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208节
“伊斯梅尔阁下,苏伊士运河通航仪式上,您的表现让欧洲使节们惊叹不已。”穆拉德先开口,目光落在墙角那幅未完成的巴黎街景油画上,“但我听说,英国银行的董事昨天又来催缴欠款了?”
伊斯梅尔的肩膀猛地垮了一下,他从抽屉里抽出一叠皱巴巴的账单:“何止是运河欠款。为了修铁路、建电报站,我向英国巴林银行借了四百万英镑,年息高达百分之十。上个月他们派来的专员说,要是年底还不上利息,就要接管埃及的棉花出口权。”
窗外传来马车驶过石板路的声响,伊斯梅尔忽然压低声音:“您在阿里清真寺见到的那位老教士,上周悄悄告诉我,英国领事馆正在和科普特教会接触,想扶持他们取代穆斯林的地位。穆拉德殿下,您说我这个帕夏,还能当多久?”
穆拉德放下茶杯,从随身的皮袋里取出一卷地图,在桌上展开:“您看,伊朗刚刚和俄国签订了贸易协定,里海的船队可以直接把茶叶、丝绸运到安纳托利亚。如果埃及愿意加入我们的商路,您的棉花不用再经过英国商船转运,利润至少能提高三成。”
1869年的尼罗河三角洲正值棉花收获季,可伊斯梅尔帕夏眼前浮现的不是白花花的棉田,而是巴林银行专员上周摔在桌上的催款单——年息百分之十的复利像毒蛇,正缠上埃及最后的命脉。
穆拉德从皮袋里掏出一卷泛黄的羊皮纸,边角处印着奥斯曼帝国的新月纹章。“这是上月伊朗与奥斯曼达成的过境协议。从巴士拉到苏伊士的商路,奥斯曼海关会给予‘朝圣商队’的免税待遇——您的棉花可以混在前往麦加的货物里,英国人事先不会开箱检查。”
窗外的马车声渐远,伊斯梅尔忽然起身走到窗边,撩起厚重的天鹅绒窗帘。月光下,爱资哈尔大学的宣礼塔轮廓分明,远处金字塔的阴影像沉睡的巨人。“您知道吗?为了修建开罗和其他的地方,我抵押了亚历山大港的所有海关税收。现在埃及的国库,连支付公务员的薪水都要靠借债。”他转身时,眼底泛着血丝,“英国驻埃及总领事昨天还威胁我,说要是拒绝签署棉花协议,就要让其他人来统治埃及。”
埃及此时的债务已经积重难返,由于历任埃及统治者缺乏远见,以至于意识不到其借贷行为产生的长期负面影响。一时间,欧洲的金融资本在埃及境内肆无忌惮的散播开来,1856年埃及银行成立,银行资本由英国人所有,董事会设在伦敦。1864年英埃银行成立,随之法埃银行成立。这些银行不仅向埃及政府大量借贷,还强迫埃及的农民从银行借高利贷。当农民无法偿还时,银行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棉花或强行夺取他们的土地。1862年至1878年之间,埃及政府向英国借贷总额约3800万英镑,已经超过财政收入的好几倍。
穆拉德将茶杯推向他,蒸汽在微凉的空气中凝成白雾。“伊朗可以提供一百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分五年偿还。条件是埃及允许伊朗在亚历山大港设立领事馆,并开放尼罗河航运——我们的商队需要从开罗沿尼罗河抵达苏丹,那里的象牙和黄金,比棉花更值钱。”他停顿片刻,声音压得更低,“另外,沙阿希望您能派遣一支埃及使团前往巴格达,他会给您和您的家人非常丰厚的奖赏。”
穆拉德从怀中掏出一枚银质徽章,上面刻着伊朗沙阿的肖像。“这是沙阿的私人信物,您的特使带着它去巴格达,会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他将徽章放在地图中央,正好压住苏伊士运河的位置,“下月初,一艘商船会载着茶叶和丝绸抵达苏伊士,表面上是参加运河通航后的首次贸易展览,实际上船上有您需要的步枪和弹药。”
伊斯梅尔拿起徽章,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清醒了几分。窗外传来宣礼塔的晚祷声,悠扬的阿拉伯语经文在夜空中飘荡。1869年的开罗,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他的选择,将决定埃及是沦为英国的附庸,还是在中东的乱局中找到新的出路。
“明天早上,我会让财政大臣拟定贷款协议。”他将徽章别在衣襟上,金属反光映在眼中,“希望沙阿能够说到做到,奥斯曼无法保护我们,伊朗是唯一的希望了。”
穆拉德点头,将地图卷起。月光透过窗户,在两人之间的地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两条即将缠绕在一起的绳索。“三天后,我会在亚历山大港的码头等您的特使。”他起身时,目光扫过墙角那幅未完成的巴黎街景油画,“或许用不了多久,您就能亲眼看到真正的巴黎——不用再靠油画来想象。”
