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20节

  上个月哪怕是月底最后几天办理下来的,也能买一个月的定量。如果不买粮,也可以在粮本上指定的粮店兑换出相应的粮票。

  江成是把定量全部买了,他发现自己的定量是16.5公斤。粮本的定量是标准了年龄和职业的,他算是高级脑力劳动者,领的算是最高的标准了。

  像江燕这种连零散的活都找不到多少的,算是普通居民,一个月14公斤粮食。

  重体力劳动者,像锻工,浇筑工,搬运工之类的,一个月能有21公斤定量。要是煤矿工人,能达到24公斤的定量。

  不过粮本上的定量是一回事,厂里还会在每个月按照不同的职位还一些粮票。

  如果只是粮本上定量比普通人多几斤粮,有些当干部领导的,可能也乡下的亲戚来探亲,都招待不起一顿饭了。

  江成记得穿越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领导招待几个乡下的亲戚,面条煮了几盆。

  机械配件厂每个月都会补助江成二十斤粮票,加上逢年过节都会发一点,能保证他可以每餐都吃细粮。

  如果一个回国报效祖国的留学生,还要吃窝窝头和棒子面,南方这边棒子面叫苞米面。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就真的会让一些人寒心了。

  江成的定量,能买细粮的买了一些面粉和大米。能买粗粮或者杂粮的,买了一下红薯和苞米面。

  苞米面江成没有要,给了江燕。红薯其实也有点不想要的,上次用红薯煮面疙瘩,江成发现这个年代的红薯应该是品种问题,不怎么甜。

  江燕是家里孩子多,特别是那杨文斌十二岁长身体的时候,半大小子吃垮老子。江成才把粗粮给他的,如果不给的话,其实城里也有条件好的,在农村有亲戚,都是拿粗粮到农村亲戚家里换大米的。

  江成也可以拿粗粮去下阳乡找人换大米,但没那个必要,他起码现在够吃。

  而且江燕也在帮江成留意了,碰到有卖细粮票的,她会帮江成收上来。

  今天早上江燕来了,江成知道自己可以更安心的睡了,而不是睡一会就看看时间多少了。

  “哥,给你下点面条,放一个鸡蛋。”江燕走进房间看见躺在床上的江成,笑着说道。

  “七点二十喊我,你也给自己煮一点,不用给我省。”江成回应了一句,脑子开始进入关机状态,没一会就真睡着了。

  江燕也没再打扰她哥,而是先看了一眼有没有要清洗的衣服。发现没有后,就去屋外的厨房生火烧水了。在烧水等待的时候,江燕就拿着扫把给房间里搞卫生。

  这二三天来一次,简单的搞一次卫生刚刚好。

  到了七点二十,一分不差一分不多,江燕准时喊醒了江成。

  “哥,没多少天就要过年了,你也不抽空买点年货。”江燕看着起床的江成询问道。

  “我有什么好买的,单位里会发。你买春联的时候给我带几幅就可以了。”江成回应道。

  别看他刚才能多睡一会是一会,其实今天对于钻床改造升级小组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天。

