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37节

  再次说明,对于昨天的情况感到很抱歉。闹出了不少误会,伤害了不少感情。作者本人发誓,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请各位读者监督。

  此上,作者卡尔玛联盟。

第98章 海军和铁路

  1848年的财政让纳赛尔丁基本满意,这说明伊朗已经摆脱了内战的影响重新走上快车道。

  而且伊朗贸易公司去年给他带来的收入猛增到六万里亚尔,听说劳伦斯在索马里地区开始搞种植园了,想必很快就能带动当地繁荣。

  “沙阿,那对兄弟已经带着给的资金去印度了,所有的条件都已经和他们说好,不管赚钱还是亏损,五年后全面转行,从此不再涉足这个东西的贸易。”

  纳赛尔丁嗯了一声,不管是他们自己做还是什么,反正他不想和这个东西有一点关系。现在洋务运动没有开始,甚至连上帝二儿子都没有起义,他们对其他东西的需求也不大,只能从事这个了。

  “安拉,希望您能饶恕我的过错,未来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变化。”纳赛尔丁心里说道。

  “不提这个了,过几天我要去一趟库姆,你安排一下吧。”

  赛义德领命后就去安排了,接下来是日常的君臣会面时间。

  由于铁路需要的资金很多,每年300多万的拨款已经显得不够用了。而且政府直接控制铁路的所有地方也会显得不太方便,不如由铁路局领头成立一家铁路公司,专门负责铁路建设,还可以公开募股,以筹集资金。

  “这个一定要落实好,我知道各位都有些累了,但现在不能停下。如果我们不能起来,到时候恐怕就是俄国人拿着鞭子抽着我们为他们干活了。”

  众人都清楚沙俄的威胁,也知道电报和铁路的重要作用。大不里士靠近边境,加上重要的军工厂又在那里,所以德黑兰铁路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优先项。

  “沙阿不用担心,预计明年从德黑兰到大不里士到铁路就可以开通。另外电报也已经加快铺设,以后的人员往来就方便多了。”

  “好啊,好啊。从父亲宣誓要振兴国家开始已经过了两年,伊朗的历代国王都在看着呢,这片土地终归会有不同。”

  很多时候决策都是由纳赛尔丁一想就拍板决定的,当然那些大臣也是人精,知道沙阿的初衷,具体怎么做就看他们的了。

  “对了,和英国商讨的有关购买战舰的事情谈妥了吗?”

  佩泽什基安马上说道:“沙阿,英国大使已经将资料汇报回来,这是战舰情况。”

  纳赛尔丁仔细看着舰船资料,由于这个时候蒸汽动力还没有应用于舰船上,所以这个时候还是风帆战舰。英国推荐的风帆战舰是最平常的,排水量达1630吨,长52米,宽14米,吃水7米,可以搭载700名船员和74门火炮。造价达到85万里亚尔。

  “沙阿,这样的舰船可是伊朗海军的振兴。有了他们,我们也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海上力量了。”阿米尔说道。

  可是纳赛尔丁有些想法,“这个好是好,但也不能过快发展,不然英国以为伊朗要抢他的印度。只要能够维护沿岸安全就够用了。”

  这也是无奈,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明珠,任何威胁这里的举动都会刺激伦敦那些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但是伊朗也有自己的海防需求,波斯湾沿岸和东非沿岸的海盗需要剿灭,商船的往来需要海军护航。没有海军是不行的,所以就和英国商量,看看他们的最大容忍度是多少。

  伊朗海军的高光时刻应该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希波战争了,波斯国王薛西斯亲征希腊,经过充分准备,在公元前480年波斯集结18万陆军,并调集1400余艘战船载着17.5万名海军,共30多万大军,另外还有几百艘运输船专门负责运送给养。陆军以舟为桥,跨越达达尼尔海峡踏上希腊土地,沿着海岸向南挺进。然后就被希腊海军打败。

