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56节

  这几个人正趁着夜色找了块城头的僻静地方密谋,准备要聚伙投诚搞事,还没来及动手,就见到城里忽然冒起好大火光。

  作为里面头头的小军官王老三,瞬间意识到这是有人在捷足先登了。

  王老三的反应很快,当下起身就举刀大喊:“快跑啊!反贼攻城了!”

  喊完,对着手下的十几号兄弟呵斥道:“还不跟我一起,杀出去啊!”

  “对,对,反贼进城了!”

  “杀狗官,迎汉军啊!”

  十几声呼喊,非常混乱,但混乱有混乱的好处。大晚上压根没人有空去分辨,再加上城里还失火了,一下子就是一整段城墙都被引爆。

  “快跑啊!襄阳城破了!”

  “我的鞋子,谁把鞋子踩掉了!”

  明亮正在城楼里面睡觉休息,老人家重病在身,还披甲劳累好多天,睡得特别死,钱副将和亲兵喊了好多声才醒。

  醒过来听到的第一声,就是外面呼喊喧哗的城破了,反贼进城了!

  明亮脑子昏昏沉沉,完全没搞明白状况,他就浅睡了一下的功夫,襄阳城就破了?

  别说是他了,城里面正在带着衙役民夫给仓库四处放火,制造混乱的陈兴业和李游击等人,全都一脸发懵。

  他们是接到了白楠的电报,知道今夜白楠会在城外找机会发动总攻,让他们伺机在城里制造点混乱,让襄阳城的清军首尾不能相顾。

  结果,火势刚一起来,城头就大乱了。

  那混乱的火把到处挥舞,他们在城内都能看得清楚。

  马师爷有些不知所措:“现……现在怎么办?”

  陈兴业反应很快,大喊道:“诸位兄弟,汉军已经杀进了襄阳,快随我一道去抓了知府老爷!立大功!保命保家人了!”

  一瞬间,这些衙役民夫都反应了过来,他们本来就是被李游击和马师爷等人带着过来放火捣乱的,现在无非就是正式倒戈投降了呗!

  一大票子穿着官差衣服的衙役,带着另一大票子的民夫,抄着各种武器就跟在了陈兴业后面,往府衙方向杀过去。

  陈兴业边带人去府衙,还边沿街乱喊:“汉军进城了!想活命的都在家待着,别出门!”

  “汉军进城,都别出门!”

  “汉军进城,都别出门!”

  “……”

  等到陈兴业带人杀到府衙,知府洪世佺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是被外面的动乱惊醒,只以为官仓方向不慎走水了。

  “老爷,老爷,反贼进城了!反贼进城了呀!”

  “快,快扶老爷我从后门跑。”

  洪世佺刚起来,就穿了件单衣,连忙吓到腿软,就让贴身的老仆扶自己跑路。

  普天之下谁都能投降了汉军,唯独他不能投降,他们洪氏不能投降。作为汉奸洪承畴的后代,接受了洪这个姓氏的好处,那等大清倒台了,自然也得受到对应的清算了。

  洪世佺刚披了件衣服,在老仆的搀扶下要走后门,就听到前门传来了撞门的声音。

  “咚~咚!”

  “嘭!”

  门被撞开了。

  “几位军爷,我知道那狗官睡在哪,我这就带你们过去。”

  “哒哒哒!”

  洪世佺已经吓到魂飞魄散,仓皇之间就让老仆驮着自己翻墙出去,好不容易踩着老仆的肩膀翻上了墙头,又对着下面喊:“快,快把箱子递给我!”

  老仆奋力抱着装满了黄金和银票的的箱子,就要往上举,但没举过头顶,就差点背过气去,箱子也一下掉到地上。

  金元宝、银票撒了一地。

  “诶哟,我的心肝宝贝啊!”

