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67节
而在威尼斯,奥地利部长会议主席,卡尔·费迪南德·冯·布尔-绍恩施泰因伯爵正在当地和其他部长讨论接见事宜。
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就又回到老路上。当地民众要求君主立宪,虽然制定了新宪法,但一直没有施行。
而对巴尔干和德意志地区的扩张又让政府疲于奔命,核心还是那民族问题。马扎尔人的态度又暴躁起来,他们不断欺压其他民族,这对于想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皇帝来说是个威胁。
而伊朗沙阿的访问说不定能提振一下奥地利的情况,虽然两国之间的商贸很少,但可以在一些行业上有所合作。而且,他们也可以一起合作对抗奥斯曼这个敌人,到时候伊朗吞并东边,奥地利吞并西边,这样对两国都很好。
第183章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船只航行的很快,不到十天就来到了威尼斯。除了奥地利的部长会议主席,还有外交部长、陆军部长、威尼斯市长等重要人员。
乐队开始表演,旁边的民众挥舞着奥地利和伊朗的国旗,欢迎沙阿的外交访问。
“欢迎沙阿来到奥地利帝国,我是绍恩施泰因伯爵,将带您前往维也纳和皇帝陛下会面。”
“感谢伯爵阁下的欢迎,我相信这是两国外交的新篇章。”
而在这时,一旁早已等候多时的记者立刻涌上前,对着他们就是一通啪啪啪的拍照。相信明天关于两国友好合作的新闻,就会出现在报纸头条。
在晚上的欢迎宴会上,全城的贵族都来参加了,他们都想看看伊朗的君主长啥样。
佩泽什基安和绍恩施泰因讨论奥地利和伊朗之间的经贸合作,两国之间的工业可以进行互补,而伊朗的留学生来到奥地利留学可以获得一定的资助。
纳赛尔丁在伯爵的跟随下参观了威尼斯的各个景点,他参观了圣马可大教堂,还去剧院看了一场精彩的戏剧。这里的情景让他感到放松,这个时候威尼斯还不是后世那样的一言难尽,他可以享受一下这座水城的景色。
但不管怎样,他也要前往维也纳了,不然皇帝该等急了。
一排马车向维也纳的方向行驶,对没错,就是马车。奥地利的铁路也不过只有400公里,威尼斯地区还没有开通,相比于他的二弟普鲁士,他们对铁路不太重视。
不过此时的弗朗茨还需要处理一下家事。他的妻子伊丽莎白皇后生下了一个女儿,但被她的婆婆兼姨妈——苏菲剥夺了抚养权,而这也导致夫妻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
弗朗茨没有办法,但他什么也做不了。奥地利帝国内部的情况让他难以招架,尽管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洗冷水澡,睡行军床,能熟练运用他的子民的八种语言,并且非常虔诚,也具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但他的时运不佳,加上缺乏战略家的高瞻远瞩,使他的统治经常是失败后的打击。
就个人来说,弗朗茨·约瑟夫基本上是一个的保守主义者,厌恶自由主义带来剧烈冲击的变革,因此他不是一个目光长远、眼界开阔的计划型人物。他擅长之处是形象塑造、随机应变、权变妥协,以及策划新交易和新的利益分配,因此他不断寻找妥善的权变策略以力行中央集权。
他在第一份宣言中说:“我们要坚决维护王冠荣耀的完美无瑕,我们希望在上帝的帮助下及子民的合作下,随时与子民分享权力,把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所有邦国和所有民族团结起来,以使他们形成一个团结的国家。”这一宣言似乎表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要把奥地利—匈牙利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坚定决心。
自从君主立宪制,或者更准确地说,自从这个讲多种语言的多元政府立宪以来,有三种体制引起了政治家的注意:第一,中央集权制,这种体制把维也纳的所有省、所有民族及所有说不同语言的人都置于一个政府管理之下,这个政府要么是议会制政府,要么是绝对主义政府;第二,二元制,二元制给匈牙利留下了历史悠久的宪法,并把其他邦国勉强统一起来;第三,联邦制,联邦制既满足了民族愿望,又保留了组成奥地利帝国不同群体的历史传统。
弗朗茨决定将帝国建设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奥地利帝国各省被分割,每个省的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议会的职能受到大大削弱。此外,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成了无情的德意志化政策的工具。德意志化政策对希望分裂奥地利帝国的匈牙利人和竭力维护奥地利帝国的斯拉夫人产生了同样沉重的影响。
