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42节
第111章 意料之外的战争
从青海地区发源的澜沧江一直向南,出云南后有了湄公河这个新的名字。在流经大部分地区后从东南部出海,而出海口因为地理因素形成了湄公河三角洲。这里的土地极其肥沃,两年最多可以收成七次。
堤岸港位于西贡河西岸,当地的华人和高棉人因为要防备越南阮朝进攻所以迁移到这里。原本这里一直是很和平,但这几天几艘大船来到这里改变了情况。
巴赫拉姆逃回来后不甘心这么沉沦下去,他再次说服沙阿提供15万里亚尔支持,购买了一堆商品装船准备继续探索东方。有了上次教训,他这次学聪明了,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的。很快就绕过马六甲海峡,最终来到了堤岸港。
他们拿出一些商品和当地民众交易,但大部分人只是看看,因为不管是布匹还是什么,他们都能生产出来。
“本来以为能够卖出去,没想到就只出售了一点,看来这里不太好啊?”
巴赫拉姆陷入了沉思,按道理这里的地理位置不错,当地应该很繁荣的。但现在看,还是要去广州那样的大城市才行。
不过,这里的人非常亲和,他们对自己非常友好。如果不是因为在这里,相信他们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相处对象。
正想着,和他一起来的侄子纳塞赫急急忙忙跑了过来。“叔叔不好了,我们的人和当地人打起来了。”
“怎么回事?!”巴赫拉姆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我们向当地的官员按正常手续交税,但因为税款问题他们一直要我们加上一笔叫什么船只税的税收,我们气不过就打了起来,结果不知道谁开枪把对方打死了。”
正常贸易变成了外交风波,这下子他想跑也不行了。就在河对面的城堡马上要准备出兵了,他必须要做出决定。
巴赫拉姆咬着牙,心里默念神明阿胡拉.玛兹达的名字后决定,干!哪怕死了也是他的命。
“把所有人都集结起来,先肃清城中的敌人,然后守住大桥,不能让他们过来。”
他们这支商船队一共是有350人,虽然人少,但他们装备着伊朗生产的火枪和两门火炮以及大量的火药。同时他们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在杀死那个勒索的官员后迅速杀死他旁边的所有人。现在长官下令肃清堤岸港的官员,自然要听从命令了。
堤岸港的城镇比较小,而阮朝在南部的统治重心在河对岸的西贡,这里留下的官员和士兵就少了很多,满打满算也就100人吧。
这些越南官员平日里欺压当地的华人和高棉人,现在轮到他们自己遭难了,当地民众是相当高兴的。
不过现在巴赫拉姆也没心思去关心城内民众,在掌握堤岸港的基本后,他们将火炮对准了横跨西贡河上的桥梁。
“叔叔,我们只有20发炮弹能用,这样下去坚持不了多久。”
他们的情况巴赫拉姆还不清楚吗,他们就是一个商队,在这里和对方真刀真枪的干也是难为他们了。
将近傍晚,西贡方向终于派出了军队。浩浩荡荡有上千人,他们手中拿着刀枪剑戟,准备杀光堤岸的所有人,然后他们的财产就都是他们的战利品了。
巴赫拉姆死死的盯着对方,等他们到了桥中央,马上下令开火。一时间,炮弹子弹漫天飞舞,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死伤惨重。
“继续开炮,不能让他们过来。”巴赫拉姆并没去看炮火效果,他根本就没那么多的时间,当炮火发射完成后,他立即就下达了继续射击的命令。
一炮打完,在边上等候的人第一时间就将新炮弹装填进去,随后炮手略微调整了下角度,毫不迟疑地就开始了第二次射击。
火炮的威慑力让他们不敢向前走,而刚才的攻击也破坏了桥梁结构,在水流的冲击下,桥梁倒塌,两地唯一的陆地联系没了。
桥梁垮了,对方暂时不会过来,但不要忘了在这里生活的民众哪个不会水性呢?他们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而他们要想逃跑,现在就是机会。
