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176节

  尽管马哈茂德二世通过吉祥政变废除了这个不稳定因素,但从最近看,这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我现在就想着,如果苏丹和政府不能救帝国。那么,只有一个人能救了。”

  凯末尔赶紧让他闭嘴,“不要说。”

  “不只是我,就连你也是这么想吧?”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的确如此。奥斯曼和埃及君主都太差劲了,看来看去,只有伊朗君主能改天换命。

  而且,这样的思想不仅是他们两个,一些奥斯曼商人和留学生也是这么想的。他们都是在伊朗的交流中看到这个国家不一样的面貌。

  “也许吧,不过,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事。”

  “谁知道未来如何呢,总得向前看。”

  两人从咖啡厅出来,天色还早就准备去别的地方看看,毕竟下一次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第482章

  大学一直是讨论政治最激烈的地方,学生们对于这次的选举议论纷纷,尽管他们没有投票权,但不妨碍他们讨论情况。德黑兰大学、伊斯法罕大学、大不里士大学等学校都有这种讨论。

  “贾迈勒丁,你觉得这次谁能赢?”

  德黑兰大学外交学院内,一名学生询问他的室友。

  “应该是进步党,他们的根基深厚,应该是最大赢家。不过嘛,还是不好说。第一次的意外真是有很多。”

  贾迈勒丁.阿富汗尼有模有样的分析情况,但他掌握的也没有多少,只能说是随大流。

  “连你也这么觉得。”

  阿富汗尼点了点头,这已经是明面上的事了。学校里也有不少支持进步党的人,能胜利本来是这样。

  这个学生觉得没趣,就去其他地方了。留下阿富汗尼一个人思考。

  他本来是哈马丹的一个普通人,在他十岁的时候赶上伊朗最剧烈的时期。随后纳赛尔丁登基,伊朗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

  哈马丹也变得不一样,当地拔地而起了不少纺织工厂,而且随着教士集团失去军队,他们重新变成沙阿的附庸。就连小学也被取消。

  阿富汗尼也被迫从宗教学校退学,先是和父亲一起摆摊,然后进入新成立的世俗学校。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地理、科学等理念。随后的大学考试,他以全学校第十一名的成绩前往德黑兰大学就读。

  阿富汗尼的家庭只能算普通,按理说是负担不起学费。但教育部推行的奖学金制度让他看到了希望,在大学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520里亚尔的奖学金。

  大学生作为增长最快的一批团体,他们对关注甚至现状有着难以想象的热情,另外讲述外国的报纸和书籍的出现拓宽了他们的眼界。知道在世界有不少国家,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想要让人学习的。

  阿富汗尼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一本是英国历史,一本是法国的拿破仑传记。英国的历史中阿富汗尼可没有看到什么勇敢、自由和忠诚,有的只是贪婪、欺骗和自大。

  黑奴贸易,屠杀美洲居民,将土地占为己有是为贪婪;仗着海军强大四处出击是为自大;多次破坏和平协议,出尔反尔是为欺骗。先知的美德英国是一个都没有,就算是他们的宗教也是如此,还恬不知耻的认为自己是为了文明。

  但没有办法,谁强谁就有理。不然奥斯曼和埃及为啥都被迫听着英国人的话呢?

  而在拿破仑传记中,阿富汗尼觉得这不过是一个人在享受到权力后准备长期维持,因此不断发动战争,最后被反噬的故事。虽然他也做了些好事,但国家政体变来变去,又陷入不间断的对外战争,总有一天就会崩坏,莱比锡就是例子。

  但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想控制这里。英国和奥斯曼的贸易协议,法国开凿苏伊士运河都是这样。而伊朗因为对俄国的战争胜利,英法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这样一看,伊朗还是安全的。但这个安全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英国人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且除了英国,其他国家也会上前撕咬伊朗的血肉。

  阿富汗尼在本子上写着东西,他也了解过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从总统到皇帝的过程。只能说在开放全国普遍选举的情况下,谁的名声大谁就能当选。因为普通民众没有辨别的能力,他们只会以自己听过的人来投票。

