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8节

  拆卸,加工,采购新的零件。再加上各部门的配合,足够满足江成升级钻床的要求了。小组不在人多,实用就行。

  有三个成员每天到江成那边报道,听从他的安排,足够可以的了。何况有需求的时候,各部门还要听从调令。真要是还需要什么人员,江成可以直接找周厂长提。

  任命江成为小组组长后,会议就散了,年底领导班子的工作会议延后两天举行。

  江成带着自己绘画的图纸就回办公室了,办公室的火盆里已经有烧好了的木炭,墙角边的热水瓶在他来单位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给打好了热水。

  没有茶叶和报纸,差评。

  没有茶叶在这个年代很正常,但没有报纸其实是江成不了解厂里的情况。

  机械配件厂因为规模的问题,算不上大型工厂,因此有些部门不一定有。在一些大厂里,领导可能也多一些,机械配件厂只有一个副厂长,但在一些大厂里可能有几个副厂长。

  组织部只有科长,大厂里有更高级的主任。其他部门也是一样,部门领导的级别是根据规模来的。

  如果不按照规模来,那几十个人的小厂每个部门都要弄科长和主任嘛。在大厂还因为食堂多,还有食堂主任呢,机械配件厂就没有,因为总共就两个食堂,厨房有班长就可以了。

  大厂有自己专门的收发室,有单独的办事员每天早上接受邮政送来的各类报纸,然后准时的给单位的领导把报纸送过去。

  但是机械配件厂没有专门的收发室,不过后勤部也安排了办事员在门卫那边弄了一个接收报纸的地方。收到报纸后,也会给领导送过去。

  不过安排的办事员只是顺带送一下报纸,送报纸不是主要工作,有些部门的报纸因为部门级别低,要自己或者派人去门卫那边拿报纸。

  江成没来的时候,张工这边也有送报纸的,但他这边送的是工业类报,不是日刊天天有的。

  其他类型的报纸其实张工也可以要,但他没那个闲情逸致去看,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待不住。厂里没有事的话,他身为一个工程师,外面邀请指导的地方多了去了。

  别说一个工程师了,就算是厂里的机修人员都有时候被安排到一些县城去指导维修技术。

  江成想要看报纸,去后勤部招呼一声就可以了,保证以后每天有人把报纸送到他的办公室。不过这也算后勤部的工作人员工作没到位了,还要他去招呼。

  但是江成从入职起,今天才算是真正在单位里认真上班的第一天,也不能全怪后勤部工作没到位。

  好在江成不怕无聊,他的记忆是可以翻阅的,又不是只能用在工作上。

  拿着图纸,江成装模作样的看着,其实已经慢慢沉思在记忆当中,后世看过电影不少,虽然是看过的,但再从记忆里‘回想’一遍也挺有意思的。

  只不过没有现实的参照物,除非江成能针对性的回想,否则记忆要翻阅出来有点延迟的感觉。

  在‘快进’式看完记忆里的一部电影后,江成突然对自己以前的一些生活情况有了兴趣,以上帝视角观看曾经的自己,其实也是很有趣的。

  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江成也不是循序渐进,也是跳跃的观看。突然在某一些记忆的出现后,江成退出了沉入式的回忆当中。

  “又找到了一个能装叉还能挣钱的路子了,以前看年代短剧,还以为当一个翻译来钱很容易呢。当翻译太难,但是这路子好像很不错。”

  江成嘴角微杨,在记忆里突然看到了对他在这个时代很有意思的事情。

  刚才他跳跃式翻阅记忆的时候,突然就想看一下自己初中时候算是有点暗恋的一个女生是什么样子。

  对于青春期最初暗恋的一个女生,江成早就想不起那女生什么样子了。但就是因为记忆太模糊了,很难进行针对的某段记忆回想,只能大致慢慢回想某个事情的记忆。

  然后江成看到自己学习语文的时候一篇散文,是周树人和鲁迅两个人共同写的。

  散文的内容是我家门前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还是枣树。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两颗枣树就得了,还非要一颗是枣树,另外一颗还是枣树。

  这分明就是人格分裂嘛,鲁迅看见家门口的

  当然了,现在不是纠结这些东西的时候,江成感觉自己能在这个年代的文学界发展一下。以前学的课本里散文,有五六年到六六年之间出现的。

  江成可以稍微修改点内容去投稿,以后要是碰到漂亮喜欢文学的妹子,到时候装~B不要太爽。

第35章 术业有专攻

  上午的时候,就周厂长牵头,让江成带领人员成立设备研发升级小组的事情。周厂长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了,得到的答复自然是配合工程师江成的工作。

