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9节

  好几个人拆一台设备拆了一下午,这还只是拆,要是组装起来就更慢了。

  江成也看了一下午,他也不是瞎看的。拆下来的零部件都查看了一下,在心里复盘了一下,跟图纸上看到的起码没有出处。

  一直到快下班的时候江成才回办公室,把图纸放在了铁皮文件柜里,才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菜。

  食堂的菜比饭店实惠多了,就是要吃到荤菜得看运气。

  一月份食堂的菜品也少,平时就是胡萝卜白萝卜,土豆和白菜菠菜。

  江成在食堂就要了一份土豆片,打了几两米饭就回家了。

  不是江成舍不得钱去饭店,就是图一个省事,偶尔吃几顿清淡的,再去饭店吃点好的也能胃口大开。

  回到家,江成就到房间里吃饭。铝饭盒虽然不怎么保温,但饭菜带回来还是温的,可以将就一下。

  吃过饭,清洗了一下饭盒,江成带着脸盆毛巾和内衣就出门了。实在有点邋遢了,从原主坐上回昌城的火车开始算,江成就没洗澡过,头发也有点长,胡子也没刮。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吃的也没什么营养。很多人头发又茂盛又粗又黑,一些年轻的姑娘能扎两个又粗又长的麻花辫。

  江成先去了附近的理发店剪头刮胡子,到了理发店他才知道,这个年代也没什么发型讲究,全凭师傅的水平。不过分剃头和剪头,剃头就是拿一个电锥子给你剃成很短的头发。

  在理发店还有电锥子,可以稍微给你留一点头发。还有街头上的剃头师傅,拿一个剃刀给人剃头的,基本上是剃光头,剃一个头便宜,五分钱就可以。

  但也不是说街头上的剃头师傅就会剃光头,他们也有手动推子可以给人剪平头。但主要还是剃光头和刮脸。

  而在国营理发店,还能讲究一点,起码能剪头修头,不用弄太短的头发。

  不过江成觉得自己五官还行,算是比较俊朗的,这脸型弄一个平头出门也能撑的起来。

  不会像一些长的对不起观众的人,在理发店理了一个发,理发师和顾客看着镜子,内心都冒出同样的话~‘这也不能完全怪对方’。

  江成在国营理发店理了一个寸头,胡子也刮干净了,人觉得清爽了起来。

  付了一毛二分钱就出门了,在出门的时候,屋外的风一吹,让头皮有点发凉的感觉。

  离开理发店江成就去澡堂子了,作为南方人,江成真没怎么在澡堂洗过澡。没穿越之前,江成在学校读书住宿的时候,在学校洗澡的地方都稍微有点觉得尴尬。

  哪怕都是男人,什么都不穿,被人看见都觉得别扭。起码学校是一个人一个冲头的,稍微感觉还好一点。

  但一个水池很多人在一起洗澡的,江成感觉有些别扭。

  好在到了澡堂,这边也分大浴池和小盆塘。因为没有冲洗的喷头,大浴池就是很多人在一个水池里洗澡,在水池里泡澡搓澡,成人五分钱,小孩三分钱。

  而小盆塘,就是针对一些有消费能力的人使用的。用一个木质的大盘单独放水,可一个人洗,也可以带孩子洗。

  在昌城西区这边,用木盆单独放水洗要一毛钱。城市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江成是花了一毛钱,美美的洗了一个澡,感觉还不错。

  这理完发洗完澡,天色已经很暗了。现在昌城这边五点半天就开始变暗,六点半基本就天黑了。

  回去的路上路灯也亮了,但哪怕是市区也只是一些主干道有路灯。而且间隔会比较远才有一个,灯光也很昏暗。

  江成拿着脸盆装着毛巾和换下来的衣服往回家的路走去,到家后天色差不多彻底黑了。

  据说这个年代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会有夜盲症。夜盲症的人在夜里基本上什么都看不清,伸手不见五指,没有灯光要扶着东西走。

  在夜色中江成伸出了手掌,没有出现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不亏是能画图纸工程师的手,在夜色中都能看的清楚很修长。

