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90节

  城外,伊朗军队已经来到巴格达城下。并从东南两个方向对巴格达进行包围。而奥斯曼守军只能在城北和城西驻守,因为南部他们过不去。

  这样的结果就是,南部的什叶派民兵在将南部的奥斯曼驻军给消灭后,直接将城门给打开,伊朗军队进入巴格达。

  “巴格达好歹还是重要的城市,这么快就被攻占了?”

  萨拉米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这也算是大城市了吧,奥斯曼就给了1.5万人驻守,而且大多投降了,战死的非常少。

  “是啊,还是不可思议。但这也说明我国士兵比奥斯曼士兵更厉害。”

  看着刚刚结束战争的巴格达,参谋总长觉得自己可以更改下计划,比如将夺取美索不达米亚改成直接到达地中海。将除了安纳托利亚之外的所有奥斯曼领土统统收入囊中。

  “奥斯曼苏丹该睡不着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他们这支军队从阿巴丹出发,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一直到达这里。

  当然原因自然也知道,巴格达以南大多是什叶派民众。伊朗军队当然没啥阻力。不过到了北方麻烦就多了,不仅有逊尼派部落,还有奥斯曼倚靠的民族,库尔德人。

  由于库尔德人与居于统治地位的土耳其人共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并未遭受歧视,由于库尔德人擅长于军事,他们在各地为当地帕夏服役而从不纳税。

  战争开始后,库尔德人再次被集结起来,并且调往埃尔祖鲁姆和凡城。但在军事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他们还保持着过去游牧时期的战斗模式。这样的情况面对伊朗,自然是全军覆没。

  “目前来看,奥斯曼在北方还有两个重要据点,摩苏尔和基尔库克。拿下这里,我们就能控制底格里斯河上游,进而威胁安纳托利亚。”

  萨拉米再次做了部署,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比奥斯曼人更加棘手的库尔德人,他们生活在广大的山区中,要想进攻难度直线上升。

  而为了维持前线,奥马尔帕夏的工作量突然增多。目前的情况是真的难,以前的新军改革仿佛成了一纸空文。陆军仓库储备的枪支弹药不多,另外征召的新兵不只是缺少武器,他们什么都缺,从军服被褥到行军锅甚至连军靴都不够。很多新兵目前依然穿着自己的行头,而他们要是扛上枪,就是活脱脱打家劫舍的土匪。

  这些工作都需要陆军部来协调、分配、采购,这些工作让陆军部的灯火彻夜不灭,随时都能看到因为忙碌脚步如飞的军官。

  “大人,雷希德帕夏来了。”

  奥马尔帕夏摆了摆手,此时他已经累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奥马尔帕夏,你还好吗?”

  “看看我样子你不就知道了,这几天我连睡觉都在办公室完成的。”

  简单一顿招呼之后,等秘书送来咖啡,奥马尔喝了一口后,看着眼前的人问道。“说吧,这次找我有什么事?”

  雷希德帕夏这才开口:“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告知你,伊朗拒绝了和谈请求,恐怕接下来还得打下去。”

  “我要是沙阿也会这么做,现在形势大好,为什么要停战。

  不过这样,对我们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奥马尔帕夏说道。

  “是啊,凡城和特拉比松丢了,我们已经在埃尔祖鲁姆组建了新的防线。希望能阻拦伊朗军队。”

  此时雷希德帕夏还希望有奇迹出现,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不就是最后被法奥俄三国逼到墙角了,然后奇迹不就来了嘛,俄国政权变动,普鲁士趁机破盘。现在,帕夏们倒是希望伊朗沙阿突然暴毙,这样他们也能破局。

  “希望一切都好,我们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你看,这次的物资储备根本不够,我们还得从法国购买炮弹和武器,但他们的价格上涨了好几倍。”

  奥马尔帕夏将自己的烦闷全说了出来,克里米亚战争后他们应该重新整顿军队,但苏丹却将军费私自扣下修宫殿去了。而奥斯曼的财政也的确不健康,借款越来越多,已经难以为继。

  就在这时,负责外交的哈立勒帕夏急匆匆的来到这里。

  “两位,我正有事找你们呢。真是不好,天大的不好啊。”

  “怎么了,快说?”两位帕夏见对方这么着急,自己也跟着急起来。

  “伊朗拒绝了我们求和的请求。”

  轰!