  这边箱子、金元宝掉地上的响动,很快惊动了正在搜查的那几个衙役。

  衙役们匆忙往这边跑过来,吓得洪世佺顾不上带走钱了,就直接翻过墙头摔了下去。

  后头的老仆刚起来,就见到老爷抛下自己跑了,看到地上的金元宝和银票,心中贪念一起,刚要伸手去捡,一只脚踩住了银票。

  “老家伙,快说,那个狗官在哪儿?”

  “老……老爷……老爷翻墙头跑了!”

  “娘的,快跟我去追,把这些金子银票收好了,这都是给陈老爷孝敬的罪证。”

第218章 纳妃

  襄阳城破了,破的毫无悬念,破的水到渠成。

  电报送回荆州,内阁、礼部立马着手安排起了战后的封赏事宜,而陆师大都督府同样也开始照着地图,搞起了后续的战略推演。

  有兵有粮有大炮,还有内应配合攻城,襄阳自身兵力钱粮极度空虚,这要是还打不下来,那汉军就真不用打天下了。

  襄阳破城的同时,来自鹤峰知州孟敞与第一师师长何顺安的联名报奏,跟着送到了荆州城。

  汉王府,聂宇召集内阁众臣开小会。

  聂宇哭笑不得:“这个孟敞,说的孤好像不纳这个苗妃,那土苗就安抚不成了?”

  刘骏这首辅当先开口说道:“纳一苗妃,就能定鹤峰土苗,那这就应当纳之,臣请大王以国事为重!”

  “自古君王者,后宫不说佳丽三千,却也不该只有二三人。”顾景这礼部尚书紧接说道,他早就觉得汉王的后宫就一后一妃不妥了,只是之前的劝谏上奏都被汉王搁置。

  现在,终于让他们逮到机会了。

  就连林文昌、王若愚、吕志宏、姚宏毅四人也是争相劝谏。

  聂宇挑眉疑惑问道:“你们不歧视土苗女子?”

  虽然聂宇这汉王做了表率,说不歧视少民,对少民百姓都能一视同仁,但地方官员对少民骨子里的歧视是免不了的。

  林文昌开口解释道:“大王,鹤峰土苗愿意归化,那就是我大汉子民。既是大汉子民,何来歧视一说?”

  说的很含蓄,歧视还是歧视,但只要愿意归化不闹事,那就什么都可以谈。

  汉朝和亲,唐朝结盟,宋朝……宋朝就不说了,到了前明,那位创立了“弘治中兴”的仁慈皇帝弘治帝,他的母亲就可能是瑶族出身。

  不是说成化娶了瑶女为后,而是瑶族叛乱遭到明军镇压后,带回的瑶女正好被成化临幸后生下了弘治。

  就算现在的伪清鞑虏,那也是要通过迎娶蒙古妃子,来笼络安抚蒙古王公,维持满蒙一家亲的表面关系。

  皇太极迎娶大玉儿,多尔衮跟大玉儿搞出“伦理虐恋”,再到后面的顺治、康熙、乾隆三代虏酋,都必有一位或几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妃子。

  目前为止唯一一位没有蒙古妃子的伪清皇帝,大概就只有雍正了。因为这家伙在位时间短,而且还是真想做汉人的皇帝,不是什么满蒙一家的大可汗。

  聂宇一时没有应下,而是先回了后宫内院,同时也是与王后相商。

  后宫纳妃这事,必须要知会王后一声,不是要得到王后的许可,君王纳妃哪要什么王后许可,纯粹是封建专制下的那套内外分工。

  皇帝管理外廷,已经很忙了,内廷基本都是交给皇后来管理。

  母仪天下,讲究的可不是皇后也要管理天下,而是皇后要为天下女子表率,体现胸襟大度。

  因此,包括选秀纳妃、妃子侍寝等等,基本都是皇后负责安排,皇帝只是最终拍板决定。

  一般而言,皇后肯定会根据皇帝的喜好,提前做好所有安排,而皇帝也不会太不给皇后面子。

  (有点逆天了)

  除非皇后的家族势力很大,而且准备要篡位造反了。

  王后陈蕙兰叹息道:“大王纳妃这是好事,而且还是为了国家大事而纳妃,臣妾自当不能阻拦,要不然怕是这大汉官民都得说臣妾善妒,不许大王纳妃充实后宫了!”