  之后的萨珊和萨法维王朝海军基本还说的上可以,但到了现在,只有小船三两艘,上面不给经费,就自己打渔补贴,这都不叫海军了,只能叫渔船。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海军都比这好。

  纳赛尔丁当时就翻了个白眼,看来重建海军任重而道远。他上来后才开始逐渐提高海军预算,但现在政府仍然施行陆军优先,因此能购买两艘海军战舰和准备开设海军学校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既然南边不行,那北边的里海能不能去游一下?也不行,根据和约,伊朗不能在里海拥有战舰,只能俄国有。

  憋屈啊,北方不行,南方也不行。伊朗海军只能让他们盯着发展,有时候,你也不得不低头。

  “算了,反正急也急不出来,告诉我们的英国大使,让他和英国政府讨论好后就订购吧。越快越好。”

  都说造不如买不可取,但至少现在还是要买,不然你造都没法造。

  而且英国对造船厂的设备看的很严,不管怎么交涉,出价多少都不会卖,没有办法,只能去找法国购买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交通不便,从欧洲到伊朗除了经过奥斯曼,就只有绕过好望角了。这一来一去时间就需要很多,这就算是买也费很长时间。所以,还是造吧。

  而且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种做法在后世看来,只是资金从一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无论是流向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说,都不过是短视的亏损交易。这种短期的计算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长期目标:技术自主和创新。

  拉丁美洲和后来的非洲国家就是陷入这样的情况,如果说太远了看看奥斯曼也行。他们倾向于通过贸易和购买来获取所需的资源和财富,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生产和制造,这种策略使得奥斯曼帝国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财富和资源,但也限制了帝国的长期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

第99章 和阿曼的交涉

  诺鲁兹节后,整个伊朗进入了欢乐状态,他们的沙阿和阿巴丹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姻。全国举行庆祝仪式。

  新的一年就有这样的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民众信心。起码现在他们不会被任何国家进攻。

  阿曼使者萨林·本·苏韦尼现在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因为苏丹得到消息,伊朗和英国达成协议要将他们在波斯湾的海岸线转交给伊朗。

  这些海岸线都是他们的土地,为什么要转交。英国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他们向桑给巴尔的英国领事表达抗议,但抗议无效。

  现在苏丹让他来和伊朗谈判,看看能不能保住这里。但希望渺茫,自从他们的重心转移到桑给巴尔后,对波斯湾沿岸的土地就不太关心了。而这样的后果就是波斯湾人口逐渐转移到桑给巴尔,马斯喀特等城镇人口数量锐减,这对阿曼的统治很不利。

  由于沙阿因为新婚,这阵子不见任何特使,所以这件事就让阿米尔代行。但不管萨林怎么说,对方都以英伊谈判说好的那样回复,最多能给苏丹30万里亚尔的补偿。

  “宰相大人,贵国是不是太横行霸道了。这些土地都是属于苏丹的,你们一句话就想要,而且30万里亚尔也不够,起码要300万才行。”

  300万,阿米尔听到后当场就笑了。“你们占据这里后也不好好治理,现在你看看除了马斯喀特,还有哪个城镇人口多的,给30万里亚尔已经是沙阿最大的仁慈。”

  萨林怒不可遏,“这是对我国的羞辱,苏丹不会同意的。”

  没想到阿米尔立马反驳:“他只能同意,如果他不想惹怒英国对话。”

  看来伊朗人铁了心的要他们的土地了,萨林只能掏出他想的B计划了。

  “我希望你们能够考虑一下两国之间的关系,我国拥有的船队可是很多的。而且听说贵国在索马里有一些贸易往来……”

  “这是威胁吗?”阿米尔看着对方,一个人口不到50万的阿曼要威胁一个比他大的多的国家。不就是仗着自己的地理位置吗,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

  “阁下言重了,我只是为了两国的未来,您想想,如果阿曼和贵国打起来,那肯定是两败俱伤,而且贵国在索马里地区开展贸易,我想两国可以合作。”

  想用两国合作这个招牌保住土地,阿米尔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太天真了。而且波斯湾北部就那么一点土地,你真以为能保住?