  听到这个消息,雷希德帕夏觉得天都塌了。虽然这个情况他也想到了,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瘫坐在椅子上。

  “天哪!安拉已经抛弃了奥斯曼,转向伊朗了。”

  雷希德帕夏真感觉悲伤,现在的情况下,除非有什么重大变故,不然伊朗还是会持续进攻。

  “别这么说,伊朗这样做肯定惹怒了英法等国,我们可以再让大使游说,他们肯定会出兵。”哈立勒帕夏说道。

  雷希德帕夏摇头,“难,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做的。除非我们愿意把首都让出来,不然英法是不会出兵的。”

  还是他看的清楚,奥斯曼必须向欧洲让渡更多的利益,不然他们只会当观众。但现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把首都给卖了才行。

  “但是什么都不做也不行,信不信,如果让伊朗继续进攻,那民众会把我们都给吃了。”

  “我信,当然信,但有什么办法?伊朗绝不会只要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可能还会要叙利亚,耶路撒冷,甚至还要安卡拉。”

  陆军部弥漫着悲伤的气氛,短短几个月,他们就遭受到这样的打击,之前十几年的改革改了个寂寞属于是。

第247章 俄罗斯的决策

  此时已经进入8月,距离伊朗和奥斯曼开战也已经进行了半年。而目前的态势已经转移到伊朗这一边,奥斯曼是两头受火。

  东边要防着伊朗,西边要镇压巴尔干起义,奥斯曼政权岌岌可危。虽然库尔德人会东部的山区阻拦了伊朗前进的脚步,但主动权已经不在奥斯曼这一边,什么时候战争结束,得听伊朗怎么说。

  “你们怎么看这个?”

  圣彼得堡内,亚历山大二世询问众臣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陛下,我们目前可以在旁边观察。等伊朗和奥斯曼两败俱伤时再一同出兵,直接占领。”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俄国。很快被否决了。如果他们能出兵就不会有这次会议了。

  “陛下,目前来看,伊朗的情况已经和我们之前想象的有很大不同。他们的军队经过训练,战斗力大为增强。我们不能用以前的看法来看待伊朗。

  而且,伊朗在东南地区的进展超出我们的想象,硬碰硬绝不是一个好办法。”

  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在观察了两国战争后说出了自己的结论,现在他也明白了,伊朗已经不能用战斗来让他们臣服,两国只能共处。

  “这么说,以后我们还得和伊朗商量了?”

  尽管很不想承认,但亚历山大也不得不这么想。本以为把奥斯曼打下去就好了,没想到伊朗又起来了。真是世事无常。

  “恐怕是这样,伊朗现在占领了大片奥斯曼领土。看样子是准备将他给撕碎。不过,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

  戈尔恰科夫向沙皇陛下解释:“根据外交部的了解,伊朗和奥斯曼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他们两个都想将对方消灭才算结束。”

  这个时候,亚历山大也明白了。“你是说,我们可以和伊朗合作,一起瓜分奥斯曼?”

  戈尔恰科夫点头,“正是,英国拒绝了我们的提议,我想伊朗是不会拒绝的。”

  和伊朗共同瓜分奥斯曼,这是一个新的议题。但这个方案得到其他人的反对。

  “和伊朗谈,这不是把帝国的脸面扔在地上吗?”

  “在利益面前,脸面有啥用。如果能冲出黑海,那又怎么样?”

  是啊,冲出黑海。这是几百年来俄罗斯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的父亲尼古拉一世是低声下气的先英国商量,结果对方不要。

  自己独吞吧,自己也被英法打了回去,这条路也行不通。所以还是瓜分最好,而伊朗也是他们新的选择。

  “陛下,我们可以和伊朗商量,如果他们愿意承认巴尔干和君士坦丁堡为我们的势力范围,那我们也可以承认伊朗在奥斯曼东部的占领。”

  现在已经不是抢占地盘的时代了,在欧洲拿更多土地对俄国本身的统治也不太好,毕竟他的领土面积是世界第一,要统治这么大的土地也是非常困难。所以这次的巴尔干民族起义让他们可以进行间接统治,瓦拉几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自己和他们都是同一宗教的,而且有这么个大哥做靠山,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事实上不仅是因为伊朗力量的增长,也是因为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提升了不少。伊朗大规模生产的煤油和润滑油对俄国来说相当重要,在西伯利亚大油田没有发现之前,俄国只能从伊朗进口这些产品。

