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30节

  一旁的雷希德帕夏也说道:“奥斯曼和波斯两国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冲突,但都已经过去了,现在两国在其他方面都有合作的空间,应该携手共进,一起应对新的威胁。”

  这个新的威胁就是沙俄,不管是奥斯曼还是伊朗,俄国都对两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并且夺走了不少土地。奥斯曼现在经过一系列改造明面上进入了文明国家行列,伊朗也在逐步摆脱自己积贫积弱的局面,但他们在沙俄面前好像还是不够看。

  “雷希德帕夏说的没错,两国的确需要共同面对新的威胁,从今往后,两国关系将进入新的篇章。”

  苏丹和卡西姆交谈了一会儿对方就告辞了,只留下迈吉德和雷希德帕夏。

  “尊敬的苏丹,波斯向我国派出大使一定别有用心,他们可能派出间谍来刺探情报,还是要小心。”

  雷希德展现出和刚才不一样的表情,但苏丹显得没有那么紧急。“帕夏,你有点反应过度了吧,波斯现在就是希望和我们一起面对俄国,作为邻国,他们必然要请求我国的帮助。”

  话是这么说,但雷希德还是有些不放心,北方的俄国仍然没有放弃君士坦丁堡,东部地区可不要出问题了。要知道他们处理穆罕默德阿里没多久,如果他们老老实实的就不会出事了。

  这个也是一个小插曲,苏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包括按照法国法律设立奥斯曼刑法、商法,成立公共教育议会、设立乌穆米耶等,乌穆米耶实际上就是议会的雏形。

  “苏丹,我们已经和坎宁大使谈妥,英国会继续加大支持,他们愿意向我们贷款800万英镑来给我们整顿军队。”

  800万,这个资助可不少,隔壁伊朗也只敢贷款350万,可见奥斯曼物产丰盈,不用担心对方还不起。

  “这么多啊,仔细想想最近需要花钱的地方也的确很大。但国内那些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的贷款还没有还清呢,这个时候借钱有点不太好。”

  此时的奥斯曼虽然没有外债,但有内债。由于与西方贸易的不断扩大,奥地利、法国和俄国的货币充斥于奥斯曼帝国的市场,成为帝国境内重要的交换媒介,货币贬值作为缓解财政危机的传统方式逐渐淘汰。国内商人开办的银行尽管向苏丹政府提供借贷,然而数额有限,且需支付高额利息。加拉太地区和亚美尼亚人、犹太人银行家成为苏丹主要的借款对象。截至目前,苏丹已经向他们借了1500万阿克切。

  “这些可以等英国贷款到了直接还上,只要等英国的贷款一来,我们就可以加快改革步伐。”

  现在坦齐马特正在进入深水区,新政举措中的组建新军和扩充官僚机构,耗资巨大,奥斯曼帝国财政入不敷出。

  要想增加财政收入就需要发展经济,也就是工商业。但对于奥斯曼来说这个可能有点太长远了。

  从1536年开始,奥斯曼帝国与法国签署通商条约,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赐予法国商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享有自由贸易权和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此后,欧洲基督教诸国竞相效尤,与奥斯曼帝国签署一系列享有同样特权的通商条约。

  1838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商务协约,规定奥斯曼帝国政府从英国进口货物按5%征收关税,出口则按12%征收关税。此后,其他西方国家也从奥斯曼帝国政府获得类似的贸易优惠。

  这样的关税政策对欧洲非常利好,之后几年内,奥斯曼进口货物增加了3倍。势如潮涌的大量廉价工业品不断流入奥斯曼市场。进口货中最重要的是纺织品,老式的奥斯曼棉业和丝业织造者因而受到了打击。传统手工业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工业是非常艰难的,伊朗也是这样,不过因为欧洲资本还没有进入,加上政府支持才显得容易些。苏丹是他的政府也看到蒸汽机的威力,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政府政策的作用,仍然寄希望于私人投资。这就是两国之间发展工业的区别。

第78章 重视

  在伊斯坦布尔的另一栋房子里,英国大使坎宁和法国大使莫里斯正在喝着从东方运来的茶。

  “要我说你们也是挺大方,800万英镑的贷款,说给就给了。”