  因为通过这些天各部门的配合和努力,需要的零部件都齐了,甚至有些零件已经组织成零部件了。

  而今天是整体设备组装的时候,不光是小组成员都会到车间去。周厂长也会到场,昨天周厂长还说有兄弟单位的‘技术员’来参观。

  反正今天机械配件厂会很热闹,要是组装后,设备启动不了,那就臭大了。

  不过这些天江成是反复推算了,能想到的都想了,感觉问题是不大。

  江燕今天要是不来,江成基本上早上就是用冷水洗漱。她早上煮面条的时候,先烧好了一瓶热水,江成就可以洗一个热水脸了。

  虽然花一分钱就可以在不远的开水房打一瓶热水来,来回也要不了多少分钟。但江成宁愿洗一把冷水脸也不愿意折腾。

  洗漱后,江燕早就把面条和鸡蛋盛好了放在桌子上,温度不烫也不凉。江成大口的唆着面条,那是真舒坦。

  “燕子,我走了,今天厂里有不少事呢。”江成快速的吃完面,放下碗筷就走了。

  江燕看着出门离开的江成笑了笑,刚才她可没看见自己哥哥有什么急的,这分明是卡着点上班,能多睡一会是一会呀。

  江成的面碗里还有点面条汤渍,江燕也不嫌弃,直接拿着他的碗去盛面自己吃。锅里也就只剩少量的面条和一些条了,要是江成刚才吃的不够,江燕是准备给留的。

  在这个年代,别说浪费面汤了,就算是煮水饺的汤,带有一点面粉味,都会喝干净。

  在路上,江成不紧不慢的走着,七点五十二到达机械配件厂大门口。七点五十六到达办公室。

  到达的时候,江成有点尴尬了,办公室里有不少人,厂长和副厂长还有后勤部的主任都在,还有几个江成不认识的人。

  搞的这样兴师动众,江成本来对设备组装起来能正常使用还挺有把握的,现在都弄的有点担心了。

  别出一个大洋相,他在厂里得出大名了。

  不过江成在机械配件厂已经很有名气了,他来厂里的时候,就凭他这七级工程师的身份,很多职工就议论私下议论过。

  后来没多少天就成立了一个什么小组的,在厂区公告栏还特意公告了一下的。

  而这些天关于这个小组的事情,基本厂里的职工天天都在议论。

  比如第一食堂那边天天给小组加餐的事情,这事情虽然不是公开的,但也不算隐秘的事情。

  厂里很多职工可能不懂这个小组是干什么的,但他们对搞特殊化待遇这事就起劲,天天让食堂加餐,大家都想知道这个新来的工程师能干出什么。

第39章 成了应该是成了

  “周厂长,黄厂长,陈主任,你们怎么都在呀。”江成带有点歉意的招呼道,要是知道他们在办公室等,那多少会早点来。

  “江组长,今天这样重要的日子,我们难道还能缺席嘛。今天你这个组长有什么安排,厂里上上下下都听你的安排,包括我这个厂长。另外给你介绍一下兄弟单位来的几个同志。”周厂长说道。

  用兄弟单位来称呼,并没有说具体的单位,其实是不太好说。如果说技术级别,来的这几人都不比江成低。

  因为上面派人过来的时候要求保密,周厂长其实也只是知道大概是什么地方派过来的。但来的几人,他其实也不是很清楚。

  江成倒是没太在意,没问兄弟单位是什么单位。只是认为应该是跟机械配件厂有合作的单位。

  就跟粮站一样,稻谷加工出来的米糠,会出售给家禽和家畜场。他们那样的也算兄弟单位,粮站的食堂能经常有荤菜。

  “周厂长你这话说的~。”江成回应道,他要是没点真才实学可能这就是捧杀了。看了看手表的时间,想着也没时候话讲,就继续道:“时间也不早了,我看就助我们今天顺顺利利,旗开得胜,去车间开工吧。”

  “说的好。”周厂长又捧了一句,还带头鼓掌起来。

  有周厂长带头鼓掌,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是自然一起鼓掌,为今天的钻床组装打气。

  江成是真的佩服周厂长了,这带动气氛的手段真是有一套。他能当上这个厂长,不会以前也是捧谁捧的舒服了吧。

  鼓掌结束后,由江成带头一行人前往安装钻床的车间。到了车间后,这边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

  在这个年代连叉车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吊机了。设备大多是现场组装的,在什么地方使用,就到什么地方组装。

  如果有叉车,其实完全可以到车间外面空旷的地方组装好了搬运到车间里面。

  而且有机械设备辅助安装,也能很省力。

  现在很多零部件跟铁疙瘩差不多,安装的时候要几个人一起抬着才比较轻松。

  今天来参加安装的,基本上是机械配件厂里水平最好的一些人。对于一些操作工和机修工来说,能参与到这次安装中,那是一种荣耀,前提是设备安装好后能正常运行。

  江成拿着图纸一声令下,开始一步一步的安装。

  本来他以为今天的场面够隆重的了,没想到开始安装还没多久,竟然还有当地报社的记者来了。

  江成抽了一个空询问了一下周厂长,怎么还有报社记者,这搞的太夸张了,要是没成功,不是整个机械配件厂都要成为业内笑话了嘛。

  周厂长听到江成的询问,也简短的跟他说了一下情况。有报社记者来其实是正规流程,要是设备升级成功了,会在第一时间报道出去。

  要是没成功,来的记者可能也就是做一个简单的记录。等以后要是成功了,再一同报道出去。

  很多厂搞研发都是这样的,大家经常看到的报道会写着某厂在研发什么产品的时候,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问题导致失败,然后又通过一些什么样的努力在某时间终于成功了。

