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4节

  所以才会养出贪吃好色的性子来。

  可哪想到,她们才刚刚觉着把握住了胡惟庸的爱好,结果一转头,胡惟庸不按套路出牌的下地干活去了。

  一众匪夷所思的姬妾们,簇拥着来到了后院的小花园,看着明明干得满头汗,仍旧不肯停手的胡惟庸面面相觑。

  她们此时迷迷瞪瞪之间,忽然冒出了个疑问。

  “是妾身不够美,还是妾身不够骚?”

  “昨夜里还一口一个小心肝呢,怎么今日里就不理不睬的只顾着种地了?”

  “自己难道还没种地有意思?”

  “妾身,不香吗?”

  不过众人虽然一肚子疑问,但谁也没敢在胡惟庸面前乱说什么。

  毕竟胡大老爷作为一家之主,哪里还轮得到她们指指点点?

  更别说,这又不是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只不过是个有些怪异的癖好罢了。

  胡惟庸其实把众人的疑惑都看在了眼里,但他没在乎。

  反过头来,他直接告知了自管家胡义到下面的所有人。

  “这片土地,乃是老爷我花了大心思种的,谁要是敢来动手动脚,别怪老爷我亲自打断手脚!”

  这是胡惟庸头一回在府上说出这么直白、这么狠的话。

  看着胡惟庸的脸色,没人怀疑胡惟庸在开玩笑。

  至此,本就不大敢往那边走的胡府上下,这下更是除非有必要,压根不去后院了。

  哪怕有事非得去那边,也恨不得离着胡惟庸那块地三丈远才好。

  众人的表现胡惟庸看在眼里,并不觉着自己大惊小怪。

  毕竟,只有他明白,这种的哪里是粮食,这分明是种着自己的保命符啊。

  夜深人静之时,他也不是没有辗转难眠的时候。

  毕竟,虽然眼下他已经不是丞相了,貌似最大的危机已经过去了。

  可他始终是官场之中的一员,一直未曾从那个漩涡里脱身。

  而且,这种事儿,哪有那么简单?

  没见朱元璋随手扔了个科举主考官的职位给他,他哪怕心里抗拒,却仍旧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吗?

  说白了,只要人还在局中,那他就只能“躲”,而不能“藏”!

  因为他没有丝毫的底牌去拒绝朱元璋的要求。

  一旦拒绝,很有可能之前所有的藏拙、咸鱼都成了徒劳无功。

  老朱的狠心,让他可以毫无顾忌的下死手干掉自己,而不会有任何犹豫。

  这就是没有底牌、没有倚仗的自己的致命缺陷。

  其实,不仅仅是自己,刘伯温不也是怕了?

  有了对朱元璋的担心,才一门心思想要归隐吗?

  可他又能如何?

  刘伯温也不是第一次跟朱元璋辞官了,可哪怕到了如今,却仍旧连自己头顶上的官帽都没能扔下。

  想必这时候的刘伯温,怕是也睡不好吧。

  正因为朱元璋性子暴躁,同时也非常不好糊弄,所以胡惟庸见到土豆这玩意儿的时候才会这么开心。

  有了这东西,那自己就真正有了张底牌了啊。

  到时候只要自己够咸鱼,朱元璋顾忌着自己的名声和功德,必不可能杀自己。

  那到时候真就可以放心关上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正所谓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反正自己不图要封侯拜相,那自然就不会去触动朱元璋的逆鳞,再加上自己一份天大的功德打底,这想不横着走都不行啊。

  想想都美滋滋!

  想明白这些东西后,往后的日子里,胡惟庸的生活愈发的单调了。

  钓鱼,陪美人儿。

  种田,陪美人儿。

  研究美食,陪美人儿。

  练习琴棋书画,陪美人儿。

  倒也不是他胡惟庸胡大老爷好色如命,更不是他沉迷美色不可自拔。

  胡大老爷不过是心善,见不得一众美人太过孤单,想要给她们一点温暖罢了。

  哦,对了,胡老爷自己也挺孤单的,所以大家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

  嗯,就是这样的!