  “我想你还没有注意到,你们所谓的土地现在只剩下一点点人,就连马斯喀特这样的城镇也变得萧条,既然你们不想要这里,那就交给伊朗来治理好了。”

  萨林没想到画风突变,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变成了这样。苏丹虽然没说全部保护,至少也得将马斯喀特保下来。

  “关于这个……嗯……目前还是要以两国和平为前提,阿曼的土地需要贵国的力量协助,但具体问题我想还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磋商,这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情况和其他国家的感受,然后再经过详细的考察才行……”

  什么东西,阿米尔听的糊涂了。但他还是要求阿曼把波斯湾沿岸的土地都交出来,加上这也有英国参与,萨林只好同意。

  阿曼整个波斯湾北部地区以30万里亚尔的价格卖给伊朗,同时同意马斯喀特和桑给巴尔地区让伊朗人进行贸易。

  萨林知道这会让苏丹对他大发雷霆,但他有什么办法呢,而且还有30万里亚尔,也算一点补偿了,就是可惜没有见到沙阿。

  阿米尔看着使者离开,说了一句蠢货。阿曼这个国家也就是占着地理位置好才敢这么说话,不然伊朗也能把他灭了。

  伊朗在索马里地区的投资除了沙阿,就是他们这些官僚和贵族投资了。公司运送的砂糖是伊朗的重要需求,而且当地也开始种植棉花,这两个可以重要的出口产品,于是都加大投资。

  公司从伊朗招募200人去索马里,还从当地找了几个富商当中间人,一起垄断当地的经济作物出口。农民种植的东西只能交给公司出售,同时公司也以低价购买当地的土地,虽然觉得没道理,但比起英法那些直接掠夺的来说已经是天使了。

  而且,给你的钱不够,那你可以进工坊打工啊。正好他们的工坊和种植园缺人,你们可以进去当长期工人。就是工资比较少,别介意。

  伊朗也不缺富裕的人,大部分是王族贵族和部落首领。他们手中有大量的资金,而纳赛尔丁除了引导一部分人投资工厂,另外一部分则允许他们前往东亚和东非贸易。毕竟贸易扩张只靠政府还是不行。

  今年开始政府的重点工程是阿巴斯港的造船厂、德黑兰到伊斯法罕的铁路、马赞德兰纺织厂等项目。同时,伊朗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德黑兰—阿巴丹公路也在今年进行建设。这将方便当地的运输,促进当地的贸易。

  政府最近又通过了扩大军工产业的决定,将在伊斯法罕修建第三座武器工厂,同时扩大德黑兰的工厂生产。目前生产的东西看着不够用。

  而在俄伊边界,也开始建设一些要塞。不过不是明面做的,而是打着开荒的名义在当地进行建设,对面巡逻的俄军见状也不觉得有问题。

  其实他们驻守在南高加索的军队也就和奥斯曼相邻的卡尔斯地区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其他地方的俄军能打枪就算精锐了。真正的精锐都调到欧洲了,特别是德涅斯特河和克里米亚地区,从德涅斯特河地区杀入奥斯曼境内是俄军的日常选择,希腊独立战争时也是走的这条路。

  至于波斯,他们没有放在心上,就算是说了改革仍然如此。奥斯曼的马哈茂德二世改革了几十年不也是被俄军打败吗,甚至打不过埃及的阿里,所以,波斯也肯定是这样的情况。一定是。

第100章 探险

  纳赛尔丁和法蒂玛结婚庆祝活动举办了好几天,他本人也是沉浸在喜悦中。

  但在这之后,生活还要继续,当然工作也要进行。

  欧洲仍然没有平静,各种思想激烈交锋,保守派、自由派、左翼、右翼在各地共襄盛举。伊朗大使都会将最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国内。