也许吧,不过伊斯梅尔此时更想看看巴格达的景色。哪怕不要这个位置,安心当个贵族也是好的。
第571章 提案
运河开通后的情况正在慢慢变好,但要想在短时间内看到收益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好望角航线仍然占据主流,航运公司不可能马上放弃老航线转而去运河通行;其次也是因为他们没有适合运河的航船,需要花点时间建造。因此船只通行量增长的很慢。
不过这些也不妨碍运河区收到600万里亚尔的投资,包括旅馆、工厂、商店这些。还吸引了不少埃及劳工,塞得港等运河区城镇人口继续增长,在这些城镇外围,埃及乡村向这些地方输送农产品,逐渐形成了运河经济圈。
不过在地中海的另一端,法国国内的政治斗争远没有结束。巴黎公社消灭了,政府回来了。但围绕着君主制和共和制,国民议会进行着相当分裂的争斗。波拿巴家族下来了,还有波旁家族、奥尔良家族,他们都可以成为新的法国国王。也表示自己遵守议会决定,这让保皇党看到了希望,谁也不希望自己的贵族头衔失去作用。
至于波拿巴派,他们也没有丧失斗志,只不过转换了阵地。还记得新路易斯安那吗,欧仁皇太子已经先去了那里,然后是欧仁妮皇后和其他波拿巴派重臣。在英国对拿破仑三世宣布退位,将家族首领的位置传给了他唯一的儿子。这让欧仁获得了正统支持,开始在这片比法国大几倍的土地上进行统治。
这里的保皇派呈现压倒性优势,更不用说拿破仑三世还移民了不少人到当地。一些不愿意接受共和制的法国人也移民到了当地,于是就出现了天下奇观:共和制的法国本土和君主制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竟然有两个法国。
各国都觉得这是百年闻所未闻的情况,开始高度关注。特别是新成立的德国,他们巴不得法国内乱,这样就没有精力对抗自己了。
纳赛尔丁也看到了这个消息,让法国获得美洲殖民地无疑是正确的。他们内斗的越久,伊朗就能够在欧洲少一些阻力。
“沙阿,拉夫桑贾尼议长到了。”
“让他进来。”
专家会议议长拉夫桑贾尼带着一摞厚厚的文件觐见沙阿,从厚度来看,会场里肯定打了起来。
“沙阿,这些是专家会议议员提出来的议案,请您过目。”
第一份是由进步、复兴两党提议的,伊朗现在东西两个方向都有敌人,应该继续增加军费和武器研发费用。包括增加1500万里亚尔的军费,在目前21万军队的基础上增加19万达到四十万军队。
另外需要设立10个边疆守备旅:部署于高加索、河中、黑海及锡斯坦地区,仿照哥萨克模式,建立半兵半民的屯垦兵团,以节省军费,巩固边防;强化预备役制度,确保战时能在40天内动员60万预备兵力。
建立全国电报军事通讯网络,连接所有旅级以上指挥部。对生产军需品的私人企业给予五年免税的优惠政策。
但这个让自由党和辉格党联手反对,他们认为应该以民生为主。进步党的议员在会议上大声喊道。
“帝国的敌人从未沉睡。唯有手握利剑,方能保山河无恙;唯有居安思危,方能享盛世太平。此案非为穷兵黩武,实乃以战止战,为帝国换取未来五十年的和平发展之机!”
这让那些议员气的不行,你还无法反驳。所以他们也提出了一份发展经济的提案。
这份提案总共有三十三条,字数达到了上万。开头就先恭维了沙阿:“帝国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武功赫赫,疆域辽阔。然真正的强国之基,在于民富。今国库虽因运河、铁路之利而稍丰,然财富未遍及黎庶。为巩固国本,实现万世太平,当以民生经济为优先,使帝国之繁荣,如波斯地毯之花纹,绵密而绚烂,惠及每一个子民。”
提案内容涵盖了农业、工业、矿业、商业、金融、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他们在总结了二十年伊朗改革的经验后推出了更加大胆的提案。
“自由党的人能推出这样的提案,看来我小瞧了他们。”
刚开始的几条一切正常,农业的改良品种、鼓励开垦、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工业的矿产勘探、军工融合、专利引进。不过接下来金融方面就显得有些太激进了。
自由党以英国为例,说英国不阻碍私人银行设立,因此工商兴盛。法国阻碍私人银行,因此发展落后于英国,并最终被普鲁士打败。
伊朗虽然有银行,但整个国家里还有大量的私人资金没有利用起来,因此他们认为需要彻底放松银行设立的限制,这样工业就能爆发式增长。
“这个银行条例是谁提出的?”