匈牙利王国被分成了五部分,公职首先安排给德意志人,德语成了行政机关、法院和学校的通用语言。冷酷无情的警察监视着市民。之前被吞并的一些王国——特兰西瓦尼亚王国、克罗地亚王国和塞尔维亚王国再次脱离奥地利帝国获得独立。然而,摆脱了匈牙利人枷锁的斯拉夫人又落入德意志人的统治之下。在
致力于专制主义的奥地利政府及时地看到,奥地利帝国可以通过与教会结盟提高自己的地位,而罗马教廷和主教都是其天然盟友。皇帝宣布天主教为特权宗教,将私人和公共教育交给神职人员,并授权所有教皇文件的出版,只要不影响民事权利即可,同时禁止传播受神职人员谴责的书籍。
经济上,1848年到1849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已经耗尽了本已一贫如洗的奥地利国库,接下来的几年,国家也没有获得任何救济。因此,尽管税收不断增加,每年的赤字也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奥地利政府被迫发行折价纸币,实际上连面值降至五分的纸币也进入流通。
而从他登基至今,奥地利帝国表面上还过得去。奥地利帝国仍然在德意志邦联中占主导地位,克里米亚战争后奥地利帝国获得了多瑙河的自由航行权,但瓦拉几亚公国和摩尔达维亚公国联合起来形成了罗马尼亚公国,在奥地利帝国创造了一个吸引罗马尼亚人的中心。俄罗斯帝国的友情已经冷却,圣彼得堡甚至指责维也纳不忠。但更重要的是,皮埃蒙特加入欧洲协调,确信赢得了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支持,并做好了战争准备。
对奥地利帝国来说,他们并不因俄罗斯帝国被削弱而感到遗憾,因为俄罗斯帝国并没有进行武装干预,并对在奥斯曼宫廷的同意下占领多瑙河公国非常满意。
第184章 两国通商条约
1612年,当时的神罗皇帝马蒂亚斯在位于迈德灵和希青之间的卡特堡进行一次狩猎中,发现了一口漂亮的涌泉,饮用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为“美泉”。这里也建立起来一座宫殿,美泉宫因此而来。
哈布斯堡的皇家马车停在宫殿大门前,车门打开,纳赛尔丁从马车上走了下来。这几天一直乘坐马车,让他感觉有些难受,没有火车还是不行啊。
“欢迎您的到来!陛下已经等候多时,请跟我来。”
美泉宫的管家向纳赛尔丁问好,并且引领沙阿前去见奥地利皇帝。纳赛尔丁则看着这座豪华宫殿,古列斯坦宫说不定也能扩建成这个风格。
美泉宫设计时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与凡尔赛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由于当时掌管维也纳政治的哈布斯堡家族财力有限,导致原设计并未能如愿。不过现在的规模也很大,一共1441个房间,走廊上挂满了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的画像,包括那位法国被砍头的王后。
“陛下,沙阿来了。”
纳赛尔丁走进会客厅,弗朗茨已经在这里等待,一见面,对方就上前握住他的手。
“你好”
“你好”
奥地利皇帝和伊朗沙阿在美泉宫进行了会面,这也是历史性的见面,弗朗茨也挑选的主题也恰当,庆祝哈布斯堡—波斯同盟建立200多年。这样也能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对于接下来的谈判也能好点。
“我希望你能喜欢这里,当初我的祖先和贵国相约一起对抗奥斯曼,现在来看,这个条约必须加强了。”
纳赛尔丁赞同的看向对方,“奥地利和伊朗之间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合作,两国有义务为黑海和东地中海地区的和平做出贡献。”
弗朗茨听出来纳赛尔丁的意思,黑海和东地中海,不就是夹在中间的奥斯曼吗。奥地利要摆脱目前的情况最好就是向巴尔干扩张,而奥斯曼虽然衰落,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奥斯曼庞大的领土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他还能够存在这个世界的保证。
“说的没错,在这两个地区最大的威胁就是奥斯曼。奥地利有义务为了和平而制止他们咄咄逼人的态势。
当然这也离不开贵国的帮助,两国在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希望您这次来能够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