  拿破仑三世的选举票中,五分之四来自法国农村。因为农民们就知道拿破仑会带着法国走向辉煌,其他的候选人也只是听了一句话而已。

  其次,法国农民在拿破仑一世执政时期获得了巨大的恩惠。拿破仑不仅在法律上赋予了许多人土地,还通过对外征战让许多农民得以致富。尽管拿破仑后来倒台,但这些恩惠却被保留下来,持续影响着法国农民。因此,法国农民对拿破仑的感激之情深厚,这种情感也延续到了拿破仑三世身上,使得他作为拿破仑的继承者,受到了法国农民的青睐。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衰落,虽然战争的硝烟散去,但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在外交上的软弱无能和政局的动荡不安,让法国农民深感失望。他们怀念那个曾带领他们征战半个欧洲的拿破仑,因此期望拿破仑三世能重振旗鼓。这才将大量的选票投给他。

  “普遍的选举制度是国家的不稳定来源,这会让一些不应该的人获得权利。而议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也会给他们好处,长此国家会腐败,议会也就失去了他的作用。”

  阿富汗尼对于那些选举制度不太感兴趣,在他看来,沙阿的领导下伊朗成为整个世界的救星。大不里士那次动乱被他视为政变,而沙阿面对汹涌的民意,也选择了妥协。这就说明,民众的能量越来越大,如何控制并且运用成为了政府要做的事。

  此外,既然英法都说要给推动世界文明。那么伊朗也要提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来抗衡,要说文明,自己的文化不知道比英国深厚多少。还得来一场文化运动。

  ………………

  很快到了12月31日,获得投票权的人走进投票站投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完成了这个程序,将选票投在投票箱里。

  沙阿也投下了一票,只不过他是在古列斯坦宫里进行的。至于投的谁,只能等开票后才知道了。

  “沙阿,德黑兰等地的投票情况很快会得知,不过马什哈德、塔什干东部地区还得需要一点时间。”

  “没关系,不要出差错就行。这是开天辟地的举动,必须要做好。”

  纳赛尔丁在王宫等着消息,随着投票结束,城市中的结果也将要出来。进步党和自由党不相上下,基本上是他一个席位,对面一个席位。

第483章 意外来客

  随着计票的进行,局势逐渐明朗。进步党将获得最多的席位,其次是自由党,然后是复兴党、辉格党。

  直到最远的安集延选票结束,所有结果都已经出来了。进步党获得150席位中的68席,自由党54席,复兴党20席,辉格党8席。

  不出所料,亲政府的进步党获得胜利。加上之前选定的101个位置,专家会议仍然没有脱离掌控,很好。

  这次风波应该就过去了,他们要吵就去会场吵好了。只要不妨碍自己的政策就行。

  “沙阿,大维齐尔和财政大臣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

  穆沙拉夫和沙赫里亚里走了进来,向沙阿行礼。

  “沙阿,这是邮政储蓄的报告。截止现在,各地邮局已经吸纳了132万里亚尔的存款。这笔钱有三分之一会用来投入当地的工业促进经济,剩下的将由政府来管理。”

  看着资料,纳赛尔丁感到满意。现在就是要将社会的资本集中起来办理其他事情,民众只要存钱,就有礼物和利息拿。现在他们也是逐渐接受了,还是得加大力度才行。

  “好,辛苦你们了。”纳赛尔丁先是赞赏,然后询问。“说起来,现在的邮局管理也挺复杂吧?”

  伊朗的邮局系统和警察一样,在德黑兰设一个总局,然后各地设分局。时间一长这里面的问题也就出来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上面到底是谁?是政府还是沙阿?

  “你们知不知道,在大流士的统治时期,伊朗就有了邮政部门,记得叫安加隆。”

  现在是波斯文化大复兴时代,这谁不知道啊。这是伊朗历史,应该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邮政部门。从最东面到最西面只需要七天,就连希罗多德都在他的笔记中描述:无论雨雪酷暑,信使日夜兼程,速度超过候鸟。

  “沙阿想要重新设立邮政部?”穆沙拉夫询问。

  “的确有这个想法,毕竟现在通讯越来越重要,总得需要一个管事的。”

  不仅是邮局,纳赛尔丁还要将电报的权利也给到这里。现在政府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职责还是需要明确一下。

  “好的沙阿,臣会让内阁进行商议,然后制订一个合理的方案……”

  “不用这么麻烦,只要将邮局和电报局划拨就可以。另外再找一个熟悉这方面的人物。”

  穆沙拉夫眼前一亮,马上说自己知道一个人,他当过不少地方的邮局局长,经验非常丰富。

  既然大维齐尔都这么说了,就让那个人先让他见见。这件事就暂时告一段落。

  “还有沙阿,琉球国国王将派遣他的二王子和其他人前来。说是想要让王子殿下在德黑兰学习。”

