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29节
“是啊,伊朗终于开始奋起直追了。我们也要为国家出一份力才是。”学习矿业的法尔扎德马上说道。
他们其实已经开始帮助伊朗了,因为大部分英国人对什叶派和逊尼派都很鄙视,所以他们这些人只能抱团取暖,成立了一个宣传伊朗传统文化的协会,通过宣传来让英国民众对伊朗发生改观。
不过,英国人虽然不喜欢他们的信仰,但他们的地毯还是很喜欢的。精美的图案让市民和商人觉得挂在自己家里是个不错的选择,开始从伊朗大量订购,也算是为伊朗经济做出贡献。
“现在我们还是以学业为重,这样才能对得起沙阿。等过几年毕业,就能够回国了。”
留学生们想着赶紧完成学业回国,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伊朗政治应该做出改变,因为他们发现,英国的议会制度是维持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王昏庸时,议会可以维持国家良好运转。所以,想要强大,就必须要有议会。
伊朗专家会议成立的消息他们也听到了,但他们觉得这只是政府推出的议会,而不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他们想要的是英国这样的议会,这样就可以摆脱贫困,进入文明的世界。
“等着吧,我们会让整个国家都吓一跳的。”
众人都笑了,他们学习的知识都是伊朗所没有的。伦敦的生活非常惬意,不过那些柏林的留学生就有些惨了。
他们在柏林军事学院学习,这所1810年创建的学院是沙恩霍斯特将军在耶拿战役后建立的,不少普鲁士将军从这所学校毕业。
他们采取的是军事化管理,这些留学生在这里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训体能和其他方面的技能。他们没想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官要经过这么多的训练,但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这还是中东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送学生留学,这让英普两国觉得伊朗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如果能够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不介意让伊朗进行一些改变。
不管是新上任的英国首相罗素勋爵还是普鲁士首相卡利奥维,他们都从伊朗贸易中获得了利益。
不仅是这两国,奥地利的贵族也大量进口伊朗地毯和其他商品。不过因为地理位置,还需要去奥斯曼转口才能出售到欧洲。特拉比松再次繁荣起来,而且伊朗商人再一次占领了这里。
伊朗商人吸取教训,这次抱团取暖。并且雇佣当地人为他们做事,我们为这座城市降低失业率,你们没话说了吧。
而且,不就是钱吗,上下打点好了就能继续从事工作。要是沙阿能早些时候奋发图强,说不定就不用签订条约了。
现在说啥都晚了,不过现在起步还不算晚。穆罕默德.阿里的结局给了他们很大的提醒,千万不要得意忘形,不然你会遭受这个世界上最汹涌的恶意。
第75章 阿拉伯部落
德黑兰蒸蒸日上的场景不仅是本国人感到不可思议,从海外来的人看到也是非常大的冲击。
艾哈迈德得到了伊朗的邀请,前来德黑兰讨论事情。他们的部落在宰赫兰一带,拥有不到三万人口和一些骆驼,靠着沿海位置和绿洲发展农业。
在沙漠里,食物和饮水成为最重要的物资。在宰赫兰生活的沙马里部落成为了强大部落口中的肥肉,被哈立德家族和沙特家族轮番占领。他们也被迫上供给这两大家族。
伊朗负责接待他们的人员,也很快来到了他们面前。
“你好沙马里王子,请跟我来,王储已经等候多时了。”
“好的,那就麻烦了。”
艾哈迈德和随从在引导下进入古列斯坦宫,纳赛尔丁已经等候多时了。
“啊,欢迎你的到来,艾哈迈德王子。”
纳赛尔丁一上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把艾哈迈德吓了一跳。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向纳赛尔丁说道。
