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69节

  伊朗也想进步,想来英国不介意吧。而且你看啊,这也不算伊朗政府投资,纯粹是沙阿想要多赚钱,作为一个维护自由贸易和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的国家,英国应该不会反对。而且西班牙英国不太重视,他们重视的是葡萄牙和丹麦这样的国家,好控制。西班牙现在也算殖民国家,还有古巴、菲律宾等一系列殖民地,只不过衰落了而已。因此这就是投资。

第189章 大维齐尔

  “沙阿,这是目前的投资情况。”

  哈塔米作为帮助沙阿管理资产的人向纳赛尔丁献上目前的财产情况,此时王族已经向外投资超过2000万里亚尔。而收益也是喜人的,在东方的投资每年能为沙阿获得超过200万的利润。

  得益于商行在上海的开疆拓土,伊朗向天京政权出售了超过700万两银子,折合1750万里亚尔的武器。而纳赛尔丁就从中获得了超过400万里亚尔的收入。

  此外,银行的收入也提供了100万里亚尔。当地的贸易也能有100万,这些钱是能直接提取出来用的,其他的都存在上海用于其他方向的投资。

  “让东方的资金投入到波斯银行,在新大陆的投资都需要让他来进行。”

  这些资金中不仅有王族的,还有伊朗本土贵族和阿拉伯部落的。他们大多不知道投资方向,所以就搭上了王族这个大车,委托王族代表他们投资,从中获得收益。

  靠着利益和威望,纳赛尔丁扩大了自己的权威。贵族们也没了反抗的心思,只要王族能继续带领他们赚更多的钱,他们也就不反抗了。

  而且不仅是对外投资,纳赛尔丁在伊朗国内也是资助许多项目。比如巴库的石油研究室、德黑兰大学扩建、留学生项目、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等。赚钱不仅是为了享受,也是为了让国家更快的发展。

  “我们在新大陆最大的投资还有墨西哥铁路公司,在经历一次股份扩张后我们也有不小的份额。”

  纳赛尔丁深感自己财力不足,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资金还是不够,要不,去印度再拿几个神庙去?

  就在这时,佩泽什基安慌慌张张的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

  “沙阿,印度发生了兵变。”

  如果只是一次普通的兵变倒也没什么,但这次兵变是蔓延到整个印度西部。

  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英国财政出现了3200万英镑的缺口。但唐宁街丝毫不慌,就让他们的明珠——印度来负担就行了。

  东印度公司再次加征赋税,还强迫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而毁坏农田。这让大量的农民受不了了,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当地民众对英国统治感到反感,开始暴动。

  印度人军队开始镇压,但这些士兵也受不住英国人的欺压,更过分的是,为了压缩成本,他们的薪水也减半。

  都活不下去了,还听英国人的干嘛。以拉合尔为中心,印度起义遍地开花。

  起义也在距德里40英里的密拉特爆发。土兵们枪杀英国军官,冲进监狱,释放囚犯,纵火烧毁官府。第二天起义军占领了德里,宣布拥戴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于是号召力大增。各地土兵和民众纷纷响应,起义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几乎整个北印度和中印度。

  “这对我们的边境有没有影响?”

  “目前来看,没有”

  这场起义来的有些太早,本来应该是以猪油和牛油子弹为开头,可惜没有。

  “这下英国人该坐不住了”

  印度遭到变动,英国政府肯定会出来解决,而且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和对清国的外交事务,对印度的注意力大不如前了。这才有了这样的起义。

  “密切关注,让大维齐尔注意一下我国和印度接壤的部分,不管是谁,除了英国人就地解决。”

  印度的事伊朗不能插手,就静静的等待英国解决就行,估计也快。

  ——————————

  阿米尔也时刻关注印度发生的事情,鲁哈尼已经下令边境军队集结,防止对方冲击。

  “现在我们必须小心印度,防止英国拿到借口。”

  在内阁会议上,阿米尔向其他大臣说明目前的情况。沙阿不在,那他就必须管好伊朗。

  “我们已经让军队停靠在边境,大维齐尔不用担心。有我在,他们不会影响伊朗。”鲁哈尼信誓旦旦的说道。

  “我相信你,鲁哈尼将军。”

  伊朗现在必须要抓紧修炼内功,因为奥斯曼的威胁,伊朗军队不仅不能停止建设,还得加快,说是要在1860年拥有22万士兵,并且能够召集30万训练有素的预备兵。这些可是需要钱的。

  目前伊朗的外债是6000万里亚尔,内部债务则是4500万。这需要不吃不喝两年才能还清,但克里米亚战争的效果也是可观的,土库曼恰伊条约废除后,俄国商品必须要交更多的关税才能进口,有力保护了伊朗商品。而黑海出海口的获得更是让伊朗出口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这些事情都在说明伊朗的经济正在大步发展,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好了,接下来一个议题……允许设立私人银行?”

