二人。

  烛火依旧摇曳,将林黛玉的影子投在窗纸上,随着她细微的动作轻轻晃动。

首节 上一节 301/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