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57节
这条刑法实际已经很宽容,因为在雍正朝以前的《大清律例》,对这一条公文的规定是:“威逼人致死罪,若因奸盗,而威逼致死者,斩。”
就是强奸未遂或者调戏未遂,导致妇女羞愤自尽的,全都一律判处斩立决。
雍正觉得这样刑法太严苛了,同样不利于人口增长,就改成了更为宽容的绞监候。
现在的大汉对此,官员呈现三派:
一派认为还是应该恢复原来的斩立决,绞监候太轻了,调戏犯往往都有恃无恐,从而罔顾律法。
一派则认为绞监候正合适,甚至绞监候还是太重了,只是调戏而已,没必要搞得这么严重。
还有一派认为这些都不行,应该直接让调戏未遂的犯人,娶了受辱妇女,否则妇女就算活着,调戏犯也受到了惩处,那受辱妇女也很难再嫁。
嗯,在聂宇看来这三派简直一个比一个逆天,所以他不光给刑部下了重制律法的决定,同样自己也在私下抽空抄撰有关程朱理学的辩证论文。
律法不是万能的,要解决问题根本还是在人,妇女被调戏了就要自尽,不自尽就会受到万人唾弃。
聂宇看到地方上报这道案子,人都快看傻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这自尽未成的妇女多么贞洁,而是这个时代简直特娘的有病!
程朱理学在清朝已经扭曲到了病态,什么“饿死事小,失节是大”,简直就是在纯纯放屁啊!
聂宇没办法立刻解决问题,那就先从思想上入手,后世很多人认为是朱熹说的这八字,认为是朱熹害得妇女被毒害千年。
但实际上,朱熹只是引用了这八个字,而且还说了后半句话,即“夫死而嫁固为失节,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
说人话就是:“饿死事小,失节是大,这是对的,但连圣人都不能免俗,我们怎么能强求孤苦无依的寡妇也这么去干?”
就是可惜,很多人都不清楚朱熹还说了后面半句话,更不清楚朱熹这么说是在暗戳戳的讽刺南宋士大夫,全都是失节之人,不思怎么抗金恢复中原,反而天天想着跟金国蛮夷摇尾乞和,醉生梦死。
聂宇这边还在书写程朱理学的辩证文章,同时对刑部草拟的《大汉律法》题出修改的大致范围框架。
就在这时,襄阳发来密电,河南白莲教的刘之协遣使求见。
第219章 南下
兴华元年,二月末。
史载:荆州府天降祥云,霞光异彩,有火龙抢珠吞北星。是夜,北方帝星黯淡无光,而南方出现赤色星云,形如龙虎交汇……
好吧!说人话,聂宇的第一个儿子,同样也是大汉的嫡王子终于在昨晚出生了。
湖广大地,官民百姓为之欢腾。汉王终于有后代了,还一来就是个嫡长王子,大汉基业变得愈发稳固。
当然,也有无数士绅高兴之余,同样暗地里诅咒汉王早点得病驾崩了。
这样,幼主登基了,他们就不用在汉王手下受苦。
但很可惜,汉王身体康健,甚至还天赋神力,别说早点得病驾崩,就是再活个七八十年都不成问题。
不管怎么样,三月三上巳节刚过。
聂宇没有继续陪伴儿子,而是很快又进入到了工作状态。
“你们是白莲教哪一支的?”聂宇问道。
前天才刚到荆州城的河南白莲教使者回答:“我家教主天王不是白莲教哪一支,而是这天下的白莲教,都是我家天王的徒子徒孙。”
嚯,好大的口气!
聂宇笑道:“你家天王是谁?孤曾经也入过白莲教,说不定还认识?”
信使听闻一喜,连忙说道:“回汉王的话,我家教主天王正是河南白莲总教教主刘之协,不知汉王之前是入的白莲教哪一支?”