第37章 这图纸有问题

  钻床的升级图纸出来后,其实压力都在下面的人员手中。

  江成只需要把任务安排下去,然后把关一下看符合不符合他的要求。

  从第二天开始,江成的工作就变的简单了。

  每天早上到厂里,小组成员来办公室汇报一下各种的工作进度。

  李科长负责采购,肖主任负责一些零件加工和拆下来的部件改成图纸上需要的数据。

  陈师傅别看是一个机修工,他其实负责的地方很关键,除了拆卸下来的设备安排他的徒弟进去清理和保养,很多零件他都要检测合不合格,负责的工作跟产品质检员差不多。

  江成则是在办公室画图纸,之前的图纸算是草图。新画的图纸就得正规一点,因为设备升级成功的话,他这图纸可能就要大量印刷了。

  以后其他厂同样有普通钻床设备的,他们想升级,除了来机械配件厂这边学习外,也需要一份图纸才敢自己动手尝试升级。

  另外就是机械配件厂也不只一台钻床,难道升级成功后,后面每台钻床都要江成去把关升级不成。那江成这个工程师可能半年内其他的事情都别干了,就天天在车间去升级设备得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厂里的张工从九江出差回来了。出差三天,去那边一个厂进行指导,人家好吃好喝招待着。昨天下午回昌城的时候,人家厂里还给了他烟酒带回来。

  就算是这样,张工还要摆架子,别人要请他去指导,经常要‘三顾茅庐’。

  要知道现在的国家战略是工业优先,一九五六年算是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发展方针是‘以重工业为中心’,重点发展钢铁和机械等行业。

  国内的工程师其实不少,但工程师也分很多种类。而机械工程师是最抢手的一批,是刚需中的刚需。

  张工去外市进行技术指导可以,但要是有什么单位想用借用的形式让他去工作一阵子,你看周厂长能答应不。

  张工回机械配件厂后,没想到就在自己出差的这几天,江成竟然搞了这样一个大动作。

  早上看了江成的钻床设备改造草图后,研究了小半天,怎么说呢~~。

  如果厂里的机修工是小学生,那张工就是初中生,可就算一个初中生成绩再好,也不可能靠推算就能看懂高中的一些题目。

  张工看江成的图纸,有很多数据他是看不懂的,他只能强行认为那数据就是正确可行的情况下,才能往下延伸继续看图纸。

  这就跟一道数学题一样,告诉你5+3=8,你不知道算的情况下,就要认定5+3就是等于8。

  哪怕江成说5+3等于11,张工不会算,那他就只能按照11这个数据来。

  又或者是知道5+3=8是对的,然后就死记硬背,可要换一个数据变成4+4等于多少后,又不懂了。

  国内的工业就是这样的情况,仿造人家的设备,不是自己自主研发的。不就是一道题目要一个等于8的结果,有人写了5+3等于8。然后国内去抄袭,也只知道写5+3嘛。

  江成就不一样了,他能知道很多数字的加法能等于8,甚至还有减法,以后更高级的乘除法。

  甚至到最后,江成超越其他国家的技术,自己成为出题者。

  张工有点囫囵吞枣式的看完了江成的草图,然后又仔细的看了一些数据。数据怎么来的不重要,而是这个数据要是真实的话,他觉得机械配件厂可能要变天了。

  国内已经能生产空气压缩机了,还是自主研发的。主要是空气压缩的理论不难,能自主研发并不算稀奇。

  但沈阳那边生产的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电机加各种零部件在一起,总重量达到了五吨。就算是当初只是单纯的为了制造出来,有些方面没有考虑。可这几年也改良了,设备重量也在三吨左右。

  要知道空气压缩机和发动机一样,是一种配套设备。这配套设备就这样重,那得安装在什么大家伙上呀。

  张工不懂什么空气压缩机结构,但作为一个工程师,他也是了解过这设备的用途和情况的。国内工业有什么发展,除了一些特殊行业的,其他的基本都会刊登在报纸上。

  现在张工看到江成的图纸后,他不清楚升级后会是什么样的具体性能,但是他能大概估算出添加的东西加在一起,在重量方面有明显的不对。

  要么就是江成的改造出了问题,要么就是在空气压缩的技术方面,江成掌握的技术很高。

  所以张工看完图纸后,在跟江成请示了一下,带着草图去找了一下周厂长。

  周厂长在前两天看江成带来的图纸时候,他其实主要是在听江成大致的说钻床升级后会如何。其实图纸看的他有点心虚,因为就算江成不搞升级,光拿厂里现有的钻床设计图给他看,他可能都看的不全面。