  莫里斯酸溜溜的语气让坎宁内心鄙视这些放高利贷的,按照目前的汇率,800万英镑是2亿法郎。这么大的贷款足够让不少法国银行赚钱了,但谁让法国现在遭遇金融危机,银行倒了上百家,法兰西银行也是作壁上观,大银行家们找准机会趁机吞并优质资产。

  “请不要这么说,我国的方针一贯是维持世界和平。两年前俄国皇帝去见了女王陛下,说是要像波兰那样对待奥斯曼。”

  好家伙,俄国在瓜分波兰中获得50%的土地,这回瓜分奥斯曼怕不是又要50%。整个黑海都将是他的,第三罗马直接实现了。

  “毕竟俄国也是拯救了你们,当初就剩下贵国在海外继续抗争,如果不是1812年那场战争,你们估计还在外面。”

  这样的语气让坎宁有些不悦,他反驳到:“英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欧洲和世界和平,不管是哪个国家,我国都愿意和平共处。”

  “包括法国吗?”

  “当然”坎宁信誓旦旦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退出神圣同盟啊?”

  神圣同盟是一个由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几个欧洲大国所组成的同盟。其是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率令下最终击败拿破仑后创立,旨在制压经由惨烈的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而在欧洲兴起的自由主义和世俗主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防范法国。

  “我想阁下应该是没有注意到,25年前我国就已经退出同盟了。”

  1822年的维罗纳会议上,神圣同盟做出了向西班牙出兵的决议,当时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七世为自由主义者所困扰。奥地利在那不勒斯干涉成功,使一众保守国家确信可以在西班牙进行类似的行动。

  但这个命令让时任英国外相乔治·坎宁不满,令英国与俄罗斯为首的专制国家的关系产生无法弥补的决裂。自此以后,英国采取光荣孤立政策,以免和欧陆保守各国为伍,在缺乏当时最强大的英国支持下,协调制度因而解体。

  “原来如此,俄国太嚣张了,他们踩着我国数百万人的尸骨获得了今天的荣耀。他们的统治者残暴又无知,好像世界各地都是他的。”

  莫里斯毫不掩饰自己对俄国的愤怒,这在法国很常见。法国左翼认为俄国是贵族的反动堡垒,右翼则是对1812年战争耿耿于怀。可以说,整个法国没有不恨俄国的。

  坎宁早有准备,他收到了来自唐宁街的最新指示:要促成奥斯曼和波斯的联盟,共同对抗俄国。

  英国的海军最强,但陆军一言难尽,如果能让奥斯曼和波斯冲上前当炮灰,他们就可以以最小的损失掌控大局。

  嗯,不愧是英国,平衡术玩的炉火纯青。

  ——————————

  伊朗全国已经在庆祝瑙鲁兹节,去年内战的伤痕已经恢复,希望今年有一个好的开始。

  这一年的改革成果也已经出来了,今年财政总收入达到了了破纪录的1800万里亚尔。大部分是新增的税收和特别产品专卖的收入。

  其中的果汁税增加了超过60万里亚尔,就在果汁特令出来后,伊朗国内就突然蹦出成百上千个出售果汁的店铺,各种果汁开始售卖和出口,特别是葡萄汁,甚至出口到俄国和印度。

  虽然说古兰经不允许,但架不住自己想要,要知道工作完成后喝一杯果汁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既然自己不能做,他们买可以吧。

  各种果汁出口量大增,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

  此外还有食盐和烟草的专卖,这两种都是消耗量非常大的物资,因为是第一年推行政策,所以只有300万里亚尔。新的一年会越来越好的。

  而关于糖类本来是要归于专卖的,但发展难度太大,就改为征收消费税了,这是从西方引入的新税种。

  而在这份财政收入表中,关税的表现也很喜人,伊朗在去年总共实现了500万里亚尔的关税。能增收到如此多的关税,一方面得益于伊朗进出口增长强劲,另一面则得益于对走私以及偷漏税的严厉打击。

  对走私的打击,同样得益于政府对海关的重视,拨给海关不少人力和船只。而海关也不负众望,在去年截获走私船只146艘,查获价值1100万里亚尔的违法货物,沉重打击了走私份子的嚣张气焰。