但是巴赫拉姆不想跑,他已经输过一次了,现在还要再来一次吗?但现在人数稀少,如果要回伊朗请求援军,最快也得两个月。
援军暂时没有希望,那么他不得不走一条危险的道路。他让人去“动员”堤岸的华人和高棉人,让他们修建防御工事,储存粮草,同时又用从越南官员家中搜出来的财产作为工资招募军队。
“听着纳塞赫,趁着现在他们没有打过来,你赶紧回伊朗,让沙阿出兵援助……这个你拿着,他们看到这个一定会让你去见沙阿。”
巴赫拉姆将自己怀中的证明递给侄子,让他赶紧坐船回到伊朗。船上的商品也被作为防御工事堵在河道上。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
纳塞赫也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在慌忙拜别叔叔后乘坐一艘船赶紧离开堤岸。他这一走,又带走了20人,当地的防御也削弱了不少。
晚上的时候,越南军队发动突袭。1000多熟悉水性的人被动员起来,趁着夜色游过西贡河。士兵一上来就冲过了一大片泥泞地,而生怕对方夜袭的巴赫拉姆马上就下达了射击的命令,这一次不仅是枪炮的射击,而是枪炮和弓箭的同时射击,随着枪响和弓弦发射的声音响起,冲在前头的越南人一下子被射倒了不少,但也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面临这种反击了,之前对于枪炮畏惧的越南士兵并没有像最初那样被吓得魂不附体。
倒下了二十几个人,但其他士兵并没停止脚步,依旧继续向前。只要没有火炮,这点损失还是可以忍受的。至于弓箭,虽然速度快,可杀伤力却不强。他们举着盾牌前进,现在离目标也只有很近的距离了,只要咬咬牙冲过去,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直接冲到他们面前,等到那时候这些人就是待宰的牛羊了。
第112章 私人投资
这些越南人根本不管倒下的同伴,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让进攻的他们更加疯狂,他们继续冲,继续向前,很快就冲到临时防线的面前。
不管是火枪手还是临时拉过来的弓兵都在用自己所有的精力阻止越南人靠近。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被突破,一切就完了。
“准备……开火!”,火炮再一次发威。炮弹和子弹组成了一个个扇面,带着强大的动能朝着越南人人的方向飞去。一时间,惨呼声响彻一片,冲在前面头的人又倒下一大片,许多人被打的血肉模糊倒地而亡,而其他一时间未死的痛苦哀嚎着。
一个正在的南人猛然被实弹从脑袋处射中,整个脑袋瞬间就不翼而飞,而他的身体却依旧还在朝前奔跑,足足跑出几米开外,这才突然倒下。这恐怖的一幕让他们吓的差点去见先祖,凄惨的尖叫声此起彼伏,个个就和没头苍蝇般死命的跑,只希望能逃得生天。
这一次反击,堤岸这边又一次大获全胜。面对战场上那些受伤的越南人,那些征召的高棉人毫不迟疑地给了这些家伙一个痛快,等到撤回阵线后,一切也都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不仅让巴赫拉姆意外,更是让越南阮朝感到莫名其妙。南圻经略使派人送信到京师承天府(后世的顺化),向嗣德帝禀报情况。
巴赫拉姆稍稍放下了心,他焦虑地抬头望向大海,祈祷着自己的援军早点到来,他真不知道下一次是否还能打退越南人的进攻,如果时间拖得再长的话,他们就将更加困难。
而初次抵抗成功后,他又让人继续加固城市。不过语言不通,所以需要用英语来下达命令,
——————————
“辞职,这么突然?”
纳赛尔丁看着递交辞职报告的劳伦斯,有些不可思议。“这连两年都没有呀。”
“是的,因为出了一些事情,所以我不得不辞去职务。请沙阿能够批准。”
看着递交的报告,又看看劳伦斯,纳赛尔丁还是签了字。
“看来,我还不得不答应了。你要回路易斯安那吗?”
