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46节
所谓的谈合作,就是定一个什么样的生产量。以后那边没收到更变通知的情况下,就会一直生产。
机械配件厂也是这样,厂里有计划生产的东西,也不用去接订单什么的。只不过经常会碰到临时订单。
在这个年代,一个厂的规模大小,主要是看计划生产的量,而不是临时订单。
机械配件厂去橡胶厂那边下计划订单,那么是很乐意的,甚至可以专门弄一个车间来加工橡胶轮子。
因为那边有计划订单,就可以多招人了,厂里就有招工指标了,规模又大了。
“有更好的材料就好,那得赶紧先生产一批。托盘车的生产组装线昨天就开工了吧,轮子的组装暂停一下,直接用新材料的轮子。”江成说道。
“嗯,会尽快落实的。”陈主任点头道。
说实在的,这其实一开始就是江成的失误,在材料的选择上有点随意。
以后生产东西,应该先追求好的材质,把产品质量先一步做到位。然后再从成本上去考虑,能不能降低一些品质来减少成本。
这就跟岛国一样,东西做的越来越薄,越来越轻,成本是逐渐降低的。可能那样做,牺牲了一些安全性,但是在性能上面反而可能有所提升。
轻,省油,速度更快~~。
要是江成一开始就安排人调查一下目前国内比较好的橡胶材料是什么,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麻烦。
而且托盘车的零件材料也不需要非用国产的,进口的钢材先用,可以测试最大载重值。
从低到高的测试,太容易出现问题了。要是生产线刚组建完成,试制品的内部齿轮断裂了,可能得直接延后生产,损失的成本就大了。
一开始要是产品成本高了,起码可以慢慢调整,压低生产成本后再投产也不迟。
江成也只能说大意了,但也吸取了教训。
他毕竟自己也没搞过研发,现在也有点明白了,搞研发的确费钱。研发一样东西本来就是很费时间的,为了争取时间。一些东西真的能用好的就用好的,先别计较成本,研发出来,抢占专利。
你用差的东西搞研发,动不动因为材料导致失败,然后再去找更好的材料试验。时间成本也是成本呀,很多时候是一步领先步步先。
江成和陈主任聊了一会,周厂长带着康书记来了,离开会时间提前了五分钟。
在开会之前,江成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厂里多了一个书记,这开会怎么排座位。
现在坐他对面的是黄副厂长,以后开会康书记坐主位的话,周厂长是顶替黄副厂长的位置,还是坐自己的位置上。
江成作为工程师,是技术岗位。而且昨天就单独见了康书记,他感觉自己就不应该参加这种管理岗位的会议。
好在这事情不用他操心,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周厂长就弄了一个椅子坐在康书记的右边。也就是黄副厂长那一排。
现在看上去是跟康书记并列坐的,但以后可能就是坐黄副厂长那一排了,也就是以后跟江成坐正对面。
而且康达里作为书记,不可能又去分管枪支和子弹生产的工作。黄副厂长负责生产也不可能插手到那边去。
可能等这边车间建设好之后,那边合并过来还会有一个副厂长来进行分管。
第77章 真想被考验一下
会议很快开始了,在会议开始之前,周厂长先铺垫了一下。说了一下机械配件厂目前的成绩,还有不久的将来会取得的成绩。然后再说出了兵工厂合并的事情,康达里同志将担任机械配件厂的厂书记。
按照道理,一个厂空降了一个书记,在领导班子里应该是很震动才对。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亚于直系领导直接更换了。
可江成发现在场的人都很平静,好像这事情很正常一样。
在江成仔细回味了一下刚才周厂长说的话后,突然就明白了过来。果然不管是在什么年代,脑子不灵活的人最好别进仕途。
刚才周厂长的开场白,表面上来说就是一些废话。不就是说了现在取得的一些,展望了一下未来嘛。
如果你以为周厂长只是为了说点好听的开场白,那就错了,人家只是有些话没说的那么直白。
真正的意思就是说机械配件厂的体量可能会快速的翻倍,一个工厂如果只有一千个工人,某部门的管理者可能就是一个科级级别。
但一个厂有三千人,某部门管理者就不可能只是科级级别。
有些大厂的一个部门科长是能把一个小厂的厂长不放在眼里的,周厂长是在告诫大家,工厂能发展的快是好事,但大家能不能坐稳现在屁股底下的位置也是关键。
因为只要坐稳了,不用在职位上晋升,行政级别就自然会升上去。
周厂长说完后,就是康书记说话了。他除了自我介绍了一下,说了很多看上去激励的话。
但康书记的话听上去像是要带领大家大干一场,其实仔细回味,他说的才是冠冕堂皇的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
他一个外来的书记,不这样说才有问题呢,难道一来就弄的大家人心惶惶嘛。
突然江成觉得有时候开会挺有意思的,有时候有些人的话要深思,有时候反而是听听就行了。
~~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打扰到大家工作的时间了。江工,你慢点走,我们聊几句。”
会议开的时间不长,这会议是周厂长召开的。却是康书记宣布的结束,这说明他以后就正式进入机械配件厂了。
只是会议结束的时候,康书记单独留下了江成,而且留下他的时候,语句是商量的形式。不是那种上下级的命令,如果是上下级的形式,就会直接说谁留下来一下了。
“康书记,你好。”等会议室的人都走了后,江成跟康书记打了声招呼。
“江工,你就别太客气了,这次留下你,是有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康书记神色认真的说道。
“嗯,你说。”江成点头说道。
“你升级厂里的那台钻床设备,用的是哪种空气压缩技术。”康书记直接了当的询问道。
而就是这样一句简短的询问,倒是问懵了江成,什么空气压缩技术。当时他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这问题,只是他在后世看过一些型号的压缩机,知道一些型号的结构。
然后江成再通过原主在美利坚学过的一些空气压缩不同方式,花费了几天的时间自己在记忆里构架出来的。