  我胡某人平生从不好色。

第31章 坑爹的儿子!胡惟庸人傻了!

  第三十一章坑爹的儿子!胡惟庸人傻了!

  对于胡惟庸来说,眼下的小日子是越来越滋润了。

  府上的下人调教得挺不错的,手脚勤快不惹事,眼明手快还嘴甜。

  弄得这两辈子没当过老板的胡惟庸心情一好,时不时的就弄点赏钱什么的。

  最关键的是,因为胡惟庸这人对美食的嗜好,所以厨房里时不时的就会准备一大堆的食材。

  而胡惟庸可不是那种老板天天山珍海味,员工餐餐吃糠咽菜的周扒皮。

  时不时的,他就会随手拿出一些吃不完的食材分给下人们带回家去。

  东西不多,数量也不定,但这些东西比赏银还让人满意。

  毕竟,能从前丞相、翰林学士胡惟庸胡府里当差,还带着吃食返家,这不得吹一波?

  就因为这些事儿,好些个下人家里都快被媒婆踩破门槛了。

  下人们用心,姬妾们也没让胡惟庸多费心。

  春妮儿、娜娜、秋月三人都是经过皇宫培训过的,固然心眼什么的都有,小手段更是不缺。

  但是她们可太懂大户人家的规矩了。

  毕竟,她们可是从大明最大的一户人家府上出来的。

  而之前那些名字都容易搞混的姬妾,虽说规矩什么的,学得没新来的姐妹们好,毕竟出身有差距。

  但她们都是一些被卖入戏班或者青楼,从小培养出来专门伺候人的“专业人士”。

  别的不说,伺候人的本事、揣摩人心的功夫,那可是一等一的强。

  这两批人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手段,虽在争宠,但却没闹出什么幺蛾子,反倒是让胡惟庸这一天天的过得是十分惬意啊。

  而最让胡惟庸开心的,还是经过他的照料,那一小片田地里的土豆长势很好。

  也不知道是胡惟庸那半吊子的种植技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还是系统那句简简单单的“宿主亲自种植打理产量翻倍”在起作用。

  反正如今这块小天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模样。

  每天看一眼这田地,胡惟庸都感觉美滋滋的。

  自己的保命符,稳了啊!

  可就在胡惟庸小日子过得正美的时候,胡义却一脸忧心忡忡的跑了过来,凑到胡惟庸耳旁小声道:

  “老爷,应天府府尹派人来府上了。”

  胡惟庸有些莫名其妙,转头看向胡义道:“应天府尹?梁甫?”

  “那老家伙不是一身傲骨,两袖清风嘛,怎么派人来我府上了?”

  胡惟庸固然足不出户,但因为有前身的记忆和上辈子了解的历史知识在,所以对于朝中的一些重臣,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位应天府尹梁甫,就是个洪武朝难得的“异类”。

  因为他居然能把本就不多的俸禄全拿出来赈济灾民,扶幼济困。

  他上任应天府尹的时候,就两头驴随着上任。

  而等他离任的时候,仍旧只有两头驴。

  上辈子胡惟庸也是机缘巧合才知道这么个人的。

  只是,这种人怎么会主动找上自己呢?

  不曾想,胡义听到胡惟庸的问话以后,直接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

  “咱府上大少爷,醉酒后驾车纵马在闹市横冲直撞,撞伤了不少百姓,所以梁大人请老爷过府一叙。”

  “消息是刚刚应天府通判送来的,应该不是假的。”

  “老爷,此事,只能您出马了啊!”

  听完胡义这番话,胡惟庸脸都绿了。

  淦!

  该死的,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啊!

  自己千辛万苦低调度日,恨不得就这么关上府门,事事不理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为的就是保下自己的狗命。

  结果他这里没出问题,却被这么个坑爹玩意儿给拖下水了?

  梁甫这位应天府尹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胡府大公子胡仁彬如今虽然是在应天府的大牢里,但看在胡惟庸的面子上还未处置。

  可国法早有规定,胡仁彬是不可能全须全尾从牢里出来的。

首节 上一节 24/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