  当然这也是一桩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方案,伊朗可以获得耕地较多的安纳托利亚,俄罗斯则可以获得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相信伊朗会答应这个。

  在散会后,亚历山大叫住了戈尔恰科夫。邀请他一同在这里吃午餐。

  “现在我国还不能在欧洲出兵,之前的伤害太大,现在还没有恢复。

  废除农奴制是让俄国强大的第一步,但国内这些人一直反对,现在好不容易就差最后一步了。绝不能让他们破坏。”

  亚历山大二世经过这几年的沉淀,也摸清了俄国国内的情况。沙皇的统治基础是贵族和地主,但他们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而新知识分子和资本家形成的新因素不断冲击着这个羸弱的帝国。而要想维持下去,就必须改革。这也是他现在要做的事情。

  地主们对于农奴制改革持不同态度,乌克兰地区等土地肥沃的地主想要继续保持农奴制,以求更低的工作成本;贫瘠地区的地主则支持改革,以求农奴给他们缴纳更高的赎金。

  既然地主不是铁板一块,那就好办了。只要能废除,只不过让农民多付出一点代价而已。他们得到的是自由,但地主考虑的要多了。

  “陛下说的是,目前对于我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现在世界变动剧烈,我国在远东的进展神速,对于奥斯曼,可以慢慢来。”

  说到这里,戈尔恰科夫又说起他知道的一个消息。“陛下,臣从法国国内听到一个消息。说法国皇帝正在准备前往远东的远征队。”

  这个让亚历山大二世觉得意外,“清国不是和他们签订条约了吗,觉得不够?”

  “不,听说这次是打日本,还是和英国、荷兰、伊朗、美国一起出兵。”

  好家伙,五国一同出兵。除了反法同盟,也没有谁能组建联军了。不过出兵日本也是让亚历山大二世感觉生气,为什么不叫他,他好歹也是世界强国,只要他们将北海道给俄国,他能把日本人杀绝种。

  俄国一直对北海道有兴趣,以致于统治日本的幕府都开始注重当地开发。而日美神奈川条约中,开放的港口也有北海道的函馆。对于五国联军,亚历山大二世觉得应该再加一个,那就是他们俄国。

  “这个出征日本是谁提出来的?”沙皇询问。

  “说是伊朗四处游说,好不容易定下的。不过美国有些摇摆不定。”

  听到这里,亚历山大笑了。“既然如此,那请你替我去一趟伊朗,和他们讨论一下这些。另外,再和他们的国王说,就说我准备邀请他来圣彼得堡。”

  他也想看看这位伊朗新统治者到底是谁,这也太厉害了。

  “遵命”

第248章 弱点

  “将军,我军在摩苏尔遭遇奥斯曼有力阻击。士兵们多次进攻都被打下。”

  萨拉米知道摩苏尔不好打,他担心如此下去战场恐怕要生变。摩苏尔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连接点”。历史上曾长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间站,连结小亚细亚和波斯湾,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被誉为巴格达的北方门户。

  为此,伊朗开始进行长时间的围困和火炮轰炸。但库尔德人明显比他们更熟悉当地,利用游击战不断袭扰伊朗军队。

  “继续打,库尔德人也就这点能耐。另外军队要齐头并进,不能给他们机会。”

  伊朗遇到了硬骨头,不过参谋长不打算硬啃,这会把他的牙齿给弄坏。所以最好是让他们主动投降。

  “将军,您找我。”

  德尔辛·马拉提亚,伊朗的库尔德人,也对俄战争中表现勇猛,获得少将军衔。也是库尔德人中第一个少将。

  “摩苏尔的坚固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目前看短时间内是打不下来了,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马拉提亚想了想,然后说道:“目前我军在火炮和士兵方面占有优势,但他们擅长游击战,加上我们在山区和他们对抗,那么自然是落入下风的。而且就算我们占领,恐怕他们还是会打无穷无尽的战斗消耗我们的能力。

  所以,与其硬碰硬,不如收服他们为我国所用。”

  这个话让萨拉米感觉不错,于是就让对方详细说说。

  “他们在历史上多次和奥斯曼有过矛盾,并且在10年前爆发了一场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大部分人对奥斯曼是有仇恨的。加上这次征兵又是逼迫他们,这个仇恨就更深了。

  如果能用足够的利益吸引他们,我想他们会承认沙阿的权威。”

首节 上一节 90/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