  在这个年代,是一个计划生产时代。除了合资的企业,国营企业在完成一定计划内的任务后,超计划的利润有一个分成法,就是超出计划的生产利润只要上交60%给财政。剩余的留给企业自用。

  这留下来的钱,就用于企业的扩张和职工福利上面。比如机械配件厂正在建设的职工楼,就是厂里的利润来建设的。

  而现在跟苏联合作密切,进口苏联的一些普通工业设备并没有多大限制。就是等待时间长一点外,货币交易不需要储备外汇。

  拿一台甚至更多的设备来进行研究,机械配件厂还是承担的起,除非是其他国家的进口设备,可能上面会讨论。

  现在这个小组成立,周厂长在上午还专门找人讨论一下这个研发组长补贴的情况。因为是临时性质的,加上没有确认设备升级的周期,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就成功。

  所以这研发组的组长每天给五毛钱补助,要是设备升级成功,再给小组发一笔奖金。

  然后就是组里其他组员的加入也落实下去了,上午黄副厂长和后勤部的主任都把核心成员安排好了,暂时能保证江成的安排。

  中午江成要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后勤部的李科长就来找他了。李科长也没有想到江成来厂里报道没多少天,就要听从他的调遣了。

  不过李科长只负责小组的后勤工作,要采购什么东西,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到位。平时没有事的时候他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去负责一些事情的。

  厂里的一些人员作为组员加入这个研发小组,并不是说就要放下原本的工作。只不过是以江成这边的工作为优先。

  进入小组的人都会有一定的补助,可能会比较少,因为这只能算是协助江成的工作。

  江成和李科长都是把饭菜打好带回办公室吃的,因为在工厂里,办公楼这边的人一般不在食堂大厅吃饭。

  这倒不是坐办公室就看不起工人了,吃饭还不跟工人一起。主要是食堂的桌凳有限,就算没有办公楼的这些人,用餐高峰期食堂的凳子都不够坐的。

  有些比较省的人,在食堂点的菜不会全部吃完,晚上还要带点回家的人,可能会把饭菜带到自己车间门口去吃。

  有些点多少吃多少的人,就算食堂没坐的地方了,也会在食堂门口外蹲着吃。因为食堂外面有一个水池,大家吃完了饭可以在那边洗饭盒。

  而办公楼这边也有单独的水池,大家把饭带到办公室吃,吃完了可以在这边洗碗勺什么的也方便。

  江成和李科长吃过饭洗了饭盒后,就在办公室闲聊着。拿了一份采购表格,一边聊天一边记录一下能先筹备的东西。

  在办公室内,李科长算是服了江成,先不说其他的。就采购材料,江成都不用对着图纸来看,拿着一张白纸就一样一样的写着,没一会的工夫就写了上百样。

  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小配件,光螺丝大小的种类就不少。不过自身厂里就是生产配件的,很多东西仓库就有,大小不合适的可以自己加工出来。

  但是活塞,气缸,气管,散热器,开关,压力表还有传感器等等东西。这都是厂里没有的,也生产不出来,如果不是设备上本来就有电机,还要购买电机。

  “江工,你是真厉害,这样多东西给我看都看不懂,你还要全部用上。”李科长夸赞的说道。

  术业有专攻,这能当工程师拿高工资的人,注定不是一般的人。

  “这不算什么,只要懂原理,知道要哪些构件,按照顺序来,又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江成轻描淡写的说道。

  说是这样说,但其实江成又装了一波。就比如气压系统的构造,在懂的人眼中,很多人都能说出整体的构造,比如外壳,电机,压缩机头,冷却装置,控制装置,还有储气罐和进气出气的地方。