拉夫桑贾尼回答:“这是巴士拉省的穆萨维议员提出的,他曾去过英国和美国,想来是看到了当地的情况后才提出来的。”
纳赛尔丁用笔将这条划去,表示对这条的不认可。不过穆萨维不仅提出了一条,他提出的要成立专门为小手工业者与种植园提供低息贷款的发展银行沙阿是认可的。并且他还提出要在各大城设“工匠与劳工互助会”,由国家拨款与富商捐赠为本金,为会员提供疾病、失业救济。
“这些拿给大维齐尔看看,如果合适,就按照这个来进行好了。”
两份提案都没问题,一个偏国防、一个偏经济。就看政府能不能贯彻下来,毕竟提案再好没有人执行也不行。
“这马上就要颁布宪章了,议员们都什么表情?”纳赛尔丁询问议长。
“大部分都是认可,辉格党议员甚至要在桌子上跳舞。其他人也没说什么,不过他们担心开设议会后他们的去处。”
这个啊,沙阿早就想好了。毕竟他们也是在禁止奴隶贸易等方面贡献颇多,他不会忘了他们。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不是还有个贵族院吗。这可是个好去处,至于有多好,就让他们去体会。
第572章 分歧
距离宪章颁布还有不到六个月的时间。政府和沙阿都在严阵以待,既要展现自由也要保住沙阿的权力,普鲁士的宪法文本最好,但也不能全部摘抄,那不就成了复制粘贴。
和宪章一起颁布的还有议会法和选举法,确定好立法机构的产生和职责。同时重新规划法院职能,形成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局面。
“沙阿,这还有各个议员提出的草案……”
“这些我慢慢看,另外议长……”,纳赛尔丁看着拉夫桑贾尼。“你替我去一次圣彼得堡。”
拉夫桑贾尼有些措手不及,怎么沙阿让他出访。
“俄国的亚历山大皇帝邀请我国派人去参加庆典,你就替我去一下。就当是旅游了。”
既然是沙阿的命令,拉夫桑贾尼自然是不能拒绝。除了圣彼得堡,他还要去斯德哥尔摩、奥斯陆、哥本哈根,加强瑞典—挪威联盟和丹麦的关系。使团规模达到150人,成员从政府和工商界中挑选。
沙阿的命令传到了隔着两条街的首相府,穆沙拉夫召开内阁会议确定即将到来的立宪事宜。
“以上就是用要遇到的情况,各位都清楚了吗?”
“清楚了。”
为了确保各地不会出现抗议活动,警察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政府会专门拨款用作他们的福利。并且还会增加他们的薪水。
新任内政大臣桑吉拍着胸脯表示不会有一场抗议出现,但穆沙拉夫总感觉有点怪,但说不出来。
“大维齐尔,这些是沙阿给您的。”
穆沙拉夫一看这么厚的草案,感觉他快累死了。不知道他的前任是怎么在十几年的生涯中坚持下来的,不过还好,不是他一个人经历这些,还有那些大臣们都有。
会议室陷入寂静,除了翻页声没有其他的声响。不过这里面的草案可是让沙赫里亚里眉头紧皱。
“这个草案是谁制定的,他们不知道国家刚刚走出赤字吗?”
随即他向各位解释;“各位请看,不管是军队扩建还是工业建设,每年我们要增加4500万里亚尔的支出,而去年我国的财政盈余只有1200万,更何况还有1.5亿的国债需要继续支付利息。这个时候不能再增加支出了。”
财政大臣的话好像就一锤定音,但萨迪格有些不同的意见。工商大臣不在,他作为次官代表工商部参加会议。
“话不能这么说阁下,您没有看到这里面的效益吗?改良农业和畜牧业的品种、鼓励开垦和探测资源、定期举办博览会,这些政策可以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强劲。
而且军事支出不仅是支出,要想想他们能带来多少消费。纺织、钢铁、皮革这些行业能创造多少就业,就说大不里士的自行车厂,现在已经雇佣超过3000人,而其中一半的订单是军队下的。”
军队发现这样的自行车的确比走路快,因此大量采购,用于快速移动和传递信息。加上富裕阶层的消费,自行车厂的规模迅速扩大。
“萨迪格次官,我这么说也是从财政的角度上考虑。”,沙赫里亚里继续说道。“之前发行的国债大多要到期了,我们需要兑现,另外最近国际局势不稳带来的贸易不稳需要时间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一下子上马这么大规模的方案。更何况还是两个。”
伊朗经济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开始展现出一些颓势。银行放贷增长率出现了下滑,对法国的贸易大规模下降,一些股票虽然创下新高,但他们所在的公司却又有些不符,这让一些人感到害怕,开始撤离股市。
7月30日,德黑兰证券交易所下跌超过4%,引发震动。政府紧急插手,才稳定住情况。沙赫里亚里觉得这个时候就需要稳妥一些,因此持反对态度。
“正因为经济出现了状况,所以才要通过这些方案来提振。您应该不能否定这些带来的效益,每一条都能为国家带来好处。”
“这些需要的花销太大了,财政部根本拿不出这么多。德黑兰交易所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估计还会有更多的危险等着我们。”
沙赫里亚里现在就怕银行挤兑和股市暴跌,这些是经济危机的重大标志。
伊朗要是遇到了,那应该怎么办?会议室内的气氛骤然紧张,“次官阁下可知道昨天伦敦电报的利率是多少?5.5%,我们三年前发行的国债下个月就要到期,那是按3%发行的!“他颤抖着掏出一张电报纸,“光是续借这笔债,每年就要多支付四十万里亚尔的利息!”