  然后是财产税、营业税、土地相关税等等,这些税收支撑起了伊朗的财政,让伊朗有更多经费充实国力。

  工商部的统计情况也出来了,全国拥有新式工厂68家,其中70%在大不里士,28%在德黑兰。大不里士在之前的一波工业爆发后增加就缓慢了,而德黑兰的工厂大多是王族和实力雄厚的商人设立,这些人非常少,当然工厂也少了。

  而且,他们还对这个不太放心,所以投入的资金比较少,所以就先投一些看看情况。工业联合会四处宣传工商业的好处,当地的风气也在改善。

  当然了,绝大多数企业集中于外贸服务业、出口加工业和进口替代品制造业。地毯工业就是通过出口而带动的。而且这些工厂基本处于新旧共存状态,或由手工作坊转化而来,或以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并存。和欧洲那些大企业是比不了的,但对于本国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西方的贸易扩张和国内政策推动的直接结果,是伊朗农产品出口的增长。赋税和地租的货币化,也是加速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棉花、生丝、甘蔗、烟草产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随之逐渐提高。

  大量的农产品出口换来了不少资金,一部分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用赚来的钱摆脱自己的佃农身份,他们购买土地、工具,大量种植经济作物,有的还直接开设工坊,从事工商业。

第79章 欧洲经济危机

  说到国力,那么就是各种工业,特别是重工业。

  经过大量的走访、勘探和扯皮,纳赛尔丁批准了设立大不里士钢铁厂的请求,年产钢铁7000吨,去年12月终于练出了第一炉钢。并且很快被铁路局订购,这些将用来铁轨的建设上。

  来自大不里士附近的煤矿和铁矿也开始生产,工人不足,那就从其他地方招募,至于工资可以高一点,只要他们能卖力的干活。

  纳赛尔丁知道万事开头难,但现在最难的地方已经过去,如何延续下去就成为未来的重点。

  “殿下,德黑兰到伊斯法罕这段已经勘探完成。随时可以开始建设。”

  过去一年中,大不里士—阿尔达比勒铁路为铁路局带来二十万里亚尔的收入,包括车票收入和运送货物收入。铁路局自然意识到铁路的价值,就提出建设全国铁路网的计划。

  “好,马什哈德那边的铁路也要勘探好,勘探完成马上建起来。”

  呼罗珊地区是伊朗的薄弱地带,必须要使用铁路连接起来,这样能够增加掌控力。

  派到各处的公务员在这一年基本完成任务,他们知道要想自己不被刷下去,只有做出成绩来才行。所以各地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不管你是什么,只要你做出成绩来就行。在这个时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贯彻中央政府的意志。当然。一些职位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让军队部分人员提前退役担任了。

  铁路局局长离开后,赛义德来到了纳赛尔丁面前。

  “赛义德,我让你暗中招募人手进行的怎么样了?”纳赛尔丁关心的问。

  “进行的不是很顺利殿下,能够满足您要求的人太少,目前只有在阿塞拜疆和马赞德兰有您要的人!”赛义德为难的回答道。

  纳赛尔丁有些头疼,他只是想要建设一个情报组织而已。因此只提出了最基础的要求:忠于沙阿,没有政治倾向,具备一定的智慧、勇气、机警和忍耐,还要有敏锐的判断力,最好再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主要是什么地方不能够满足要求?”

  “单独一项或者是几项满足的人很多,但是综合到了一起,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达到您的要求了!”赛义德想了想说。

  仔细想想也确实是如此,这个年代的专业情报人员非常的少,大部分都是业余货色。

  想要建立一个情报组织,那是非常的困难的事情,就算可以挖其他国家的墙角,这些人的忠诚度就可以保证么?万一是别人派过来的间谍怎么办?

  “不过殿下,我们的人已经在奥斯曼和俄国内部建立了分支,他们的忠诚经受的起考验。”

  本来还想在普鲁士和法国两个国家设立间谍总部的,但因为太远了就暂时不设立了。

  纳赛尔丁最近听取了不少外国经济情况的报告,基本上都惨不忍睹。从1845年开始,欧洲地区贫乏出现粮食欠收,国际粮食价格暴涨,随着粮食价格的攀升,本就不富裕的欧洲民众将大量的资金花费到了吃饭上,欧洲购买力市场不断萎缩。

  危机爆发前,英国政府并非毫无觉察。1846年,取消《谷物法》被认为是自由派的一个重大胜利,但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是为进口粮食花费了大量货币,使英国的黄金储备外流。