  周厂长是懂点技术,但也没有要求一个厂长能了解设备的所有结构和参数呀。就跟开车的人一样,会开车就行了,了解汽车的各种功能,总不需要会造车的人才能开车吧。

  周厂长听到张工发现的问题,也没有作出外行去质问内行的举动,让江成来解说大家可能也听不明白,干脆直接向上汇报得了。

  向上级汇报后,得到的结果就是等待答复。

  张工是在下午加入了钻床研发升级小组,不过并不是固定成员。在帮江成画图纸,节省江成的画图时间,并且也以一种学习态度询问不懂的地方。

  周厂长向上级汇报的情况,上级很重视,想要看到工程师江成的图纸。如果图纸真的可行,可能会向更上级汇报情况。

  但江成手里目前也只有一份完整的草图,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上级部门做出了其他部署。

  也就是时隔一天的时间,机械配件厂就来人了。

  三位穿中山装的人来到了机械配件厂,周厂长亲自接待的。在厂里看到了江成绘制的图纸,三人研究了半天后,算是不动声色的离开了。

  起码江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他还在享受当工程师的乐趣呢。

  整个工厂配合他的工作,甚至在小组成立第三天的时候,食堂还给他们组开了小灶,每天中午都有一份荤菜直接从厨房送到江成的办公室。

  而到了小组成立的第七天,筹备工作突然变的好像加快了。主要是李科长那边,有些要采购的配件,本来本市没有购买的,要打电话从其他省市订购的东西,突然很轻松就购买到了。

  江成还想混到年底才进行组装呢,这样看来,只要一些市面上一些没有的零件加工出来,就可以直接开始组装了。

  像机器上要按照的气罐,就是江成根据设备的空间大小设计的,因为电机的功率弱,在没有提升电机的功率情况下,也弄不出多大的气压。

  沈阳那边生产的空气压缩机为什么那么重,就是配套的原因。空气压缩机是活塞形式的传动,气压的形成也是特别的费劲,电机不大都带不动。

  机器一开,声音大的很,站在压缩机身边说话,靠你身边的人都听不清。

  在后世家里搞装修的时候会看见木工带着一个空气压缩机,用来射汽钉的。那个机器一开声音都很响,那才多少重量。

  这个年代压缩机几吨重,还要为了防止震动,要固定到地面。几吨重的设备,还能震动的起来,那得发出多响的声音。

  江成根本就没去了解这个时代的空气压缩机情况,要不然就今年就不去升级什么钻床了,直接设计一台螺杆式的气压发动机就可以。

  而且他也不知道,厂里加工不出来的零件,本来是想找外省一些工厂加工的。像这个时代采购材料的速度,不是本地的订单,十天半个月能到货就算是快的了。要是没立刻给你加工,一个月以上能收到货就算是正常。

  江成根本不知道,自从三个穿中山装的人来过机械配件厂后,已经有几家根本就不是地方上的加工厂在待命呢。

  并且江成后面跟张工一起绘画出来的正式版图纸,第一时间就被拿去印刷了。已经有几个体量级的单位拿到了图纸,在认真研究。

  甚至有专门的人员已经带上了图纸,坐上了去四九城的火车。

  这图纸的问题老大了~~,大到方向都错了。

  要是昌城机械配件厂的设备升级成功,发来贺电的内容都要慎重考量了。

第38章 组装当天

  一九五六年,二月三号,清晨,小雨。

  “哥,起床了嘛。”

  “没呢,再睡一会。”

  听到屋外的喊声,江成有点起床气的下床把门栓打开了,然后又回到床上被子里面了。

  江成睡的正屋还是以前的双大门,在里面关门要用木栓的。旁边的两间房子倒是方便一点,是单门,在房间里面门上装了插销。

  现在江燕是隔三岔五的来江成这边一趟,上次江成洗澡换下来的衣服没立刻洗,想攒一攒,等下次有要换洗下来的衣服再一起洗。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江燕了来看他了,妹夫杨枫要上班,江燕得早起给他和孩子煮点早饭。杨枫可没那个钱能在外面随意的买包子吃。

  江燕起来的早,就有时来江成这边转一下。看见江成放在角落里要洗的衣服,上次就直接拿回去给洗了,洗好晒干后才给江成送过来。

  而前些天街道办那边也来人了,江成的户籍证明下来了。粮本,副食本和煤本也都一下送过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9/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