弗朗茨现在也是需要外交弥补他在内政上的失分,和伊朗的贸易也能缓解一下奥地利的经济情况,而且经过对俄战争,伊朗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自然不能像之前对待弱小国家那样了。
外交事宜就由外交大臣和工商大臣负责,沙阿则在弗朗茨带领下在维也纳参观。晚上的宴会里,纳赛尔丁见到了那位被称为最美丽的伊丽莎白皇后。
在接下来的几天,伊朗和奥地利之间关于条约谈判进行的不太顺利。双方都想让条约有利于自己,比如在商贸方面,伊朗坚持自己的关税政策,而奥地利提出要在一些商品中保持低关税,这样的情况也就让工商大臣去烦恼好了。
不过在巴尔干问题上,奥地利的野心可是让纳赛尔丁惊讶。弗朗茨想要吞并整个巴尔干,这可是相当大的土地,也不怕消化不良。
在多瑙河公国的合并上,奥地利其实不太上心,因为在他控制的特兰西瓦尼亚拥有大量的罗马尼亚人,他担心两国合并会引起当地的分离运动。
“这也是正常考虑,但比起特兰西瓦尼亚,俄国的威胁恐怕更大,要一个他们也觊觎这片土地。”
俄国的威胁想来是奥地利第一考虑的,现在两国关系陷入低谷,必须要尽可能的制造缓冲才行,而多瑙河公国就是阻止对方再次南下的缓冲地带。
“奥地利想要获得更多土地,但他们的民族问题是个拖累。”
佩泽什基安说着奥地利的问题,奥地利的民族问题是他们对外政策的最大障碍,出于平衡考虑,奥地利不会做出贸然吞并的情况。
“我们只需要奥地利能在未来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就行,也没指望他们能够出多大的力气。”
笑话,就奥地利那样的军队,不添乱就行了。谁家军队要用15种语言发命令,而且他们对军队的投入比不上普鲁士和法国,甚至连俄国都不如。
唯一能震慑对方的也就是哈布斯堡的威名以及奥地利庞大的身躯,得亏是在欧洲,要是在亚洲早就被打的开国了。
伊朗据理力争让奥地利意识到在这么下去会丧失目前已经谈好的条件,于是两国正式签订了第一份通商友好条约,内容包括互派使臣常驻对方国都,伊朗可在奥地利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两国国民可以在各通商口岸居住和工作、两国国民可以持证前往各自内地旅游、奥地利国民被伊朗国民侵犯则由奥地利官员处理,奥地利国民被伊朗国民侵犯则由伊朗官员处理。
奥地利承认伊朗关税自主,伊朗留学生前往奥地利读书会给予一定的资助。这应该是第一个承认伊朗正当权益的国家。
根据奥地利和伊朗海关的数据,两国在1854年的贸易只有340万里亚尔。而且主要是农产品和当地的特产,两国的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次跟随沙阿来的还有工业联合会成员,之前他们从奥地利考察了一些工厂,大多是维也纳和布拉格的,其他地方不是在乡下就是贫民窟。
奥地利目前最发达的还是纺织业,这对于伊朗贸易来说又是一个对手。不过丝绸和地毯是奥地利需求最大的,相信这些能创造一个旺盛的贸易。
第185章 三个年轻人的想法
一头小鹿在森林中散步,它在周围看看,时而低头吃些树叶,很是悠闲。
突然,一颗子弹射入它脚边的泥土,小鹿受到惊吓,向森林中跑去。
“真是可惜,差一点就能射中了。”纳赛尔丁向开枪的弗朗茨说。
“这也是常有的事,打猎有时候就是空手回来。”
两人就在维也纳的森林里狩猎,一边寻找猎物一边说说话。
“知道吗,原本应该坐在皇位上的是我父亲,但母亲劝说父亲放弃继承权,我才坐上这个位置。
我还不知道我怎么做,但当时的情况已经惊险万分。稍有不慎家族的荣誉就会付之东流,但好在我们撑住了。”
一想到1848年发生的事,弗朗茨就一阵后怕。当时真的只差一点,他们家族几百年的统治就会被推翻,匈牙利人更是大胆,不知道是谁将他们从奥斯曼的手中解救出来吗,竟然忘恩负义。
“但是现在都结束了,一切会要好起来。镇压了叛乱,打败了俄国,未来二十年不会爆发任何战争。”
纳赛尔丁信誓旦旦的说,但没有人比他更知道未来会爆发两场改变中欧的战争。这会造成欧洲体系的彻底改变,直到那场宿命的时刻到来。
“但愿如此,谢谢你的祝福,纳赛尔丁。”
在这段时间的接触中,两个同龄人建立起友谊。都是年轻的时候登上皇位,都是遭遇到内部反对力量的阻击,相同的经历让他们两个有很多话题可以聊。
在私下里,两人对奥斯曼的态度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这个国家必须在安纳托利亚,不能越界。为此,需要给他进行一场手术,将多余的领土削减。
两人还互赠了礼物,弗朗茨送给他一把用黄金和宝石装饰的宝剑,纳赛尔丁则回敬用丝绸制作的服饰。就在这友好氛围下,两国正式签订友好互助条约。