在江成看来,原主都能接触到的技术,应该没什么问题才对。
“你自己设计的?”康书记见江成没回话,试探的问了一句。
“美利坚那边有这方面的原理教学,我自己设计的有问题嘛。”江成回应道。
康书记笑了,没办法,有时候人才泛起糊涂来往往是不可思议的。不过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可能会被安排到这边来当一个厂书记。
“江工,你可能不了解我们国内目前的情况。现在沈阳那边有一个空气压缩机厂,依靠苏联的技术才生产出了空气压缩机,体型大,而且还是活塞式的。”康书记说道。
江成沉默了,他明白康书记的意思了。国内空气压缩机的制造可以说刚起步,从无到有,他一下没注意超越了呗。
“苏联那边没螺杆式技术嘛?”江成询问道,他感觉时不时那边有技术不教导呀,原主都能接触到的技术,没道理呀。
对于这个问题,康书记还真不好回答,这技术援助,也不能保证人家不留底。
江成使用的技术,不是说他研究出来的,这技术在解放之前,瑞典那边就有人设计出来了。后续的情况,大家也都不知道。
有可能已经被美利坚那边运用到军工方面,技术隐藏了大家都不知道。
江成说美利坚那边能学到原理,这大家都不否认。但机械动力学的最终方向是运用,而不是学原理。
很多产品都可能会用到一种原理,但你会原理就能想到生产那些产品嘛。
比如给出一台发动机,有人只能当摆设,有人却能利用它造车造车造飞机。
江成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给他一台发动机,他觉得随便弄几个轮子,再配点设备,就可以弄个简单的车子开走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随意想的东西,是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江成在跟康书记慢慢交谈着,他的空气压缩技术,不能说其他国家就没有。人家瑞典早在二十年前就问世了,现在也不知道是信息封锁了,还是技术就一直停留在二十年前。
就跟后世一样,有些军事装备能被报道出去的,可能只是给你想看到的。谁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底牌。
康书记今天早江成说这些目的很简单,江成别在机械配件厂搞技术升级了,这技术就让国内的重点部门使用。
江成想要好的设备,上面可以协调,从苏联进口一批好的设备给他使用。苏联又不是没有空气压缩机,就是笨重了一点,但也能达到江成想要的效果。
如果江成不愿意的话,出于保护他的目的。防止新技术的出现,有一些人对江成感兴趣,然后出现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接近他。
让江成在名义上拜国内某人为师,现在使用的空气压缩技术是在某人指导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产品。
这样一来,江成也不会被针对了。
差不多江成跟康书记交谈了一个小时,才从会议室出来。
说实在的,江成还真不想作出选择。他真的很想体验一下某些人是如何接近他,让他沦陷作出技术泄露的。
康书记说他年前,又没有结婚,容易中美人计。除了美人计,只要江成有喜好,就会有人利用他的喜欢来接近他。
还有吃喝女票赌抽,甚至江成喜欢搞研发,人家也会慢慢给他灌输一些国外条件好,承诺给他提供很多研发的条件。
在听到美人计的时候,江成真的想跟那些想保护他的人说,奉劝他们少管闲事,让她们来。江成想见识一下某些人是如何考验他这个技术干部的。
江成最后做出的选择是在名义上拜某人为师,关键是康书记推荐的人是一个大佬,是某机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
在国内没解放之前,人家就搞出了柴油发动机。虽然零件基本上都是进口,的但起码掌握了技术,能组装起来。
能有组装技术其实也很厉害了,因为有时候一些产品进口不到,可以通过进口零件的形式组装起来,也算是变相进口了。
第78章 撞南墙了立刻回头
江成算是知道了为什么自己把钻床设备升级后,这都两个月了还没被报道。
汽配厂那边搞了一辆三轮汽车,第二天当地报社就报道出来了。
江成可以在名义上拜某大佬为师,技术方面也可以说是对方指导的。但技术是技术,产品是产品。
他的空气压缩技术,在学术上面可能并没有领先世界。但是在运用方面,可能能跟美利坚较量一下了。
只不过双方使用的领域不同,人家生产运用的是在大型的设备上,江成运用在基础设备上。
真要说难度,一般情况下是大的比较难。
江成反正又当不了第一人,就算是他把单缸柴油机材料全部国产化又如何,最多被国内吹捧。在国外一些国家来讲,也就是少了一些订单,发动机上的技术又没有什么进步。
最多证明中国的设备有所提升,能开始生产一些精密零件了。
江成是想着,他要是搞出比国外还好的东西,那就不能随便让人占他的功劳了。
回到办公室后,江成见张东胜还没回来,就开始思考着柴油发动机的其他部件能不能解决。
柴油机的油泵油嘴倒是能解决,可曲轴这东西。江成发现他脑袋都要想崩裂了,都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厂里的设备就算是全部升级了,也不过是一些半自动化设备。苏联那边是有加工技术的,但人家援建的基础工业,主要是钢铁和电力。
而且国内技术人员的确缺乏,就连现在一汽的汽车厂职工,百分之八十都是部队转业人员和农民。
太难了,江成并不是专业的机械设备设计师,有些东西的加工明显要用到多轴设备和数控加工等。
身体原主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根本就不够用,除非原主学习成绩好,在读完大学后继续深造。
而穿越过来的江成,他也没有学这方面的知识。让他设计汽车造型和改装汽车还行,也能画出汽车需要的一些零件造型。但让他想办法去生产那些零件,江成发现自己好像不行了。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