“我很荣幸来到这里。”
说完,两人坐下来开始谈起部落的事情。
“沙马里部落坚守真正的信仰,这让沙阿非常感动。没有想到在内志地区,还有这样坚守信仰的人。”
艾哈迈德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伟大的阿里和侯赛因被叛徒杀害,这是难以言说的痛。所有人都应该为这场悲剧哀悼,但可惜,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
这实际上也再说什叶派在阿拉伯半岛上的情况不是很好,逊尼派和瓦哈比派争斗,受伤的却是他们。
“他们就是仗着自己是多数,所以就一直压迫兄弟们。沙阿为此也感到痛心,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
听到帮助艾哈迈德就知道机会来了,他们部落就缺武器和其他物资,他也是知道点历史的,当初阿里的现代化军队直接把沙特的大军打爆了。
几十年前,内志从一个小国慢慢发展成了雄踞在阿拉伯地区的逊尼派大国,并在很短时间内控制了奥斯曼帝国的汉志地区,而位于汉志地区的麦加和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大清真寺的发祥地。这些扩张行动引起了奥斯曼帝国的不满。
1811年,奥斯曼帝国对内志酋长国宣战。奥斯曼帝国派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发起远征,重新占领了汉志地区。七年后,德拉伊耶酋长国被奥斯曼帝国击败,首都德拉伊耶被夷为平地,而最后一任伊玛目阿卜杜拉·沙特被处死。
伊朗虽然比不上阿里那个时候,但援助肯定也不会差。就看自己能有什么交换的了。
“我想,如果沙阿愿意提供一些武器的话,那么整个内志就会变成忠诚的信徒了。
其实沙特的统治没有多少人拥护,只要一个部落反抗,遍地都是烽火狼烟,他们很快就会灰溜溜的离开或者原地消失了。”
纳赛尔丁笑了,他就是要这样的结果。瓦哈比和逊尼派盛产恐怖分子,还是他们什叶派安全,没有任何杀伤力。
虽然内志地区农业生产弱,但他们资源很多啊。当然磷酸盐也有很多,而且这里不管是奥斯曼还是英国都不会深入这里,是非常安全的。
“嗯,沙阿认为,如果……一个部落能够得到帮助,那他可以征服内志,而且愿意和伊朗保持友好关系,并且结为同盟。”
说着,纳赛尔丁看了看艾哈迈德。对方心领神会,说道。
“我想,我们应该可以获得很好的合作。”
“正合我意,恭喜王子,你的部落即将成为内志的主宰。”
一个想要盟友和市场,一个想要自己的家族统治内志。而他们都信仰什叶派,这不合作就来了?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签订协议,伊朗支持沙马里部落获得内志并且支援一些武器和物资,而对方需要向伊朗进行效忠。
现在中东地区伊朗仍是什叶派大本营,虽然经历了内战,但他们的权威还是很高的。而且他们的国家体系也很成熟,他们这些部落也要指望着他来帮助自己。
此外,内志的阿拉伯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几十万人,恕伊朗目光短浅,只能在家门口争夺市场和土地。而且这个地方其他人都看不上。
临走的时候,纳赛尔丁以个人的名义送给艾哈迈德20多杆火绳枪和一堆罐装食品,里面是水果和蔬菜,带回去让他们尝尝。
这些罐头不是铁做的,而是使用玻璃罐子加上木塞再用线加固做好的。这样可以解决蔬菜水果保鲜问题,当然这也适用于部落,因为他们平常吃到的新鲜东西种类很少。
纳赛尔丁不是不愿意生产马口铁罐头,问题是没法打开。因为太坚固了,只能用小刀或者斧头打开。
这让纳赛尔丁觉得不行,他准备投资一个罐头厂,如果没有一个开罐器,那么销量不会很高。毕竟谁会花钱买一个打开很费劲的东西呢。
虽然说这个时代点超时代科技不会有惩罚,但也能点出来才行啊。电话、汽车、内燃机,别说内燃机了,现在蒸汽机还没有普及就不要想了。
“唉,从来没有像我这样的人帮助他们了。”纳赛尔丁自言自语到。
这话要是让巴林国王知道准得骂人,他们被迫臣服伊朗后就必须上交大量的金币,而且他们国内也充斥着伊朗货物。而英国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说这是为了地区的和平。