  但知道结构又如何,如果江成不是有可翻阅的记忆辅助,能小到一个螺丝和零件都记得清清楚楚嘛。

  就跟后世一台组装电脑一样,稍微对电脑有研究的外行人,让他们说出电脑有哪些主要部件可能都能说的出。主板,CPU,电机,内存条,显卡等等。

  但如何配套,不给你机箱的话外行人能不能组装起来。

  江成是要给设备升级,但又要符合设备的结构。所以他没有直接让李科长去买一台空气压缩机来,他要把一台空气压缩分成各部件装在设备上。

  就跟后世有些网吧里的一些电脑一样,人家不要落地的外机了。直接弄一个抽屉,把电脑的各种部件排列好装到抽屉里,开关还延伸出来,就安置在显示器旁边。

  这样有人去上网,按一下手边的开关就能开机了。而网吧老板也不用担心主机放在外面,会有人偷主机里的一些构件。

  江成设计升级的空压钻床也是一样的,这传统的钻床开关都在机器上,因为是全手工操作,开关在什么地方倒也没必要刻意讲究。

  但江成升级设备后,基本有了一定半自动的功能,因为动力会加强,也就分出了几个档位。

  这启动和档位开关自然是要在顺手的位置,好方便职工操作。

  设备原有的电机位置要拆出来,要连接气压设备,让气压设备有合理放置的位置。

  就在李科长还在夸赞江成本事大的时候,其他两位组员也来报道了。一个是第一车间的主任,叫肖宏。一个是厂里水平比较好的机修工陈明刚。

  来到办公室后,两人都很客气的跟江成自我介绍了一下,设备研发升级小组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要不开一个会,可我这里比不过周厂长呀,他那里还有茶叶。”江成开玩笑的说道。

  “江组长,有我在呢,要茶叶还不容易,等我几分钟就行。”李科长也是轻松的笑着说道。

  要是在厂里的工程师张良面前,李科长不会这样松弛,张工作风比较严肃。可能也是因为职业问题,严谨习惯了。

  江成这虽然是开玩笑话,但小组的气氛倒是很轻松。

  在机械配件厂,没有把茶叶当福利提供给办公楼的人员使用,就算是领导也没什么固定的茶叶指标。

  就算是领导人员能弄到一点茶叶,那也属于个人的。

  但是厂里的招待归后勤部管呀,招待室那边有茶叶。别人拿招待室的茶叶可能拿不到,要是以江成的名义去拿一点,就算是被发现了,厂里不会怪江成什么。而是会反思,国家都能对特殊人才特殊待遇。

  江成来到机械配件厂,他要喝点茶叶还要去招待室那边拿。这是什么问题,是厂里的领导工作没到位,而不是江成有问题。

第36章 直接开干

  李科长出门没几分钟就回来,拿着一个铁盒子装的茶叶交给了江成。盒子里的茶叶不是满的,大概也就半盒。

  这有茶叶了,那大家都泡上一杯茶。江成也不会品茶,但喝带茶叶的茶水有个味,比喝白开水好喝多了。

  茶倒好后,这内部会议也就开始了,主要是江成讲要做一些什么工作。

  车间主任第一个工作,就是立刻空出一台钻床出来。虽然厂里的钻床本身也没几台,空出一台肯定影响生产。

  但影响生产不是设备升级小组的事,如果影响了生产任务,肖主任去跟黄厂长汇报。

  是让职工加班,还是去汇报取消一部分订单,那都跟江成没有关系。

  然后就是机修工陈师傅是带自己的徒弟,还是安排熟悉钻床的操作工去把一台钻床全部拆了,拆下来的各种部件进行一次清理和保养。

  再后面依然是肖主任的事,按照图纸,让其他车间配合,把设备上拆下来的一些部件进行切割和打磨。

  有些内部地方构造不同了,为了更好的利用空间,原有的部件调整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小组的工作步骤算是初步定下来了,会议也就算结束了。

  李科长直接回自己的部门去了,先是让人把要筹备的东西抄写一份。然后厂里自身有库存的一些东西整理出来,没有的立刻去采购。

  江成则和车间主任还有机修师傅去了车间,去也钻床的车间,直接让正在操作钻床的师傅完成手中正在操作的加工件后,就停止操作。

  一刻都不要等待,撸起袖子就是干。

  在车间查看生产的黄副厂长没有想到江成的行动这样快,上午成立的小组,下午大家上班还没多久就来车间了。

  黄副厂长看见这样的情况,自然要配合江成的工作,喊了几个工人过来帮忙。

  电动工具都没有,加上设备又重,拆一个地方动不动就要几个人帮忙。主要是有些地方拆松了,要有人托住。

  江成看了半天,发现厂里别说电动叉车了,手动的小叉车都没有。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部件铁疙瘩,就靠人力抬着的。

  好吧,这个年代的千斤顶都是螺旋式的,没有手动的小叉车也很正常。液压千斤顶和手动叉车是差不多一个原理。

  江成感觉他能设计出来的产品又多了两个,落后好呀,不落后也显示不出他的能耐。

首节 上一节 18/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