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65节

  众人没想到财政大臣这么刚,敢和军队唱反调。但看情况也的确需要稳定财政和外债。

  “如果能让俄国赔钱就行了,哪怕只有1000万里亚尔,也能批准。”

  这话说的阿米尔想要翻白眼,也不想想,就俄国那个吝啬样,能让他赔钱的概率小于法国统一欧洲的概率。而且他们也拿不出钱来,他们自己的外债都像大山一样压的他们喘不过气,哪里还有钱。

  “咳~咳!现在还是要整顿财政为主,我想交趾应该有一些盈余,加上其他地方的,应该可以凑到能维持四个月的军费。”

  阿米尔还是打了个圆场,实际上他这么说也不是无中生有。这几年交趾对于华人的重用对当地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当初他们捐献的银子换回了大量的贸易利益。如果让他们再次捐献,估计能维持一阵子。

  “那就太好了”财政大臣说完后会议陷入冷清,阿米尔只好宣布休息。这个远征军实际上是沙阿批准的,他只能满世界的找钱才能维持了。

  纳赛尔丁也知道伊朗的财政情况,所以这次远征军尽量用远东的财源,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战争。当然也想要用战利品抵消一部分支出。

  东方汇理银行同意支付600万里亚尔,而沙阿同意银行在交趾发行货币——交趾里亚尔,至于汇率则暂时定为一比五。

  有了这些,交趾就开始了行动。而借口说来就来,8月6日,一艘悬挂伊朗国旗的商船停泊在曼谷。而伊朗和暹罗此时没有任何外交关系,国王派人去船上查看,但对方不配合,马上扣押船只和商品。

  巴赫拉姆派人前往曼谷,要求放还水手及道歉。此时的国王是拉玛四世,对于外来势力还是有些害怕,于是同意了伊朗的要求。但就在签订条约的前一天,曼谷民众发起暴乱,对伊朗人进行攻击,造成一死三伤。这麻烦了就大了。

  同时因为柬埔寨问题两国闹的很不愉快,拉玛四世决定调集军队进攻柬埔寨,这让安东国王感到害怕,赶紧向西贡汇报消息。

第178章 伊暹战争

  “对于贵国商船在暹罗国内遭到攻击的事情,我表示遗憾。请放心,大英帝国一直站在文明这一边。”

  在暹罗城外的英国光荣号船上,有两位重要官员,一位是东印度公司对外事务负责人罗伊·尼尔森,另一位是伊朗代表安瓦尔.伊德里斯。

  英国一直没有放弃向东方拓展殖民地,东印度公司就是他们的打手。在1822年,东印度公司和缅甸爆发战争。

  这场战争中,英国在人力财力上付出的沉重代价左右了其在条约中提出的条件。英军和印度军共计大约有40000人参战,其中15000人阵亡。1300万英镑的军费对英属印度的财政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战争的代价是英属印度严重的经济危机。至1833年,孟加拉多家代理行破产,东印度公司岌岌可危。

  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英国在1852年发动第二次缅甸战争,进一步深入到缅甸内陆。他也看上了暹罗,这个半岛最重要的国家。

  “贵国真是世界文明之典范,暹罗这样的未开化国家需要进行文明的洗礼,只有英国才有这样的实力。”

  “您真的是太谦虚了,贵国在对俄国的战争中表现的可不是一般的好。我那些同事看到后都说,这不是拿破仑在世吗?”

  安瓦尔笑了出来,这实在是有些太过恭维了。如果不是利益,估计两国也弄不到一块去。

  伊朗一开始是准备全吞暹罗,但这明显不现实。英国的利益遭到极大的侵犯,即使让暹罗割让一部分土地也是如此。

  所以伊朗决定用第二方案,让暹罗割让湄公河东部的土地,还有柬埔寨宣称的马德望等地方,逼迫暹罗开放港口。

  而英国此时也将目光放到了东方,缅甸已经是囊中之物,如果能开放暹罗那是再好不过。

  同时在清国,他们已经和长江中下游的割据政权进行了一定的交涉,他们在给政府的报告中说道:

