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3节

  没上榜的就不说了,他们除了抱怨自己运气差,碰上了胡惟庸这么个煞星不按常理出牌以外,多少也是知道自己的水准了。

  下一届,十有八九就没有胡惟庸这个意外因素了。

  可他们若还是眼下这等模样,下届继续参考的话,怕还是得落榜。

  而上榜了的,此时也不觉着轻松。

  不过是本届科举的第一关罢了,若是放在往年,顶多自家关起门来吃一顿就算庆祝了。

  今年要不是胡惟庸闹出这么个幺蛾子,怕也没多少人在乎。

  如今他们固然上榜了,可接下来的府试、院试,天知道还有什么坑等着他们。

  正因为两帮人不同想法、却一模一样的选择,整个大明士子届的风气最近变得格外的好。

  个顶个的头悬梁锥刺股,一幅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模样。

  而忙碌的,可不仅仅是他们。

  作为本届科考真正干活的组织者,礼部一应官员此时也是擦干了头上的冷汗,埋头开始准备起了接下来的府试。

  天知道之前学子们闹腾的时候,他们有多害怕。

  要清楚,空印案可就在眼前啊。

  这要是闹出个大动静把朱元璋给惊动了,结果他们一帮人因为受牵连,去了刑场砍头,那他们岂不得冤死?

  好在最后胡惟庸去了趟皇宫,美滋滋的带了几个美人儿回去,不但屁事儿没有,听小道消息说,那美人儿还是他自己要来的赏赐。

  见到这样的结果,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更有甚者,心里还起了小九九了。

  这胡老爷得了好处,回府美滋滋去了,那咱们呢?

  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干点啥,不说被陛下亲自接见夸赞、奖赏一番,但至少也能在奏报上留下个名字吧。

  毕竟,这届的主考胡大人那可是简在帝心的。

  那要是到时候这位大佬随口点一句自己名字,自己岂不是就起飞了?

  还是那句话,能当官的,谁不是聪明人?

  于是,整个礼部上下,仿若打了鸡血一般,压根不用催的就自己开足马力狂奔着前进了。

  胡惟庸得知这消息以后,楞了片刻,而后嘎嘎的贼笑了两声。

  留下两句不痛不痒的夸赞,转头回家继续摆烂去了。

  规模更甚一筹的美人歌舞会、花样更多的肉搏赛、厨子最近的科研结果展示会、池塘新一轮钓鱼大赛……

  仅仅只是在家里,摆烂摆出了新高度的胡惟庸,就弄出了各种新式玩法。

  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潇洒惬意啊。

  这日,应天的阳光撒落在胡惟庸身上,给这条腌入味的咸鱼铺上了一层金光。

  而原本晒着太阳补充能量,打算今日叫上娜娜和春妮儿打一场新技能挑战赛的胡惟庸,忽然微微睁开了眼。

  一道他非常熟悉,但由于太久没出现而有些淡忘的淡蓝色光屏,再次出现在他眼前。

  【恭喜宿主悠闲生活百日,特奖励两公斤马铃薯。】

  【此物经系统优化,只要宿主亲自种植打理,产量翻倍。】

  【还望宿主再接再厉,继续美好日常生活!】

  看着眼前这一行行文字,胡惟庸一个咸鱼翻身,从躺椅上蛄蛹着爬了起来。

  乖乖,土豆啊!

  上辈子这就是个普通人随处可见,餐餐可吃的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食材,可若是放在眼下这个时代,那可就是大杀器了。

  他上辈子看过一个科普类的视频,里面大概提到过。

  土豆这玩意儿,其实在明万历年间,就已经传到了中国。

  可一直未曾得到重视和大面积推广。

  毕竟万历年间的大明吏治,早就不复明初的清明了。

  谁还乐意累死累活的干这么些事儿啊。

  但眼下,如果是胡惟庸拿出这东西的话……

  啧啧,亩产两三千斤跟玩一样的仙粮,这要是让朱元璋知道了,他不得乐疯?