  这样的报道会很励志,要是一直不成功,也就不会上报纸了。

  现在国内所有单位都是国家的,就算是有合资企业,也是国家占主导。这次设备要是升级没成功,报社不可能跟国营工厂作对报道出去让人看笑话。

  江成听到周厂长这样解释,倒是理解了,继续指挥着设备的组装。到了有些地方,像设备的布线布管,他都要亲自上手去查看了。

  这设备的升级为了方便操作,加了档位调动和几个开关,否则也不会说是接近半自动化了。

  如果把电机升级一下,弄一个简单定位系统,在移动和调节钻孔位置的时候,可能就能达到半自动化了。

  其实现有的条件就能升级为半自动,换一台电机就是,或者增加一台小电机单独操控钻台。

  可那样的话,就跟整体的设备不配套了,会占用更多的空间。

  江成在安装到线路布置的时候,认真核对完,才让安装人员继续。这安装进度,没有一天的时间完成不了安装。

  这还是车间在以前这个位置浇筑了混凝土找平了的地方,否则设备就算安装好后,还要找水平和垂直度。

  今天有兄弟单位的人员和记者来厂里,中午这顿饭,在招待餐厅吃的。六菜一汤,米饭是用木桶装的,随便吃。

  在饭桌上,兄弟单位的几个同志询问了江成不少问题,都被江成轻描淡写的回答了。

  以前原主在四九城那边,都能糊弄住一些人。现在江成可以算是有真才实学又有设计能力,何况兄弟单位的同志问的是一些‘基础’的东西。

  也就是今天下午还要工作,江成没喝酒,否则光吹牛能把兄弟单位的人吹懵来。

  吃过饭大家稍微休息了一会,在觉得今天就能完成安装试机的情况下,大家又去车间开始工作了。

  一直到下午四点多,完成了整体的安装,但还要通过水平仪调整和检查设备的平整度。

  完成了设备安装,大家只是看见设备成型了,还有一些线路要连接。但整体设备能组装好,就已经是值得小小庆祝一下的事情了,这起码说明江成的构造和空间设计是没有问题的。

  厂里的好几个机修工开始接线,电工也在随时待命着。

  江成也十分认真了起来,来回的一遍一遍的检测。嘴里不断的念叨着‘电机’‘进气阀’气缸’‘气压表’等等。

  在江成精神高度集中不停念叨的时候,脑海里就好像有各种设备在飞速的组合,甚至安装流程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运行。

  “成了。”就在脑海中的机器运转起来的时候,江成猛然的脱口而出。

  “成了?江组长,你没开玩笑吧。”在江成身边一直看着图纸的张工听到声音后,忍不住开口问到。

  设备是到了最后关口,可还没通电进行调试,江成就说成了。这话是不是说的太满了,就算心里有底气,也不好这样说。

  江成身边还有其他不少人,也听到了他这句话。一句成了,让很多人内心震惊。但机器还没有调试,张工算是问出了大家想问的话。

  “应该是成了。”江成再次开口,刚才他是脱口而出的话,是在所有零件都不出问题,在理论上是成了的。

  可万一有什么没想到的地方,江成也不敢完全的保证。但这台升级后的钻床,能启动起来,他能保证。

  江成的再次补充,让兄弟单位的几个同志在内心把他看低了一点。年轻人,毛毛躁躁的,作为工程师,要的是严谨,最忌讳心气不稳毛毛躁躁的人了。

第40章 试制成功

  一切线路连接安装完毕,在电工那边都表示没有问题了后,就只要推动电源开关,电机一动就能看到成败了。

  所有人都看向江成,这升级后的机器该如何操作,得他来示范一下。

  “师傅,把电闸推上去。”江成喊道。

  为了怕出现故障,厂里在这之前都单独给这台设备安装了一个电闸。

  听到指挥,电工师傅稍微有点紧张的推上了电闸。这只是输送电源,设备那边还有开关控制着机器,但也有不是没碰到过设备一连接电源就出现问题的时候。

首节 上一节 20/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