  “他们对外国人的倾向,我们有责任指出,那是极为冷淡的,在傲慢无礼、自命不凡方面,他们甚至超过了现政权中那些傲慢自负的官吏。

  他们并不是一个渴望发展商业,专意开发它的资源的巩固的政权,而仅仅是一个和现政府进行战争,力争优势,宣布剿灭满洲王朝的军事组织。准确地说,贸易是完全不存在的。”

  欧洲人不再特意去搜求有关他们的新情报。因为他们已开始专注于发生在广州等地的事态,这些事态使利益得到了更大的希望。

  1853年3月,江苏巡抚命令前同顺行行商、当时的买办官僚上海道台向上海英、美、法等国领事乞援,要求外国兵船开入长江,帮助清军守卫南京。英国领事乘势向在香港总督发出紧急公文,建议由“大不列颠一国,或是拥有舰队的三个强国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

  他们之所以这么热衷帮助清国镇压,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五口开放通商后,英国资本家,尤其是纺织业工厂主曾充满幻想地认为“只要他们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然而,事实并未如西方资产阶级预料的那样令他们满意。虽然在五口开放通商的最初数年间,英、美等国对清国的贸易额有所增加,但当地传统经济远未到土崩瓦解的地步,其对西方商品的抵抗也同样表现得极为顽强,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对洋货的需求量仍显微乎其微,西方商品在远东的销路并未能很快得到拓宽。

  在战争结束约十年之后,英、美等国已然不能满足于攫取的特权,急切地希望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权益,扩张其商品的销售市场。为此,英、美、法等国从1853年开始,向清国提出了“修约”的要求。

  所以,伊朗在这里的行动英国不仅不会阻止,还会支持。这也是他们在这里讨论的原因。

  “不管怎样,感谢贵国对我国正当需求的支持。暹罗需要进行一次惩戒,而伊朗和英国都会拿到好处。”

  “这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世界就应该让文明统治,而不是野蛮。很高兴贵国能够认识这里。

  不知道贵国有没有兴趣去清国,他们的政府还是需要文明的演化。”

  安瓦尔拒绝了这个提议,明面上的理由是伊朗没有这个意愿在千里之外发动战争,实际上这也是沙阿的意思。绝不能和清国发生战争,至于其他国家就随便了。毕竟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点欠揍属性。

  在随后的几天,伊朗向拉玛四世施压,要求对方答应伊朗的六点要求,包括开放更多边境,通商贸易,领事裁判权等。毫无疑问,这些统统被对方打回。

  英国方面也向暹罗施压,要求对方答应伊朗要求。但拉玛四世也是硬气,丝毫不让步。

  在最后的期限后,伊朗带领远征军团2000人和高棉人军队10000人开向暹罗边境,伊暹战争爆发。

  穆罕默德带领军队来到马德望地区,途中还见到了最大的湖泊——洞萨里湖。附近被森林占据,这对前进造成了困难。

  多亏高棉人向导和士兵,他们有惊无险的穿过这片地区,并兵临马德望。穆罕默德要求对方投降,对方拒绝。随后军团向马德望发起进攻,虽有民众奋勇抵抗,但由于未作任何战守准备,两天后马德望失守。所有暹罗官员都被俘虏。

  与此同时,经过这几年联络的占巴塞王国和琅勃拉邦王国也暗中施加压力,煽动民众殴打暹罗使者。他们已经对暹罗的政策不满,对于伊朗的到来是非常欢迎。

  在他们看来,伊朗顶多是要他们的钱和统治,而暹罗和南越则是要他们彻底臣服。两其相害取其轻,而且伊朗也表示会帮助他们进行建设,而作为回报,当地的经济效益要归他们所有。

  反正都是保护,只要能摆脱两个活爹的影响,让伊朗来也不是不行,这也是伊朗想要扩张到当地的原因。

第179章 伸手

  有了东方汇理银行的出资,财政部终于愿意拨款。政府将派出1.2万人前往西贡,用来扩大他们在当地的势力范围。

  比起对俄国动员几十万人的战争相比,这次的规模很小,不过因为要在海外,所以花费还是很多。

  没有得到荣誉和军衔的士兵们这次得到机会了,纷纷报名参加这场远征。他们想要在另一场战争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荣誉。