  而伊朗从欧洲采购任务都已经完成,大量的机械和熟练工人装船来到伊朗。他们将为伊朗的工业添砖加瓦。

  “沙阿,我们在北方的商队已经将收入上交,总共是25万里亚尔。”

  赛义德向纳赛尔丁汇报北方商队的收入,刨去其他费用,最终上交王室的有25万。虽然少,但赚钱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刺探情报才是。

  “最近,俄国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俄国这边准备援助奥地利,正在集结军队在欧洲,暂时不用担心他们的动向。看样子,那位皇帝还是对伊斯坦布尔念念不忘。”

  纳赛尔丁拿着放大镜看着地图,说道:“这也不难理解,这里可是他们的圣地,拿下这个可是对全世界来说是一个信号,他们俄国是所有国家的领头羊,一切国家都得听他们的。

  唉,他们怎么就不能满足呢,已经拥有了这么多的土地,还要去抢别人的。”

  话是这么说,但俄国的土地大部分不能耕种,当地生产的皮毛和木材是仅存的一点奖励。以乌拉尔山为界,西部地区是俄国的统治重心。八成以上的人口是经济活动集中在这里,而且因为地理限制港口不能发挥原有的威力。所以历代沙皇对进入地中海异常执念。

  “让他们尽可能的打探当地情况,最好是能弄到当地的军队的情况。这一次,伊朗人是真的要赌上所有了。”

  看着沙阿惆怅的表情,赛义德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退出去让他一个人想想。

  “大人,您的儿子来了。”

  赛义德刚退出去,就得知这个消息,这让他感觉疑惑,这小子怎么来了。

  “让他等着,我处理完事情就来了。”

  赛义德的儿子穆罕默德也不是第一次进入古列斯坦宫了,但这里的东西看着都是很不错的,比他们家还好。

  “我说,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把握。告诉你,如果沙阿不支持这个计划就打水漂了。”

  “哎呀放心吧,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沙阿最近正缺钱,只要我们能够成功,就算是将收获的八成交上去,剩下的也够我们一辈子的花销了。”

  赛义德很快处理完事情来到了他的房间,儿子穆罕默德和另一个人在说话,那个人他也认识,是他一个朋友的儿子阿迪尔,是一个热衷于游历的人,因为不打算进入政府而被他老爹一通好打,但就算是这样他还没有妥协。

  赛义德咳嗽了两声,两人马上不说话了,转头向他问好。

  “穆罕默德,你不是说去伊斯法罕闯闯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赛义德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这小子说要去伊斯法罕,他也就默许了,结果就去了两个月回来了,真不知道他还能干什么。

  “父亲,我这不是跟您说一下吗,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可以赚很多钱的机会,就差点投资了,您…能不能赞助一点……”

  “什么?”赛义德突然大声,“我以为伊斯法罕能让你更稳重一点,看来你没有得到任何教训。还有你,整天不想工作,未来你还要撑起你的这个家!”

  赛义德喋喋不休教训着他们,但穆罕默德还想最后博一次,他拿出最后的说法。

  “父亲,您再相信我们最后一次。这次不仅能够赚钱,而且也能让沙阿高兴。”

  一听这个,赛义德有点兴趣了,他坐下来说道:“我倒是想听听你们怎么让沙阿高兴。”

  阿迪尔赶紧上前推销,“叔叔,我们已经得到一个重要消息,在印度有不少地方埋藏着大量的黄金,特别是在南部地区有一座寺庙,据说这里拥有的黄金财宝比其他地方还要多,如果我们能拿过来,伊朗未来三年的收入都有了。”

  阿迪尔说的天花乱坠,虽然也有一定的吹牛,但历史也的确有掠夺印度三年不用征税的记录。

首节 上一节 37/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