去你的和平吧,不就是伊朗给你的我们给不了嘛。不要这么冠冕堂皇的说这话,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如果伊朗真要吞并他们,那他们也没有能力驱逐,除非英国人善心大发。
内志地区实在是太贫瘠了,在没有黑色黄金之前,没有一个大国想要控制这里。做个顺水人情,让什叶派部落掌握这里是很好的。至少不会有一个瓦哈比家族和伊朗作对。
而且埃及撤退后,这里也是进入权力真空状态,沙特控制了大部分地方,但也只是一个部落盟主,其他小部落有的还不服,这对伊朗来说,是一个扶持机会。至于这个未来会不会挣脱束缚,到时候再说吧。
第76章 南高加索的人
在伊朗全国进行一场大的变革的时候。南高加索的当地人正受到俄罗斯人和哥萨克的欺压。由于大俄罗斯主义的高涨,俄国政府也持续的迫害当地民族。
在北阿塞拜疆的占贾,居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就算是俄国占领这里也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离开。穆拉德和自己父亲在租种的土地里忙碌着农活,太阳将自己的炎热撒向大地,知了在树上有气无力的鸣叫着。穆拉德直起自己酸痛的腰,用一块脏兮兮汗巾檫着额头上布满的汗珠。
“父亲我们歇息一下吧。”穆拉德对着父亲讲道,“那我们就去田边喝点水,今年雨水不算好收成困难啊。今年地租也不见减少,我们今年不好过啊。”父亲还是有些担心今年的地租。
“为什么老爷不给我们降地租,听说有不少人他就降了。”哪怕是在喝着水,穆拉德依然抱怨着这个新来的俄罗斯地主对他们的歧视。
“你不能小声点吗,被他听到了我们一家都会被赶出来的。”老父亲望着四周神情紧张的教训儿子,全镇子的人都知道老爷是个狂热的民族分子,对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人还能给点面子,对于他们这些异教徒完全没有一丝尊重。
“现在好一点了,以前这些俄罗斯人不只是对我们歧视,还给地租设置双重标准。”老父亲再观察了一下四周,贴着穆拉德耳朵悄悄的说到。“这个老不死的有一半的土地都是在那个时候从我们这里搞到的。”
“听一些人说现在伊朗发展的还不错,那边的农民比我们要富裕,而且没人歧视他们,要是去城市做工还可以给家里人寄钱改善生活。”穆拉德双眼露出向往的说着自己听来的消息,父亲听到他的话后问到。“谁给你说的。”
“隔壁村子的穆萨维,他一个表哥就是去了伊朗大不里士,还在工厂里上班。前几天才回来,还给穆萨维带了一件衣服。这家伙现在天天穿着到处炫耀。”穆拉德一脸羡慕是说着,看到儿子的神色父亲暗自叹息,不知道什么俄罗斯施加在他们身上的苦难才能结束。
闲聊结束父子再喝了一点水后,穆拉德一脸犹豫着对父亲问到。“父亲我想去大不里士看看,我不想在这样过下去了。我快受够那些俄罗斯人了。”
望着自己激动万分的孩子,父亲看到二十多年前的自己。一纸条约就让他们成为其他国家的人,而且饱受欺辱。
“你去吧,去大不里士看看也好,至少没人歧视你。”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愿望还是满足的,谁不希望孩子能够过得比自己好呢。得到同意的穆拉德面露笑容,对未来也感到充满希望。
“你一会就去隔壁村子问问穆萨维的亲戚,看能不能带你过去。记得带点东西去,不要空着手求别人帮忙。”父亲对穆拉德吩咐到。“好的父亲,我这就去家里拿点东西去看看。”说完穆拉德就返回家,带着东西去隔壁村子找穆萨维去了。看到猴急的儿子,父亲笑了笑继续下地干活,农活可不能落下。
穆拉德从家里拿了点东西就去了隔壁村子,在路上就遇到了穆萨维,当听到他的想法后就带着他去了他的叔叔家,他的表哥就在大不里士干活。
听到穆萨维说明来意的表哥让两人先坐下后,开口讲到。“我在大不里士只是工厂上班,可以带你过去,不过工作要你自己想办法,我可以介绍你看看。”
“谢谢表哥,这样帮助我已经很满意了。”穆拉德抢先说到。“再过两天我们就走,你回去准备一下吧。
晚餐后,穆拉德对自己父亲说着结果。“父亲,穆萨维的表哥同意带我去了,他们两天后就出发。”父亲听到穆拉德的话后问到,“这么急?”穆拉德对父亲点点头。老父亲坐在门口,看着夜空中的星光开后说道。“我会让你母亲给你准备行李。”老父亲伸手从荷包里掏出一个钱袋,站起来放在他手上。“这些是你路费和花销。”
