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6节
大不里士再次恢复平静,但一些地方正在悄无声息的变化。俄国商人发现他们的纺织品越来越卖不出去了,而且他们还得大量购买波斯地毯。同时城中开始出现大量的传单,都是一些号召民众投资工厂和学习新知识的。
“为了国家,为了家庭,每人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伊朗就会重新被人尊敬。”
“西方用机器制造出我们几年的成果,我们也要用机器去抵制外国商品,强大我们的商业。”
应该说这些是有效果的,从英国商人就可以看出来。因为他们的机器订购达到了50万土曼,包括商人、政府,还有当地的买办,虽然他们依靠外国赚钱,但对于跋扈的俄国人早就不顺眼了,恨不得他们能赶快离开伊朗。
——————————
一艘汽船缓缓驶入伦敦码头,从上面走下来一百多人,他们戴着头巾,看着是奥斯曼那边的,但又感觉不像。
萨迪格看着周围,和波斯不一样的景色引起他的好奇心。一股工业的味道扑面而来,未来几年这就是他们要住的地方了。
从波斯到英国,他们从安条克上船,途中在那不勒斯和直布罗陀停靠了一段时间,然后一些人就和他们分道扬镳,他们要去法国学习军事,而他们则学习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
英国政府也重视这些人,认为他们是未来推动波斯进入他们阵营的重要,因此将他们安排进入伦敦大学,一部分人进入了牛津和剑桥。
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他们可以在伦敦城逛逛,但要注意,不能有任何违法行为,不然就会被警察逮捕。
但实际上他们在住处正苦学英语。现在语言不通的出去逛就等于闹笑话给人看,就让他们学习好了再出去吧。
前往英国留学的125人中,除了金融和外交这两门,还有农业、采矿、文学、法律等几个学科,学制四到六年不等,希望他们能够学成归来。
而和他们不同,阿卜杜拉还没有去英国,他先去的奥地利。因为这里最近。
代表团坐船来到了威尼斯,这座水城还没有后世那样污染严重,美丽的景色让代表团感到着迷。
“欢迎各位来到奥地利!”
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兼任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亲王亲自来到威尼斯,并且和阿卜杜拉见面。
至于为什么让这位维也纳体系缔造者亲自前来,目的就是对抗奥斯曼。奥斯曼控制的波斯尼亚和附庸的多瑙河公国是奥地利梦寐以求的领土,如果能和波斯结盟,就能东西夹击,逼迫奥斯曼割让土地。
而且,哈布斯堡和波斯结盟的历史由来已久,在萨法维王朝时,伊斯玛仪就和查理五世有书信往来,波斯在奥斯曼-波斯战争里五度入侵奥斯曼帝国,每次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奥斯曼帝国,而且能够在奥斯曼帝国忙于欧洲战事的时候开启第二条战线,以呼应哈布斯堡。这使哈布堡的压力得以舒缓,显然是这个同盟的策略。
“感谢亲王亲自前来,接下来的行程就交给您了。”
说真的,能让奥地利首相亲自接见已经是他们天大的荣幸。毕竟他们只是一个地方政府派出来的代表团,但谁让他们是王储派出的呢。和未来的波斯国王打好关系,相信利益一定会有许多。
尽管奥地利还没有完成工业革命,但速度明显加快了,威尼斯、维也纳、布拉格等城市都出现了大量使用机器的工厂。阿卜杜拉一行人参观了威尼斯当地的纺织厂、玻璃厂等工厂,还去了当地的学校查看,这些东西让他们觉得很新鲜。
“这样一座工厂一个月能生产多少布?”侯赛因询问一位工厂主。
“这么说吧,三万人不分昼夜的织布一年,才能顶上一年的产量。”
好家伙,这直接给他们一个震撼,这就相当于整个大不里士的市民织布一年才顶的上一家工厂一年产量。这么大的生产力,一定要引进才行。
他们又去了学校,当地的教学和他们有许多不同。他们的学校大部分教授的是神学,而这里的学校教授的则是科学、文法之类的,宗教已经退居二线,哈里里看到和他们不一样的学校,差点就说异端不可信了。