  琉球这几年也是跟着伊朗吃美了,靠着地理位置,不管是上海、长崎还是西贡、马尼拉,这里都能汇聚到大量的商品。虽然通过直接开港距离的商船少,但这里还是拥有大量的商人聚集。

  此外,这里还是伊朗舰队的停靠地。随时监视长崎的情况,毕竟日本人心里挺不服的,不要让他们伤害自己的利益就行。

  “好啊,让他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和风俗,挺好的。”

  纳赛尔丁接着转头向贾汉吉尔说话。

  “另外,再给商行的人写信,让他从今年的利润中拿出30万来给琉球王送去。让他过得好一点,别委屈自己。”

  琉球王应该是伊朗见过最穷的国王了,哪怕是柬埔寨国王或者是阮朝国王,都没有琉球这么窘迫。

  琉球的收入在脱离萨摩藩控制后有了很大提升,不过借着他的财政大权又给了伊朗。伊朗还是个好人,看琉球的情况,商人听了都忍不住给国王200里亚尔。太惨了。

  “不对啊,这应该是外交部给转达的,外交大臣呢?”

  “外交大臣正在忙着其他事。”

  “嗯?”纳赛尔丁感到莫名其妙,他能忙什么?难不成俄国打过来了,还是奥斯曼靠着英国支持在巴士拉登陆了?

  ——————————

  “请阁下明白,贵国的入侵伤害了我国,但也真正让我国看到了强大之处。希望您能够支持我们。”

  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好不容易赶到了伊朗,通过种种困难终于见到了阿卜杜拉,一上来他们就说这样的话,咋滴,政变了?

  其实也差不多了,由于对外战争失利和内政不稳。幕府本来已经进入了生命倒计时,但外国资金的流入硬是让幕府强撑一口气。特别是东北地区,当地发展的工商业和渔业成为幕府的主要收入。北海道的函馆也是众多商人聚集之地。

  但这一切让西南地区的大名和有识之士感到痛心,特别是对伊朗的战争失败,不仅打破了他们想要硬碰硬的决心,更是让经济陷入了衰退。伊朗攻破了大阪城,将当地首富三井一家都给消灭。随后,英国人控制了日本的货币,法国人控制着幕府的军事训练,伊朗前往东北建设着铁路和工厂。就西南地区没有什么起色。

  此时那些大名也明白过来,攘夷行不通。获得强国的承认才行。因此,他们开始向那些国家派出代表团和留学生留学,准备学习他们的一切。同时也要去探查一下口风,是不是能支持他们。

  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就是萨摩藩的使者,他们去的第一站就是伊朗。因为不管是哪里,伊朗都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方方面面。同时他的倾向也决定着日本局势的变化。英国人支持萨摩,法国人支持幕府,伊朗是倾向幕府但还没有完全倒向。当然,要是井伊直弼还活着就不好说了。

  “不知道两位是想要什么,直接来到这里说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难不成只是聊天吗?”

  大久保利通赶紧开口:“阁下误会了,贵国和我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是结束的。接下来还是请贵国和我国一起,携手共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

第484章 新政策投资

  这话让阿卜杜拉听的,怎么有种被架上去的感觉。而且,这两个人也不是幕府的外交特使,充其量是日本某个不听话的军阀派出来寻找外交支持的。

  可能大久保利通也觉得自己这么说有些不妥,转而说起了他来到伊朗时的情况。

  “在下刚来到伊朗时,就看到了不少新奇的东西,想来贵国就是靠着这些……”

  “如果两位就是说这些,就可以离开了。如果要说战争,那也是你们的商人欺骗在先。我在上海待了几年,就没有见过那么无耻的。”

  就算是被打,日本商人还是那样。以次充好是常态,中途毁约也不见外。要不是日本生丝比上海还便宜一半,不会有商人去的。

  “阁下不要侮辱……”

  “这不是侮辱,这是现实。”

  说起这个,他还是生气。哪怕他见过最无耻的奸商,在日本人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阁下,我们抱着友好的目的前来,您不能这样。”

  阿卜杜拉不屑一顾,“据我所知,派你们出来的是萨摩藩,一个地方政府不能代表全国政府。”

  阿卜杜拉挺不想见他们的,如今话已经聊到这里,就找个理由匆匆送客。

  ……………………

  “你是说,日本派了两个人?”

首节 上一节 176/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