  陈蕙兰压力也很大,她现在还怀着王嗣,那一切都还能说得通,可以是汉王为了定下国家储君,不使国家出现混乱。

  可等到陈蕙兰生下这一胎,那汉王要是还不接着纳妃,恐怕马上就得有文臣憋不住,过来上奏劝谏。

  聂宇说道:“孤也不是抗拒纳妃,但如今天下未复,我大汉连湖广尚未全得。若孤现在就大肆纳妃充实后宫,哪怕是为了国事而虑,百官也必定上行下效。”

  聂宇对纳妃本心上是不抗拒的,因为他是个正常男人,正常男人必定贪慕女色,这在所难免,古代又没别的娱乐活动,不贪慕女色还能干嘛?

  可他现在是汉王了,一言一行都是在为手下文臣百官做表率。之前一后一妃的时候,百官还会有所收敛,汉王都是一后一妃,谁敢随便纳妾?

  但现在纳了苗妃,那就不是一后一妃了,而且纳苗妃又属于政治任务,这就给了百官一个可以利用的借口。

  正好湖南的瑶人、侗人、苗人都不怎么安稳听话,那是不是也要一边纳一个妃子,安抚各族少民之心?

  关键真要这么干,聂宇还无法拒绝,这可是为了国事民情,作为汉王的他不可能、也没有理由去拒绝。

  汉王都大肆纳妃了,百官文臣就算不明着纳妾,肯定也会暗地里跟着纳妾,便如乾隆带头贪污捞钱,举国上下吏治迅速腐败糜烂一个道理。

  至少雍正刚推行摊丁入亩、养廉银等制度的时候,虽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整体的吏治肯定没有现在那么败坏糜烂,要不然地方士绅学子不会那么大规模的聚众罢考罢官。

  官员纳妾不是好事,明清两朝在律法上都有严格规定,禁止官员在辖地纳妾,避免官员与地方通过纳妾关系相互勾结。

  反复思量了一夜,聂宇甚至没去刘妃院子里歇息,最终做出决断。

  纳妃就纳妃了吧!

  反正他已经称王了,后宫已经不是他的私人领域,而是国家的政治附属品。

  大汉还在,他还是汉王,后宫基本上轮不到他来表达喜好,该纳妃就得纳妃,就连生王子王女都属于政治任务。

  做出了决定,宜早不宜迟。

  聂宇给内阁下达命令,先给鹤峰土苗发电回复,接着内阁、礼部共同筹备相关事宜。

  这可不是寻常纳妃,而是为了安抚土苗,已经上升到了国事,细节上不能马虎,甚至还得有相应的下聘和纳妃典礼。

  处理完了这件事,聂宇接着开始定下《大汉律法》的编纂章程,主要工作交给了刑部尚书戴毅。

  别看大汉已经称王建制,但主体律法依旧还在沿用《大清律例》的部分条款。这不是大汉在偷懒,而是《大清律例》实际上也偷懒了,《大清律例》的主体也是沿用的《大明律例》。

  大部分的律法条例都是一成不变,仅有涉及到满汉蒙古八旗的律法条例,做出了部分调整添加,还有一部分不太合理的律法公文,同样被稍作调整了一番。

  聂宇着手让刑部制定《大汉律法》,同样也不是临时起意,大汉已经建制,那就必须有符合自己政治属性的一套律法公文。

  不能天天各州府县报案审案,还用老一套的东西,比如《大清律例》规定:“强奸未成,或经调戏,妇女羞愤自尽者,俱拟绞监候。”

  可以理解为,强奸或者调戏未遂,但导致妇女羞愤自尽,那就一律判处绞立决的监候缓刑。

  监候缓刑的意思,一般来说都不会立刻杀,而是会在秋审、朝审后分别情况,看到底是不是该杀。

首节 上一节 156/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