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47节
贪多不烂,他好像明白了这个道理。
看着图纸,江成犹豫了大半天,哪怕张东胜回办公室了,他还在犹豫。
不能自主生产发动机,太受限制了,可江成也无法摆脱材料和技术人员的限制。
江成难道告诉别人,跟苏联没有几年就要闹矛盾了。让研究材料和设备的人员,先想办法解决发动机曲轴的问题吧。
有时候人不能钻牛角尖,发动机零件真的能那么好国产化,那早就国产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既然在历史上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带走了技术图纸,国内也挺过来了。江成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在发现改变不了太多的情况时候,不如顺应着国内当前的情况来搞点事。
江成真正的本事是设计和改装汽车,能升级一些设备已经是这身体原主学的知识发挥到了极致了。
“兄弟,你滥竽充数的事情我帮你解决了,升级了设备,搞出了液压千斤顶和托盘车。也算是成为了一个名至实归的人才留学生了。好像我也只能走到这里了,下面我该自己疯狂一把了。”
江成放下了柴油机的图纸,他也算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想搞发动机零件全部国产化。完全是被自己的金手指冲昏了头脑,一个小小的穿越者,想从底层带动一个时代的工业,哪怕国内是零基础状况。
要是这个时代全世界都是工业从零起步,江成可能还愿意一头扎进去。
在工业设备,材料,冶金等等方面,其实江成都没有任何的优势。
这也怪原主自身的确条件不行,先不说他在学校的成绩差,就算成绩好,不读研读博,进入高端领域,直接学习多轴设备和数控什么的。
那样的话,再配合穿越后过来的江成,有这个记忆方面的金手指,还真能可能在这个时代在国内把工业水平提升上来。
现在江成去学技术没有用了,穿越后的他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其实不强。
“后世的那些汽车造型设计师,我也不知道你们的名字,既然我来到了比你们早的时代,这条路你们以后就别走了。没前途的,因为我不但要走你们的路,走完了还要铲掉走过的路。有本事你们设计出一百年后的汽车款式出来吧。”
江成内心逐渐狂热起来,还是干点没良知的事情能让兴奋呀。
在办公室里画图纸的谭雅萱,其实经常偷偷关注着江成,她觉得江成认真看图纸的样子很好看。
而江成突然嘴角上扬就差笑出声来,让谭雅萱感觉有点诡异。看一个图纸能看发笑,还是一台柴油机的结构图。
难怪有些人能当工程师,自己却只能画画图纸的。
江成感觉自己刚才自我臆想是不是失态了,抬头看了一下办公室的小谭和小张,都比较正常,应该没什么事。
起身从文件柜里拿了一张空白的图纸,回到位置后,江成开始画了起来。
长春一汽现在在仿造苏联的卡车,国内只要关注车辆方面的人,都知道这个消息。江成还知道车子仿造出来后就叫解放卡车。
而且国内现在为了工业发展,缺的就是卡车货车和工程车。
江成还知道后面国内会生产一款叫黄河JN150的货车,因为这款车在某个电影里出现过,江成倒是在现实中没见过。
现在国内缺货车和卡车,江成完全可以把空气压缩机运用在货车上面,让它有更强的性能。
但江成不打算从动力方面下手,因为没有用,这个时代连高速路都没有。出了市区很多路都不好走。
江成直接搞轻卡,方向助力泵,液压减震,调节式座椅都给整上。
虽然解放汽车也属于轻卡的一种,但自身体重太重了。解放车的设计因为用途多样,除了拉货,更多的是部队使用。在材料上必须有厚实的要求。
但江成不需要,他造的是轻卡,是车身轻,不是拉的货物轻。
不用考虑自己去生产什么零件了,江成打算让这个时代的工业配合自己,而不是自己再去从基础慢慢做起。
汽配厂连设计图都没有,就敢邀请人去帮忙。江成画一个图纸出来,也让人帮忙就是了。
一张轻卡的草图而已,结构图都不用画,江成一个小时就画完了。
第79章 新东西不代表新技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昌城汽配厂是有不少汽车部件,但那边是修理更换为主,不是卖的。就算轮胎那边能凑齐四组,轮毂的话,那边也是要去采购的。
康书记到机械配件厂入职转眼就一周了,谭雅萱跟江成的关系又亲密了一些,现在下班都同路回去了。
江成现在知道康书记能耐不小,要买什么东西直接找他比找后勤部要强。
后勤部只能采购到一些普通的东西,涉及进口的东西,都是要先去物资局和工业局那边申请调配的。
一个机械配件厂要采购很多汽车零部件,除非一开始造车就去审批,否则工业局一般不会同意。
但是康书记主动包揽了协调采购一些零部件的活,比如车轮的轮毂和车胎。
直接从长春一汽那边订购的,不从那边定,就要弄进口的了。
而国内目前有几家生产轮胎的厂,但是原材料基本都是进口的。优先满足汽车的需要,自行车轮胎基本是进口的。
江成要的很多材料都在路上了,一次弄了五辆车的材料。采购方面还不用机械配件厂出钱,但是造出来的汽车厂里也只能留下两辆。
“老康,我这设计的车可是市面上没有这款式的,造出来后不会有人来偷设计图吧,有人给我来个美人计什么的。”
“你除非造出飞机和坦克,一辆汽车,车上有新技术嘛。”
在新建好的车间这边,江成跟康书记闲聊着。现在没人的时候江成喊康达里为老康了,是江成前两天喊周厂长老周的时候被他听到了,他要求江成这样喊的。
康书记现在上任了,按照道理是周厂长应该让出办公室的。但他不想那么麻烦,在新的车间这边弄了一个临时的办公室。
现在也不插手机械配件厂的管理,来厂里一周了,他也没召开过一次会议。