  阿米尔看了一眼工商大臣,对方说道:“这个议题是工业联合会提出的,他们认为伊朗现在需要让银行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为什么能从建国到现在的工业大发展,就是因为银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现在伊朗的经济虽然发展很好,但只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私人的资金将会发挥关键作用。”

  阿米尔头有些疼,这个议题怎么又出来了。他只好继续劝说。

  “我承认私人投资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但伊朗国内的私人投资不够,尽管已经有银行的帮助,但还是不如英法美。

  而且民众的投资也需要几年才能看到收益,政府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确保盈利。而银行这样的业务,目前国内没有人能够承担起一家银行的业务,为了全体国民,政府必须掌控全部的银行和保险业。”

  但工业联合会的请求也很充分,首先,现在的伊朗已经不是过去的伊朗了。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伊朗国内已经有一批通过工商业致富的人,他们的资金和见识足够涉足银行业。

  而且,现在世界银行业大多是犹太人或者是基督徒。新月教的银行家不够,缺失的话语权这对什叶派未来不利,现在正是好机会。可以通过放松银行业促进什叶派银行家发展,和犹太人争夺话语权。

第190章 经济延伸的外交

  “这件事沙阿之前就已经说过,除非得到他的批准,不然谁都别想探讨这个话题。”

  阿米尔的强硬让工商大臣不再说话,但私人银行的确让不少人心动。看看美国英国,他们能够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有金融业的帮助,伊朗想要崛起也得鼓励私人银行。

  “不过我们可以讨论另外一个事情,证券交易所的开设可以提上日程了。”

  新式工厂的发展带来的除了新因素,还有股份制的出现。公司开始在私人企业中出现,而股份公司就要对外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这就需要证券交易所了。

  1602年,荷兰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为东印度公司筹集资金。随后,巴黎交易所、伦敦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先后建立。

  而伊朗在经历经济发展后,证券交易所也应该出来了,这可以更好的利用社会资金。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企业可以筹集到扩大生产、研发创新所需的资金,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好吧,这也是一个好消息。”

  就目前来看,银行已经够用了,设立私人银行的确有些打不过国有银行。不过股票他们还是能玩得起的。

  阿米尔没有说的是,现在政府还有一个大型财源等着开发,那就是石油。伊朗在巴库的石油开采进入快车道,依靠销售煤油,公司当年就实现了盈利,并源源不断的为政府财政提供收入。

  煤油灯推广的很快,这种高效的照明方式迅速让蜡烛退出市场。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一些商铺还免费赠送一些煤油,让他们先试试效果。

  不仅是伊朗本土,俄国、奥斯曼、欧洲等使用煤油灯的用户多了起来,除了加利西亚地区,就只有伊朗巴库有煤油加工。因此煤油出口开始在贸易中拥有一席之地。

  公司准备再次提升石油和炼油产量,这个方案得到了政府支持,他们可以通过银行得到低息贷款扩张。准备将每年石油产量提升到2000吨,这样能满足所有市场需求。

  “大维齐尔,这是我们军队和暹罗签订的条约,还有阿卜杜拉王子和巴赫拉姆总督的信。”

  阿米尔看着条约很满意,但也苦恼于需要拨款给殖民地,因为这样的版图有些太难看,不如把越南一块占了,还能好看点。

  而阿卜杜拉的信则是说伊朗和清国已经达成外交协议,两国建交,同时给予伊朗商人和英法相同的待遇。

  这也是给伊朗“弃暗投明”的一种奖赏,没想到这个国家的武器竟然能够让不少他们大清的忠臣贤良铩羽而归。在截胡给长毛的武器后开始装备自己的军队,曾国藩使用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平定叛乱指日可待。

  他在答复朝廷关于借洋助剿及采米运津的奏折中指出:“如能将此两事妥为经画,无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我们的远征花费大多由汇理银行报销,另外还有暹罗的赔款,总督说他们还缺公务员200名,希望政府能赶紧派过来。”

  阿米尔点头,“就按照他说的做,清国方面好像不愿意放弃在越南的权利。”

  在阿卜杜拉和恭亲王的谈判中,越南问题也谈了一下。伊朗可以提供一笔钱财换取越南,但对方拒绝了,说越南是几百年以来的属国,仅仅一笔巨款就换取国家未免有些太荒谬。

  很显然,清国目前还没有现代外交意识,他们仍然在过去的册封体系中无法自拔。但现在时代变了,现在需要一些外部力量推动他们。

  清国内部不乏有一批认识到世界的人,但他们的力量有点弱,加上中央的不信任难成气候。只能等待他们发生变动时看看有没有机会。

  “现在我们不能主动出击,如果日本或者越南攻击了我国民众,那就直接反击。”