“那个时候你爷爷也是这样给我准备的,现在我又给你准备,感觉时间过着真快,我都老了。”父亲发出自己的感叹。
两天后穆拉德来到镇上发现对方一行人早就到了,穆萨维看到他喊到,“你慢了穆拉德。”穆拉德气喘吁吁的跑到跟前。“对不起东西准备的有点多。”随后表哥对身后几人说到,“好了人都到齐了,准备出发吧。”
而在占贾的镇中心,有一栋两层小楼,这是伊朗协会的总部。由于俄罗斯人对这里的压迫,一些不堪忍受的商人、小地主和农民组建了一个这样的组织,希望能够摆脱俄国统治,不管是重新归入伊朗还是独立。
“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状况,许多当地人到伊朗打工,他们宣扬伊朗没有放弃他们,反而对他们比较关怀,这让许多人对伊朗心神向往。我们应该请求德黑兰的帮助,重新和他们合并。”协会主席本说道。
实际上这里也没有发展出什么像样的民族主义,而且俄国也不会传播不利于自己统治的学说。因此他们想的还是重新回到伊朗。
“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能够重新回到伊朗,那么我们也会生活的很好,要知道大不里士的生活水平比这里高了好几个档次。”
在大不里士进行工业化时,新建的工业厂房吸引了不少北阿塞拜疆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打工。他们拿着比这里高很多的工资和精美的工业品回去向家人说着伊朗的强盛。这在无形中再次增加伊朗的影响力。
“现在我们和伊朗的文化经济都在加强,迟早会紧密的分不开,这也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但也是最难的选择。”一个人说出自己的看法。众人听到这个想法,一想到俄国和伊朗的国力差距,在座的人都对此表示沉默。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未来沙俄会在高加索彻底的失败。
第77章 伊朗驻奥斯曼公使
协会在谈论伊朗的时候,伊朗国内也有人在关注着他们。
“殿下,俄罗斯人对当地人的压迫太大,因此一些人成立了一个组织来反对俄国。”赛义德向纳赛尔丁说着最近在南高加索的动静。纳赛尔丁站起来,转身看着背后伊朗地图,对于在背后挂地图这个前世很正常的举措,在现在有点不让人认可,不过也没人敢说王储什么。
“唉,拜占庭人教了他们信仰,蒙古人教了他们暴力,西方人教了他们先进的技术,当这三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是俄国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处于东西方交界处的俄国从各个地方吸取经验,经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改革后迅速强大起来,并且最终让俄罗斯进入欧洲强国之列。
但他们的改革是建立在农奴制的基础上的,这就导致俄国没有摆脱封建制度直接引用新的生产方式,要知道这样的国家扩张情绪是最高涨,不仅是沙俄,日本也是。
“现在要继续向这里刺探情报,俄国人可是不会满足现在的领土的。”纳赛尔丁对赛义德说道。
“遵命殿下。”
之前的军演让众人相当满意,专家会议一致同意再次增加军费,并且推动落实全国义务兵役制。之前的旧军队全部进行改造,冷兵器逐渐退出舞台。伊朗军队正在向现代化前进。
——————————
伊斯坦布尔,卡西姆再次来到了这座城市。他曾经作为商人在当地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在这里行走也是轻车熟路了。
来到奥斯曼皇宫,他作为伊朗第一任驻奥斯曼大使向苏丹阿卜杜拉.迈吉德递交国书,并且向苏丹说明了沙阿的情况。当对方听到穆罕默德身体不太好时,忧心忡忡。
“希望他能恢复健康,他去世对贵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感谢苏丹对沙阿的祝福,两国一定能够共同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