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55节

  “……”

  孟敞人都愣住了,过了片刻才回过神来,有些尴尬问道:“田首领刚刚说什么?”

  田正清说:“我们土苗想跟汉王结亲,我们会选出最美丽的幺妹儿嫁给汉王。到时候我们土苗与汉王就是一家人了,那所有土寨也都不用我来劝说,他们自己就会服从归附汉王的。”

  孟敞听到这里,已经大概明白了田正清的意思。

  他还是太年轻了,居然因为对方那爽朗的开场白和表现,真把对面当成淳朴的土苗汉子了。

  能打下来州城,还能做到众多土苗首领的田正清,怎么可能真是个爽朗淳朴汉子?

  孟敞有些骑虎难下,前面夸下海口说自己会上奏汉王,现在对方把条件说了,他不上奏那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费,他的功劳也没了。

  反复思量片刻,孟敞下定了决心,上奏就上奏,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汉王总是要纳妃的,这纳一个土苗妃子,就能获得无数土苗的拥戴,完全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至于汉王喜不喜欢?

  大王,为了大汉的社稷安定,只能先麻烦您牺牲一下了!

  而且,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前明的皇帝不就纳过不少外族妃子进后宫,什么朝鲜、越南、瑶族的都有,弘治皇帝据传就是瑶女生下来的,所以大明的皇帝才从弘治开始突然变白了。

  孟敞拱手:“田首领的意思,本知州已经明白,一定为田首领尽快上奏汉王!”

  田正清也笑道:“那挺好,就麻烦孟知州了。”

  ……

第217章 都想投降

  “轰轰轰!”

  襄阳城外,汉军的大炮还在轮射狂轰,一刻也不停歇。

  李游击、姚同知、马师爷这帮人,本来打算等白楠继续攻城两天,就趁夜放火制造混乱,配合汉军夺城。

  可惜,还没等他们来及实施,明亮就抢先一步,夺了这些人的兵权。

  倒不是明亮识破了他们,而是明亮从始至终都不信任这些人,之前给他们放权那是迫于无奈,稳定军心,可钱副将的汇报让他再度对李游击等汉将生出了警惕。

  明亮还算没有太昏,虽然拖着病体,但也不敢真的把李游击在内汉将弄死,只能用名义调走,不让他们接触到城防要事,只让他们管着军仓器械。

  一下子没了兵权,再加上明亮有了警惕,陈兴业只能先安抚李游击这些人,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等待城外大军给他们制造时机。

  白楠也不慌不忙,自领七千多人的士卒继续围城,大炮全部拉出来狂轰。

  不求能攻破城墙,就用一发一发的轮射,让清军感到恐惧。

  又分兵数股,每股都有一个千总率领五百多人的汉兵,去收复襄阳府治下的各县乡镇。沿路所过之处,士绅百姓争先来做带路党,告诉哪里有驻扎清军,都有多少兵力守军。

  襄阳府的士绅百姓都被害惨了,先是白莲教肆虐,接着清军又打回来。

  白莲教虽然破坏性强,但有着王聪儿这些穷苦首领约束,好歹没有真的大开杀戒,就是抢掠粮食,再裹挟部分百姓跟着一起造反从军。

  清军那可就厉害了,冲进来就是一句话:“老乡,借你人头一用!”

  或者:“老乡,把乡亲们都喊出来吧!屠村,还是挨个砍头,选一个?”

  白莲教在襄阳的时候,百姓部分变成了白莲教的乱军贼寇,部分挣扎求生,还有部分选择相信商旅(细作),南下投奔汉王。

  清军收复了襄阳,士绅百姓确实不用被白莲教肆虐了,官兵直接过来给他们“剃头”了。

  反正百姓就是韭菜,割一茬长一茬。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也就最近小半年稍微好过了点,因为官兵都被汉军打没了,只能从本府募兵,都是家乡人,总算不会隔三差五来砍脑袋打粮了。

  现在,汉军打来了,马上就得到了士绅乡民的热烈欢迎。

  这些襄阳士绅乡民,已经快两年多了,还没见到过这么正规的军队。说是反贼他们都不相信了,非得说这是天上下来的天兵天将,争着抢着要来做带路党。

  什么?

  汉军来了,会分他们地主士绅的田产。

  那就分呗!

  跟朝不保夕,小命随时被官兵消消乐,脑袋还要拿上去当“反贼”示众,就是些许抛荒的田产而已,那有什么大不了的。

  再加上,汉军只分他们的地,不要他们的家产,就连那汉军的千总路过他们乡里,他们几家士绅带头捐赠粮食,对方收归收了,却还是打出欠条,表示这都是军队的借粮。

  实在太仁义了,居然能有这么仁义的王师,看来这天下真要重新复汉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清军和白莲教一个比一个烂,还反向衬托的“抢”地主田产的汉军成了地主眼里的“仁义王师”。

  却说明亮强撑着病体亲自坐镇守城,见到汉军分兵了,他也还是谨慎不敢出击。虽然城里的清军加上民夫,起码也有好几万人了,比汉军的兵力多了数倍,但跟汉军已经打过了几次野战,全都遭到惨败的明亮是真不敢小视汉军了。

  “轰!”