接下来的法院又让哈里里抑郁了,因为在波斯,什叶派教士掌握着学校和法律系统,而现在这两个在欧洲直接交给世俗政权,这要是在波斯还不知道要掀起什么风暴。
第15章 银行和铁路
在大不里士的大街上,有一家店铺今天开张,不同的是,这家店铺不是出售东西的,而是兑换货币的。
大不里士银行,这个名字摆在外面。商人们明白这是一家负责存钱借钱的机构,只不过比起那些高利贷,这里是依靠总督府建立起来的。
纳赛尔丁为银行注入50万土曼的资金,劳伦斯开始利用自己的知识来经营。他开始设计波斯第一版纸币,并且统一硬币。还规定了贷款利率,比那些高利贷低了不少,而且提供存钱业务,这些措施一公布,引来不少人。
被紧急培训的业务员用自己不太熟练的技能招待着顾客,他们这些人都是来存钱的。
银行最大的业务就是通过吸纳存款然后贷款给需要的人,一进一出赚取差价,其次就是投资其他产业获取利润。但现在的波斯情况不适用英美的银行经营方式,因此纳赛尔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只需要5土曼就能在银行开户,这点钱的确做不了什么,但积少成多,总会积攒出一笔巨大的资金。
有总督府背书,加上各种优惠政策,开业第一天就有超过200人前来办理业务。总共吸纳存款25万土曼,发放贷款10万土曼,利率4.5%。此时20%往上的高利贷,这简直就是天使。
波斯实在是没什么钱,奥斯曼和他一比都算是进步的。而且这还只是大不里士一家银行,如果到德黑兰能够有更多资金。
还有,为了鼓励新式工厂,银行设立了劝业贷款,只要投资建设工厂,就能够获得贷款优惠。
“殿下,今天银行开张引起不少人的兴趣,他们都来这里开办业务了。”阿米尔向纳赛尔丁汇报着情况。
纳赛尔丁点点头,“这是波斯摆脱穷困的第一步。别看奥斯曼很强大,实际上就是花瓶。做出的改变都只是政府层面,对于国民则没有半点改变,一切都是那个样子。”
阿米尔已经听出来别的声音,波斯不能走奥斯曼那样的路子,需要团结所有民众,走属于自己的路线。
为了防止上一次的情况发生,纳赛尔丁邀请三位宗教学者、四位顾问和知识分子,包括他和阿米尔,一共九位组成咨议会。负责阿塞拜疆的改革措施讨论。
看到银行的情况,纳赛尔丁暂时放下心来。而他看向旁边的蒸汽机车模型,这是华莱士送给他的礼物。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
“这是我给殿下带来的礼物,请打开看看。”
华莱士送给纳赛尔丁一个盒子,总督打开一看,发现是一个机车模型。
“这是…”纳赛尔丁刚想询问,华莱士就赶紧说道。“这叫机车,是最近几年在欧洲兴起的新型交通工具。
只需要加水和煤,就能让他跑起来,速度比马匹还要快。”
“不可能吧”,阿米尔一听就觉得这是不可思议,世界上哪有这么快的交通工具。
“就是这么可能,殿下,只要铺设特制的轨道,再让机车跑起来,从大不里士到德黑兰就只需要2天的时间。”
两天,这又让阿米尔感到不可思议。这简直就是光速,要知道从德黑兰到大不里士就算最快也得半个月,两天时间就能到,很难相信这是真的。
“殿下,我可以保证这是真的,您可以不信,但那些前往伦敦留学的人口中一定会赞扬这一改变历史的发明。”
回到现在,纳赛尔丁对于铁路的作用自然是知道的。但要想建设需要的费用过多,只能延后看看。
“那位英国大使说的,应该是真的,毕竟是能把半个月缩短为两天的工具,如果能在伊朗,那对全国是一个利好。”
说实话,当华莱士说出铁路和机车这两个后阿米尔一开始不信,但后来经过了解也知道这是真的。只需要给他一点水和煤,就能跑的比马匹还快,当然这个还需要特制的轨道才能走。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个肯定会引起其他人的反对,还有修建铁路也是需要资金的。按照现在的情况,修建大的铁路根本不现实…”
“那就先修短的!”
纳赛尔丁制止了阿米尔的话,“先在大不里士和阿尔达比勒之间修建一条,这个总可以吧。”
纳赛尔丁是铁了心要修建铁路了,而且修建从大不里士到阿尔达比勒除了促进经济还有其他作用,阿尔达比勒是伊斯玛仪起兵的地方,距离边境只有40公里。铁路建成后,不仅可以发展贸易,还能更快调动军队。
“殿下,这个要不要让咨议会讨论?”