这样的消息让各个报纸刊登出来,作为伊朗君主的初次登场,他的到来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注意力。但也影响着其他人的注意力。
纳赛尔丁和弗朗茨乘坐同一辆火车前往布拉格,奥地利要在当地进行一场盛大的宴会后给沙阿送行。而接下来最紧张的就是普鲁士了。
作为第二个沙阿访问的国家,普鲁士除了在军队上比过奥地利,其他地方都稍逊一筹。但伊朗和普鲁士之间的合作很早就开始了,目前在普鲁士军校就读的伊朗留学生就有150人,而在当地进行贸易的伊朗人也有25人,他们聚集在柏林和汉堡这两座城市,从事着两国之间的贸易。
普鲁士一直想要统一德意志,但热衷于小德意志方案,也就是将奥地利踢出去。但目前还需要执行,希望伊朗能够有所支持。
不仅是普鲁士,英法荷比四国也在等待沙阿到访。现在欧洲商品有些卖不动了,希望能和伊朗签订贸易条约来提振自己的经济。总要给胜利者一些好处才是。
——————————
“伊朗沙阿前往维也纳受到奥地利的热烈欢迎,皇帝热情拥抱……”
亚历山大二世越读报纸越生气,最后直接把报纸撕了。
“这个叛徒,当初是谁出兵帮助镇压匈牙利,这么快就忘了?”
作为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一个割地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压力可想而知。很多人认为他无法缔造一个繁荣盛世。不管是头脑方面,还是性格方面,他都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
在国内,一些人说这是耻辱,要将他从皇位上拽下来;但更多的还是担心俄国的经济情况,因为这场战争,俄国人付出了一百万人的代价,这样的损失让各地的农奴制受到削弱。而那些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则提出要废除这个腐朽、落后的制度,亚历山大表示赞同,因为他没有选择。
这个政府的形式部分基于拜占庭君主式的专制统治,部分基于蒙古可汗的独裁政体;后来,它就成了俄国。俄国对于欧洲限制王权的混合体制一无所知。沙皇的臣民自认为是“农奴是贵族的奴隶”,相应的,沙皇也将国家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代代相传。
亚历山大决意选择自由的未来。他决定打破枷锁,释放国家被遗忘的潜能。但他不想放弃自己的独裁权力;那样的话就走得太远了。
但改革还面临着广大地主的反对,解放俄国农奴的问题跟在寒冷气候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困难息息相关。俄国的农业产出在整个欧洲是最低的。要是没有了农奴这种劳动力,俄国北方的农业可能连最微薄的利润都产生不了。很大一部分奴役农奴的人已经穷困潦倒,无力维持上流阶层的社会地位了。一旦这些不需要报酬的劳动力获得解放,就连那些富裕一些的,有上百甚至更多农奴可以使唤的贵族也将破产。
至于农奴们自己,一旦获得解放,他们的痛苦将不亚于他们的主人,至少地主们是这么说的。主张农奴制的人认为,自由只是无政府主义的代名词。没有了主人父亲般的关照,农民将会给乡村造成严重的灾难。地主受困于债务和绝望痛苦,也对他们无力约束。
而且一些地主准备先发制人,如果无法阻止解放运动本身,他希望能阻止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获得土地。没有土地,农民的自由就有名无实,他们实际上还要依附以前的主子。
因此,着手提出大量关于立法的程序问题。他希望通过消极抵抗政策,消磨对手的斗志。他试图激起他们的怒火。沙皇的弟弟,喜怒无常的康斯坦丁大公是最具活力的支持者,也是他们最注意的目标。反对派对他嗤之以鼻。他们认为他迟早会垮掉,缅希科夫亲王说,康斯坦丁的心智已经“因纵欲过度而错乱了”。
圣彼得堡的泥灰墙内气氛紧张,因为起草这些复杂的法案,人们神经紧张,筋疲力尽。所有人都支持改革,但都希望对方付出代价。
第186章 美洲和亚洲
自从1783年独立以来,美国就在新大陆进行扩张和种田。当地自由的氛围吸引了不少资金和冒险者来到这里。
纽约州的纽约港更是冒险者的天堂,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将纽约港与北美内陆市场通过哈德逊河和五大湖连接起来。当地很快繁荣起来,拥有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
港口的曼哈顿区是重要的银行聚集区,处于这里的华尔街更是重中之重。每天都有银行成立,而坐落在这里的波斯银行则是一个新手,在这里白手起家。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