  胡惟庸敏感的意识到,这东西对于自己来说,无异于一道免死金牌啊。

  最要紧的是,这可是比那什么丹书铁券更好用、更靠谱了。

  堪称是真正的免死金牌。

  毕竟丹书铁券这玩意儿,朱元璋给出去的时候虽然口口声声说除了谋反,其他罪责皆可赦免。

  但实际上,朱元璋一路砍过去的时候,可没少冲着这等人家下手。

  可若是胡惟庸把土豆这玩意儿弄出来后,那就不一样了。

  这不是军功,但这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

  这种凭一己之力养活全天下的大功,哪怕是朱元璋,也不能不认。

  如此一来,自己才算是真正在大明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退路,不用成天担心一不小心被朱元璋推出去砍了。

  想到这儿,胡惟庸一溜烟的朝着后院跑去。

  没说的,换衣服、拿工具!

  打今儿起,咱胡大老爷就要转职种地了。

  也不用去其他地方,就在自家后院就行。

  这里原本有个不大的园子,反正系统这次给出的种子才两公斤。

  那放在这儿简直再好不过了。

  而且,系统的提示他看得也很清楚。

  【宿主亲自种植打理,产量翻倍】

  这特娘的还有什么好说的?

  土豆本就恐怖的产量,若是再翻倍的话,那岂不是要震惊世人?

  至于说其他人为啥没这个产量?

  呵呵,三千斤还不够?

  自己技术不到家,或者土地肥力不够,又或者风水不好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这也不能怪他胡惟庸啊。

  想到美好的未来,胡惟庸手里的锄头都轻了不少。

  不说了,干活!

  我胡老爷转职种地了。

第30章 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爱种田!

  第三十章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爱种田!

  胡惟庸这时候觉的很庆幸,庆幸自己上辈子上班摸鱼的时候看了那么些个视频。

  虽然每次看完以后,嘎嘎贼笑两声,跟着一帮子沙雕网友兴冲冲的发一句“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可现在回头看来,知识这东西,哪里会有什么无用的!

  只不过没到要用得上的场合和时间罢了。

  两辈子没种过地的胡惟庸,要不是上辈子看过一位博主是怎么在花盆里种土豆的,他哪怕拿着这次的系统奖励,怕是也不知道要怎么下手。

  眼下,他干的就是土豆种植的第一步,翻地!

  他后院的土地,自然是能种土豆的。

  但平日里这后院不是专门的田地,只不过种植了一些花花草草罢了。

  无论是肥力还是含水量,对于土豆来说都不合适。

  于是,胡惟庸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拿起锄头就开始翻地了。

  好在不用太多,弄个几分地就足够了。

  看着胡惟庸今日一改常态的不再咸鱼,胡府的众人先是好奇而后惊讶,最后目瞪狗呆。

  娘咧,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老爷不咸鱼改种地了?

  这是个什么光景啊。

  要知道,虽然读书人口口声声士农工商喊得震天响,耕读传家也是一等一的好家世。

  可那都是说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的。

  说是说士农工商,可实际上,其他三种人群都能欺负一下泥腿子。

  耕读传家是不错,但那说的是家里有大片的土地让别人干活,自家只是收租而已。

  说白了还是土财主。

  也正因为如此,当胡府上下看到胡惟庸自己拿着锄头吭哧吭哧的开始下地干活,还不让别人帮忙的时候,那种惊讶就可以理解了。

  而其中最惊讶的莫过于府上的一众姬妾。

  她们前几天刚刚经历过,新人入门争宠开始的大乱局。

  这好不容易经过暗地里的交锋,定下了府上的位份,转过头来,她们的问题解决了,结果,目标不见了?

  胡惟庸这个老爷若是都对她们没了兴致,那她们还争个屁的宠啊?

  而且,她们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老爷怎么就换了这么个爱好呢?

  最近这段时间,胡惟庸一直在府上厮混,也让一众身边人都摸清楚了他的性子。

  自家老爷这是辛苦了半辈子,打算偷懒摸鱼,好好享受了。

首节 上一节 23/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