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87节

  纳赛尔丁看着电报,有些不可思议。

  “是的沙阿,洛佩斯死在了前往前线的路上。现在由他的长子胡安继位。”

  这样的突发事件也是有些意外,因为洛佩斯还不到40岁,距离他登基也不过一个月,就这么走了,有些意外啊。

  “巴拉圭这下要惨了,眼下的情况是他这个年轻人不能维持的。他必须争取到和平才能解决其他问题。”

  的确是这样,此时已经有一些巴拉圭军队不听王储指挥了。他们宣布组建和平委员会,要取代亚松森政府成为新的统治者。

  而胡安在首相卡米诺斯等人的支持下宣布委员会为叛逆,并让军队派出征讨。

  但巴拉圭已经在战争中打的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再来一场内战,巴拉圭怕是要直接解体。

  不过洛佩斯的嘱托他们倒是上心,直接找了伊朗大使,希望伊朗能够伸出援手,只要帮忙,他们能答应的都能做。

  “沙阿,这是我们的好机会。”,穆沙拉夫一边指着地图上的巴拉圭,一边向沙阿说明:“截至目前,巴拉圭是唯一一个没有接受英法投资的美洲国家,我们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让他们答应给我们的投资通过。”

  穆沙拉夫从商业贸易的角度出发,论述巴拉圭对伊朗的好处。从投资上看,巴拉圭是一片投资净土,不管是农业、矿场、航运,还是纺织、食品、贸易,伊朗都可以参与其中。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此外,他们还能通过影响巴拉圭上层来稳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可以在巴西和阿尔占之间争取缓冲地带。和玻利维亚一样,进可攻退可守。

  “那么你说,应该要怎么做?”

  穆沙拉夫胸有成竹,照葫芦画瓢还不会吗?英法可是给自己很多案例。

  首先就是借贷,趁人之危给予对方贷款让他们活下去。根据电报,巴拉圭正在和他们谈论5000万里亚尔的借贷,可以趁机让他们把矿产开采权和铁路建设权拿过来,然后来让商人进入,没几年他们就必须听伊朗的了。

  “这件事越快越好,要是英国人知道了恐怕又是一次波折。”

  纳赛尔丁说完,又说了一下。“格兰特总统最近怎么样?”

  “他,最近正在因为人头税忙的脚不沾地,马上要国会选举了,想来他也是很忙。”

  沙阿站了起来,随意的挥舞手杖。“看来将军也有不能动的情况。”

  南北战争失败后,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陷入巨大的混乱,先是丢失南方,后来新英格兰等地区也先后独立或者吞并。好在当地群众对英国恨之入骨,除了密歇根等州外,其他地方都保持了对华盛顿的忠诚。

  林肯之后的哈姆林总统没有能力对付这一局面,老实说,他连财政危机都没能克服。棉花等商品的出口锐减,关税不足,因此他想要强行推工商业税,但遭到纽约州等地方都反对,最终在1864年总统选举前宣布退出。将这个烂摊子丢给下一任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

  格兰特以自己在南北战争中的功绩和强大的民意上台,他的口号:不要忘记我们背负的天命,吸引了大量的选民,最终在选举人票以165对18的优势战胜对手,入主白宫。

  宣誓就职后,格兰特开始重整河山。他推动了工商业税的正式推行,并发行了一批国债,暂时缓解了财政危机。随后开始将正规军人数由96000人提高到14万,并且再建造大量的海军舰船。准备重新整顿军事,夺回失土。

  在外交上,格兰特继续奉行门罗主义。不过因为自身实力削弱,所以他加以改进,形成了格兰特主义。其主要内容是:除了南邦联外,美国和其他国家改善关系,特别是法国和墨西哥,同时适当放松手段,以温和的方式和美洲国家打好关系。让他们承认美国为美洲的保护者。

  头两年里格兰特推行政策非常顺利,但接下来他遇到了困难,英国和法国对美国如今的举动感到危险,因此向南邦联大量投资,而南邦联也趁机在边境修筑防线,特别是西部,不能让他们再打进来。

  南邦联此时是北美面积最大的国家,棉花产量世界第一。随后戴维斯开始了经济自由化进程,欢迎外国资本进入。英法伊等国共同投资的南邦联铁路开始建设,今年已经将里士满到亚特兰大的航程开通,随后是新奥尔良,再然后是墨西哥城。源源不断的利润向他们而来,而这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

  一批铸造厂、钢铁厂成立,随后是食品工厂,他们分布在各个城市中。开始推动这个新生的国家现代化。而伊朗也在其中从事着贸易,当地的庄园主也喜欢伊朗生产的地毯。

  而在国内,扩张军队政策惹的富豪阶层反对。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格兰特必须要做些改变。