上次康书记让江成在名义上拜某人为师的事情,并不需要人过去,在那边已经上报声明了。并且申明空气压缩机螺杆技术是那位大佬掌握的技术,江成只是利用了学到的技术升级了设备。
江成还以为他搞一样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就要让谁出头来申明一下呢,除非他肯去其他地方工作。
但他发现自己是想多了,他要是设计车辆什么的,哪怕再实用再好看,都随便报道随便折腾。
因为那只是设计比较优秀,江成之前搞的完全是原理方面的提升,性质是不一样的。
江成设计的车辆造型再好,起码结构上面的技术原理没有突破。
这就好像两个武者在比试,厉害点的人最多是招式精妙,都是在修炼武术的范围内。你跑过去飞天而起,玩修仙。这完全是两个性质,概念是不同的。
“有新的东西,没有新的技术。”江成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呵呵,要不了几天你要东西就送过来了,我倒是想看看你造的车如何。”康书记笑着说道。
“送过来也不可能立刻造的出来,对了,老康,能不能给我弄一把步枪。”江成说出了今天来这边找康书记的真正目的。
“你要步枪干什么。”康书记询问道。
“这都四月了,去乡下打鸟呀,你没看见到处都是麻雀嘛。”江成说道。
“行,过几天给你带一把来,你会打枪嘛。”康书记说道。
“不会。”江成很诚实的说道。
“保卫科的人都会,你到时候找他们教。”
康书记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好的一个工程师,不忙着设计东西。想要枪去打鸟,要枪就算了,还不会打。
“老康,那你忙,我有点事情先走了。”达到目的的江成立刻开溜着说道。
不过在这个时代一把步枪真不算什么,有些兵工厂转行或者跟地方企业合并的,保卫科可能连迫击炮都有。
江成开溜是真,有事也是真。
升级设备的零件在这几天终于到货了,并且怕质量有问题,都是多定了一些的。以后要是有零件坏了,也可以维修。
今天要开始拆设备了,有托盘车运输,拆下来的设备直接送到第八车间,第八车间以后就是精密零件加工车间。
江成从康书记那边离开,直接去了八车间。拆卸设备,不需要江成过去,有机修工和操作工在那边,拆下来的零件都会运输到八车间。
上次升级了一次的钻床现在已经有电机厂的人在更换电机,更换电机后,再组装一些零件和开关,可以进行电控移动定位。
给发动机的油嘴开孔其实足够了,江成虽然没把曲轴的生产办法解决,但之前想的油泵和油嘴是可以生产的。
直接跟柴油机厂合作,甚至是昌城之外的柴油机厂。能少进口一点东西,也就能减少以后的一些债务。
江成看到有人在更换钻床的电机,也立刻安排人把安装好的压缩机设备拆开,并且还电工过来一起调试安装压力开关。
装了这个开关,以后气压值到达一定数值后就会自动断电。气压没有了后里面的装置又会连接通电,形成自动加气。
这样一来,操控人员以后只要开启了设备,就不用管这个空气压缩装置了。
把自动装置安装好后,江成又喊人过来拆开钻机部位,安装一些零部件,从手控移动改成电控。
以后操作加工要钻孔的零件,只要调试好固定点,能开孔都在一个位置,并且孔的大小也会精确。
等厂里这批设备全部升级后,江成打算不把精力放在设备升级上面。
他觉得自己搞曲线救国一样的,其他地方有轮胎厂,昌城却没有。起码现在没有,如果江成设计的产品被看重,批量生产需要轮胎。可能就会让昌成的橡胶厂提前开始研究轮胎生产。
就像手工托盘车,现在橡胶厂就在生产棉纤维的小轮子。人家单独弄一个车间,一下招了十多个人,对于橡胶厂来说这就是工作指标呀。
在八车间,除了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江成一待就是一天。他不光要调试再次升级的钻床,还要调试,并且给操作人员讲解一下。
有时候看上去不难的事情,随便折腾一下就是一天。
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江成才回办公室。
谭雅萱是在办公室绘图,设备升级,哪怕很多结构跟之前的设备一样,都要重新绘制一份,这些天有她忙的了。
而张东胜在跟着别人拆卸设备,他可以不动手,但要全程观看着,拆开后的设备内部结构,是不是跟图纸一致,以后碰到类似的设备要快速掌握如何操作。
“老江,这是下午送过来的报纸,你看一下这里,汽配厂上报纸了。”谭雅萱见江成回来了,离开给他看了一份报纸。
“汽配厂不是早就上报纸了嘛,这~,全国性的报纸,好家伙。”江成看着报纸的报刊名字吃惊道。
这年头大家都讲究荣誉感,不管弄出来的东西能不能批量生产。单纯能上报纸,都能刺激很多人积极投入创造和研发中。
昌城汽配厂在全国性报刊上的报道板块不大,但江成还是看到他的名字了。
之前汽配厂造出了三轮汽车的时候,昌城这本几家报社都报道了,在技术设计人员上面都单独报道了是机械配件厂的工程师江成。
第80章 你怎么看
一九五六年,四月十号,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说到这第一汽车厂,其实在国内解放的第二年就开始筹备了,派人去学习相关技术。
一直到了五三年,才开始准备真正的开干。
虽然也是仿造苏联的卡车来制造,但跟其他单位仿造的不一样。
第一汽车厂可以说是在试制过程中就彻底消化了生产技术,并且在消化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
也就是说如何来生产选定的卡车,他们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体系。而且为了造出属于国家真正能不借助其他力量的汽车,可以说是第一汽车厂在举全国之力在造车。
调取全国各地的技术骨干,直接组建了整个的汽车制造产业链。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