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5节

  梁甫也不是这种贪赃枉法的人。

  他不过是秉承着官场上的规矩,派人告知一声。

  剩下的,全看胡惟庸自己。

  若是胡惟庸你本事大的话,那么大可去求陛下直接特赦,或者摆平了一应受伤的百姓后,再打点一下刑部、大理寺,也不是不能轻判。

  但若想着应天府就这么放过?

  那怕是不可能咯!

  能安排人来知会一声,这已经是这位府尹大人最给面子的作法了。

  胡惟庸这会儿真是气得牙根都在痒痒啊。

  好气啊!

  不过,他这会儿也在琢磨,自己怎么就忘记了还有个儿子来着?

  他努力在脑海之中回忆了片刻以后,终于想起来了。

  嗯,前身确实有个儿子,还是独子来着。

  但是吧,这小瘪犊子也不是啥好玩意儿。

  或者说,小胡玩的就是个叛逆。

  当初还在府上过日子的小胡,熬不住前身的严厉管教,一气之下干脆搬出去住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天高任鸟飞,彻底的放飞自我。

  而前身对这儿子,怕也是彻底失望了,干脆就懒得搭理。

  也正因为如此,胡惟庸哪怕来这方世界有段时间了,却根本没见过这么个“孽畜”。

  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之前一点动静没有,头一回听到动静,对方居然就送了他这么个大惊喜!

  再仔细一想,历史上貌似胡惟庸的儿子也是喝醉酒以后醉驾,最终从车上摔下来噶了。

  甚至好像连名字都没能正儿八经的留下来。

  毕竟既不是什么神童,也没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儿,甚至连个功名都没有。

  要不是有个叫胡惟庸的爹,他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不上台面的纨绔子弟罢了。

  哪里有记着他名字的机会。

  可历史只是历史。

  历史上的一行字,落在人身上,那可就是一座山了。

  对于胡惟庸来说,眼下不管是不行了。

  那儿子,他没啥感情,一介逆子而已,甚至连前身对其也是失望不已。

  但你个逆子自己死没关系,别把老子给拉上啊。

  想了想后,胡惟庸长叹一声道:“胡义,伺候老爷更衣!”

  “这应天府,看来必须得走一趟了!”

第32章 胡惟庸:累了,直接斩立决吧!

  第三十二章胡惟庸:累了,直接斩立决吧!

  胡府的马车一路小跑着朝府衙前行。

  而坐在内里的胡惟庸,此时却一脸的郁闷。

  他这会儿真有一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胡惟庸很清楚,这种事儿压根不可能瞒过朱元璋的。

  也就是说,就冲着这么坑爹的儿子,他在朱元璋那里的形象就得往下掉一大截。

  天知道,他为了装个小透明、装条咸鱼精,一直以来有多努力。

  如今倒好,全无了。

  被老朱惦记上,那特娘的跟在荒野之中被狼惦记上有啥区别?

  一想这儿,胡惟庸就格外的烦躁。

  不多时,马车缓缓停下,不等外边主动帮着赶车的胡义开口,胡惟庸干脆自己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马车对面便是应天府衙,不过不是正门。

  这种事儿,谁特娘的乐意走正门正大光明的谈啊。

  这里是侧门。

  不过,哪怕是侧门,也比一般衙门要宏伟不少。

  不少身着官服的小吏,正拎着衣摆小跑着进进出出。

  梁甫这应天府尹,可不仅仅是对自己狠,他对于一应下属的要求也是格外的高。

  但凡在他手底下混饭吃的,就别想着混日子。

  胡义急走几步,在前面领头,胡惟庸一张脸拉得老长,直接走进了府衙。

  兜兜转转两圈,终于来到了后院的一间静室。

  早就站在门口等候多时的梁甫,当先拱手问好道。

  “胡公,别来无恙啊!”

  胡惟庸苦笑着抱拳拱手回礼。

  “梁大人这是笑话我呢!”

  “我如今这样,还能算是别来无恙?”

  “今日之事,胡某多谢了!”

  听到这话,看起来不苟言笑的应天府尹梁甫梁大人顿时爽朗一笑,简直不要太踏实。

  他确实担了些许风险,可为的,不就是这句话嘛。

  二人进了静室以后,梁甫自知事情紧急,也没客气,直接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其实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对于胡惟庸来说并不在意。

  但既然说起了,那就姑且一听。

  可听完以后,胡惟庸更气了。

  大白天的,拉着一帮狗腿子饮酒作乐,付完钱以后也不管自己喝成什么样子,爬上马车就朝着自家冲。

  口口声声要回家抱美人儿去。

  然后,路过闹市的时候喊了两声,见百姓没第一时间让开,这畜生居然直接就打马扬鞭撞了上去。

  好在他技术不咋地,马车的速度也不快。

  所以,倒是没死人,但磕磕碰碰伤着的百姓却有十几个。

  这里是哪儿?天子脚下应天府啊,发生了这等事,应天府自然第一时间把人抓起来了。

  然后,就等到胡惟庸出面了。

  梁甫看了眼周遭,颇为情真意切的劝道:

  “胡公,惯子如害子啊!”

  “梁某说句交浅言深的话,若令公子这次秋毫无犯的放出来了,将来十有八九还会惹出更大的祸患来。”

  “你能帮这一次,日后还能帮多少次?”

  “不过,梁某也不多说什么,胡公子如今就在大牢好生呆着,梁某既不曾上刑也不曾打骂。”

  “胡公若有想法,尽管直说,梁某就当一报当初胡公的提携之恩!”

  没错,这才是梁甫扣下人不处置,却第一时间通知胡惟庸的原因。

  要知道,当初的胡惟庸可是权倾朝野的宰相。

  梁甫这应天府尹,还真就是胡惟庸一手提拔起来的。

  这等恩情,胡惟庸可以不在意,但梁甫不能就这么忘了。

  当然了,梁甫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若是其他人家里的公子哥,他还真担心若是说了这话出去,到时候对方直接要把人带走,那他就坐蜡了。

  可胡惟庸不一样。

  作为应天府尹,同时也是胡惟庸的老部下,他可是非常清楚的。

  当初这位胡公子就是受不了家里的严苛管束,这才跑出去独居的。

  由此可见,胡惟庸的家风其实一直还行,于这个逆子而言,不过是管不了,便任其自生自灭罢了。

  所以,送上门的顺水人情,不拿就是傻子啊。

  梁甫能任应天府府尹,自然不是什么头脑简单之辈。

  胡惟庸倒是没想那么多,此时的他,被梁甫这番话给说得感同身受了,咬牙切齿的说道:

  “梁大人,你说的没错,惯子如害子!”

  “走,咱们去见见胡大公子,胡某倒要看看,他自府上搬出去以后,到底变成什么模样了!”

  梁甫看着胡惟庸那表情,顿时心中一喜。

  生气了?

  生气就好啊!

  就怕你一脸忧心忡忡的心疼模样,那头疼的就得是老夫了啊。

  二人也没耽搁,直接来到了大牢。

  应天府的大牢,也没比其他地方的大牢好到哪里去。

首节 上一节 25/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