  纳赛尔丁准备前往欧洲进行拜访,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法皇拿破仑三世,和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都邀请沙阿前往。就是可惜没有奥斯曼苏丹和俄国沙皇的邀请。

  纳赛尔丁会先去纳杰夫朝圣,然后乘船前往欧洲。而且这次也不是单纯的旅行,而是和各国进行合作谈判,为此,外交大臣、工商大臣都要随行。

  “沙阿,我们会先去维也纳和奥地利皇帝会面,然后经过布拉格前往柏林……”

  纳赛尔丁听了行程很多次了,背都背会了。而且不仅是这四个国家,荷兰和比利时也邀请沙阿前往。

  “我希望这次能让欧洲提升对伊朗见解,过去他们只是认为我们是波斯,这样的名字应该改了。”

  在战争结束后,伊朗在地图、对外文件中都以伊朗为名,当然,纳赛尔丁允许在历史叙述中仍然保留波斯的称呼,但是正式场合必须得使用伊朗这个名字。

  对英法而言,这是胜利者的要求,是波斯迅速摆脱弱者的表现。虽然他们私下里还称波斯,但外交部的公告里已经称呼他们为伊朗。

  “诸位,接下来工作主要是靠你们来完成,政务方面的事,将由大维齐尔做最后决定。而军事上的事情,将由鲁哈尼上将做决定。”

  纳赛尔丁说出自己的安排,现在就是给政府放权。阿米尔和鲁哈尼都是非常信任的,相信在他出访的时候会将伊朗治理的很好。

  在离开之前,纳赛尔丁去看了自己出生几个月的儿子。易卜拉欣在母亲的怀里看着父亲,有时还笑一下,初为人父的纳赛尔丁觉得,是时候要为儿子和后代打下很大的地盘了。只要熬过两次毁天灭地的战争,领土基本就能保全。

  在离开之前,纳赛尔丁看着正在扩建的古列斯坦宫,心想真是有钱了,不然扩建还得等好几年。

  虽然印度的财富让王族财政狠狠的喘口气,但仅有3000多万里亚尔是不够的。所以,纳赛尔丁要将他们变成更多的钱,也就是对外投资。

  之前组建的中亚商队和远东商行就是王族投资的体现,要赚钱还得去国外,伊朗国内有些赚不着,除了土地租金和一些工厂收入,也就没啥了。

  纳赛尔丁在荷属东印度和西贡投资了一些咖啡种植园,还有一家航运公司,虽然只有十五艘船,但因为有背景,因此依靠运送政府货物积累资金。

  而且,赛帕商行在当地的商业行为比上海还多,不仅垄断了香料和硫磺的贸易,还以扩大生产为由以低价收购南越农民的土地,这些都成了沙阿的私产。

  除了远东,另一个方向也得到了沙阿的青睐,新大陆。

  除了北部的英国属地,包括墨西哥和美国一系列的新大陆国家都需要发展经济,而这就让他们对外资特别欢迎。当地丰富的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让纳赛尔丁感觉投资有利可图。目前伊朗在与巴西和美国讨论建交事宜,相信很快就能进行计划。

  ——————————

  “大人,您的信。”

  赛义德再次收到墨西哥的信件,此时作为墨西哥有名的富豪,劳伦斯.戴维斯和他的哥哥阿尔瓦雷斯.戴维斯可以说在墨西哥北部的重要人物。

  而在去年,兄弟两人迎接他们的远房亲戚,并得到了不少墨西哥贵族的前往,这位亲戚的名字叫杰斐逊.戴维斯,现任美国战争部长。

  在就任部长后,杰斐逊就致力于打造横贯美国东西部的铁路,对于自己的亲戚也是见了一下,因为他们在去年的中期选举中为21位南方众议员候选人提供资金。

  虽然只是看了一下,但也对他们在墨西哥的地位无疑是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地的庄园主中,他们认为和他们打好关系可以拉拢到美国政界的支持。

  而最重要的还有来自沙阿的支持,此时公司建设的铁路超过400公里,资产得到非常大的增加,而他送信给赛义德也是因为墨西哥的情况有所变化,内战要来了。

  在墨西哥独立战争结束后,在艰难恢复的同时,墨西哥的政治力量发生了严重的分裂。自1821年至1857年这36年以来,整整有50个不同的政府统治着这个国家。它们的政治体制有专制政体、行宪的共和政体乃至帝制。而他们也分成了保守派和自由派。