“沙阿……那个…我们家已经搬到墨西哥了。”
“啊?”纳赛尔丁愣了一下,然后看着劳伦斯。
“家里做生意失败了,庄园都被收走了,还有一点钱就去了墨西哥生活。我打算去墨西哥做些生意。”
原来如此,看来种植园还是打不过华尔街,既然这里过不下去那就去墨西哥讨生活吧。
“对于你家里的遭遇我表示惋惜,可你现在去墨西哥能做什么呢?”纳赛尔丁疑惑询问。
“我打算在墨西哥做一些航运生意,总不能被这个变故击垮。”
沙阿点头,随后说出了一个让他意外的主意:“如果,我给你资金让你做生意,你在十年内能成什么样子?”
这句话让劳伦斯愣住,难道沙阿要给他钱?出于自信,他还是说道。
“如果沙阿给我一笔资金,我可以在十年内把生意遍布墨西哥的每一个角落。”
口气不小,要知道现在的墨西哥虽然没有了一半的领土,但面积还是有200万平方公里,并且内部地区交通不好,山地、丘陵、高原纵横交错,十年内要想这么做看着就很不可能。
谁知道纳赛尔丁笑了笑说,“看来你已经有了计划,放轻松劳伦斯,我们现在也是朋友了,你帮伊朗这么多,我还不知道怎么谢你呢。”
朋友,劳伦斯有点想哭了。能有这样朋友也是他的幸运,毕竟一个国家统治者和你做朋友可是不常有的。
“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会给你20万里亚尔,就当是我入股你的公司了。”
纳赛尔丁可支配印度财宝还有3000万里亚尔,不用就显得太可惜了。20万对他来说不多。
而劳伦斯也在想着,20万里亚尔,10万美元,这可以在美国纽约最好的地段购买一栋房子了。现在他要在墨西哥做生意,这笔风投资金可以给他相当大的助力。
“沙阿,您竟然愿意这么帮助,我和哥哥不会忘记您的恩德。”
现在劳伦斯恨不得直接加入伊朗,但白人最后的尊严阻止了他这么做。不过有了这个实在是太好了,凭借他和沙阿的私人关系,肯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
纳赛尔丁则想的和他不一样,他最主要的还是要增加收入,那么投资建设就成为主要的手段。
除了向非洲和东方扩张贸易,新生的美洲大陆纳赛尔丁也想试试。当然他纯粹是想要赚钱,其他东西可没怎么想,最强大的墨西哥都被美国打败了,他还能想什么呢?
当然,这样的投资也得签个协议然后双方签字,这样投资就正式生效了。纳赛尔丁投资20万里亚尔入股劳伦斯要成立的公司,如果发展前景好还会追加15万投资资金。这也算伊朗投资美洲的第一步,虽然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纳赛尔丁觉得自己应该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毕竟墨西哥的经济建设要到1880年才开始,这个时候都是庄园制,工业也只有在墨西哥城有一点。采矿业依然是墨西哥的支柱工业,而且技术和设备仍然比较原始。因为混乱的政局,长期的内战造成经济的崩溃。大多数墨西哥富人将他们的资金投入唯一稳定的资产:大庄园,这是是唯一可靠的资产。
不仅是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也是如此,这倒不是他们不愿意发展工业,而是他们信仰农本主义,出口高价值的初级产品就能进步。
巴西的橡胶和咖啡、秘鲁的肥料、智利的铜,依靠这些东西当地的总统和其他的贵族赚的很多,而且他们大多是没有投资工业的动力,所以只能让外资解决这个空白。
不过美洲投资也是开头,他的对外贸易重心还是在索马里和伊朗临近地区。美洲和其他地区只是做一个补充。
第113章 舆论
历时两个月的德黑兰工业博览会结束了,一共有30万人参观,贸易额超过1100万里亚尔。
不少人见识到了博览会中的工业大受震撼,加上摆脱俄国商业入侵的需要,他们拿出自己的资金投入新式工厂中。
纺织业和食品业自然是获得投资最多的行业,生产出来的商品也是最容易出售的。不仅是满足内需,还有出口,阿拉伯半岛上的贸易是伊朗的重要贸易地方。
沙马里部落和伊朗沙阿达成协议后,就开始整顿军队,因为部落是全民皆兵的,所以很容易就发展出上万人的部队。而和伊朗的贸易能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以及资金。