萨迪格却从容不迫地展开一幅地图:“请看,这是关税增长图。上月波斯湾各海关税收同比增加17%,其中三分之二来自转口贸易。若按草案扩建阿巴斯和巴士拉港,明年仅此一项就能增收二百万。”
分歧仍在加剧,谁也不肯让步。虽然萨迪格是次官,但他也是代表了工商部。直接反驳会损害部门之间的关系。
“好了好了”,穆沙拉夫制止了接下来的讨论。“看来草案的内容还是让各位分歧很大,不如先让各个部门讨论,然后再说其他的。”
“就是这样,散会!”
他是再也不想呆了,这里面的情况还得等沙阿决断才行,不然要是有个人辞职就难看了。
穆沙拉夫离开了会议室,紧接着是各个部门大臣。萨迪格和沙赫里亚里走在最后,用他们才能听到的声音继续交谈。
“萨迪格,请你记住你现在的身份。等你什么时候执掌财政部门,你就会知道这个地方有多么不容易。”
“我会的阁下,但我也有一句话和您说明。财政的目的是要让国家经济发展,若一味保持稳定,那没有发展可言。”
这两份草案在政府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军方自然是支持的,这对于他们的军事实力增加有很大的好处。但财政部是明确反对在这个时候增加任何支出,需要等合适的时候再讨论。
第573章 前往君士坦丁堡
在两封提案政府内部继续争论,沙赫里亚里代表财政部向沙阿递交了《关于延缓施行之请求》。
“去年开支如春汛之卡伦河,奔流不止。河中平叛、海湾舰艇维护、阿富汗驻军,已耗去岁入之五成。运河虽已通航,然其收益如幼狮捕猎,尚需时日成长。若此时再行巨资投入民生,恐如同时点燃三十三支蜡烛,却只有一支蜡烛之油脂。”
从财政的角度上,目前推行政策需要额外耗费超过4000万里亚尔。而国家的盈余不足以抵消这次支出,所以他请求沙阿暂缓全部政策施行。可以先施行一部分政策。
对于其中的成立发展银行和农业政策可以先进行,同时他也指出目前的银行和股票情况不太好,可能会有一场强烈的经济衰退。
纳赛尔丁批准了这个提议,将提案中的部分提议下令马上进行。而就在他下令后,另一份建议传递到他的面前。
萨迪格认为这些建议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不能进行到时候后悔也没地去。但作为次官,他也不能在主大臣不在的时候直接向沙阿汇报,于是他绕了个弯子。
伊朗法律规定,请愿书可以直接送到沙阿面前。因此萨迪格直接利用他的人脉凑齐了500人的签名做成请愿书递交。
对于财政部的建议,他进行了全方位的反驳。里面的投入虽然巨大,但对工商业来说是有长远利益的。若是投入农工商业资金三年,产出即可弥补投入。五年后不仅可以支持扩军到五十万,还能再打造一支舰队。
“陛下之军队需要精良枪炮,而帝国之稳定更需要坚固的民生铠甲。若农民有新农具增产粮食,商人有本土银行借贷,则何人愿追随叛乱者?此经济案实乃最廉价的维稳之策,胜过增募十万大军!”
此外,萨迪格也支持在河中地区设立建设军团。因为只要聚集就能在附近形成城镇,再用铁路和电报连接,形成完善的防线。就算是俄军南下,一时也无法打开突破口。
不仅是工商部,农林部和贸易局的领导人也联合署名。他们都支持这次提案。对于这些,纳赛尔丁只是写了一份命令让秘书送给他们,当然还是在新命令发布后再送。
“沙阿,这是穆拉德王子的电报。”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