原来是刘之协啊,说到这家伙聂宇还真认识,史书上好歹也漏过名的。先是发动起事不成,因为叛徒出卖被抓,押送进京的路上通过贿赂差役,又成功逃脱生天。
结果,刘之协前脚刚逃跑,后脚川楚陕白莲教就跟着发动起事,还遥尊了李犬儿(刘之协化名)为天王。
川楚陕白莲教,事实上都能算是刘之协的徒子徒孙,靠着河南白莲教传播扩散出去,就连王聪儿已经死去的丈夫齐林,实际也能算是刘之协的徒孙(刘之协之徒宋之清的弟子)。
不过也就是这样而已了,川楚陕白莲教与刘之协之间没有统属关系,这信使所谓的天下白莲教皆为刘之协徒子徒孙,真的就只有徒子徒孙了。
人家压根不听刘之协的,张正谟干脆还自己僭称天王了。
聂宇知道的清楚,但却没有表现出来,继续笑道:“原来是刘天王,不知天王遣使来我大汉是要做什么?”
信使完全没听出聂宇话里的距离感,说道:“我家教主天王让小的过来,就是想要跟汉王一起邀个盟誓,而今清妖势大,我们几家反清义军唯有合兵一块,才能共抗清妖,驱逐鞑虏,建立那众生渴望的真空家乡……”
“打住,”聂宇不等信使把话说完,就是一抬手说道,“孤对你们那套真空家乡没有兴趣,你们天王要与孤盟誓,那这盟誓是只有我们两家还是怎么的?”
信使一愣,有些没明白,不是说好了都是白莲教,怎么又对真空家乡没兴趣了?
不过这信使也没发愣太久,他接着回道:“盟誓自然不只我们两家,我家教主天王说了,除了汉王以外,还会与陕西、四川两家白莲教邀盟。届时川陕汉豫四家白莲教联手,必能剿灭清妖,光复天下,重建真空家乡!”
聂宇脸上笑容收敛:“孤说了,孤的大汉不是白莲教,孤也没那个兴趣了解什么真空家乡。”
扑通!
语气明明没有发火的意思,但那个神态变化,还有周围汉兵护卫明显看过来的眼神,瞬间就让信使吓得跪在了地上。
聂宇这才恢复笑容:“至于你们刘天王要结盟的意思,就说我大汉答应了,你们要是缺什么食盐、兵器都可以来找我大汉采购,我大汉同样也不会主动进攻河南。”
跪在地上的信使顿时又是一头雾水,这到底什么情况,刚刚都还生气了,怎么突然自己就完成任务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汉需要刘之协做大汉的北方屏障。襄樊虽然号称天下重镇,但说到底就是一座城而已,清军真的从北方大举南下,单靠襄樊肯定挡不住。
可再加上刘之协的河南白莲教就不同了,中原一马平川,就是四战之地,在这里造反基本等同于送人头。刘之协在河南起事注定不可能成功,但却可以吸引清军大部分兵力的注意力。
因为中原是天下重心,得中原者不一定得天下,但得天下者必定得中原。要是这里遭到白莲教太大的破坏,那损失可就太大了,清廷不可能放过刘之协,必须要先灭掉了刘之协,才能接着从中原南下来打大汉。
刘之协遣使来结盟,聂宇欢迎啊!
甚至刘之协不来,聂宇过段时间都得想办法,遣使去河南联络,看能不能两家联盟抗清。
反正,刘之协肯定得被灭,那就在被灭之前,心甘情愿为大汉的反清事业,添砖加瓦到死吧!