“当然”
现在什么事情都要和议会讨论一下,威权是好,但也要有别人的建议。
这个时候,随从说来自德黑兰的信使前来。纳赛尔丁让对方赶紧进来,不知道他的老爹出了什么事情。
“殿下”信使刚说了一句,纳赛尔丁就急不可耐的询问出了什么事情。
“这是沙阿的命令,由您出任吉兰、马赞德兰和巴赫塔兰三省总督。”
听到这个消息,纳赛尔丁还有些不信。但当他看到正式调令后就信了,真是亲爹呀,这些地方可是波斯最肥沃的地区,尤其是马赞德兰,由于靠着里海和适宜气候,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沙阿怎么知道我最近缺钱呢,莫非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信使将奥斯曼使者要求重新订立和约的消息告诉了纳赛尔丁,他知道奥斯曼和波斯之间有些摩擦,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从萨法维王朝开始我国就和奥斯曼一直打打停停,但奥斯曼靠近欧洲最近,而且从前苏丹开始就一直整顿军队,现在这么强硬也是看我国国力不足。想要更多的利益。”
纳赛尔丁哼了一声,轻蔑的说:“花瓶罢了,之前被希腊和埃及连环揍也没见他赢过一回,还是靠着英国才勉强活着。我们和苏丹不用谈判,只需要找英国就行。”
既然老爹给了自己这么多的资源,不好好利用一下那就浪费了。
第16章 咨议会
这份特殊的调令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总督的狠和特立独行已经传遍全国。游牧部落、贪官污吏认为这位总督太心狠手辣,宗教领袖则觉得对方太离经叛道。
除了市民、商人和一部分开明地主和学者,当地上层社会的人基本都反对这位总督。但奈何是沙阿的命令,他们这些人也没有反抗的力量。于是,他们决定非暴力不合作。直接逼迫对方放弃总督职位。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准备这么做,总会有不合群的偷偷去告密,或者听从总督的命令。
马赞德兰作为波斯最富裕的地方,一直拥有波斯最强大的地主势力。但也因为里海的缘故,开始被俄国渗透。
俄国从阿斯特拉罕出发,穿过里海来到马赞德兰。并且依靠特权大量倾销商品,并且扶持买办企图控制当地的经济。当地总督也是和买办沆瀣一气,共同欺压当地民众。
当得知自己的职位被撤了,马赞德兰总督就非常生气,他还没捞够呢。才只有400万土曼,够干嘛的。
吉兰总督好一点,他知道这是沙阿给王储铺路。自己也是恺加王室成员,很自然的退了。
不管怎么样,恺加王室和沙阿的忠实支持者承认纳赛尔丁的地位。但那些官员是听从总督的命令还是不合作,就看他们怎么想了。
此时的咨议会,所有成员都已经来到会议室。自从上次的银行抗议后,阿亚图拉带着自己的两位学者加入进来,生怕总督又会想出什么东西。
阿米尔看着所有人来到,向纳赛尔丁示意后开始了今天的话题。
“各位,目前大不里士虽然繁荣,但因为路况问题限制了物产流动,工厂所需的原料不能运进来,而生产的商品也不能运出。这极大阻碍了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好在,由英国大使推荐了一项能够快速运输的方式,铁路。只需要建设成功,运输速度就会大大提升…”
阿米尔还没说完,米尔扎就提出异议:“又是英国大使,上次的银行还没有结束,现在又来个铁路。”
对于阿亚图拉的牢骚,阿米尔表示不知道。“根据估算,修建一条从大不里士前往阿尔达比勒的铁路,所需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150万土曼。”
听到这个话费,一些人震惊了,但阿米尔说这还不包括后续维护的费用。引起学者的反对。
“这个东西花费太大了,有这笔钱不给民众改善生活不好吗?”
这话一出,引起另外几人的不满。他们都是去过其他国家的,增长了一定的见识,因此对于新鲜事物持开放态度。
“这怎么能说浪费呢,阿亚图拉您可以去伊斯坦布尔看看,那里的船只比霍尔木兹的还要大,速度还快。而且曾经落后于我们的俄国人都超过我们,还夺走了阿塞拜疆和埃里温,如果不进行改变,波斯就会被其他国家灭亡。”
听到这里,米尔扎不乐意了。他们也没说反对一切变革,只是反对这么快速的,不顾一切的向西方学习。
“阿富汗尼,注意你的措辞。”
对方显然没有注意,“我会注意的,但是现在不是扯皮的时候,俄国虽然都在觊觎波斯的土地,奥斯曼都想在这里补充他在欧洲的损失。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改变,决不能半途而废。”
米尔扎也不忍了,他对阿富汗尼说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们何尝不是担忧国家未来。但如此不顾一切的向西方学习,难道他们都是对的吗,我们的引以为傲的文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宗教要不要保留,是不是还要请他们来统治我们?”
“您怎么能这么想,我是为了国家不受其他国家的侵略。”
“我也是为了这个国家…”
原本只是讨论铁路建设,结果突然偏了。纳赛尔丁摇了摇桌头的铃铛,但他们还没有停止争吵。
“现在的情况不允许我们讨论别的了,我们必须要在二十年里快速强大起来。”
“哈,二十年,现在这个情况你不是不知道,别的不说,就说命令得有人执行吧,你有那么多人吗?”
米尔扎提出了最重要的问题:就算你的命令再好,没有人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他看到这个要害,所以才让改革步子少点,起码得把人才培养出来。
“好了好了,各位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吵架。总督之所以设立咨议会,就是为了广泛听取各位的意见,现在要讨论的是铁路的问题。”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