  阿米尔也胆大起来,多次的胜利让他知道伊朗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积贫积弱的情况了。趁着现在世界还没有划分完成,伊朗也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和欧洲那些杀人不同,他们是为了传播安拉的仁慈和教义。看看以前的地方,因为有了安拉,所以当地才繁荣,但在穆罕默德死后的争斗中,一群人篡夺了阿里和后代的位置,现在也落魄了。这就是他们背叛的代价。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纳赛尔丁是带领他们走向繁荣的使者,一些人甚至认为他就是阿里的转世。之前还说是伊斯马仪,现在成了阿里,可见他们的崇拜程度。

  日本的所作所为传回国内,所有人都被日本人的无耻给镇住了。这样的国家是怎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啊,英国怎么存在的日本就是怎么存在的。

  政府部门倒是一致同意给日本点颜色看看,并且巴赫拉姆总督提出了针对日本的策略。表面上看日本是一个国家,实际上这里面还有大大小小几百个领主,其中位于西南的萨摩领主是最开明的,他们有先进的蒸汽战舰,有较好的军事工业,还有一批听从于领主的军队。把这个地方打了可以打压日本的气势,顺便教育他们。

  伊朗海军也从英国聘请了教官来教学,并且在阿巴斯港开设海军学校。最困难的时候总算过去了,希望英国不要神经过敏。

第191章 休闲时间

  纳赛尔丁离开了柏林前往比利时,途中他来到了法兰克福,这个德意志邦联议会的所在地。

  纳赛尔丁注意到一位四十多岁的大使在议会里抽着雪茄坐在椅子上,姿势很狂野。

  “你们议会里原来允许抽烟啊。”

  “是的,原来只有奥地利大使这么做,后来新任的普鲁士大使打破了这一个规矩。您看,就是这位。”

  顺着对方的视线,纳赛尔丁看到了这位普鲁士的俾斯麦大使。这一看就不好惹,听说他在大学的时候和其他人决斗十几次。

  “真是个狠人”

  这位未来的铁血宰相现在还没有交集,但以后会有的。

  在法兰克福之后,纳赛尔丁就坐上了前往比利时和荷兰的火车。荷兰国王威廉三世和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分别在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迎接他。

  伊朗对两国也就是平常的外交态度,双方之间没有太多外交波及。纳赛尔丁也只是在这两个国家游览一下,看看风景。

  在阿姆斯特丹,伊朗和荷兰签订自由贸易条约。由于荷兰是议会君主制政府,所以条约都由荷兰首相以及外交大臣进行谈判。

  而比利时也是这样,国王手中没有多少权力,纳赛尔丁主要和王室成员见面,除了比利时国王,还有他的儿子,已经21岁的利奥波德王子。

  怎么说呢,纳赛尔丁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是,清秀。一看有点弱不禁风,但他显得非常友好,和纳赛尔丁有很多话要说。

  1848年革命没有波及到比利时,这也多亏利奥波德一世的政治手段,他促成了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婚姻,为比利时找到一个重要的支援。

  这两个国家没有什么谈判的,在旅游了一下后,纳赛尔丁就坐上了前往法国巴黎的火车。

  在火车上,佩泽什基安和纳赛尔丁讨论接下来的路程。

  “沙阿,这位拿破仑皇帝多次支持奥斯曼,要想获得支持恐怕有些困难。”

  “不,国家之间的利益不会以君主的喜好来断定。法国帮助美国独立,也没看到美国成为法国的盟友,反而和曾经的敌人英国交好。

  我们也不用过分讨好,只要有利益,对方就会自己上前和你谈。”

  现在法国也是需要发展经济,那么拿三肯定想要更多的殖民地和市场。正好,他有个投资项目不知道皇帝陛下愿不愿意投资。

  拿破仑三世倒是有些等不及了,现在法国的威望恢复了,欧洲各国都重新重视法国了,那么接下来就该给国内的金主们找个投资地方了。

  从地图上看,阿尔及尔和奥斯曼不错,距离近而且他们的力量也很强。但只有这么两块地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多。

  拿破仑三世曾流亡英国,亲眼目睹了英国的强大和繁荣以及工业化给英国社会带来的种种变化。他登上皇位之后,就下决心动用国家的力量来促进法国的工业化进程。他信奉圣西门派学说,坚信专家治国论,为此,他一开始就把那些不懂经济的政客从显要的位子上赶下来,并用圣西门的门徒取而代之。

首节 上一节 69/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