  “美国固然可恨,但联盟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棉花出口占95%的国家有什么好害怕的。”

  南邦联虽然仍然是世界第一大棉花生产国,但奥斯曼、墨西哥等国家都在尽力扩大自己的棉花生产,伊朗也在阿姆河流域和东非推广棉花种植,防止出现南北战争的情况。毕竟自己卡脖子也是挺难受的。

  “现在还是要专注内政,增强自身实力最重要。其他的可以先缓缓,巩固我们的范围,不要让其他国家抢走。”

  “是沙阿,我会制定一系列的安排。”

  “嗯”

  穆沙拉夫退了下去,纳赛尔丁觉得这现在是伊朗最好的时候。但他也非常清楚,在那场改变欧洲局势的战争前,伊朗必须时刻小心,不要冒进,也不要掠夺,维持自己的范围,其他争不过的让别人来争。这是接下来的主要政策。

  看着桌子上从欧洲购买的拿破仑小型雕像,纳赛尔丁冲着他说:“你曾经将整个欧洲踩在脚下,不知道我能不能用石油和金钱将欧洲拴在我的马车上。”

第512章 东方管理和合作

  在庆祝自己的生日后,阿卜杜拉再次投入到外交部的工作中。

  不过这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大的事情,他也能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毕竟欧洲和平,美洲和平,伊朗周围也和平,没啥大不了的事。

  “各位早!”

  “殿下早!”

  和各位官员打招呼,阿卜杜拉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封电报。是从远东发来的。

  “远东,怎么了这是?”

  一打开,里面的内容就让他说不出话。一开始就以亲爱的挚友为头,然后说着他在远东的时光。并对他协助他们镇压起义起到的作用表达了肯定。

  “今京师烽烟已靖,市井复安,特备馆驿以待。若蒙不弃,可择期于同治五年四月初一后抵京,本王当亲迎于正阳门,共商事宜。顺颂时祺。”

  后面则是伊朗的大使发的电报,上面说北京的亲王太后得知伊朗为解决西北问题做的贡献非常感动,因为俄国已经退出了七河地区,并且放弃了对哲赫沙尔汗国(阿古柏)的支持。朝廷才有机会逐渐对他们进行消灭。

  而得知这其中有伊朗的出力,因此邀请阿卜杜拉和其他人访问北京。同时也商量着要引进一些东西,希望伊朗能够充当中间人。

  之后还有一份采购清单,上面详细的记录了远东要采购的物资,主要是各种机器。其中军工的机器更是占据了大头,另外就是采矿的各种设备也是同样不少。这份清单总价值高达6000万里亚尔,回报可谓相当丰厚。这也能看出其家底丰厚,数百年的贸易顺差,为其积累了足够的财富。

  这可是非同小可,阿卜杜拉赶紧带着电报赶往古列斯坦宫,和沙阿商量一下情况。

  当然了,这样重要的外交电报早就递交到沙阿这里。可怜的穆沙拉夫门还没走出呢,又被叫回来谈论这件事。

  “沙阿,远东与我国关系密切,两国的来往也是日益增多。既然他们真的有这个心,那我们应该全力帮助才行。”

  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钱不赚王八蛋,这么大的市场,去过能够建设起来,那这得多少利润啊?

  而这次为了打开远东市场,伊朗大使携带的售价清单上各种机器,普遍比英法等国的售价还要低20%。这样的售价对于急于发展自己远东而言,就很具有诱惑性。所以趁着他们对伊朗最具好感的时候,大使更是跑遍了东南各省和当地有兴趣的官僚和商人讨论。这些清单就是其跑下来的成果。

  虽说伊朗商品在欧洲并不一定质量取胜,不过在远东,伊朗商品完全可以说一句价廉物美。虽然比英法等国的产品要差一些,不过谁让售价低呢。而且为了配合对远东的出口,政府还打算将出口到远东的产品进行免出口税处理。

  “这上面说,邀请我们的外交团前往,你觉得会谈论什么?”

  “应该就是通商事情,虽然他们要做出改变,但保守势力十分强大,除非有重大变故,否则他们是说不动的。”

  这个同意,沙阿也不好多说什么。自己帮他们解决西北已经是够好的了,总不能啥都帮忙吧。唉,自己也是猪油蒙了心,竟然想过赚不一样的钱。

  不提这个了,阿卜杜拉应该也要到了。他不来恐怕就不是他了。

  “沙阿,外交大臣到了。”

  你看,说来就来,比那位摸金大盗都快!