  1854年,总统本尼托·胡亚雷斯颁布法令。这部法令的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将宗教法院的审判范围限制在民事案件来限制军队和教会的司法特权。特别是宗教法院的权威性。教士们在普埃布拉掀起了叛乱。以这个法令为开始,越来越多的改革法令继续出台。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改革法令即教会国家化的法令,法令将使几乎所有的修道院被用于世俗事务。立法者们希望此举能够削弱教会的影响并能帮助收集足够的税收以偿清借自美国的债务。该法规定了牧师向穷人收取费用的限额,并禁止牧师收取洗礼、结婚以及葬礼费用。

  在这些法令一个个被通过的同时,国会也在讨论一部新的宪法。代表们在是否沿着先前的改革法令开创的道路上走下去以及墨西哥的政治体制问题即:要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政府还是联邦共和政府上争论不休。不少人都知道,一旦宪法定型,那会马上引爆这颗内战的炸弹,到时候政治势力重组,说不定他们兄弟的机会就来了。

第180章 外援

  赛义德将墨西哥的消息禀报给纳赛尔丁,作为他们在新大陆最重要的盟友,如果能改变墨西哥的政治走向,那这场投资可以获得最大的回报。

  “墨西哥要内战,这是天大的好时候啊。”

  纳赛尔丁得知这个情况,决定帮助戴维斯兄弟成为墨西哥的主宰。这个时候正是各国考迪罗时代,扶持一个独裁者不算什么难事。

  “沙阿,我们该怎么做?”

  “给他们送去100万里亚尔,这次投资能不能行就看他们了。”

  可以说,这是纳赛尔丁投资最大的一笔。毕竟经济利益要有,政治利益也要获得。新大陆是一片空白的投资热土,现在还没有投资,以后就赶不上了。

  “是,沙阿,我们拥有的股票和其他产业正在搜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我们准备成立一家银行负责这些的资金流通。然后我们会加大对外的投资……”

  目前王族财政自然需要更新换代,目前的情况就挺好的,纳赛尔丁也就放心下来,在9月20日,这位伊朗的沙阿开始了自己的外交访问。

  ——————————

  伊朗军队绕过洞萨里湖后,占领了马德望,他们大肆劫掠,许多居民财物被抢掳一空,当地政府的库存财产大约10万两白银亦被抢掠一空。

  与此同时,伊朗派人向曼谷发出照会,在照会中提出公使驻地、开放新口岸、内地游历、赔偿军费及赔偿伊朗商人损失等项要求,限暹罗政府在一个月内派具有行事大权的使者到与伊朗举行谈判;同时表示,如果暹罗国王接受他们的要求,他们马上撤退停止进攻,否则将扩大战争。

  但割让土地的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拉玛四世接受,在明确拒绝后,伊朗军队继续向曼谷进发。

  曼谷大皇宫,这位国王陛下心情不算好,因为伊朗人带来的消息让他非常的愤怒。

  “这些该死的伊朗人,我已经要放下尊贵的身份,向其低头认错了,他们还想割让土地,他们以为我好欺负么。”

  拉玛四世的怒吼,让宫殿内人人自危,这位皇帝陛下最近脾气不太好,有好几个仆人因为触怒他被扔去打死了。

  “陛下,这可能是那些伊朗人太过于贪婪,我们或许可以提出更高的条件才行。”

  旁边的宰相说到,但他不开口还好,一开口立刻遭到拉玛四世的斥责。“要不是你提出的建议,我怎么会在伊朗人面前蒙羞。这些人已经入侵到马德望,他们眼中根本是无视我。”

  国王的怒骂,让宰相无法开口,在暹罗,国王才是执掌一切权利,而他这位宰相更多是大管家一样的角色。

  虽然他认为暹罗凭自己实力,无法与伊朗对抗,但是气头上的国王是任何人都无法劝解的。

  经过一阵发泄之后,拉玛四世的气也消的差不多了。他看了一眼静静呆立在一旁的宰相,随即对一名仆人吩咐道。“派人去将皮塔叫回来。”

首节 上一节 65/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