  同年年美国棉花,棉纺产品价格上涨近乎一倍,高额的价格令棉纺产品销量下滑。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后,经济危机终于在1847年爆发了。

  英格兰银行不再援助国内的银行;这些银行也停止了对商人和工厂主的信贷。银行家和出口商开始限制自己同大陆的交易,而大陆上的商人也开始对欠了他们债的工厂主施加压力;工厂主自然竭力想靠批发商来改善自己的境况,而批发商则压榨小店主。每个人都力求靠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摆脱困境,而商业危机的灾难也就逐渐震撼了全世界,从伦敦西区的商业巨贾到最末一个德国小店主,无一幸免。

  随着商品贸易量的下降,资本家们很自然选择裁员,英国失业人口持续增长,铁路货运量不断的创下新低,很多铁路公司都陷入了亏损状态,1847年秋英国铁路泡沫破灭。

  全球化的世界向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铁路泡沫破灭,正在建设中的铁路也随之而停工,钢铁需求量下降。

  这场危机很快就波及到了钢铁和煤炭行业,斯塔福德郡137座炼铁炉中,58座停产。生铁产量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减少了三分之一,煤炭产量也下降了近两层。英国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兰开夏地区,920家棉纺织工厂中,有200家完全停业,其余的多半一周开工2-4天。70%以上的工人遭受失业,或半失业的打击。

  这样的情况下波斯的进出口贸易大涨,特别是粮食的出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他们还进口了一些工业品,价格只有之前的一半。

  但只有波斯一个国家是不行的,为了度过危机,英国开始向海外倾销物资,猝不及防的法国人成为了第一波受害者。截止到1847年底,法国工业生产总量,下降了百分之五十。

  德意志地区也不例外,因为工业实力薄弱,受到的冲击也更大。

  1847年冬,克莱费尔德8000台织机中有3000台停工,科隆14家工厂中只有3家开工,埃尔富特的工业几乎全军覆没。而维也纳除了粮食价格比较坚挺外,所有的工商业制品价格都发生了血崩。

  所有人都知道经济危机来了,为了减少损失,资本家们纷纷开始裁员,更多资本家因为在这次危机中损失惨重,甚至干脆关闭了工厂,欧洲各国失业人员急剧攀升。

  不过,欧洲的经济危机对伊朗一点影响没有是瞎说,地毯和纺织品的订单被取消了一些,让原本投资这个行业的商人犹豫了。好在政府给力,继续稳定货币和开拓市场,全世界的寻找哪里可以成为他们未来的市场。

第80章 欧洲大革命

  欧洲的经济危机在1848年开始愈演愈烈,最终,在四分五裂的亚平宁半岛上,起义率先爆发。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亚平宁半岛就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达1000多年。拿破仑时,他统治的意大利共和国及其后意大利王国的成立令国内人民产生民族主义的思想。

  但随着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战败,维也纳会议正式召开以重新画定欧洲大陆。在意大利,会议恢复拿破仑时代前的各国独立政府,当中一些是直接统治的,一些则受欧洲列强的强大影响。不过,多个意大利国家内都有团体再次推动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意念,令早已在民众间点燃了的民族主义的火焰燃烧起来。

  不过即使是希望见到半岛统一成一个国家的人,很多不同的团体亦不能就统一国家的应实行的制度达成共识。其中一个建议认为应在教宗的统治下建立邦联制。很多主要的团体希望建立一个共和国。

  在1820年和1830年,意大利地区爆发了两次革命,但都失败了。而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失业工人和农民的活动再次起来。

  起义率先从西西里岛开始,城市工人们占领了最大城市巴勒莫,四乡的农民也揭竿而起,支援起义者。西西里王国国王斐迪南二世急调5000军队前来镇压,但是,起义者坚决予以回击,一次次地击败国王的军队,加之南方各省也爆发了起义,国王见势不妙,10天后下令撤军。

  骚乱无可避免扩展至意大利,事实上革命者亦强迫大部分意大利统治者实行君主立宪,而在米兰和威尼斯的起义亦暂时驱逐了人。不久,撒丁王国国王卡洛·阿尔贝托认定统一意大利的时刻已经来临。宣称“意大利会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奥地利宣战,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爆发。

首节 上一节 30/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