信使感恩退下,大汉管了他一顿好饭,接着派船送他回河南。
又过两日,陆师大都督府已经制定好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北路军兵分两路,一路往西继续攻打郧阳府,西路军伺机配合。
另一路往东攻占德安府,东路军可以看情况出兵。
郧阳府民风剽悍,拿下了这里,汉军既可以得到优质的兵员,还能完全封锁川陕白莲教和清军入楚。
德安府战略位置重要,这里是武昌到襄阳的重要门户,能够连接南北、沟通东西。拿下了武昌和襄阳,就必须夺取德安,否则大汉的北地防线不稳。
聂宇批准了大都督府的作战方案,同时又往水师大都督府提前预批了下半年的募兵和造船预算。
没办法,水师在前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靠砸钱来培养水师。
大汉的优势,差不多就是湖广多山林了,而且楠木、樟木、杉木等资源丰富,可以组织百姓民夫伐木造船。再加上湖广百姓还多渔民善水性者,同样也能大肆募兵编练水军。
反复交代叮嘱水师大都督府,不要在意别的东西,只管好好练兵造船,造出大船舰队,用钱的事情不需要他们操心。
……
三月中旬。
解决完了这些内政军务,聂宇跟王后、王妃话别,而后登上了南下的军舰,他要亲自去安抚湖南的苗部、瑶部、侗部百姓。
湘西苗部还算老实,石柳邓是真的诚心内附汉军,想要带着苗人安稳过日子。
可石柳邓并非湘西苗王,湘西苗王名义上还是吴廷义,这家伙也是前苗王吴八月的儿子。
而湘西苗部的另一个女首领石乜妹,同样也对大汉始终抱有敌意,对大汉派遣的流官都是动辄驱逐,要不是石柳邓从中斡旋,怕是早就跟汉军起了冲突。
这些事情必须都要聂宇这汉王亲自去解决,还有永州平地瑶、宝庆花瑶都要他来去谈。
第220章 乾隆什么都明白
而今天下的局势,已经愈发脱离原来的历史轨迹。
首先,本该去年九月就被剿灭的贵州仲苗,居然一直坚挺到了现在都还没灭,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然后,同样是去年年末就已经穷途末路的襄阳白莲教,在流窜进了陕西以后意外的又把自己盘活了。
确切的说,不是他们把自己盘活了,而是陕西这一片已经没有多少清军。
河南正好被刘之协的白莲教牵制住,西域则正在发着大旱,从去年的七月份就已经开始,喀什噶尔、英吉沙尔这两座伪清控制的军府回城,忙着储备粮草防备灾荒都来不及,压根没能力入关剿贼。
再说陕甘这一块地,隋唐年间的帝王之基,但却是明清的王朝噩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明清两朝的陕甘已经基本变成自然灾害的温床,明末李自成之所以败了十几次、几十次都能卷土重来,就在于陕甘地区十年九旱,还有一年大涝大地震。
清朝来了,就更厉害了,乾隆自称“盛世”,但短短六十年的时间里,陕甘地区的自然灾害多达45次。
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结果就是流民遍野。这么多的流民饥民,再加上襄阳、陕西白莲教的成功合流。
于是乎,陕西炸了。
陕甘总督兼四川总督宜绵,已经快被搞疯,他很想马上跑回陕西平乱,但他偏偏又走不了,他身上兼署了四川总督,放下四川不管,让白莲教肆虐的话他难辞其咎。
而且,白莲教实在太难打了,他手下的八旗和绿营都已经被打到没脾气。只能倚仗罗思举的团练武装,去跟白莲教继续打游击,再调遣一支绿营偏师堵住汉中,防止三省白莲教再度合流,那事情可就真一发不可收拾了。
西南的这么许多变故都是聂宇带来的,没有大汉一次性击溃打散了七省清军主力,导致西南地区清军兵力空虚,再加上大汉数次击败清军,提前暴露了伪清官军和八旗的虚弱,恐怕西南地方不会恶化的这么快。
说完了地方上的糟心事,再来说说伪清朝堂吧!
刘墉和纪晓岚已经回到了京师,并带回了汉贼拒绝招抚,反而还要大清割让山河四省、江南七省作为议和的前提。
如此离谱放肆的要求,别说是乾隆了,就连作为傀儡的嘉庆,同样都是勃然大怒。
满汉文武百官全都叫嚣着,一定要发兵灭了汉贼。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发兵灭了汉贼?
那肯定是要灭的,可问题是现在清廷手里没兵啊!
直隶清军不能轻易调动,关外、蒙古八旗同样也不能擅动,那剩下的军队就不剩多少了,江南清军要防备汉贼入侵,北方清军要镇压河南白莲教,西域的清军要镇压回子。
西南……西南已经没多少兵了,那里到处都在造反,地方官员不找朝廷要兵就不错了。
别再被小说电视剧给骗了,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的出征。伪清全国的常备军力,拢共只有六十多万而已,去掉吃空饷的,恐怕能有四十多万就差不多了。
而嘉庆元年,汉军在湘西干翻了十万清军。这些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能给福康安福大爷带的兵,肯定不能是空饷拉出来的歪瓜裂枣,所以清军兵力早就捉襟见肘了。
没有兵力,就剿不了汉贼,剿不了汉贼,那就只能招抚。
可招抚不成,还是得剿贼……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