有了资金和武器,那就想要扩张,不过因为他们是什叶派,联姻这招就用不了了。只能通过武力扩张,而他们最主要的对手,自然是统一过阿拉伯半岛的沙特家族。
此时沙特家族统治广大内志地区,内部矛盾激烈,而他们对外面的威胁浑然不知。因为瓦哈比派的影响,沙特家族依然遵循他的教义,但逐渐增加影响的什叶派仍是他们的主要障碍。
沙马里部落派人去送信给沙特家族,双方约定好在胡富夫进行大战,谁赢了谁就能获得东部地区的掌控权。
而为了能够获得更多优势,部落向伊朗大量订购火枪火药以及罐头,这种食物能够保持长时间新鲜,在沙漠里非常有用。
——————————
俄罗斯帝国旧首都莫斯科,这里在1812年战争毁坏后已经重建完成,同时依靠自己的地理位置,成为主要的经济中心。
“俄罗斯作为最伟大的国家,所有土地都应该归帝国统治,所有人都是沙皇的子民。谁也不能阻止伟大的俄罗斯帝国,哪怕这个国家是我们亲密的盟友。”
市中心的酒馆内,一个人正在发表演说,他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沸腾了。
“各位,伟大的俄罗斯一直想要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但每一次向欧洲的友好举动换来的却是侮辱,这到底是我们太弱小还是他们太傲慢!
我们一直以那些国家为榜样,但他们却连一点目光都不给。这完全是傲慢,他们需要我们生产的东西却从内心里鄙视我们。而且在南方,还有数以百万的兄弟等着我们解救,他们生活在奥斯曼的邪恶统治下。”
此时酒馆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而等到掌声消失后,演讲继续。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击败俄罗斯帝国,我们不仅要拿回君士坦丁堡,还要一直南下,从异教徒手中夺回耶路撒冷。我相信,这就是上帝给予俄罗斯人最美好的礼物。”
就在是所有人欢呼时,警察破门而入,酒馆顿时陷入大乱。抓人的抓人,逃跑的逃跑,而在暗处看的人也离开了这里,回到郊外的一座农场。
“大人,今晚他们的演讲很成功,那些人一听到夺回君士坦丁堡就非常兴奋。”
坐在主位上的人点头,随后询问其他人是不是也是这样,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他笑了。
“各位做的很好,我们还要再接再厉,我会向沙阿为你们请功,你们都会获得奖赏。”
作为对俄情报搜集的分支,萨利赫的任务是煽动俄国境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让俄国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认为战争扩张是俄罗斯的唯一手段。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俄国必须要继续战斗下去,哪怕是沙皇要求停战也不行,沙皇身边肯定有奸臣要求沙皇投降。
萨利赫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要求,但沙阿的命令他们必须完成。在得到一笔50万里亚尔的资金支持后,他们开始进行影响俄国情绪的第一步:创办报纸。
俄国的报纸行业尽管遭受打压,但仍然发展很快。当时,报纸新闻业有两条主线:支持农奴制、君主制,以及反对农奴制,甚至部分反君主制。而他们创办的报纸自然是前者。
他们找到一个米哈伊尔.伊利埃斯库的破落贵族,以每年2500里亚尔的价格让他当报社社长。而有了他后,《俄罗斯报》正式发行。
要想发行量多,就得足够吸引人的目光才行。报纸上大量歌颂沙皇功德的文章,同时怒斥十二月党人的大逆不道,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已经准备进行改革了,但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交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下一任沙皇尼古拉一世。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