  城外大炮还在轮射猛轰,明亮没有在城楼上待着,因为城楼实在不安全,之前的几处城楼都有被炮击过,一炮就是城楼崩塌。

  明亮正在城下静心看书,钱副将过来禀报:“军门,汉贼的大炮实在犀利,末将已经给出重赏,但炮手已经没人敢上去了。”

  “不敢上的,按怯战逃兵论处。”明亮轻轻翻开一页下令道。

  钱副将有些迟疑:“这……”

  “不杀几个,这些襄阳兵不会听令的。”明亮淡淡说道。

  “是。”

  钱副将闻言只能听令照做,这番威胁之下,又有前面重赏,总算有了几个炮手上去开炮。

  然后,完全没用啊!

  清军的大炮威力不够,射程上也不如汉军的大炮来的远,一见到清军大炮开炮,汉军炮口直接对准城头的炮位,就是集火开炮。

  几十门大炮集火开炮,总有一两发炮弹命中目标,命中一个就能把清军的军心打散。

  一来二去,半个时辰不到,清军炮手就崩了。

  要不是这些清军都是襄阳兵,怕是这会都该弃城跑路,或者干脆开城投降了。

  明亮没有办法,只能亲自披上棉甲,上城鼓舞军心士气。

  “嗯?”

  明亮刚上了城墙,就见到城外汉军阵地来了一骑,那一骑踩着已经填好的几条护城河道,就跑到了城下。

  “我是赫舍里·富志那,我也是满洲八旗,谁的九族要是不够砍的,可以尽管放箭!”

  富志那开场就用大喇叭对着城头一通乱喊,本来不知道他身份的清兵,这下全都听明白了。

  明亮还想下令放箭,这下也没了机会,只能先看看对方想说什么。

  “谷城、光化、均州、枣阳都已经降了,现在投降的,只诛首恶,普通清兵和底层军官一律赦免无罪!”

  “重复,现在投降只诛首恶,其余人等赦其无罪!”

  “现在投降只诛首恶,其余人等赦其无罪!”

  “……”

  几句话之下,城内瞬间军心浮动。

  明亮意识到这样不行,匆忙下令放箭,但完全没人听令,他只能亲自弯弓搭箭射出。

  然后,因为年老体弱,再加上身上有病,早就被掏空了,射出去的箭也绵软无力。

  富志那嘲讽性的遛马跑了两圈,接着转身就走。

  明亮以外对方被自己吓跑,正要歇息一下,同时下令严加防范。

  才到下午,又来了十几个骑兵,都是满洲棉甲骑兵。

  这些骑兵没有富志那那么能说了,他们直接放箭射出手书,手书不一定所有清兵都认识,但只要军官认识,能看的懂就行了。

  明亮毫无办法,他只能尽力下令收缴那些劝降书信,又抬出几大箱的银子财物,分发赏赐给下面的军官士卒。

  同时还不忘宣扬,要是现在投降了,士卒能够活命,但他们这些有权力的军官肯定都没法活命,不要相信汉军的鬼话。

  有用吗?

  有用,但不大。

  军官们确实害怕汉军不放过他们,可同样的他们现在就是孤城,襄阳全境都没了。前几天汉军甚至还渡江去包围了樊城,封锁了汉江水道。

  这还怎么打?

  孤立无援,后路都被断了,城外的汉军还承诺不会清算他们。

  那就……

  “兄弟们,这襄阳怕是守不住了。”

  “大哥,您该不会真要投降吧!”

  “是啊!那些狗官虽然不是人,可这襄阳是咱的老家,真要是让给了反贼,那咱会被街坊邻里戳脊梁骨的。”

  “戳什么脊梁骨,你们难道没听见吗?反贼……不,汉军都说了,只清算那些狗官,不跟咱们这些普通小兵和百姓计较,投了就投了!”

  “可是上面的大人们说反贼都是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这怕不是说的他们自己的吧!都不是咱们汉人,它们说的话你也信?还有,连城外那来给咱们劝降递话的都有满人,汉军咋可能为难咱们自家人?”

  “诶,我觉得大哥说的对啊!汉军连满人都能收了,没理由跟咱们汉人自家兄弟过不去啊!”

  “可是……”

  “还什么可是,咱王老三就一句话。弟兄们,你们是给满人狗官们继续卖命,还是跟着咱干,一起投了汉军?”

  “……”

  “好,我跟大哥干了,早看那帮狗官不爽了,干了他娘的!”

  “那我也干了!”

  “我也干了……”

  “大哥,啥时候动手?”

  “就明晚,听我号令,咱们直接放火……不是,哪来的喧哗?”

  “大哥,你看那是什么?好亮啊!”

首节 上一节 155/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