  “让他进来。”

  阿卜杜拉拿着电报进来,当他看到沙阿桌子上也有份一模一样的。就知道这件事要怎么做了。

  “啊叔叔,生日宴会怎么样?我因为有事没有去,你不会介意吧?”

  “沙阿怎么能这么说,您日理万机,就算不来我也能感受到您对臣的重视!”

  随后他又说道:“您应该知道了远东邀请的事情。”

  “是啊,这件事可不小,如果我们能和他们打好关系,那么这对我们未来的贸易是相当有好处的。他们要是都能用我国的商品,就算欧洲禁止进口,我们也不用有担心。”

  沙阿说的很明白了,说到底就是贸易。什么政治特权、军事特权不要不管,只管赚钱就行。而且鉴于他们对俄国的抵抗功劳,他们说不定还会给一个惊喜。

  “那沙阿,这次的代表团我们应该怎么安排?”

  “就按普通的方式就行,多带一些商业人士。让他们多看看,多想想。

  唉,英国人开启了道路,却让我们前进,怎么说我也得给女王颁个勋章。”

  此话一出,差点让阿卜杜拉笑出来。不过他还是忍住了,并且说起来另一个话题。

  “还有沙阿,夏巴兹已经稳定了阿富汗局势,当地的反抗势力已经消失殆尽,您说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

  这件事纳赛尔丁想了很久,不管是独立还是附庸都感觉不是很好。因为都有被英国收买的风险。

  “现在阿富汗国王还小,如果没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镇场,恐怕早就有人起来了。”

  这话说的,沙阿能不能不要打谜语。不就是想要为军队长期驻军找借口吗,这多的是。

  阿富汗国内不仅哈拉扎人支持伊朗,就连普什图人也是如此。毕竟是统一在一个国家几百年,他们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伊朗的影响。

  而夏巴兹在进入喀布尔后也开始建立起一套适合当地运营的体系,他们的生活也变得好了,反对声自然也没有了。

  “夏巴兹”沙阿的嗓音像浸过蜜的弯刀,“他去年用三十车撒马尔罕葡萄干就收买了坎大哈的长老会,现在那些普什图人连征税都主动用波斯语记账。”

  “沙阿,上季度从赫拉特运来的青金石关税,比坎大哈的英国商站多出三成。”阿卜杜拉故意顿了顿,“不过夏巴兹将军最近在信里提到某些部落突然对英国人的印花棉布很感兴趣。”

  纳赛尔丁倒是不意外,事情过了这么久,英国人总算要来了。他们的效率也是挺慢。

  “告诉夏巴兹”他取下墙上的镶宝石匕首扔给侍从,“我要在喀布尔王宫的御座上看到这把刀——就插在英国人送来的那份'中立条约'上。”

第513章 展览会

  对于伊朗高层来说,维持外交稳定和内政发展是重要的,但对于底层民众来说,即将到来的国际贸易博览会吸引了他们的视线。

  伊朗国际贸易博览会是在融合了几次工业博览会后的大型展览,每年举办一次。第一次举办是1862年,地点在大不里士。从开始到结束,共吸引国内外50万人参观,打破了之前博览会的记录。

  现在是第五次举办,地点则选在了巴格达。为了让新首都获得更多的关注,这次的博览会也是下了血本,动用超过800万里亚尔,预计会有100万人参观。

  “看来真是花了不少钱。”

  刚刚晋升为工商部次官的萨迪格回到伊朗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巴格达博览会的情况,届时沙阿等一众大臣都会参加。因此各个地方都不能出差错。

  这次会有大量的企业来参加,还会展示一些新事物,不知道是什么呢?

  萨迪格进入会场,里面已经有人开始布置了。从农产品到工业品,还有普鲁士、奥地利、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外商品,到时候这里又会是一片热闹的地方。

  “赶紧准备好,这些可是要展览的。不能有马虎。”

  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萨迪格转头一看,那人怎么这么眼熟呢?

  “苏莱曼?”

  对方听到声音转头,还真是他啊。

  “萨迪格,你怎么来了?”

  说起这个他就挺自豪的,“我已经被调回政府,担任工商部的次官。”

  “天哪,那真的是很好了。”

  这几年伊朗的工业发展,让工商部这个部门也是水涨船高,让其仅次于财政、内政、外交后的第四大部门。萨迪格成为工商部次官,足以说明政府的重视。

  “这也得感谢你们啊,要是没有你们的投资,只怕我也不能取得成就调回来。”

  苏门答腊的成就离不开他们这些商人的投资,当然他们投资也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苏莱曼的投资就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他的纺织公司营业额也是屡创新高。

  “哈哈,来,喝一杯!”

首节 上一节 187/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